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人类文明的发端与农业区域文明 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四 人类文明的发端与农业区域文明 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专题四 人类文明的发端与农业区域文明
考点13 概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列举古代希腊罗马重要的文明成就,知道它们对后世的影响
一、古希腊的政治体制
1.城邦的含义与特征
(1)含义:城邦是以 为中心的国家,包括周边的一些村落,面积不大,人口不多。
(2)特征:其突出特点是 。
2.城邦的出现
公元 ,希腊出现了200多个小国,史称“城邦”。 是希腊文明的一大特色。
3.城邦的出现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 ,东临爱琴海。海岸线崎岖,天然良港众多,岛屿星罗棋布。海洋和重叠的山峦把希腊人分隔在彼此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在这种地理环境下,众多蕞尔小国纷纷建立。
4.古希腊重要的城邦: 、
5.雅典的政治体制:城邦民主制
两个重要时期
公元前6世纪,
时期
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扩大了公民权利,
了雅典民主制度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时期
民主制度达到全盛,政治民主,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被称为
认识雅典民主制度
参与国家管理的人
全体 公民。占人口大多数的 、 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维护民主的有力措施
对劣迹斑斑的头面人物,有较大震慑作用,是维护雅典民主的有力措施之一
雅典公民享有的权利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普遍参与国家政治,共同决定内政、外交、和平与战争等重大问题。
雅典公民还享有各种优惠权利。如,为鼓励和保证公民积极参政,城邦为 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另外,城邦还向公民发放“ ”,鼓励他们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
对雅典民主制的认识
雅典民主制实际上具有两重性:从积极的方面看,它具有专制统治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点,使公民得以享受更多的权利;从消极的方面看,这一民主制度建立在
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 、 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6.斯巴达的贵族政治
斯巴达实行 ,崇尚 。它与雅典进行长期的争霸战争。
7.希腊城邦制度的终结
公元前 , 征服希腊,希腊的城邦制度终结。
二、古罗马的政治体制
1.古罗马的两种政治制度
共和制度
时间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内容
罗马共和国设有 和 。元老院是共和国权力最大的国家机构,对罗马政治生活起到重要作用。在公民大会和元老院之外,还设有 、大法官、监察官和保民官等高级官吏。
实质
(特点)
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制是 和 的结合。
元首制(帝制)
时间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被 取代
背景
公元前73年,爆发了 领导的大规模起义,其一虽然失败,但是,它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公元 ,随着版图的迅速扩大,人口的日益膨胀和社会矛盾的不断复杂化,罗马的社会危机空前严重,共和国制度已经无力维持,先后出现了 和 实行的军事独裁统治。
建立
公元 , 表面上自称共和国的“元首”,但独揽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从此,罗马共和国被
取代。
2.罗马共和国的主要国家机构
机构
职权和地位
元老院
负责对外政治和财务,是罗马统治的核心
公民大会
选举行政长官,表决法律和决议
政府设立由执政官、大法官、监察官等构成,行政长官掌握行政权,为了避免个人专权,他们集体行使权力,任期一年,不能连任,行政官任职满后自行进入元老院,并由此打破了贵族对元老院席位的垄断。
在元老院、执政官和公民大会三种权力之间,存在严格的制约关系,彼此相互牵制,保持平衡。这种政治体系被后人认为是古代经典的政治体系之一,对后世的影响巨大。
3.罗马帝国取代罗马共和国是不是历史的倒退?
罗马由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是由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所决定的,并不是历史的倒退,相反在帝国最初的两百年,局势安定,经济繁荣,史称“ ”时期。www-2-1-cnjy-com
三、主要文明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
1.古希腊文明:古希腊不仅在政治领域建立了影响深远的民主制度,而且在哲学、科学、文学、戏剧和美术等领域成就斐然,对西方文化作出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
领域
成就
哲学
柏拉图与
科学
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
文学与戏剧
,“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和“喜剧之父”阿里斯多芬
雕塑
米隆的《 》
体育
的发祥地;马拉松起源
2.古罗马文明
领域
成就
法律
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文字
罗马在文字上的贡献最有世界性。随着罗马的扩张,拉丁语成为罗马帝国境内被征服地区使用的官方语言。拉丁字母是目前世界上流传最广和最通用的字母,现在很多语种都从拉丁语演化而来
建筑
类型多样的罗马建筑如广场、圆形剧场、斗兽场、浴场、水道、柱廊、凯旋门、纪功柱和多层公寓房等建筑
3.对罗马法的认识
罗马法是古罗马留给后人的重要成就之一。罗马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就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因其被刻在十二块铜板上,被称为《 》。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 ,成为近代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2·1·c·n·j·y
考点14 知道百家争鸣及其对早期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
1.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
(1)秋战国时期,文化教育传播到民间,逐步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
(2)动荡和变革带来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四处游说、讲学,并针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见解,从而带来了人们思想上的解放,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
2.主要学派、思想家及其主要观点
学派
代表人物
所处时代
代表
著作
主要观点
历史地位及在今天的影响和发展
儒家
孔子



调“ ”,“ ”就是“爱人”,就是关心和爱护他人。“ ”的另一面是“ ”,即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
张以“ ”教化人民,以“ ”治理国家,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反对残暴统治和任意刑杀
自西汉武帝起确立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当今的“以德治国”是儒家的“仁政”思想的发展
孟子
战国时期
《孟子》
张实行“ ”,要求统治者减轻对人民的剥削,轻徭薄赋
出“ ”“ ”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
道家
老子


《老子》
为一切事物都有 ,且 能互相转化
崇尚“ ”,主张“ ”,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与道家“顺应自然”的主张相近
庄子


《庄子》
认为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大多根源于人性的扭曲。因此,做人应该 ,这样才能返璞归真,社会才不会乱象环生
墨家
墨子



①主张非攻,反对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②主张兼爱,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友爱
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建设和谐社会
法家
韩非子


《韩非子》
①主张“法与时移”
②提出法治,认为君主应凭借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贯彻执行,以巩固君主的地位
③主张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用严酷的刑罚镇压人们的反抗,以维护国家统治
秦朝时受到重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与此相近
兵家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
孙膑


《孙膑兵法》
发扬了孙武的军事思想
3.孔子的思想对当代教育有哪些可借鉴的意义
(1)主张“有教无类”,不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体现了 。
(2)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有利于发展 。
(3)重视 ,培养人的仁爱之心,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1)在百家争鸣中,各派不仅阐述自己的主张,还相互论争和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成分,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它们在众多领域提出的各种思想理论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21教育网
(2)百家争鸣对当今社会的意义
思想家
主张
与其相应的现代理念
孔子
有教无类

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孟子
实行“仁政”,减轻对人民的剥削,轻徭薄赋

墨子
主张“非攻”

5.法家在秦国受到重视的原因
战国时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国君专制权力,同时,为了应付战争,统治者向老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兵役、徭役,阶级矛盾激化,而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形势的需要,自然受到重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考点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
(1)(2016衢州卷)德国历史学家雅斯贝斯曾说:“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基础。”希腊文明成就中对西方自由观念产生重大影响的是www.21-cn-jy.com
A.民主制度 B.文学成就 C.科学成就 D.体育艺术
【答案】A
【考点】古希腊的政治制度
【解析】古希腊在政治上对后世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雅典民主政治上,所以正确答案是A。【点评】本题属于简单题,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得出答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2017年湖州卷)下列属于古代罗马政治体制的有
①元首制 ②共和制 ③君主立宪制 ④城邦民主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考点】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解析】古罗马在政治上先后出现过两种所以制度:共和制和元首制(帝制),③君主立宪制是近代西方出现的政治体制,④城邦民主制是古希腊雅典的政治制度。正确答案是A。
【点评】本题属于稍难题,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
考点2:古希腊、罗马的文明成就
(1)(2015 湖州卷)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下列选项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①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
②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
③西方的“哲学”一词来自古罗马语
④罗马法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成就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成就,是一道识记类的组合选择题,只要排除其中一个选项就可得出正确答案,属简单题。西方“哲学”一词来自古希腊语,原意是“热爱智慧”,③项错,故选B。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点评】本题属于简单题,用排除法思考。
(2)(2015 台州卷)子贡曰:“仲尼,日月也,无得而愈也。”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两位受弟子景仰的东西方思想家分别是( )21*cnjy*com
A.孔子、苏格拉底 B.孟子、柏拉图21·世纪*教育网
C.孟子、苏格拉底 D.孔子、柏拉图
【答案】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成就、百家争鸣
【解析】本题中的子贡是春秋末年卫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因而子贡敬仰的人是孔子。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因而他敬仰的人应该是柏拉图。故选D。
【点评】本题属于稍难题,要对两位人物所处的时代有明确的认识。
考点3:百家争鸣
(1)(2016·宁波)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主张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来源:21cnj*y.co*m】
A.“无为” B.“仁”
C.“法与时移” D.“兼爱”、“非攻”
【答案】B
【考点】百家争鸣
【解析】选项A是道家学派的主张;选项C是法家的主张;选项D是墨家的主张。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孔子,其“仁”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故选B。21*cnjy*com
【点评】本题属于简单题,结合百家争鸣的知识可以直接得出答案。
(2)(2016·湖州)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观点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答案】B
【考点】百家争鸣
【解析】老子即老聃,是我国谷底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互相转化。
其思想主要体现在《老子》(也称《道德经》一书中。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简单题,结合百家争鸣的知识可以直接得出答案。
考点4:百家争鸣对早期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
(2015·丽水)(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认识历史人物】
历史信息
历史人物
“法与时移”,君主应加强自己的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
? ①人物:__▲__
提出了“人民主权”的理论,认为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法律必须由人民来创立。
? ②人物:__▲__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焚诗书,坑 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 ③人物:__▲__
(1)阅读历史信息,写出对应的历史人物。从①人物到②人物观点的变化,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怎样的发展趋势?(4分) 【版权所有:21教育】【来源:21cnj*y.co*m】
(2)根据表格中的历史信息,简要评价③人物这些措施对后世的影响。(4分)
【探究历史事件】
【答案】
(1)韩非子;卢梭;秦始皇(嬴政);趋势:从专制走向民主。(4分)
(2)秦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郡县制)为后世历代王朝所沿用。
焚书坑儒给中国古代文化造成了重大损失。(4分)
(3)开辟新航路; 扩大了海外市场,加强了国际贸易,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2分)
【考点】百家争鸣对早期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历史事件与人物的评价
【解析】第一题第一问考察对中外政治思想主张的认识,结合材料中“君主加强自己的权力和威势”可知这位思想家主张用法治加强中央集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他硬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子;第二问主张“人民主权”根据所学便知道是法国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卢梭;第三位主张建立郡县制、焚书坑儒以加强中央集权,可知他就是秦始皇。第二问,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应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第(2)题考察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注意从正反两面,用全面的历史观点去评价。第(3)题可以从“世界贸易路线”“人口流动路线”来看,都是以欧洲为贸易中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市场的形成,源于新航了的开辟。它的意义在于扩大了海外市场,加强了国际贸易,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将多个历史知识点结合在一起,要求学生综合分析。

一、选择题
1.(2015年湖州卷)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下列选项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 ②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
③西方的“哲学”一词来自古罗马语 ④罗马法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15年绍兴卷)在古代雅典,人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境:公民在公民大会入口处领取一块陶片,写下名字后,把陶片交给工作人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雅典( )
A.实行贵族统治 B.积极武力扩张 C.实行民主制度 D.崇尚无为而治
3.(201年嘉兴卷)“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尊卑有序,齐之以礼。”这些思想主张出自于( )21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4.(2016年杭州卷)记听课笔记是历史学习的好习惯。小张在笔记本中记录了以下关键词:城门立木取信、建立县制、奖励军功等。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A.齐桓公首霸 B.商鞅变法 C.郡县制确立 D.百家争鸣
5.(2016年湖州卷)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观点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2-1-c-n-j-y21cnjy.com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二、综合题
1. (2015年嘉兴)(10分)人类社会发展史,也是人类文明演进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一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图6、图7反映的政治体制。(2分)
材料二 正是这些路,将中国的四大发明及丝绸、茶叶、瓷器等传到了世界各国……将中亚的骏马、葡萄……西亚的乐器、数学,美洲的棉花、番薯等输入中国。
——摘编自陈文斌《品读世界文明史》
(2)概括材料二中文明传播的途径,并指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关系。(4分)
材料三 他们都深深根植于中国古典文化,也深谙西方文明。他们中的杰出代表陈独 秀、胡适在1915-1917年先后归国,燃起了一场思想革命……青年学生受到感召,公开探讨国家和社会的重要问题……这种酝酿,在1919年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三所述的“思想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4分)

一、选择题
1.(2016年杭州市模拟卷) 1.从春秋战国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om【版权所有:21教育】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2. (2016年杭州市模拟卷)表格梳理历史知识是历史学习中常用方法,下表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 )原创
史实
结论

百家争鸣
中国古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思想与学术的发展

秦始皇焚书坑儒
加强思想统治,巩固统一

文艺复兴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诞生

新文化运动
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2016年浙江省衢州市模拟卷四)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21·cn·jy·com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4. (2016年浙江省衢州市模拟卷四)在历史长河中,杰出人物对历史会产生重要影响。下列各项对应正确的是( )
A.伯利克里——自称共和国“元首”——雅典城邦民主制度达到全盛
B.伏尔泰——提出“三权分立”——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C.克伦威尔——制定《权利法案》——建立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
D.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使美国赢得了独立
5.(2016年永嘉县模拟卷)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跟对应史实相符合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古代罗马时期,颁布《十二铜表法》等一系列法律,形成法律体系
成为许多近代西方国家法律基础
B.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促进思想文化的发展
C.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
巩固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
D.
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
使美、德成为领先国家
6.(2017年丽水市模拟卷一)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它对西方社会政治发展的最大贡献是
A.法律建设 B.自由传统 C.民主制度 D.国家统一
7.(2017年温州市模拟卷二) .“这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是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 D.文艺复兴
8.(2017年余姚市模拟卷)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物是鲜活的元素。下列人物与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
A.孔子 —— 主张“仁政”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C.宋太祖——实行“崇武抑文” D.李鸿章——创办《万国公报》
9.(2017年湖州市模拟卷二) 《史记·曹相国世家》曰:“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此语体现了汉初遵循的诸子思想是(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0.(2017年金华市六校联合模拟卷)西方有一句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以下能体现古罗马“宏伟”的有 B
①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②拉丁字母的广泛传播
③古代奥林匹亚竞技会 ④庄严厚重的建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16年绍兴市模拟卷)9.英国近代诗人雪莱曾说:“我们都是希腊人.”他这样说是因为( )
A.英国人都是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人和希腊人生活习惯一样
C.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 D.希腊人曾统治过欧洲
二、非选择题
1.(2016年镇海区模拟卷) 10分)阅读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认识历史人物。
历史信息
历史人物
“法与时移”,君主应加强自己的权利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
人物1: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人物2:
“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以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人物3:
材料二:了解历史政策。

(1)阅读材料一中历史信息,写出对应历史人物。(3分)
(2)根据材料二中A、B版图信息写出不同时期地方管理的制度,以及这些制度对后世的影响。(3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历史人物3的行动对世界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并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出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原则。(2分)2-1-c-n-j-y
专题四 人类文明的发端与农业区域文明
考点13 概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列举古代希腊罗马重要的文明成就,知道它们对后世的影响
一、古希腊的政治体制
1.城邦的含义与特征
(1)含义:城邦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国家,包括周边的一些村落,面积不大,人口不多。
(2)特征:其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2.城邦的出现
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200多个小国,史称“城邦”。城邦制度是希腊文明的一大特色。
3.城邦的出现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海岸线崎岖,天然良港众多,岛屿星罗棋布。海洋和重叠的山峦把希腊人分隔在彼此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在这种地理环境下,众多蕞尔小国纷纷建立。
4.古希腊重要的城邦:雅典、斯巴达
5.雅典的政治体制:城邦民主制
两个重要时期
公元前6世纪,克里斯提尼时期
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扩大了公民权利,确立了雅典民主制度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时期
民主制度达到全盛,政治民主,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被称为古代希腊的黄金时代
认识雅典民主制度
参与国家管理的人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维护民主的有力措施
陶片放逐法对劣迹斑斑的头面人物,有较大震慑作用,是维护雅典民主的有力措施之一
雅典公民享有的权利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普遍参与国家政治,共同决定内政、外交、和平与战争等重大问题。
雅典公民还享有各种优惠权利。如,为鼓励和保证公民积极参政,城邦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另外,城邦还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鼓励他们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
对雅典民主制的认识
雅典民主制实际上具有两重性:从积极的方面看,它具有专制统治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点,使公民得以享受更多的权利;从消极的方面看,这一民主制度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6.斯巴达的贵族政治
斯巴达实行贵族统治,崇尚武力。它与雅典进行长期的争霸战争。
7.希腊城邦制度的终结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王国征服希腊,希腊的城邦制度终结。
二、古罗马的政治体制
1.古罗马的两种政治制度
共和制度
时间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内容
罗马共和国设有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元老院是共和国权力最大的国家机构,对罗马政治生活起到重要作用。在公民大会和元老院之外,还设有执政官、大法官、监察官和保民官等高级官吏。
实质
(特点)
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制是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的结合。
元首制(帝制)
时间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
背景
公元前73年,爆发了斯巴达克领导的大规模起义,其一虽然失败,但是,它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公元前1世纪,随着版图的迅速扩大,人口的日益膨胀和社会矛盾的不断复杂化,罗马的社会危机空前严重,共和国制度已经无力维持,先后出现了苏拉和凯撒实行的军事独裁统治。
建立
公元前27年,屋大维表面上自称共和国的“元首”,但独揽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从此,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
2.罗马共和国的主要国家机构
机构
职权和地位
元老院
负责对外政治和财务,是罗马统治的核心
公民大会
选举行政长官,表决法律和决议
政府设立由执政官、大法官、监察官等构成,行政长官掌握行政权,为了避免个人专权,他们集体行使权力,任期一年,不能连任,行政官任职满后自行进入元老院,并由此打破了贵族对元老院席位的垄断。
在元老院、执政官和公民大会三种权力之间,存在严格的制约关系,彼此相互牵制,保持平衡。这种政治体系被后人认为是古代经典的政治体系之一,对后世的影响巨大。
3.罗马帝国取代罗马共和国是不是历史的倒退?
罗马由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是由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所决定的,并不是历史的倒退,相反在帝国最初的两百年,局势安定,经济繁荣,史称“罗马和平”时期。21·cn·jy·com
三、主要文明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
1.古希腊文明:古希腊不仅在政治领域建立了影响深远的民主制度,而且在哲学、科学、文学、戏剧和美术等领域成就斐然,对西方文化作出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
领域
成就
哲学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科学
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
文学与戏剧
《荷马史诗》,“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和“喜剧之父”阿里斯多芬
雕塑
米隆的《掷铁饼者》
体育
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马拉松起源
2.古罗马文明
领域
成就
法律
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文字
罗马在文字上的贡献最有世界性。随着罗马的扩张,拉丁语成为罗马帝国境内被征服地区使用的官方语言。拉丁字母是目前世界上流传最广和最通用的字母,现在很多语种都从拉丁语演化而来
建筑
类型多样的罗马建筑如广场、圆形剧场、斗兽场、浴场、水道、柱廊、凯旋门、纪功柱和多层公寓房等建筑
3.对罗马法的认识
罗马法是古罗马留给后人的重要成就之一。罗马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就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因其被刻在十二块铜板上,被称为《十二铜表法》。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21cnjy.com
考点14 知道百家争鸣及其对早期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
1.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
(1)秋战国时期,文化教育传播到民间,逐步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
(2)动荡和变革带来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四处游说、讲学,并针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见解,从而带来了人们思想上的解放,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www.21-cn-jy.com
2.主要学派、思想家及其主要观点
学派
代表人物
所处时代
代表
著作
主要观点
历史地位及在今天的影响和发展
儒家
孔子
春秋晚期
《论语》
①强调“仁”,“仁”就是“爱人”,就是关心和爱护他人。“仁”的另一面是“克己复礼”,即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
②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反对残暴统治和任意刑杀
自西汉武帝起确立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当今的“以德治国”是儒家的“仁政”思想的发展
孟子
战国时期
《孟子》
①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减轻对人民的剥削,轻徭薄赋
②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
道家
老子
春秋末期
《老子》
①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且对立双方能互相转化
②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与道家“顺应自然”的主张相近
庄子
战国时期
《庄子》
认为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大多根源于人性的扭曲。因此,做人应该顺其自然,这样才能返璞归真,社会才不会乱象环生
墨家
墨子
战国前期
《墨子》
①主张非攻,反对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②主张兼爱,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友爱
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建设和谐社会
法家
韩非子
战国末期
《韩非子》
①主张“法与时移”
②提出法治,认为君主应凭借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贯彻执行,以巩固君主的地位
③主张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用严酷的刑罚镇压人们的反抗,以维护国家统治
秦朝时受到重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与此相近
兵家
孙武
春秋晚期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
孙膑
战国时期
《孙膑兵法》
发扬了孙武的军事思想
3.孔子的思想对当代教育有哪些可借鉴的意义
(1)主张“有教无类”,不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体现了教育公平。
(2)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3)重视道德教育,培养人的仁爱之心,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1)在百家争鸣中,各派不仅阐述自己的主张,还相互论争和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成分,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它们在众多领域提出的各种思想理论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21教育网
(2)百家争鸣对当今社会的意义
思想家
主张
与其相应的现代理念
孔子
有教无类
公平教育
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以德治国
孟子
实行“仁政”,减轻对人民的剥削,轻徭薄赋
以人为本
墨子
主张“非攻”
维护和平(建设和谐社会)
5.法家在秦国受到重视的原因
战国时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国君专制权力,同时,为了应付战争,统治者向老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兵役、徭役,阶级矛盾激化,而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形势的需要,自然受到重视。www-2-1-cnjy-com
考点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
(1)(2016衢州卷)德国历史学家雅斯贝斯曾说:“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基础。”希腊文明成就中对西方自由观念产生重大影响的是2-1-c-n-j-y
A.民主制度 B.文学成就 C.科学成就 D.体育艺术
【答案】A
【考点】古希腊的政治制度
【解析】古希腊在政治上对后世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雅典民主政治上,所以正确答案是A。【点评】本题属于简单题,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得出答案。21*cnjy*com
(2)(2017年湖州卷)下列属于古代罗马政治体制的有
①元首制 ②共和制 ③君主立宪制 ④城邦民主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考点】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解析】古罗马在政治上先后出现过两种所以制度:共和制和元首制(帝制),③君主立宪制是近代西方出现的政治体制,④城邦民主制是古希腊雅典的政治制度。正确答案是A。
【点评】本题属于稍难题,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
考点2:古希腊、罗马的文明成就
(1)(2015 湖州卷)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下列选项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2·1·c·n·j·y
①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
②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
③西方的“哲学”一词来自古罗马语
④罗马法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成就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成就,是一道识记类的组合选择题,只要排除其中一个选项就可得出正确答案,属简单题。西方“哲学”一词来自古希腊语,原意是“热爱智慧”,③项错,故选B。【来源:21cnj*y.co*m】
【点评】本题属于简单题,用排除法思考。
(2)(2015 台州卷)子贡曰:“仲尼,日月也,无得而愈也。”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两位受弟子景仰的东西方思想家分别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孔子、苏格拉底 B.孟子、柏拉图21·世纪*教育网
C.孟子、苏格拉底 D.孔子、柏拉图
【答案】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成就、百家争鸣
【解析】本题中的子贡是春秋末年卫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因而子贡敬仰的人是孔子。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因而他敬仰的人应该是柏拉图。故选D。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点评】本题属于稍难题,要对两位人物所处的时代有明确的认识。
考点3:百家争鸣
(1)(2016·宁波)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主张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来源:21cnj*y.co*m】
A.“无为” B.“仁”
C.“法与时移” D.“兼爱”、“非攻”
【答案】B
【考点】百家争鸣
【解析】选项A是道家学派的主张;选项C是法家的主张;选项D是墨家的主张。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孔子,其“仁”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简单题,结合百家争鸣的知识可以直接得出答案。
(2)(2016·湖州)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观点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答案】B
【考点】百家争鸣
【解析】老子即老聃,是我国谷底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互相转化。
其思想主要体现在《老子》(也称《道德经》一书中。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简单题,结合百家争鸣的知识可以直接得出答案。
考点4:百家争鸣对早期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
(2015·丽水)(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认识历史人物】
历史信息
历史人物
“法与时移”,君主应加强自己的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
? ①人物:__▲__
提出了“人民主权”的理论,认为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法律必须由人民来创立。
? ②人物:__▲__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焚诗书,坑 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 ③人物:__▲__
(1)阅读历史信息,写出对应的历史人物。从①人物到②人物观点的变化,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怎样的发展趋势?(4分) 【版权所有:21教育】
(2)根据表格中的历史信息,简要评价③人物这些措施对后世的影响。(4分)
【探究历史事件】
【答案】
(1)韩非子;卢梭;秦始皇(嬴政);趋势:从专制走向民主。(4分)
(2)秦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郡县制)为后世历代王朝所沿用。
焚书坑儒给中国古代文化造成了重大损失。(4分)
(3)开辟新航路; 扩大了海外市场,加强了国际贸易,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2分)
【考点】百家争鸣对早期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历史事件与人物的评价
【解析】第一题第一问考察对中外政治思想主张的认识,结合材料中“君主加强自己的权力和威势”可知这位思想家主张用法治加强中央集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他硬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子;第二问主张“人民主权”根据所学便知道是法国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卢梭;第三位主张建立郡县制、焚书坑儒以加强中央集权,可知他就是秦始皇。第二问,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应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第(2)题考察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注意从正反两面,用全面的历史观点去评价。第(3)题可以从“世界贸易路线”“人口流动路线”来看,都是以欧洲为贸易中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市场的形成,源于新航了的开辟。它的意义在于扩大了海外市场,加强了国际贸易,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将多个历史知识点结合在一起,要求学生综合分析。

一、选择题
1.(2015年湖州卷)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下列选项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 ②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
③西方的“哲学”一词来自古罗马语 ④罗马法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考点】历史与社会(考点13)
【解析】通过所学知识,我们得知西方文明属于海洋文明,文明发祥地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期中两者最具有代表性的文明应该是希腊的民主制度、罗马的法律制度,并且希腊举办了世界上最早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产生了以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为代表的悲剧作家,影响深远,故①、②、④说法正确;③哲学是的古希腊人创造的术语,不是来源于罗马语,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2015年绍兴卷)在古代雅典,人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境:公民在公民大会入口处领取一块陶片,写下名字后,把陶片交给工作人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雅典( )
A.实行贵族统治 B.积极武力扩张 C.实行民主制度 D.崇尚无为而治
【答案】C
【考点】历史与社会(考点13)
【解析】通过材料描述可知,雅典公民有参与选举的权利,可见这属于早期民主政治,故 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贵族统治和武力征服的内容,排除 A.B 两项;崇尚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思想,与雅典民主政治无关,排除 D 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3.(201年嘉兴卷)“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尊卑有序,齐之以礼。”这些思想主张出自于( )21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A
【考点】历史与社会(考点14)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词“仁”“为政以德”“礼”“秩序”等可知,该派思想核心主张是“仁”的学说,并强调社会秩序和礼乐制,具所学知识可知是儒家,故 A 项准确;道家的核心主张是:认为世界本原是“道”,强调“无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法家主张依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制度。故本题选择A。21·世纪*教育网
4.(2016年杭州卷)记听课笔记是历史学习的好习惯。小张在笔记本中记录了以下关键词:城门立木取信、建立县制、奖励军功等。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A.齐桓公首霸 B.商鞅变法 C.郡县制确立 D.百家争鸣
【答案】B
【考点】历史与社会(考点14)
【解析】本题属容易题,从“城门立木取信”“建立县制”等可判断为商鞅变法,故选B。
5.(2016年湖州卷)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观点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2-1-c-n-j-y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答案】B
【考点】历史与社会(考点13)
【解析】本题可依据“有无”“高下”等词判断其观点体现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故选B。
二、综合题
1. (2015年嘉兴)(10分)人类社会发展史,也是人类文明演进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材料一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图6、图7反映的政治体制。(2分)
材料二 正是这些路,将中国的四大发明及丝绸、茶叶、瓷器等传到了世界各国……将中亚的骏马、葡萄……西亚的乐器、数学,美洲的棉花、番薯等输入中国。
——摘编自陈文斌《品读世界文明史》
(2)概括材料二中文明传播的途径,并指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关系。(4分)
材料三 他们都深深根植于中国古典文化,也深谙西方文明。他们中的杰出代表陈独 秀、胡适在1915-1917年先后归国,燃起了一场思想革命……青年学生受到感召,公开探讨国家和社会的重要问题……这种酝酿,在1919年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三所述的“思想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4分)
【答案】
(1)雅典的民主制度。(1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1分)
(2)丝绸之路,(1分)丝绸之路是中西方重要的陆上交通线,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2分)
(3)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爱国热情,促使了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得以传播,同时也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4 分)
【考点】历史与社会(考点13、16、19、28)
【解析】第(1)题,左图显示的是雅典人在演讲,是民主的体现。古代雅典政治由公民大会、十将军委员和陪审法庭构成,是一种民主政体。但雅典民主政治在本质上仍旧是奴隶制民主,奴隶被排出在民主政治之外,其政治制度是奴隶制民主制度。从材料中下图可以看出,秦朝皇权至高无上,总揽全国军政大权;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辅佐皇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故这一体制是中央集权制。第(2)题,材料二中表明了通过这些“路”在中华与世界进行商贸往来,传输商品的同时,文明也互相传播。在相互传递文明的过程中,中国和世界相互学习都得到进步,整个社会向前发展。第(3)题,材料三中“他们中的杰出代表陈独 秀、胡适在1915-1917年先后归国”为提示,可知这项思想革命是新文化运动。材料中“青年学生受到感召,公开探讨国家和社会的重要问题……这种酝酿,在1919年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是对影响的提示,只要围绕解放思想即可。

一、选择题
1.(2016年杭州市模拟卷) 1.从春秋战国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om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答案】B
【考点】历史与社会(考点14、16)
【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对早期中华文明的影响,结合不同时代的特征,可以得出答案。故选B。
2. (2016年杭州市模拟卷)表格梳理历史知识是历史学习中常用方法,下表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 )原创
史实
结论

百家争鸣
中国古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思想与学术的发展

秦始皇焚书坑儒
加强思想统治,巩固统一

文艺复兴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诞生

新文化运动
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考点】历史与社会(考点14、16、21、28)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事件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百家争鸣的意义是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A项正确;秦始皇焚书坑儒主观上是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巩固统一,实际上对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为秦末的起义埋下了隐患,B错误;文艺复兴是一次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使人们的思想因此C错误;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D错误。故答案为A。从中世纪的蒙昧中解放出来,促进了科学革命的到来。
3.(2016年浙江省衢州市模拟卷四)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答案】C
【考点】历史与社会(考点14)
【解析】从爷爷的话“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可以看出包含了朴素的辩证观点,因此最接近道家的观点。故答案为C。
4. (2016年浙江省衢州市模拟卷四)在历史长河中,杰出人物对历史会产生重要影响。下列各项对应正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伯利克里——自称共和国“元首”——雅典城邦民主制度达到全盛
B.伏尔泰——提出“三权分立”——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C.克伦威尔——制定《权利法案》——建立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
D.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使美国赢得了独立
【答案】D
【考点】历史与社会(考点13、21、22)
【解析】伯利克里是雅典城邦的重要执政者,没有自称共和国“元首”,A项错误。伏尔泰宣扬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权利,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出三权分立的是孟德斯鸠,B项错误。克伦威尔领导议会军取得内战的胜利,但是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时,克伦威尔已经去世了,C项错误。华盛顿为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者,使美国赢得了独立,故答案为D。
5.(2016年永嘉县模拟卷)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跟对应史实相符合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古代罗马时期,颁布《十二铜表法》等一系列法律,形成法律体系
成为许多近代西方国家法律基础
B.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促进思想文化的发展
C.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
巩固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
D.
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
使美、德成为领先国家
【答案】A
【考点】历史与社会(考点13、14、21、23)
【解析】罗马法是许多近代西方国家法律基础,A项正确;百家争鸣时期,各家学派异彩纷呈,思想流派众多,B选项推论错误;启蒙运动撼动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C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时,英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D项错误。故选A。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2017年丽水市模拟卷一)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它对西方社会政治发展的最大贡献是
A.法律建设 B.自由传统 C.民主制度 D.国家统一
【答案】C
【考点】历史与社会(考点13)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古希腊的政治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雅典)的政治体制是城邦民主制。故选C。
7.(2017年温州市模拟卷二) .“这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是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 D.文艺复兴
【答案】A
【考点】历史与社会(考点14)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等百家争鸣的知识。从“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中可知当时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术流派,因此这场大辩论是“百家争鸣”,故选A。
8.(2017年余姚市模拟卷)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物是鲜活的元素。下列人物与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21*cnjy*com
A.孔子 —— 主张“仁政”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C.宋太祖——实行“崇武抑文” D.李鸿章——创办《万国公报》
【答案】B
【考点】历史与社会(考点14、16、26)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孔子强调“仁”,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仁政”是孟子的主张,A项错误。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颁布了推恩令,B项正确。宋太祖为巩固统治,实行崇文抑武,C项错误;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万国公报》是有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D项错误。故选B。
9.(2017年湖州市模拟卷二) 《史记·曹相国世家》曰:“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此语体现了汉初遵循的诸子思想是(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答案】B
【考点】历史与社会(考点14、15)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和汉初统治者的治国思想的理解。从“举事无所变更”可以看出汉初统治者主张无为而治,遵循道家思想。故选B。
10.(2017年金华市六校联合模拟卷)西方有一句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以下能体现古罗马“宏伟”的有 B
①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②拉丁字母的广泛传播
③古代奥林匹亚竞技会 ④庄严厚重的建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考点】历史与社会(考点13)
【解析】该题考查古罗马的重要文明成就,可以采用排除法思考。③古代奥林匹亚竞技会属于古希腊文明成就,将它排除。故选B。
11.(2016年绍兴市模拟卷)9.英国近代诗人雪莱曾说:“我们都是希腊人.”他这样说是因为( )
A.英国人都是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人和希腊人生活习惯一样
C.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 D.希腊人曾统治过欧洲
【答案】C
【考点】历史与社会(考点13)
【解析】该题考查西方文明之源的知识,属于简单题,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得出答案。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2016年镇海区模拟卷) 10分)阅读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认识历史人物。
历史信息
历史人物
“法与时移”,君主应加强自己的权利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
人物1: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人物2:
“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以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人物3:
材料二:了解历史政策。

(1)阅读材料一中历史信息,写出对应历史人物。(3分)
(2)根据材料二中A、B版图信息写出不同时期地方管理的制度,以及这些制度对后世的影响。(3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历史人物3的行动对世界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并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出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原则。(2分)【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
(1)人物1:韩非子;(1分)人物2:孔子;(1分)人物3:哥伦布(1分)
(2)A:郡县制;(1分)B:行省制。(1分)行省制度和郡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奠定了我国今天行政区划中的省、县制度。(1分)21教育网21cnjy.com
(3)哥伦布的远航发现了美洲大陆;加强了世界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物种的交流与传播等。哥伦布的远航推动了殖民扩张,为殖民者在殖民地掠夺财富、贩卖黑奴等罪行提供条件。(写出正反两面即可得2分)www.21-cn-jy.com21·cn·jy·com
评价历史人物要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要用全面发展的观点;基于史实等。(能运用历史发展观的即可得分)(写出2点即可得2分)
【考点】历史与社会(考点11、14、16、17、20)
【解析】本题是历史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学习方法。第(1)题考查历史人物,从表格的历史信息可以知道,三个人物分别是法家代表韩非子,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和新航路开辟的代表人物哥伦布。第(2)题根据历史地图判断A是秦的疆域,B是元朝疆域,从图上的注记可以反映出地方管理的制度,然后根据所学知其影响识即可。第(3)题第一问考查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影响,属于简单题,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得出答案。第二的问分析评价历史事件方法,能运用历史发展观的即可得分。
【出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