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时政专题2-1 繁荣群众文艺 推进戏曲进村(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时政专题2-1 繁荣群众文艺 推进戏曲进村(含答案)

资源简介

热点专题一 繁荣群众文艺 推进戏曲进村
【热点材料】
2017年6月15日,文化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提升基层群众文化“获得感”,就文化部
等部门近期出台的规划和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以繁荣群众文艺,推进戏曲进乡村。 围
绕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部署,文化部于今年
5月印发了《“十三五”时期繁荣群众文艺发展规划》,这是其出台的首个全面指导群众文艺
工作的五年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繁荣群众文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
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当日举行的文化部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长
张永新介绍,规划坚持正确导向,把握群众需求,注重基层实践,聚焦突出问题,明确了加
强组织领导、加强经费支持、加强资源整合、营造良好环境、强化责任落实等5项保障措施,
着力解决制约群众文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以及体制机制瓶颈。为切实解决农
村群众看戏难问题,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5月联合印发《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
根据实施方案,“戏曲进乡村”在工作步骤上分为三步:2017年开展试点;2018年,
总结推广试点经验;2020年,在全国实现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
【考点链接】
一、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的不断提
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推进戏曲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
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发展人民大众真正需要大众文化。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
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文化建设
的基本要求。繁荣群众文艺,推进戏曲进乡村,适合了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3.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建设
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做贡献。根据《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到2020年,在
全国实现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有利于培育文明风尚,促进社会和谐。
4.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着力解决制约群众文艺可
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以及体制机制瓶颈,有利于营造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
环境,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切实解决农村群众看戏难问题。
5.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通过印发和实施《“十三五”时期繁荣群众文艺发展规
划》,结合农村实际和农民文化需求,选择适合农民观看的优秀传统戏曲艺术作品,以小分
队形式顺应农时“错时服务”,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6.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近年来,各地在“送戏下乡”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受到群众
欢迎和好评。在“送戏下乡”活动中,坚持正确导向,突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坚
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二、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当前。我国文化市场
不良文化产品和服务时有泛滥,农民的精神生活比较单一,存在着看戏难的问题,广大人民
群众反映十分强烈。戏曲进乡村活动符合上述实际。
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
错误的意识。在送戏下乡活动中,要选择适合农民观看的优秀传统戏曲艺术作品,要高扬改
革旗帜,把握文化大势,加强系统谋划,加大政策保障。
3.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客观物质性、
能动性、历史性等。伴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农民观众的欣赏水平有
了很大提升。为此,开展“农民点戏、戏进农家”活动,最重要的是放下身段,练好内功。
4.普遍联系的观点。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送戏
下乡活动的开展,对于营造平安和谐、幸福美满的生活氛围,激励、抒发农民群众的美好意
愿和情怀,活跃农村文化生活,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5.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具有普遍性,事物的发展是一种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当
前,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拓展,文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各类文化市场主体迅速发展,
新型文化业态大量涌现,送戏下乡活动正是新型文化业态的表现。
6.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针对不同层级综合执法机构职
责,确定工作任务和执法重点;针对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差异,科学设置综合执法机构;针对
不同执法事项的特点,采取有效方式加强监管。
7.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理论是行动的指南。送戏下乡活动要坚持正确导向,突出弘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送戏的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
和基本原则,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8.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送戏下乡活动要坚
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着力解决制约群众文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以及体
制机制瓶颈,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单”,真正让老百姓“得实惠”。
9.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
选择具有导向作用。坚持正确导向,突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
进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社会传导正确的价值取向,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热点练习】
1.传统戏曲尤其是地方戏曲的观众多在乡村,而长期以来农村群众存在着“看戏难”的问
题。把戏曲送进乡村,不仅能够满足乡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可以为戏曲的生存和传承
培育土壤。重视把戏曲送进乡村是基于
①把戏曲送进乡村是保障公民享有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②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
动,文化能影响和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把戏曲送进乡村有
利于培育四有公民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2.按照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不仅要把戏曲送进乡村,还要让送去的戏曲满足群众口
味,即完善群众需求反馈机制,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单”,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这
启示我们
①发展农村经济,要满足农民群众的戏曲需求 ②倡导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
化 ③发展农村文化,要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修养 ④确保农村经济发展始终坚持正确文化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近年来,各地在“送戏下乡”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如安徽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统筹
使用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确保每个行政村每年至少观看1场戏曲演
出;山东省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免费送戏工程,并将在2018年实现全省农村全覆盖。弘
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样做有利于
①引领农村社会思潮,消除各种文化差异 ②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提
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使传统文化成为引领建成全面小康的精神
火炬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新的时期,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点,对于我们的
戏曲进乡村工作提出了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和把握人民群众需求的新要求。为此,我们
应该
①把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②发展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
扶持流行文化 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 ④坚持百花齐放、百家
争鸣的方针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的开展,我国基层文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日
益丰富的文化生活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点戏、戏进
农家”活动的开展,抒发了农民群众的美好意愿和情怀,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都具有积极
的推动作用。这样做有利于
①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奠定共同思想基础 ②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③抵制各种落后和腐朽思想的侵蚀 ④抵御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戏剧艺术以唱念做打为基本表现形式,其唱词和道白博大精深,音乐及旋律美妙动人。
因此,充分发挥戏剧的独特作用,通过“农民点戏、戏进农家”活动,让戏曲更加接地气,从
而吸引更多的农民观众“入戏”,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这既是繁荣和发展戏曲艺术的需要,也
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据此回答6—8题:
6.从哲学的角度看,充分发挥戏剧的独特作用,其哲学依据是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其特点 ③没有斗争性,就没有
矛盾双方依存和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④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
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让戏曲更加接地气,从而吸引更多的农民观众“入戏”,说明
A.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有具体标准
B.符合农民利益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是正确的
C.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D.我们应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8.吸引更多的农民观众“入戏”,有利于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对抒发农民群众的美好意愿
和情怀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唯物论的角度看,是因为
A.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自发改造客观世界
B.意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
D.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长张永新强调,规划坚持正确导向,把握群众需求,注重基层实践,
聚焦突出问题,明确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经费支持、加强资源整合、营造良好环境、强化
责任落实等5项保障措施,着力解决制约群众文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以及体
制机制瓶颈。据此回答9—10题:
9.从材料中明确的“五项保障措施”,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事物内部的联系以具体条件为前提 ②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认识反复性 ③部分
的改变会引起整体功能的变化 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观能动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为切实解决农村群众看戏难问题,要坚持
A.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当前国家的中心工作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观点
C.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
D.维护人民群众的所有权益
11.从矛盾的角度看,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①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
程中处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矛盾,要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要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实现同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为切实解决农村群众看戏难问题,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5月联合印发《关于戏曲进
乡村的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戏曲进乡村”在工作步骤上分为三步:2017年开展
试点;2018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2020年,在全国实现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
据此回答12—13题:
12.通过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在全国实现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告诉我们
A.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B.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D.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13.“戏曲进乡村”分步骤进行,表明
①任何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都是渐进的漫长的艰难的 ②分步骤进行是为全国实现
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创造条件 ⑧只有分步骤进行才能实现量变到质变,实现制度化、
常态化、普及化 ④实现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是各阶段量变之和构成的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在“戏曲进乡村”工作中,要贯彻服务理念,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单”,真正让
老百姓“得实惠”。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单”表明
①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②保障了政府职能的履行 ③贯彻了对人民负责原则 ④
强化了社会服务职能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文化部会同相关部门推动戏曲进乡村和繁荣群众文艺发展规划的贯彻落实,督促各省(区、
市)文化厅(局)结合本地实际,把开展戏曲进乡村和繁荣发展群众文艺纳入地方“十三五”
文化发展规划。会同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支持开展戏曲进乡村,依
托国家艺术基金等现有专项资金和渠道,支持群众文艺创作,开展品牌文化活动,落实具体
项目。同时,发挥政府投入的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支持相关工作开展。据此回答15—17
题:
15.把开展戏曲进乡村和繁荣发展群众文艺纳入地方“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这一举措
表明政府
①是人民利益的维护者 ②履行文化建设职能 ③履行经济建设职能 ④加强社会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6.依托国家艺术基金等现有专项资金和渠道落实戏曲进乡村具体项目,
这一措施有利于
①促进农村文化的均衡发展 ②提高和改善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③促进国民经
济平稳运行 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17.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发挥政府投入的带动作用,体现了
①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有利于推动文化发展 ②我国财政支出向文化建设方面倾斜
③国家建设离不开一定的财力支撑 ④文化建设支出是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戏剧院团及演出单位,在“农民点戏、戏进农家”活动中,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面
向基层,多推出一些高品位、高质量、高水平的戏曲节目。只有多出有筋骨、有温度、接地
气的戏曲艺术精品,才能使“农民点戏、戏进农家”更有生命力,让文化惠民之路越走越宽广。
据此回答18—19题:
18.戏剧院团及演出单位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这启示我们
①办事情必须充分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必须承认矛盾的普遍性,用创新的方法解决
具体矛盾 ③办事情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创新思维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
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19.下列有助于戏剧文化发展的措施是
A.加强学校的戏剧教育普及戏剧文化知识
B.全面继承中国传统戏剧推动戏剧文化发展
C.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决定戏剧文化发展方向
D.摒弃传统戏剧桥段融入时代精神
20.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5月联合印发《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根据实
施方案,“戏曲进乡村”在工作步骤上分为三步:2017年开展试点;2018年,总结推
广试点经验;2020年,在全国实现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这既是繁荣和发展戏曲艺
术的需要,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
材料二 戏曲作为一门集表演和故事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其表演内容和形式虽然
多种多样、不尽相同,但所表达的意境却是相通的。特别是伴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
求的日益增长,农民观众的欣赏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为此,开展“农民点戏、戏进农家”活动,
最重要的是放下身段,练好内功,根据农民群众需求,挖掘那些植根于乡村沃土之中,带有
浓郁乡土气息和地域色彩的故事,创作出一道道具有乡情乡韵的戏曲大餐。通过丰富多彩、
形式多样的戏曲艺术表现形式,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1)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知识分析如何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如何让戏曲更好满足农民群众需求
【参考答案】
1.A 2.B 3.D 4.B 5.B 6.A 7.D 8.D 9.C 10.B 11.C 12.C 13.C 14.D 15.A 16.21教育网
A 17.D 18.D 19.A
20.(1)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
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④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
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2)①矛盾具有特殊性,也具有普遍性,要在个性中把握个性。要根据戏曲表演的不
同内容和形式,把握其中相通的意境。②事物是永恒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伴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农民观众的欣赏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因此,
要根据农民群众需求,创作出具有乡情乡韵的戏曲大餐。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要关注
事物的内部矛盾。开展“农民点戏、戏进农家”活动,最重要的是放下身段,练好内功,挖掘
那些植根于乡村沃土之中,带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地域色彩的故事。④联系具有多样性。要通
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戏曲艺术表现形式,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