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北京四中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源:专题7: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8届北京四中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源:专题7: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教师版)

资源简介



1.由五年的考频可以看出本专题在全国卷高考中考查的主要内容是孟德尔定律及其应用,伴性遗传及人类遗传病,基因的分离定律和伴性遗传考查的频度最高。在每年的试题中,本专题是必考内容,且试题的难度大,分值高,区分度大。
2.在题型方面,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考查到;在命题形式方面,题目信息主要以文字形式、遗传系谱或表格等其他形式呈现,要求学生利用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设计相关实验。考查学生获取信息、推理分析和论证的能力。选择题多注重考查记忆性知识,非选择题注重考查遗传规律及其应用,难度大,需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
3.2018年的考纲无变化,本专题是应用型知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复习本专题时,首先要理解基因遗传的两定律研究的对象和实质及伴性遗传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对各类遗传应用题进行归类,总结各类遗传应用题的解题的方法。人类遗传病的类型主要结合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来复习。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


考点1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显隐性性状的判断与实验设计方法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中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3)合理设计杂交实验,判断显隐性
2.遗传基本定律的验证方法
3.高考常考的特殊分离比的分析
(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
①2∶1―→说明显性纯合致死。
②1∶2∶1―→说明不完全显性或共显性(即AA与Aa表现型不同)。
(2)巧用“合并同类项”推自由组合特殊比值(基因互作)
①9∶6∶1―→9∶(3+3)∶1
②12∶3∶1―→(9+3)∶3∶1
③9∶4∶3―→9∶(3+1)∶3
④15∶1―→(9+3+3)∶1
⑤9∶7―→9∶(3+3+1)
⑥13∶3―→(9+3+1)∶3
上述各特殊分离比的共性是总组合数为“16”,其基因型比例不变,即A_B_(9)∶A_bb(3)∶aaB_(3)∶aabb(1),只是性状分离比改变,倘若F2总组合数呈现“15”则表明有1/16的比例“致死”。
4.具有n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个体遗传分析
(1)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n,其比例为(1∶1)n。
(2)自交产生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数为3n,其比例为(1∶2∶1)n。
(3)自交产生后代的表现型种类数为2n,其比例为(3∶1)n。
例1.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不正确结论是(  )
杂交组合
后代性状

红花A×白花B
全为红花

红花C×红花D
红花与白花之比约为3∶1
A.两杂交组合后代中红花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
B.红花A、C、D的基因型相同
C.两组实验均可判断出红花为显性性状
D.白花B的基因型为rr
【解析】由杂交组合二可推知白花为隐性性状,则红花C、红花D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Rr),红花A的基因型为纯合子(RR),杂交组合一的后代基因型为Rr,杂交组合二的后代中红花的基因型为RR,Rr,白花为rr,A、C、D正确,B错误。
【答案】B

(1)分离定律试题的类型
(2)基因型的确定技巧
①隐性突破法:若子代出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型一定为aa,其中一个a来自父本,另一个a来自母本。
②后代分离比推断法
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亲本基因型为Aa和Aa,即:Aa×Aa→3A_∶1aa。
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Aa×aa=1Aa∶1aa。
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亲本至少有一方是显性纯合子,即:AA×Aa或AA×AA或AA×aa。
(3)四步曲写基因型
→→→
例2.某种羊的有角和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多对雄羊和雌羊进行交配得到F1,F1自由交配得到F2,结果如表所示。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P
F1
F2
雄性
有角(基因型相同)
有角
有角∶无角=15∶1
雌性
无角(基因型相同)
有角
有角∶无角=9∶7
注:一对等位基因用A、a表示,两对等位基因用A、a和B、b表示,三对等位基因用A、a,B、b和C、c表示,以此类推。
(1)羊的有角和无角性状由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
(2)亲代雄羊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可能,F1中雄羊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F2无角雌羊中纯合子概率为________,用F2中有角雌羊和无角雄羊随机交配,子代出现有角雌羊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1)从表格中F2的性状分离比可推出羊的有角与无角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且F1的基因型为AaBb。(2)在雄性个体中,F2有角∶无角=15∶1,说明无角的基因型为aabb;在雌性个体中,F2有角∶无角=9∶7,说明有角的基因型为A_B_,无角的基因型为A_bb、aaB_和aabb。因此F1中雄羊、雌羊的基因型均为AaBb,亲代有角雄羊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AAbb或aaBB,与之组合的亲代无角雌羊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或AAbb。(3)F2中无角雌羊占7/16,F2中无角雌羊纯合子占3/16,因此F2无角雌羊中纯合子概率为3/7;F2中有角雌羊的基因型为A_B_,其中1/9AABB、2/9AaBB、2/9AABb、4/9AaBb,产生4/9AB、2/9Ab、2/9aB、1/9ab共4种卵细胞,无角雄羊的基因型为aabb,产生1/2abX精子和1/2abY精子,因此子代中有角雌羊的概率为4/9×1/2=2/9。
【答案】(1)两 基因自由组合
(2)3 AaBb 
(3)3/7 2/9

考点2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1.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2.基因位置判定方法
(1)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
①已知性状的显隐性:
②未知性状的显隐性:
(2)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
3.遗传概率的常用计算方法
(1)用分离比直接计算:如人类白化病遗传:Aa×Aa→1AA∶2Aa∶1aa=3正常∶1白化病,生一个孩子正常的概率为3/4,患白化病的概率为1/4。
(2)用产生配子的概率计算:如人类白化病遗传:Aa×Aa→1AA∶2Aa∶1aa,其中aa为白化病患者,再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父本产生a配子的概率与母本产生a配子的概率的乘积,即1/2a×1/2a=1/4aa。
(3)用分支分析法计算:多对性状的自由组合遗传,先求每对性状出现的概率,再将多个性状的概率进行组合,也可先算出所求性状的雌、雄配子各自的概率,再将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
4.伴性遗传与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关系
(1)在分析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遗传时,由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基因分离定律处理,综合考虑则按基因自由组合处理。
(2)研究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时,若两对性状都为伴性遗传,则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例3.蚕豆黄病是一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所导致的疾病。下图是该病的某家系遗传系谱图,检测得知该家系中表现正常的男性不携带该致病基因(用E或e表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Ⅲ2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4
C.Ⅲ3的基因型可能是XEXe
D.测定G-6-PD可初步诊断是否患该病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家系中表现正常的男性不携带该致病基因, Ⅰ1和Ⅰ2正常,Ⅱ5患病,说明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Ⅱ3的基因型是1/2XEXE、1/2XEXe,Ⅱ4为XEY,因此Ⅲ2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1/2=1/4,B正确;由于Ⅱ5患病,Ⅱ5的致病基因一定遗传给他的女儿,即Ⅲ3的基因型一定是XEXe,C错误;该病的直接病因是G-6-PD缺乏,因此测定G-6-PD可初步诊断是否患该病,D正确。
【答案】C

遗传类题目以遗传推断题(包括遗传系谱图)的考查居多,在解答时遵循以下模板:
第一步,阅读题干,明确相对性状有几个;
第二步,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第三步,判断是符合分离定律还是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第四步,判断是常染色体上的遗传还是伴性遗传,如果是伴性遗传,可根据信息画出系谱图,如果不是,则画出表现型的传递方式;
第五步,根据已知条件书写能确定的亲、子代基因型;
第六步,推断未知的基因型;
第七步,计算概率,计算概率前一定要先确定亲本的基因型;
第八步,检查。
例4. 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基因型
A_bb
A_Bb
A_BB、aa__
表现型
深紫色
淡紫色
白色
(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作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
(2)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利用淡紫色红玉杏(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让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 ,则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 ,则A、b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a、B在另一条上。
③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 ,则A、B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a、b在另一条上。
(3)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则取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F1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纯种个体大约占________。
【解析】(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AAbb)杂交,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A_Bb),由此可推知亲本中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2)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物自交,可根据题目所给结论,逆推实验结果。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则自交后代出现9种基因型,3种表现型,其比例为深紫色∶淡紫色∶白色=3∶6∶7;若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则自交后代出现1/4AABB、1/2AaBb、1/4aabb,表现型及比例为淡紫色∶白色=1∶1;若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则自交后代出现1/4AAbb、1/2AaBb、1/4aaBB,表现型及比例为深紫色∶淡紫色∶白色=1∶2∶1。(3)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物自交,F1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其中纯种个体大约占3/7。
【答案】(1)AABB×AAbb或aaBB×AAbb
(2)①深紫色∶淡紫色∶白色=3∶6∶7 ②深紫色∶淡紫色∶白色=1∶2∶1 ③淡紫色∶白色=1∶1
(3)5 3/7

(1)解题思路:逆向思维
明确实验目的→可能的实验结论→可能的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2)设计实验的基本程序
①选用合适的亲本及交配方式(自交法或杂交法)。
②假设可能的结论。
③根据可能的结论写出相应的遗传图解,演绎推理得到可能的结果,特别注意结果是否有一定的区分度。
④根据推导的结果逆向得出实验结论。


1.(2017海南卷)遗传学上的平衡种群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改变的大种群。某哺乳动物的平衡种群中,栗色毛和黑色毛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则说明黑色为显性
B.观察该种群,若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则说明栗色为显性
C.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显隐性基因频率不等
D.选择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则说明栗色为隐性
【解题思路】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黑色可能为显性或隐性,A错误;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不能说明显隐性,B错误;显隐性基因频率相等,则显性个体数量大于隐性个体数量,故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隐性基因频率大于显性基因频率,C正确;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栗色可能为显性也可能为隐性,D错误。
【答案】C
2.(2017江苏卷)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C.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
D.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
【解题思路】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可能是基因结构改变引起的,也可能是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A错误;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可能是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B错误;杂合子筛查用于检测基因异常引起的遗传病,而染色体遗传病属于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不能用杂合子筛查法筛选,C错误;不同类型的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不同,所以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D正确。
【答案】D
3.(2016浙江卷)下图是先天聋哑遗传病的某家系图,II2的致病基因位于1对染色体,II3和II6的致病基因位于另1对染色体,这2对基因均可单独致病。II2不含II3的致病基因,II3不含II2的致病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II3和II6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若II2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I2不患病的原因是无来自父亲的致病基因
C.若II2所患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I2与某相同基因型的人婚配,则子女患先天聋哑的概率为1/4
D.若II2与II3生育了1个先天聋哑女孩,该女孩的1条X染色体长臂缺失,则该X染色体来自母亲
【解题思路】正常的I3和I4生出了患病的II3和II6,所以此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II3女性,其父亲正常,所以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A错误;若II2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III2不患病的原因是II3不含II2的致病基因,B错误;若II2所患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I2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其与某相同基因型的人婚配,子女患病的基因型为aa或bb概率为1/4+1/4﹣1/16=7/16,C错误;因II3不含II2的致病基因,所以若II2与II3生育了1个先天聋哑女孩,该女孩的1条X染色体长臂缺失,则该X染色体来自母亲,D正确。
【答案】D

4.(2018浙江“七彩阳光”联盟)下列有关“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模拟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受精过程时,全班同学组合方式总数为16种
B.在模拟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应将雌1(Y10张yl0张)雌2(R10张rl0张)两个信封里的卡片放到一起,每次抽取其中两张
C.若在模拟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在雌1中放入卡片Y和y各10张,在雄1中放入卡片Y和y各20张卡片,也能获得相同的结果
D.若要模拟杂合子玉米(Yy)自交后代的显性个体之间随机交配的子代基因型种类和比例,可在雌1和雄1信封中都放入20张Y卡片和10张y卡片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要求考生理解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原理和方法,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在模拟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受精过程时,全班同学组合方式总数为16种,即4种雄配子与4种雌配子随机结合,A正确;在模拟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应将雌1(Y10张yl0张)雌2(R10张rl0张)分别装入两个信封里,每次分别随机抽取其中1张,B错误;若在模拟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在雌1中放入卡片Y和y各10张,在雄1中放入卡片Y和y各20张卡片,也能获得相同的结果,C正确;若要模拟杂合子玉米(Yy)自交后代的显性个体之间随机交配的子代基因型种类和比例,可在雌1和雄1信封中都放入20张Y卡片和10张y卡片,D正确。
【答案】B
5.(2017届浙江四地市高三联考)下列情况中需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的是( )
A.丈夫正常,妻子患血友病,胎儿为女性
B.丈夫正常,妻子患血友病,胎儿为男性或女性
C.丈夫正常,妻子患血友病,胎儿为男性
D.妻子正常,丈夫患血友病,胎儿为男性或女性
【解题思路】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丈夫正常,妻子患血友病,则女性胎儿为血友病基因携带者,男性胎儿为血友病患者,因此不需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A、B、C均错误;若正常的妻子为血友病基因携带者,丈夫患血友病,男性胎儿或女性胎儿患血友病的概率均为50%,需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D正确。
【答案】D
6.(2017江苏联盟大联考)人类的外耳道多毛症只在男性中出现,已知人类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
A.外耳道多毛症相关基因最可能位于Ⅲ片段上
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相关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
C.减数分裂过程中X、Y染色体的Ⅱ片段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D.Ⅰ片段上某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人群中女性患病率低于男性
【解题思路】外耳道多毛症只出现在男性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只存在于Y染色体上,Ⅲ片段是男性特有的区域,A正确;Ⅱ片段是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控制的相关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B正确;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应部分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因为X和Y是同源染色体,故X和Y染色体的Ⅱ片段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C正确;片段Ⅰ是X染色体的差别区,其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故Ⅰ片段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特点是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D错误。
【答案】D
7.(2018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下列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已知A、a是遗传性神经性耳聋有关的基因,控制蚕豆病的基因用B和b表示,且2号不携带蚕豆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性神经性耳聋的遗传有隔代交叉的特点
B.若遗传病患者可以生育后代,会导致致病基因频率在人群中升高
C.若7号既是蚕豆病患者又是葛莱弗德氏综合症患者,这是1号产生配子时是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
D.8号与10号基因型相同的可能性为1/3
【解题思路】图中5、6正常,他们的女儿11号患遗传性神经性耳聋,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没有隔代交叉遗传的特点,A错误;若遗传病患者可以生育后代,不一定会导致致病基因频率在人群中增加,B错误;图中1、2正常,已知2号不携带蚕豆病基因,而其儿子7号有病,说明蚕豆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根据题意,7号是葛莱弗德氏综合症患者,即含有两条X染色体,说明其基因型为XbXbY,则两条X染色体都来自于母亲1号,是母亲产生配子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导致的,C错误;8号基因型为2/3Aa1/2XBXb或2/3Aa1/2XBXB,10号基因型为Aa1/2XBXb或Aa1/2XBXB,因此两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1/2×1/2+1/2×1/2)=1/3,D正确。
【答案】D
8.(2018安徽皖江名校联盟)下列关于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人群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女患病的概率不同
B.自然人群中,伴X显性或隐性遗传病男女患病的概率不同
C.任意系谱图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女患病的人数相同
D.任意系谱图中,伴X隐性遗传病男女患病的人数不同
【解题思路】自然人群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女患病的概率相同,A错误;自然人群中,伴X显性或隐性遗传病男女患病的概率不同,其中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患病概率大于女性,而伴X显性遗传病则相反,B正确;自然人群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女患病的概率相同,但在家族人口较少的情况下,由于存在偶然性,不是任意遗传系谱图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女患病的概率都相同,C错误;自然人群中,伴X显性或隐性遗传病男女患病的概率不同,但在家族人口较少的情况下,由于存在偶然性,不是任意遗传系谱图中,伴X显性或隐性遗传病男女患病的概率都不同,D错误。
【答案】B

9.(2018西藏拉萨中学)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遗传因子彼此独立、互不融合,也不会消失
B.孟德尔用测交实验验证了他所提出的假说的正确性
C.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在花粉未成熟前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
D. F1雌、雄配子结合的随机性不影响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解题思路】遗传因子彼此独立、互不融合,也不会消失,A正确;孟德尔用测交实验验证了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证明了他所提出的假说是正确的,B正确;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在花粉未成熟前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以防止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C正确;F1雌、雄配子结合的随机性会影响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D错误。
【答案】D
10.(2018黑龙江哈尔滨六中)一杂合子(Dd)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百分之五十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
A. DD∶Dd∶dd=2∶3∶1 B. DD∶Dd∶dd=2∶2∶1
C. DD∶Dd∶dd=4∶4∶1 D. DD∶Dd∶dd=1∶2∶1
【解题思路】基因型为Dd的一杂合子植株,产生的雌配子及其比例为D∶d=1∶1;因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说明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只有50%的存活率,所以产生的可育雄配子及其比例为D∶d=1∶50%=2∶1。该植株自交,由于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导致其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DD∶Dd∶dd=2∶3∶1,A正确。
【答案】A
11.(2018惠安嘉惠中学)下图为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5号和11号个体为男性患者。下列有关判断结论正确的是( )
A.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9号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B.若7号不带致病基因,则11号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1号
C.若3号不带致病基因而7号带致病基因,8号和10号结婚后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9
D.若7号带有致病基因,则10号为纯合子的概率为2/3
【解题思路】分析遗传系谱图:1号和2号表现型正常,生患病的5号,故该病为隐性遗传病,但是不能进一步确认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还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果是常染色体隐性病,则9号可能是携带者,A错误;若7号不带致病基因,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1号的致病基因来自6号,而6号的致病基因来自1号,B正确;根据题意7号带致病基因,说明该病常染色体隐性病,则10号为2/3Aa、1/3AA;而4号基因型为1/3AA、2/3Aa,因此8号为2/3AA、1/3Aa,8号和10号结婚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2/3×1/3×1/4=1/18,C错误;若7号带有致病基因,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1号基因型aa,10号基因型为1/3AA、2/3Aa,则10号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3,D错误。
【答案】B
12.(2018湖南长郡中学)下面是探究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思路,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方法1:纯合显性雌性个体×纯合隐性雄性个体→F1
方法2:纯合隐性雌性个体×纯合显性雄性个体→F1
结论:①若子代雌雄全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②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④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A. “方法1+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B. “方法1+结论③④”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C. “方法2+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D. “方法2+结论③④”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解题思路】方法1:纯合显性雌性与隐性纯合雄性,若子代雌雄全表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染色体,①错误;雄性个体表现不可能为隐性性状,②错误;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③错误;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染色体,④错误。方法2:纯合显性雄性与隐性纯合雌性,若子代雌雄全表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①正确;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上没有相关基因,②正确;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③错误;④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染色体,④错误。故选C。
【答案】C
13.(2018福建三明一中)茶树叶片的颜色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表现型
黄绿叶
浓绿叶
黄叶
淡绿叶
基因型
G_Y_(G 和 Y 同时存在)
G_yy(G 存在,Y 不
存在)
ggY_(G 不存在,Y
存在)
ggyy(G 、Y 均不存
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决定茶树叶片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黄绿叶茶树的基因型有_____种,其中基因型为____的植株自交,F1将出现4种表现型。
(2)现以浓绿叶茶树与黄叶茶树为亲本进行杂交,若亲本的基因型为 ,则F1只有2种表现型,比例为_____。
(3)在黄绿叶茶树与浓绿叶茶树中,基因型为 的植株自交均可产生淡绿叶的子代。
(4)茶树的叶片形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圆形(RR)、椭圆(Rr)和长形(rr)三类。茶树的叶形、叶 色等性状会影响茶叶的制作与品质。能否利用茶树甲(圆形、浓绿叶)、乙(长形、黄叶)两个杂合子为亲本,培育出椭圆形、淡绿叶的茶树?_____。若能,请写出亲本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根据表格信息分析,黄绿叶基因型为G_Y_,该基因型有四种;浓绿叶要求G存在,Y不存在,基因型有GGyy、Ggyy两种;黄叶要求G不存在,Y存在,基因型有ggYY、ggYy两种;只有ggyy表现为淡绿叶。(1)根据表格信息,黄绿叶茶树的基因型有GGYY,GgYY,GgYy,GGYy4种,其中只有GgYy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G_Y_:G_yy:ggY_:ggyy=9:3:3:1,有4种表现型。(2)浓绿叶茶树(G_yy)有2种基因型:GGyy,Ggyy;黄叶茶树基因型有ggYY、ggYy两种,选择Ggyy与ggYY或GGyy与ggYy杂交,后代表现型为分别为G_Yy(浓绿):ggYy(黄叶)=1:1和GgYy(黄绿):Ggyy(浓绿)=1:1。(3)黄绿叶茶树(G_Y_)基因型有GGYY,GgYY,GgYy,GGYy,4种,其中GgYy自交可以产生淡绿叶(ggyy)子代;浓绿叶茶树(G_yy)有2种基因型:GGyy,Ggyy;其中Ggyy自交可产生淡绿叶(ggyy)子代。(4)根据题意可知,茶树甲(圆形、浓绿叶)基因型为RRG_yy,乙(长形、黄叶)基因型为rrggY_,以它们为亲本,从杂交子一代中获得椭圆形、淡绿叶的茶树(Rrggyy),因此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甲为RRGgyy,乙为rrggYy。
【答案】(1)4 GgYy 
(2)Ggyy与ggYY或GGyy与ggYy 1∶1
(3)GgYy、Ggyy
(4)能 RRGgyy和rrggYy
14.(2018河北五个一联盟)豌豆腋生花对顶生花(花的位置性状)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髙茎对矮茎为显性,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个纯合品系,甲:顶生红花髙茎(aaBBDD),乙:腋生白花髙茎(AAbbDD),丙:腋生红花矮茎(AABBdd)。回答下列问题:
(1)为确定控制这三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分別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让甲×乙,乙×丙分別得到F1,再让F1自交。统计发现两个杂交组合的F2均出现了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由此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別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该同学的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这三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利用上述三个品系培育出顶生内花矮茎品种。写出你的育种方案。要求:①操作简单;②用遗传图解表示其过程。(可以结合适当文宇说明,只需要写出所选育品种的基因型、表现型,不需要写比例)
【解题思路】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1)某同学比甲aaBBDD×乙AAbbDD,乙AAbbDD×丙AABBdd分別得到F1,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再让F1自交,后代均出现了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只能说明A、a和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b和D、d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但不能确定A、和D、d的位置关系,因此该方案不合理。(2)如果这三对基因独立遗传,要培育顶生白花矮茎品种aabbdd,可以让甲aaBBDD与乙AAbbDD杂交,获得子一代,自交获得顶生白花高茎aabbDD;再让甲aaBBDD与丙AABBdd杂交,获得子一代,自交获得顶生红花矮茎aaBBdd,如图:

最后让顶生白花高茎aabbDD与顶生红花矮茎aaBBdd杂交,再自交,获得顶生白花矮茎aabbdd个体,如图:
【答案】(1)不合理(1分) 该方案只能确定A、a和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b和D、d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但不能确定A、和D、d的位置关系(2分)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