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水平测试卷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A.废汉称帝 B.消灭袁绍 C.统一天下 D.建立魏国2.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到东北“闯关东”的故事。而在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则大量向南迁移,它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是A.加剧南方的混乱局面 B.使北方趋于平静C.促进南方经济发展 D.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3.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书是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C.《史记》 D.《水经注》4.参考右图: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名录,号称“世 界第八大奇迹”的是A.长城 B.都江堰 C.秦始皇兵马俑 D.北京人遗址5.北魏孝文帝改革后,生活在北魏的鲜卑族贵族女孩可能经历①学汉语? ②穿戴汉族服饰?③改汉姓 ④禁止与汉族贵族联姻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A.贾思勰-《齐民要术》 B.祖冲之-《女史箴图》C.郦道元-《水经注》 D.王羲之-书圣 7.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称颂A.隋朝大运河 B. 通济渠 C. 邗沟 D.江南河8.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昌盛的朝代。下列哪项新农具的广泛使用大大促进了唐朝农业的发展: 9.“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出演京剧《贞观盛事》中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角色是:A.程咬金 B.李世民 C.魏征 D.秦叔宝10.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诗句反映了唐朝的 A.经济繁荣 B.政治清明 C.对外开放 D.文化昌盛11.右图所示是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生产工具,唐朝农民用它A.灌溉田地 B.耕种田地 C.鼓风冶铁 D.纺织丝绸12.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 .唐玄宗13.下列人物中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是 ①李冰 ②文成公主③玄奘 ④鉴真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4.下面那种说法符合隋唐的特点A.中华文明的起源B.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C.中华社会的繁荣开放D.中华帝国的衰落 15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①阿保机称帝 ②赵匡胤建立北宋 ③澶渊之盟 ④宋夏和议 ⑤西夏建立 A.①②③⑤④ B.②④⑤③① C.①②⑤④③ D.②①③⑤④16.某研究生正在研究有关“澶渊之盟”的史实,下列文献中,可供其参考的是17.1945年9月,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公开发表了词《沁园春·雪》,其中“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为我们所熟识,它包含了以下哪几个历史人物:①秦始皇②汉武帝③唐太宗④唐玄宗⑤宋太祖⑥成吉思汗⑦忽必烈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C.②③④⑤⑦ D.①②④⑤⑦18.中国是茶的故乡,2008年11月20—24日,国际茶业博览会在广州举办。那么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风靡全国是在: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19.因唐太宗奉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了西北各部少数民族首领的拥戴,尊称他为:A.皇帝 B.太宗 C.可汗 D.天可汗20.下列4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AA. B. C. D.21.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右图所示的纸币最早出现于:A.安徽 B.山西 C.河南 D.四川2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的这句诗描写的是宋代的什么节日:A.春节 B.中秋 C.清明 D.寒食23.“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A.战国 B.汉朝 C.北宋???? D.明朝24.“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屠洪刚的一首《精忠报国》唱得我们热血沸腾,请问这首歌曲描写的历史人物是: A.寇准 B.岳飞 C.杨业 D.戚继光25.下表反映了我国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相关史朝代相关史实元朝设置宣政院清朝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实,这个地区是:A.台湾????????? B.海南??????C.新疆??????? D.西藏二、简答题(50分)26(18分).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贞观之治】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贞观之治”时期的皇帝是谁?材料反映了他具有怎么样的高贵品质?(4分)【人才选拔】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简要指出科举制的积极作用。(4分)【技术创新】 材料中画面精美,选自哪一经卷?此经卷在当时采用了什么印刷技术?(4分)【和同一家】贞观十五年(641年),……松赞干布亲自到青海迎娶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娶大唐公主,为幸实多。”——《中华上下五千年》吐蕃人是今天的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她对吐蕃有什么贡献?(6分)27.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三:靖康耻,犹未雪;臣于恨,何时灭?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北朝”指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称为什么?这一盟约历史上称为什么?(4分)结合材料及所学的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一中的盟约。(2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辽和西夏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4分)(3)材料三这句诗是谁写的?“靖康耻”是什么意思?(3分)28(9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材料二宋代商业繁荣,北宋的都城开封和南宋的都城杭州的人口都在100万以上,繁华程度超过了唐代都城长安。请回答材料一表明,南宋时期,我国古代饿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哪里?“苏湖熟(丰收),天下足”说明了什么?(2分)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过程,请你说明这个过程。(3分) (3) 请你说明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4分)29.(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元世祖时来到中国的一位意大利旅行家,在自己的书中对当时大都曾这样描述: “郭中所居者,有各地来往之外国人,或来贡方物,或来售货宫中。……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材料二:见下图(1)材料一中所说的旅行家是谁?(2分) (2)这位旅行家沿着材料二的路线来到中国,请说出此路线的名称。(2分) (3)你认为这位旅行家在书中描述的景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4)宋元时期我国的科技水平领先于世界,当时主要的科技成就有哪些?(3分)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CCCABABCAABDCD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BDDDDACBD26.(1)唐太宗李世民;虚心纳谏。 (4分) (2)使有真才实学的人可以到各级政府任职;吸纳各种人才,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4分)(3)《金刚经》;雕版印刷术。 (4分)(4)藏族;文成公主;加强了唐蕃友好,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6分)27.(1)宋真宗;契丹族;岁币;澶渊之盟(4分)。评述:对北宋而言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客观上双方保持了100多年和平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2分)(2)重视儒学;开设科举,选拔人才;仿效中原政治制度;仿效汉字笔画创制本民族文字;仿效中原货币铸造货币;仿效中原法律制定成文法(至少4点,4分)(3)岳飞(1分)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宗室妃嫔与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宫廷仪仗、典籍和大批珍宝器物也被掠走,北宋灭亡.(2分)28.(1)长江流域;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的粮仓(3分)(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转移(3分)城市居民区、商业区的界限消除,市场散布在官邸、民宅之间;商业活动不在受日落闭市的限制,买卖昼夜不绝;出现了商品经济的新生事物:纸币、广告、商标。(至少2点,4分)29.(1)马可波罗(2)丝绸之路(3)交通畅通,为中外交流提供便利;元朝对外开放,中外贸易往来频繁。(4)火药武器,活字印刷,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棉纺织技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