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4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备战2018年中考生物考点一遍过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点04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备战2018年中考生物考点一遍过

资源简介

考点04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中考频度:★★★★☆ 难易程度:★★★★☆
一、显微镜的构造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步骤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4.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睛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7.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三、镜头的区别和使用
1.目镜:上端扁平,没有螺纹,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
2.物镜:上端有螺纹,一般有3~4个物镜,长度和放大倍数成正比。
四、对光和亮度的调节
显微镜下视野亮度的调节主要与反光镜、遮光器有关。光圈和反光镜配合使用,以确保所需要的最佳光线。
视野亮度
光圈
反光镜


凹面镜


平面镜
五、关于物像的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数量的变化
1.显微镜物像放大倍数的计算
物像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2.视野中细胞数目的变化
(1)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2)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六、关于视野成像的特点与玻片的移动
1.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成倒立、放大的像。
2.将显微镜视野中较偏的物象移动到视野中央的方法:物像偏向哪一方,装片就应向哪一方移动。
七、视野中污点的判断(污点可能存在于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
1.移动目镜,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则不在目镜上。
2.移动玻片,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则不在玻片上。
3.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考向一 显微镜的结构
1.如图为光显微镜的相关结构示意图,其中的①②为物镜,③④为目镜,⑤⑥为观察到的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
【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要想看到细胞的数目最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应是最小,应选用放大倍数小的目镜和物镜,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长目镜④和短物镜①,在观察时,低倍物镜距离玻片越远,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因此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应该是⑥。故选A。@

2.在显微镜对光时,当环境光线较暗,应选用
A.大光圈、凹面镜
B.大光圈、平面镜
C.小光圈、凹面镜
D.小光圈、平面镜
【答案】A
3.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相符的是
A.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
B.转动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升降镜筒
C.转动凹面镜——调节视野亮度
D.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向左上方移动
【答案】D
【解析】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因此转动转换器更换的是物镜,A正确;转动粗准焦螺旋能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转动细准焦螺旋能调节物像的清晰度,B正确;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因此转动凹面镜能调节视野亮度,C正确;显微镜下的物像是倒像,若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向右下方移到视野的中央,D错误。21世纪教育网
考向二 显微镜的使用
4.如图所示为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规范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参考答案】C

5.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移动装片 ④转动转换器
A.③①④② B.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④ D.③④②①
【答案】D
考向三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成像
6.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中分别看到了下列图像。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也越暗。图C中的细胞体积最大,说明放大倍数最大,视野最暗。故选C。
7.使用光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所观察到的效果不同。若要使视野最亮、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下列哪组镜头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答案】B
1.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A.调节焦距
B.调节光的亮度
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图像清晰度
2.某同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总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A.玻片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目镜上
3.如图为显微镜下黑藻细胞的细胞质环流示意图,则实际上,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是
A.液泡之右;顺时针
B.液泡之左;逆时针
C.液泡之右;逆时针
D.液泡之左;顺时针
4.图中图甲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0×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图乙是在图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5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保卫细胞图像,欲将图乙视野中处于下方的保卫细胞移至视野中央放大200倍观察,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将装片向下方移动,直下方的保卫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
B.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
C.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D.换成高倍物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5.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其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6.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是哪台显微镜
显微镜
目镜×
物镜×
A
5
10
B
8
10
C
10
40
D
15
40
A.A B.B
C.C D.D
7.某同用低倍镜观察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清晰物像,这时如果转动转换器改用高倍镜观察,下列情况一般不会出现的是
A.视野内的细胞变少了,变大了
B.视野变亮了
C.物像变模糊了
D.物像不在视野正中央
8.下图为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图中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请写出下列序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1 】__________;【 4 】__________;【 7 】__________。
(2)显微镜在对光时,要转动转换器使_____________对准通光孔,然后再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___________对准通光孔。
(3)在对光和观察玻片标本时,都要用_________注视目镜。
(4)观察玻片标本时,先让镜筒下降.而后注视显微镜视野内,双手转动____________使镜筒上升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再微调____________使物像更加清晰。
(5)如果镜头上有灰尘和水,要用______轻擦。
9.(2017·潍坊)如图,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若要判定视野中的一个黑点是在物镜上,需要移动或转动显微镜的结构是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10.(2017·甘肃白银)小李同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形态最大,在下列镜头组合中,应选择
A.目镜16×,物镜40×
B.目镜16×,物镜10×
C.目镜15×,物镜10×
D.目镜5×,物镜10×
1.【答案】B
2.【答案】D
【解析】我们视野中能看到污物的位置只有目镜、物镜与玻片标本,在实验中移动玻片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这就排除了污物在玻片标本上与物镜上的可能,只能是在目镜上了,反光镜只是用来反射光线的,我们的视野看不到反光镜上的东西。@网
3.【答案】B
【解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因此,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是液泡之左;细胞质环流的方向是逆时针。
4.【答案】C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变大了,视野越暗,为了使视野变亮,应选择大光圈、凹面镜,C错误。故选C。
5.【答案】C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视野越暗,物像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放大倍数越低,视野越亮,物像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视野亮度是相反的、与细胞数目也是相反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高倍镜),镜头透光直径越小,造成通光量变小,照在细胞单位面积上的光能就越少,感觉就是视野变暗。
6.【答案】D
7.【答案】B
【解析】A、当用低倍镜观察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清晰物像,如果转动转换器改用高倍镜观察时,这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增大,故不符合题意;B、当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光线进去的少,光线会变暗,故符合题意;C、由于物像变大了,所以可能物像变得模糊了,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获得更加清晰的物像,故不符合题意;D、由于细胞的体积增大,故细胞的数目会减少,故物像可能不在视野的中央了,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8.【答案】(1)目镜 物镜 反光镜 (2)低倍物镜 光圈 (3)左眼 (4)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5)擦镜纸
9.【答案】A
【解析】污点不可能出现在反光镜上,污点一般只出现在物镜、目镜和玻片标本(装片)上。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后,污点仍然存在,则该污点可能在物镜上。故选A。
10.【答案】A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亮度越暗,看到的细胞的数目较少。A项的放大倍数为16×40=640(倍),B项的放大倍数为16×10=160(倍),C项的放大倍数为15×10=150(倍),D项的放大倍数为5×10=50(倍),A项的放大倍数最大。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形态最大,应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