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08工业区位、工业化与产业转移【考向解读】1.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工业生产的影响。2.工业集聚的原因、意义及其与工业地域的关系。3.主要工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分布及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启示。4.世界和我国主要工业区域的发展条件、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5.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其影响。【命题热点突破一】工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1.掌握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是工业区位选择的前提图8 32.工业区位选择的一般思路(1)从工业生产的实质把握区位选择图8 4(2)宏观和微观结合,确定区位选择工业区位选择在宏观上侧重于社会经济效益,在微观上兼顾生态环境效益。①在河流上游、靠近水源、水质较好的地区可布局自来水厂。②在城区可布局污染小、规模小的工厂,如食品厂等。③在煤铁资源丰富地区,可布局钢铁工业,同时应考虑盛行风向、交通等因素。④在棉花产区或市场广阔地区,可布局纺织工业。⑤在甘蔗、甜菜产区可布局制糖工业。⑥在钢铁厂附近可布局汽车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等工业联系较密切的部门。⑦在动力基地附近可布局能耗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厂,同时为综合利用废气可布局硫酸厂;在火电厂附近为利用粉煤灰可布局水泥厂、建筑材料厂等。3.掌握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是区位选择的必要条件根据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可从工业生产成本投入的角度加以判断,即所需的生产成本中投入越大,其主导地位越强。具体分析如下。(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比重最大者为其主导因素,如图8 5图8 5图中甲工业科技投入比重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乙工业原料运费投入比重大,为原料导向型工业;丙工业工资投入比重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丁工业产品运费投入比重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2)根据特定生产环节判断①运输环节a.原料运量大(如制糖业)或不能长途长时间运输(如水产品加工业),则布局于原料地,主导因素为原料。b.产品运输要求高(如食品厂),则布局于消费地,主导因素为市场。②产品研发环节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研发投入多,主导因素为科学技术。③工业布局转移中优越性增强的环节,如首钢搬迁至河北曹妃甸后,海洋运输的优势增强,主导因素则是交通。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确定后,在工业布局时要优先考虑,并对其他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例1、[2017·课标Ⅱ,36(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8分)【答案】焦煤分布广泛,煤矿众多。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临近煤矿,运输费用较低。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有积极性。【举一反三】(2017·高考海南卷,6~8)时装是具有鲜明时尚感的服装,其特点是变化迅速、极富流行性和周期性。洛杉矶时尚街区是世界著名的时尚专区,街区内集聚了众多的时装企业,集时装设计、销售等于一体。这些时装企业一般不直接加工时装,而是将加工环节转给分包企业,生产灵活、产品款多量少,价格相宜。据此完成(1)~(3)题。(1)时装企业在洛杉矶时尚街区集聚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B.原材料C.市场D.劳动力(2)从事时装加工的分包企业大多分布在洛杉矶,主要目的是( )A.节约工厂建设成本B.获取高素质劳动力C.缩短产品流通时间D.延长时装产业链条(3)为了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洛杉矶时装企业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快速更新产品B.改进生产技术C.扩大生产规模D.拓展国际市场【解析】(1)根据题干提示时装是具有鲜明时尚感的服装,其特点是变化迅速、极富流行性和周期性,时装是市场变化影响大,所以时装企业在洛杉矶时尚街区集聚的主导因素是市场。(2)洛杉矶时尚街区内集聚了众多的时装企业,集时装设计、销售等于一体,一般不直接加工时装,而是将加工环节转给分包企业,从事时装加工的分包企业大多分布在洛杉矶,距离时装设计、销售企业近,有利于缩短产品流通时间。(3)根据时装是具有变化迅速、极富流行性和周期性的特点,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洛杉矶时装企业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快速更新产品,适宜市场需求的变化。【答案】(1)C(2)C(3)A【变式探究】(2016 海南卷)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S-26°S)于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1997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据此完成1-3题。1.除政策优惠外,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B.劳动力C.资源D.技术2.导致马达加斯加对羊绒衫几乎没有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A.居民收入B.文化传统C.国家政策D.气候3.当时,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主要目的是A.增加产品销量B.接近消费市场C.提高设计水平D.增加当地就业【答案】1.B 2.D 3.A【变式探究】图8 6为我国1985—2005年不同地区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单位%)变化图。据此完成3~4题。图8 63.关于三个区域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Ⅰ区先变大后变小 ②Ⅱ区先变大后变小 ③Ⅲ区2000年至2005年变化最大 ④2005年Ⅱ区市场份额最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4.导致Ⅰ区2000年后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新兴技术产业的引入 ②国内外的产业转移 ③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 ④产品产量不断下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命题热点突破二】工业地域的形成1.工业集聚与工业联系图8 92.工业分散(1)工业分散的表现图8 10(2)工业分散的原因及意义①原因原有的老工业区工业密集,地价、工资上涨,资源紧张,污染严重,促使企业到其他条件比较合适的地区发展;具有生产联系的各工业企业的分散,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②意义缓解了工业发展中产生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加强了工业的地域联系,促进其寻找最佳区位。③部门电子工业、复杂产品工业(汽车、飞机)适于分散布局。3.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分析角度①对资源导致资源减少甚至枯竭,资源不合理开发导致生态破坏。②对环境工业“三废”造成环境污染,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物的生存。(2)对策分析①资源问题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积极开发新资源。②环境问题立法,“三废”达标排放,防治污染,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等等。例2、(2017·课标全国卷Ⅰ,4~5)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据此完成(1)~(2)题。(1)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先后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 )A.市场营销成本 B.原料成本C.劳动力成本D.设备成本(2)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 )A.产量大B.价格低C.款式新D.质量优【答案】(1)A(2)D【变式探究】(2016 上海卷)(十四)重庆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条件,积极发展国际贸易。27.2009年到2012年,重庆商品出口中比重变化最大的产品产自于①资源密集型企业②技术密集型企业③资本密集型企业④劳动密集型企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8.重庆发展国际贸易的优势条件主要表现为A.长江航运交通较便利B.劳动力资源丰富,商品价格低C.能源、矿产品产量大D.农业较发达,农产品种类多样【答案】27、B28、B【解析】27.对比2009年与2012年,重庆出口商品中交通工具比重下降最大,它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计算机及通讯技术上升比重最大,它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B正确。28.重庆出口商品主要是通讯技术及计算机,不是农产品,故国际贸易主要不是利用长江航运,主要是空运;其国际贸易的优势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商品价格低,占据一定的国际市场。选B正确。【变式探究】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位于非洲西北部,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大西洋和塞内加尔河沿岸地带。该国铁矿资源丰富,品位高、埋藏浅、易开采、硫含量低,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塔扎迪特周围地区。近年来,毛里塔尼亚在乙地南部沙漠边缘发现储量丰富的磷矿,该国矿产呈现“北铁南磷”格局。图8 11有人提出应在乙地开辟磷肥生产基地的观点,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答案】赞同。理由乙地位于塞内加尔河北岸,人口和城市集中,劳动力资源丰富;该国南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人口较多,磷肥基地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经济增长;靠近水源和原料产地,便于就近取材;濒临河流,直通海洋,水运便利,便于产品运往市场;磷肥国际市场广阔;等等。反对。理由该国经济技术落后,环境保护设施薄弱;乙地地处沙漠边缘,植被稀少,土地荒漠化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磷肥基地对水源、土地会造成严重污染;等等。(两种观点任取其一,言之成理即可)【命题热点突破三】区域工业化区域工业化的分析,应遵循“区域工业化→工业发展状况(区位条件分析、工业发展进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的分析思路。1.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区域工业化条件分析在分析一个区域工业化的条件时,一般可从国家政策、资源和能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区位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工业化、城市化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因此,各区域应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积极发展科技、努力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美化环境等方面入手,促使该区的工业化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2.明确区域工业化分析思路(1)三大产业变化统计图或资料的分析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反映区域内工业化的发展;第二产业比重的上升直接反映区域工业化状况。工业生产数据的变化直接显示区域工业化的发展特点,特别是通过一些产业部门的数据统计,也可以反映区域内工业发展特点。(2)根据外来务工人员的数据变化分析区域工业化特点一般来讲,区域内外来务工人员增加,可直接反映出区域内工业化的发展;务工人员的素质可以反映出一个区域内的工业类型,如务工人员以低学历为主的工业一般是传统工业或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务工人员以高学历为主的工业多是高新技术产业。(3)根据区域资源状况分析区域工业化资源是一个区域工业发展的基础,一般来说一个资源丰富的区域其工业类型应主要是采掘工业或资源加工工业,因此多形成一些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3.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1)从工业化和城市化关系,把握发展模式。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即工业化会推动城市化,城市化又会带动工业化,但各区域的情况存在差异,走的工业化、城市化道路也存在差异。例如我国不同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如图8 13图8 13(2)结合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采取解决措施。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一系列诸如资源和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等问题,因此各区域应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积极发展科技、努力发展交通、美化环境等方面入手,促进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例3.(2017·江苏地理,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材料二 图1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图1材料三 图2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图2(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及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__________(4分)(2)为积极参与全球分工,1992年国家选择浦东设立新区,旨在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_。(4分)(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及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________(4分)(4)雄安新区的设立与深圳、浦东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的地理科学重要思想是________。(1分)【答案】(1)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 邻近香港。(2)滨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大(3)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 快速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4)因地制宜【变式探究】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库拉索面积约444平方千米,人口约14万,由库拉索岛和小库拉索岛组成。库拉索岛上气候干燥,水资源供应靠海水淡化。库拉索岛是理想的炼油地点,石油和石油产品约占其出口总值的95%,粮食、工业品主要依赖进口。库拉索岛1956年成为自由贸易区,威廉斯塔德港成为世界最大港之一,首府威廉斯塔德成为加勒比海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旅游业、服务业以及与航运相关的商贸业对于岛屿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图8 14示意库拉索的位置。图8 14(1)分析库拉索岛成为理想的炼油地点的条件。(2)简述库拉索岛发展炼油业的积极影响。(3)请为库拉索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答案】(1)临近委内瑞拉等主要石油开采国和出口国,原料来源丰富;拥有可供大型油轮停靠的天然良港;是巴拿马运河航线上的交通枢纽;临近美国巨大消费市场;荷兰的资金、技术支持。(2)促进当地与炼油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完善。(3)大力发展旅游业、服务业和金融业等,促进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延长石油工业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提高海水淡化技术和产量,满足日益增长的淡水需求。【命题热点突破四】产业转移1.根据产业转移的目的,确定影响产业转移的区位因素产业转移的目的是寻找最佳区位,降低生产成本。具体思路是图8 162.明确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先转移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最后是技术密集型,一般方向是由较发达国家(地区)转移到较不发达国家(地区)。3.对比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例4、 【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4—5题。 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图4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1987—2010年纺织服装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份额及2010年职工年平均工资。4.据图4判断,下列省级行政区纺织服装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原因的正确组合是A.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B.福建产业份额增长快——原有工业基础雄厚C.苏浙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本地市场需求旺 D.新疆产业份额历年较低——纺织业原料短缺5.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交通运输 B.劳动力成本 C.技术水平 D.距市场远近【答案】4.A5.B【解析】地区,其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是由于这里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新工艺、新技术的提高,C错误;新疆是我国的棉花重要产地,因此其产业份额历年较低不可能是原料短缺所致,D错误。故本题选A。5.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纺织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价格上涨,成本上升;而河南、江西等中部地区,经济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较为落后,劳动力成本较低。因此,导致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故选B。【变式探究】(2016 新课标Ⅲ卷)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2015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1-3题。1.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A.离原料产地较近B.离消费市场较近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2.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A.原料价格B.劳动力价格C.投资环境D.市场需求3.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A.原料使用量B.劳动力使用量C.运输量D.设备费用【答案】1.D2.C3.B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说明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劳动力价格远低于美国,排除B;从材料可知,我国在国外建的纺纱厂的市场主要是我国国内,排除D;和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相比,美国的政策、基础设施等投资环境更优,故选C。3.材料表明,我国纺纱厂的区位选择经历了国内-越南、巴基斯坦-美国的变化,由此可推断,由国内向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转移主要是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而美国劳动力成本远远高出我国,国内企业仍向美国转移,说明我国纺纱业已减少对劳动力数量的依赖。【变式探究】我国浙江某企业斥资2.18亿美元在美国东南沿海南卡罗来纳州(图8 18中A地)开设棉纺织厂,这是我国纺织企业首次赴美建厂。据此完成9~10题。图8 189.该企业在美国投资建棉纺织厂,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 )A.劳动力成本低B.市场需求量大C.原料成本低D.工业机器人的大量使用10.该企业在A地投资建厂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A.促进南卡罗来纳州经济发展B.加快南卡罗来纳州城市化进程C.改善了南卡罗来纳州生态环境D.加快了南卡罗来纳州工业化进程【命题热点突破五】区位图常见的工业区位图二维坐标图、多维坐标图、模式图、等值线图、分布图等。其判读技巧具体说明如下1.二维坐标图图8 20首先明确坐标以及图例的含义,然后根据相关指标的大小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如图8 20,水平方向表示四种工业类型,柱状图表示的是各种工业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重最大的因素,即影响该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图中甲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乙为原料导向型工业,丙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丁为市场导向型工业。2.三维和多维坐标图图8 21图8 19为三角形坐标图,读图时要明确不同坐标的含义和数值变化趋势,找出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图中③为技术导向型工业,④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图8 21为玫瑰统计图,它反映了五种工业区位因素,以距离原点的远近作为对工业区位影响强弱的标志。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①对原料的要求最高,其次是劳动力,可以判断①为原料导向型工业;②对技术要求最高,是技术导向型工业;③对劳动力要求最高,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④对市场要求最高,是市场导向型工业;⑤对动力要求最高,是动力导向型工业。3.模式图图8 22图8 22为一幅工业发展模式图。工厂早期建在原料地,为原料导向型,后来向市场地扩展。从图中信息流和物流状况可以看出,早期物流从原料地流向市场地,后期原料地与市场地间只有信息流,该工业成为市场导向型。图示过程反映了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4.等值线图图8 23图8 23为一幅等值线图,将重要区位因素以等值线分布图的形式展示出来,要求分析并选择合适的工业区位。图中某企业生产必需的两种原料分别来源于M1、M2,N是该企业唯一的市场,以M1、M2为圆心的同心圆分别代表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两种原料的等运费线,以N为圆心的同心圆代表单位产品的等运费线,如果仅考虑运费因素,那么甲、乙、丙、丁、戊五个地点最适合建厂的是哪一地点?要分别读出甲、乙、丙、丁、戊五地从M1、M2运进原料和运出产品到市场N的运费,分别算出运费之和,进行比较,即可得出正确【答案】,即最适合建厂的为丙地。5.分布图美国本土某工业布局图图8 24图8 24是一幅点阵分布图,依据图示信息,美国东部人口密度大,该工业布局较多;中西部人口密度小,该工业布局较少。该工业布局与原料、燃料、动力等因素的分布无直接相关性,因此可推测该工业为市场导向型工业。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发展某种产业的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发展该产业的成本。图8 25表示我国不同产业比较优势指数(当指数大于1时表示具有比较优势)变化,我国比较优势增加最明显的产业是( )图8 25A.资源密集型产业B.技术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D.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答案】B【高考真题解读】[2017·课标Ⅱ,36(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8分)【解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原因可从资源分布、企业类型及特点、运输费用、市场需求和政府支持等方面回答。【答案】焦煤分布广泛,煤矿众多。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临近煤矿,运输费用较低。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有积极性。【举一反三】(2017·高考海南卷,6~8)时装是具有鲜明时尚感的服装,其特点是变化迅速、极富流行性和周期性。洛杉矶时尚街区是世界著名的时尚专区,街区内集聚了众多的时装企业,集时装设计、销售等于一体。这些时装企业一般不直接加工时装,而是将加工环节转给分包企业,生产灵活、产品款多量少,价格相宜。据此完成(1)~(3)题。(1)时装企业在洛杉矶时尚街区集聚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B.原材料C.市场D.劳动力(2)从事时装加工的分包企业大多分布在洛杉矶,主要目的是( )A.节约工厂建设成本B.获取高素质劳动力C.缩短产品流通时间D.延长时装产业链条(3)为了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洛杉矶时装企业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快速更新产品B.改进生产技术C.扩大生产规模D.拓展国际市场【答案】(1)C(2)C(3)A2、(2017·课标全国卷Ⅰ,4~5)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据此完成(1)~(2)题。(1)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先后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 )A.市场营销成本 B.原料成本C.劳动力成本D.设备成本(2)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 )A.产量大B.价格低C.款式新D.质量优【答案】(1)A(2)D3.(2017·江苏地理,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材料二 图1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图1材料三 图2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图2(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及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__________(4分)(2)为积极参与全球分工,1992年国家选择浦东设立新区,旨在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_。(4分)(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及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________(4分)(4)雄安新区的设立与深圳、浦东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的地理科学重要思想是________。(1分)第(3)问,注意本题要求与深圳、浦东的区位相比来分析,深圳和浦东都沿海,有港口,浦东还有上海作为依托,而雄安新区无论离大城市北京还是港口,都有一定的距离。基础设施条件方面,图中显示规划有快速交通。【答案】(1)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 邻近香港。(2)滨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大(3)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 快速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4)因地制宜4、 【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4—5题。 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图4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1987—2010年纺织服装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份额及2010年职工年平均工资。4.据图4判断,下列省级行政区纺织服装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原因的正确组合是A.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B.福建产业份额增长快——原有工业基础雄厚C.苏浙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本地市场需求旺 D.新疆产业份额历年较低——纺织业原料短缺5.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交通运输 B.劳动力成本 C.技术水平 D.距市场远近【答案】4.A5.B【解析】地区,其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是由于这里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新工艺、新技术的提高,C错误;新疆是我国的棉花重要产地,因此其产业份额历年较低不可能是原料短缺所致,D错误。故本题选A。5.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纺织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价格上涨,成本上升;而河南、江西等中部地区,经济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较为落后,劳动力成本较低。因此,导致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故选B。(2016 海南卷)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S-26°S)于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1997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据此完成1-3题。1.除政策优惠外,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B.劳动力C.资源D.技术2.导致马达加斯加对羊绒衫几乎没有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A.居民收入B.文化传统C.国家政策D.气候3.当时,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主要目的是A.增加产品销量B.接近消费市场C.提高设计水平D.增加当地就业【答案】1.B 2.D 3.A加斯加的设计水平不高。我国在马达加斯加办厂,由于“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会远离了部分消费市场;可以增加当地就业,是对当地的影响,但不是我国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的目的。由“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可推出我国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的主要目的是增加销量。故选A。【考点】工业区位因素。(2016 新课标Ⅱ卷)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某国外转移,图1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3-5题。3.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规模B.劳动力成本C.原材料成本D.技术水平4.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A.市场规模大B.技术水平高C.劳动力素质高D.基础设施水平高5.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是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答案】3.B4.A5.D【考点】本组题考查产业转移的知识,具体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及产业转移对中国的影响。(2016 上海卷)(十四)重庆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条件,积极发展国际贸易。27.2009年到2012年,重庆商品出口中比重变化最大的产品产自于①资源密集型企业②技术密集型企业③资本密集型企业④劳动密集型企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8.重庆发展国际贸易的优势条件主要表现为A.长江航运交通较便利B.劳动力资源丰富,商品价格低C.能源、矿产品产量大D.农业较发达,农产品种类多样【答案】27、B28、B【考点】考查工业区位及区位影响。(2016 上海卷)(十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而工业区位选择是多种区位因素综合左右的结果。21.以下世界著名工业区中,钢铁、冶金企业主要依靠进口原料、燃料的是A.德国鲁尔工业区B.中国京津唐工业区C.日本阪神工业区D.美国东北部工业区22.曾经的杨浦“工业锈带”上,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锈带铮亮”反映了某些区位要素的影响力越来越强,这些要素主要是A.能源与原材料B.技术与人文环境C.物流与市场D.劳动力与土地价格【答案】21、C22、B【解析】21.德国鲁尔工业区是在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进口法国的铁矿;中国京津唐工业区靠近煤、铁资源产地;日本阪神工业区煤、铁资源都是依赖进口;美国东北部工业区靠近铁矿和煤矿产地。C正确。22.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孵化基地是高新技术产业,它的发展是依靠技术,优美的地理环境及便利的交通运输发展,反映了科技与人文环境要素的影响力越来越强。B正确。【考点】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影响。(2016 新课标Ⅰ卷)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广阔B.原材料充足C.劳动力素质高D.国家政策倾斜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A.产业结构调整B.原材料枯竭C.市场需求减小D.企业竞争加剧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资金充足B.劳动力成本低C.产业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捷【答案】1.D2.A3.C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佛山陶瓷产业发展的原材料并不充足,20世纪80年代,劳动力素质也不高。2.材料中“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这说明原来佛山陶瓷产业区变成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的中心城区,即佛山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原材料和市场需求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企业竞争加剧不是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3.景德镇陶瓷发展历史悠久,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业基础好是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相比佛山市,景德镇在资金和交通方面没有优势,劳动力成本低是景德镇相对佛山一个优势,但不是主要优势,因为还有比景德镇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所以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陶瓷产业基础好。【考点】工业区位和产业转移。(2016 新课标Ⅲ卷)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2015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1-3题。1.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A.离原料产地较近B.离消费市场较近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2.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A.原料价格B.劳动力价格C.投资环境D.市场需求3.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A.原料使用量B.劳动力使用量C.运输量D.设备费用【答案】1.D2.C3.B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说明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劳动力价格远低于美国,排除B;从材料可知,我国在国外建的纺纱厂的市场主要是我国国内,排除D;和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相比,美国的政策、基础设施等投资环境更优,故选C。3.材料表明,我国纺纱厂的区位选择经历了国内-越南、巴基斯坦-美国的变化,由此可推断,由国内向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转移主要是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而美国劳动力成本远远高出我国,国内企业仍向美国转移,说明我国纺纱业已减少对劳动力数量的依赖。【考点】产业转移的因素。(2016 浙江卷)37.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26分)材料一图1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2014年重庆工业结构图。材料二成都和重庆是成渝城市群两大核心城市,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重庆工业基础雄厚。汽车为两城市支柱产业,成都以客车、商用车、轿车生产为主,重庆以重型汽车和轿车生产为主。在十三五规划中,两城市都把中高档轿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做为发展重点。(10分)(2)某汽车制造企业拟在重庆建设生产基地,说出其有利条件。(8分)(3)分析成都与重庆之间汽车产业分工协作的发展思路,并说明其意义。(8分)【答案】(2)工业基础好,配套完善;交通便利;人才丰富;接近市场;政策支持。(3)思路发挥各自优势,实施汽车产业链分工;侧重于生产不同类型或不同档次的汽车,实施产品分工;生产汽车不同零部件,实施生产协作。意义避免重复建设或恶性竞争;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增强集群效应。【考点】水能资源开发条件分析,工业发展区位选择,区域产业协作。(2016 天津卷)14.(2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台湾省与福建省隔海相望,省内80%人口的祖藉是福建。两岸“三通”的启动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加深了两岸的经贸往来。目前福州、厦门等地已建成多个台商投资区。说明台商投资区集中在福建省福州、厦门等城市的原因。(6分)【答案】(1)地域文化相同(台商回乡投资多);距离近(有港口、运输成本低);政策鼓励。【解析】【考点】工业布局区位条件。(2016 北京卷)36.(36分)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为大别山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新契机。(4)阐述大别山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利因素。(8分)【答案】(4)政策和技术支持;农产品资源丰富,接近原料地;距合肥、武汉等大中城市较近,市场广阔;修建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条件改善。【解析】(4)影响农产品加工的因素从原料、政策、交通和市场等角度分析。【考点】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分析,水利工程建设意义,交通运输发展条件及意义,工业发展条件[2015·四川卷]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奇异果”(图8 1)。指出奇异果罐头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并说明原因。图8 1【答案】主导因素原料。原因鲜果不便长途运输。2[2015·北京卷]世界博览会通过展示科学技术成果,预示世界发展方向。1962年世博会在美国西雅图举行。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人类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图8 2是西雅图主导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图8 2归纳西雅图产业转型过程中主导区位因素的变化。【答案】从资源、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型,再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等。读图可知,1900年西雅图的主导产业为木材工业,属于资源和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之后的造船业属于资金密集型工业;随后,1960年后的飞机制造业、信息产业等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西雅图实现了产业转型。3[2015·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位于瑞典和丹麦两国交界处的厄勒海峡地区拥有多所著名大学,当地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了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医药技术等产业的集聚发展。目前,该地区已成为欧洲著名的“医药谷”。2000年,厄勒海峡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图8 7为厄勒海峡地区及周边区域图。图8 7分析厄勒海峡地区成为“医药谷”的有利条件。【答案】高校多,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政府政策支持,医药产业集聚;区内拥有航空港,高速公路贯穿,交通便捷;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宜人,环境优美。4[2014·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成为世界主要汽车企业投资的热点地区。现今,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材料二 吉林省是我国汽车工业大省。近年来,该省汽车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部分配套零部件生产由长春市向周边地区转移,带动了周边地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长春市为核心的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图8 8为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汽车工业空间体系图。图8 8(1)指出与美国相比,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2)试分析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对长春市周边零部件生产地区的积极作用。【答案】(1)市场需求量大(市场潜力大);生产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2)有利于企业实现专业化生产分工协作,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工业化水平);当地企业规模扩大、数量增多,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扩大了当地经济规模);增加了就业机会(推动了城市化进程)。5[2015·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3年,河北省粗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1.6%,占全国产量的23.9%。钢铁产业成为河北第一支柱产业。其中,唐山和张家口分别占全省产量近50%和4%。材料二 图8 12为河北省煤铁资源分布与水系图。图8 12(1)河北省成为我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张家口发展钢铁工业对京津地区环境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河北省发展钢铁工业的利弊。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河北省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煤、铁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任答三点)(2)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易造成京津地区大气污染;位于水源地的上游,易造成京津地区水源污染(3)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任答两点) 加剧水资源短缺,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大能源、交通压力(任答两点)(4)调整钢铁工业布局,加大科技投入,优化钢铁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环境保护6[2015·海南卷]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是大势所趋。图8 15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级行政区(2010年前)。据此完成(1)~(3)题。图8 15(1)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 )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B.良好的生态环境C.充足的原料供应D.良好的工业基础(2)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 )A.能耗降低B.产品价格提高C.污染排放减少D.运输成本增加(3)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A.交通线B.输电线C.绿洲D.荒漠【答案】(1)A (2)D (3)C 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运输成本增加,D项正确。电解铝业属于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西北地区工业基础薄弱,技术水平低,故工业转移会导致能耗增加,污染排放增加,A、C项错误;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较多,故产业转移不一定会导致产品价格提高,B项错误。第(3)题,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绿洲是西北地区主要的农业区及人口聚集地,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而电解铝工业属于高污染的产业,故应远离绿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