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1《海拔最高的牧区》 教学课件 (共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4.1《海拔最高的牧区》 教学课件 (共24张PPT)

资源简介

课件24张PPT。海拔最高的牧区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 青藏高原说说你对青藏高原了解有多少?青藏高原海拔最高的牧区美丽的装饰有三样,
坝头有黑黝黝的奶牛,
坝尾有胖墩墩的骏马,
坝心有白生生的肥羊 ;
清晨东边的田地美丽,
傍晚西边的田地好看,
太阳正当中午的时候,
黄色的菜子花最鲜艳。民歌欣赏在高高的山顶上,
驰骋着百匹骏马;
去年是百马驰骋的地方,
今年是金鞍聚集的地方。
在高山的山腰上,
倘徉着百头奶牛;
去年是百牛倘徉的地方,
今年是金桶汇集的地方。
在高山的山脚下,
跑跳着百只绵羊;
去年是百羊跑跳的地方,
今年是羊毛成堆的地方。 民歌欣赏你从民歌中获取了哪些信息?这说明了什么行业在当地人们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我国有内蒙、新疆、四川、青海和西藏五大牧区,其中三大牧区在青藏高原上,平均海拔高度3800~6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牧区。 知识链接合作探究  结合教材思考为什么青藏
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呢?
(提示:可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角度思考)青藏高原海拔高,日照强,多优质的牧草宽阔的草场  这样的自然条件适合于饲养哪些畜种,种植什么作物呢? 为什么?你说,我说 牦牛因全身密集丰厚的绒毛而得名,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牛种。它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牦牛素有“高原之舟”之称。它既可用于农耕,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 青稞地  藏族牧民是在一定区域之内逐水草而放牧的,他们选择较温暖的低谷过冬,青藏高原上纯牧业地区牧民们都要随着季节的变化赶着畜群迁场,大约在藏历7~8月份,到达夏牧场,这时候是剪羊毛制乳品的繁忙季节。 知识链接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了当地牧民的生产 思维广角 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得天独厚的牧业生产对当地牧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提示:可以从衣、食、住、行等角度思考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藏袍长袖、宽腰、肥大、超长。
穿衣时,要把袍于先顶在头上、
在腰间系一条或红、或蓝、或
绿、或雪青色的腰带,垂下的
部分稍低于膝盖。露出头后,
腰部自然形成一个“大囊袋”,可
以装入随身物品。夏天或劳动时,
只穿左袖,将右袖从后面拉起
搭在肩上,有的干脆脱下两只袖
于束于腰间。女式夏袍不带袖于,
内着绸子长袖衬衣,十分漂亮。  糌粑是高原民族的主食,是藏民族食品四宝——糌粑、酥油、茶叶、牛羊肉之首。 “糌粑”是青稞炒面的藏语译音。吃糌粑时,碗里放上一些酥油,冲人茶水,添上炒面,用手搅拌。它加工简单,携带方便,长期储存又不易变露,很适宜牧业区经常移动的放牧生活。牧民们出远门时腰间总要挂一个糌粑口袋,饿了,就从口袋里抓把糌粑吃。糌粑吃起来酥软喷香十分可口。由于它是高脂肪、高蛋白和糖的混合食物,营养丰富,热量大,既可充饥又能御寒。
糌粑【饮食习惯】
? ? 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酥油、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是由青稞或碗豆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酥油茶是把砖茶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食物多用肉食和奶制品,不少人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五六月份是青藏高原上采挖虫草的季节,据不完全统计,仅西藏墨竹工卡县,今年就有十几万人上山挖虫草;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近几年挖虫草的人每年都达13万之多。据青海省有关部门的现场勘测,发现人们每挖一条虫草至少要毁掉0.3平方米草山,如果平均按每公斤3000条和全省年产量70吨计算,全省每年因此损毁的草山达10万亩。
   他们在干什么?滚烫的“虫草热” 让人啼笑皆非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课外延伸 集一些你感兴趣的有关青藏地区的资料,用你最拿手的方式展示给大家,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快神奇的土地。 
   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