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检测社会·道法试题卷(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温州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检测社会·道法试题卷(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检测社会·道法试题卷
亲爱的同学:
欢迎你参加考试!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你的最佳水平。答卷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本卷采取闭卷考。
2.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书写时字迹要工整、清晰,请勿使用涂改液、修正带等。
祝你成功!
卷 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左图所示为古埃及象形文字,下列与该文字最接近的是( )
A、楔形文字 B、腓尼基字母文字
C、甲骨文 D、拉丁字母
2、河流哺育了人类早期文明,带着对人类母亲河的崇敬之情我们走进世界历史博物馆的早期文明展览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 )
①古埃及装木乃伊的精美棺材 ②中国的司母戊大方鼎
③爱琴海岸空中花园模型 ④印度释迦摩尼佛舍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均为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国家,它们的共同点有( )
①诞生了世界性的宗教 ②以农业经济为主 ③地处亚非洲 ④地处温带,气候适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在古印度,一些人从事着最肮脏低贱的工作,这些人在种姓制度中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5、《西游记》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去往西天(印度)取经的故事,该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宗教背景下( )
A、道教 B、基督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6、《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禹以前“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其主要依据是禹以后建立了(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种姓制
7、编钟是周朝贵族在举行祭祀、宴饮等活动中使用的主要礼乐器。不同等级的贵族使用的礼器,其组合与规格各不相同。这种不同是通过以下哪种制度体现出来的( )
A、宗法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礼乐制度 D、血缘亲疏远近
8、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对生产粮食多的人封官受爵 B、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
C、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D、封建君主制建立
9、以下是四位同学的春秋战国学习卡片,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① ② ③ ④
① ② ③ ④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公元前5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人们对泰米斯托克利言论纷纷,说这位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划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过半而遭放逐海外,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雅典( )
A、实行贵族统治 B、积极武力扩张 C、实行民主制度 D、崇尚无为而治
11、有学者提出:“由于贸易的发展和加强统治的需要,罗马统治者于公元前242年开始任命了专门审理涉及臣民案件的裁判官。”当时裁判官审理案件的重要依据是( )
A、《圣经》 B、《十二铜表法》 C、《汉谟拉比法典》 D、《古兰经》
12、西欧的封建社会时期被称为中世纪,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标志着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欧洲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是( )
A、国王 B、贵族 C、骑士 D、教会
13、周末,王明和父母一同参观“阿拉伯文化之旅”展览,通过本次展览王明不能了解到的是( )
A、阿拉伯学者将很多古希腊、古罗马及印度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并将之传播
B、阿拉伯人创造了数字,为现代数学及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C、《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不朽著作,它向我们展现了阿拉伯人生活的多彩画面
D、阿拉伯医学水平曾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14、秦始皇设想秦朝的江山传至二世、三世乃至千万世,结果只传到秦二世就灭亡了,秦朝是一个十足的“短命”王朝。秦朝最终亡于( )
A、匈奴进攻 B、农民起义 C、权臣政变 D、国家分裂
15、京剧名曲《霸王别姬》起源于历史上著名的战争——楚汉之争。对于这一历史上著名事件的领导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陈胜 ②刘邦 ③吴广 ④项羽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小刚也是电脑迷,只是许多同学因沉迷游戏而忘乎所以的时候,他已经在学习编程了。在功课之余,小刚编写了一系列应用程序和软件,一些“作品”甚至 被学校采用,他成了全校的“名人'这启示我们 ( )
①任何选择都会伴随着一定的后果,我们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②人生因选择而不同
③要明辨善恶是非,谨慎选择
④顺境一定是促进人发展的动力,逆境一定是妨碍人成长的阻力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假如你和爸爸出去吃饭,爸爸喝酒后,坚持要幵车回家。你认为下列选项中哪些理由可以说服爸爸 ( )
①酒后不开车,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②要保持自
己的情绪,不要头脑发热③酒后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要考虑
后果④少喝点酒开车可以,喝多了开车不安全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18、骑车上学途中不慎刮蹭一辆路边豪车,面对这种尴 尬局面,有些人会选择逃之夭夭,但扬州市中学生 徐砺寒在原地等待车主半小时无果的情况下,留下 一张写有赔偿联系方式的道歉纸条。上述事实说 明徐砺寒 ( )
A.生性怯懦、胆小怕事
B.诚实守信、勇担过错
C.缺乏经验、不清世事
D.心高气傲、胆大妄为
孔子说:“君子应当作九种思虑:看的时候要考虑看清,听的时候要考虑听清,神色要考虑温和,容貌要考虑恭敬,说话要考虑真诚,做事要考虑认真,疑难要考虑求真,发怒要考虑后果,见利要考虑是否合宜。”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做事要缩手缩脚,小心谨慎 ② 做事要认真思考,明辨是非
③ 明辨是非,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 ④ 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利益做出正确的选择
A ① ④ B ② ③ C ① ③ D ② ④
有强烈的责任感是长大成人的标志。下列行为中有“责任感”的表现是( )
A 小李用课余时间为生病的同学补习功课
B 小张睡过头,为了不迟到,骑车闯红灯
C 小丽以作业多为借口,要求妈妈帮她洗袜子
D 小王在打扫本班卫生区时把垃圾扫到别班的卫生区里
卷 Ⅱ
二、非选择题:
21、(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刚在小学时一直当班长。升入初中后,小刚就对小学的同学和老师说,自己肯定还是班长。但他后来并未当选,从此觉得脸上无光,失去了往日的活泼。
材料二 甲、乙同学是同桌,有一天,甲同学带来一件新文具,乙同学看后不服地说: “我妈妈马上会给我买最新款的,比你这个可好多了。”
以上材料中,小刚和乙同学的做法是什么心理品质的表现?是真正的自尊吗?为什么?(4分)
小刚和乙同学的这种心理对各自的生活和学习有什么危害?(6分)
(3)他们怎样才能摆脱这些烦恼?(4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3岁少年许龙宇有一个不幸的家庭,母亲患有精神疾病,父亲双腿有伤,生活难以自理,许龙宇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许龙宇很乐观,他会做很多家务,还乐于助人,班级里的事,他都积极主动做好,学习成绩也一直不错。“家庭是不幸的,但我要用乐观和坚强让爸爸妈妈看到希望!”许龙宇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总有一天,他会带着父母一起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你打算怎样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责任感的人?(5分)
23、(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八年级2班同学在礼堂排练话剧,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扮演了下列三位历史人物。
甲同学:我和我的弟子说过:三人行,必有吾师。
乙同学:我曾日夜兼程赶往楚国,力劝楚王不要攻打宋国,并成功地制止了一场战争。
丙同学: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且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1)上述甲、乙、丙三位历史人物分别代表了哪几个学派的观点?(3分)
代表同学
学派



(2)请你为甲同学再设计一句台词,以表达他的治国思想。(3分)
(3)这部话剧反映哪一历史事件?(2分)
24、(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以其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先进的治国理念而傲居世界强国之列,曾经的日本却是一个落后的狭小岛国,它的发展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化前夕……贫民百姓无立足之地,大批劳动力成为王族、豪族等有势之家的私有民。豪族之间互相争战,自立为强,并且藐视大王和朝廷……——《日本书纪》
材料二:646年,仿效唐朝租庸调制规定:土地收归国有,再由国家分给农民耕种,每六年上缴赋税一次,神田和寺田除外。如果使用者死亡,应将田地归还国家,每到应上缴赋税的那年,国家就应收取。
材料三:据记载,公元630年—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留学僧。——《大国崛起》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当时的日本国内呈现怎样的状况?(2分)
(2)材料二是日本历史上哪次改革的内容?(2分)结合该材料,谈谈对日本发展所起的作用?(2分)
(3)结合材料三,说说日本民族具有怎样的特性?(2分)
25、(25分)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回答问题:
某同学对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非常感兴趣,周末在家他整理了从春秋战国到秦朝初期的社会发展各方面情况,下面我们和他一起来回顾这段历史看看它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政治篇】
材料一:(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左传》
材料二: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候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国,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为得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行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史记·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哪一制度?(2分)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制度的实施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材料二反映了秦始皇加强地方管理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3)结合三则材料说说秦始皇采取这项措施的原因?(3分)
【经济篇】
材料一: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土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4)为了解决材料一中出现的现象,商鞅在变法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分)
(5)根据材料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思想文化篇】
材料一:
漫画《秦国大学》
材料二: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战国策>序》
(6)针对材料一中的现象秦始皇采取了怎样的措施?(2分)该措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分)
(7)材料二描述了秦朝的哪一事件?(2分)
(8)综合以上所有材料,请你评价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4分)
201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社会·思品期中检测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D
C
B
C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B
B
D
A
C
B
B
A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小刚和乙同学的做法是虚荣的表现,不是真正的自尊。他们追求的是表面上的荣耀、光彩,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是一种典型的虚荣心理。
(2)情绪易受别人影响,当他人给予自己肯定时,就劲头十足;当他人给予自己否定时,便垂头丧气,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样的虚荣心理很容易产生不良心态,影响生活和学习,破坏正常的同学关系,甚至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3)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克服虚荣心理,不要怕在众人面前“丢面子”。
22①了解和关注自己的责任,把承担责任作为生活的常态和习惯,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对每一件事都尽心尽力尽责。②以良知引导自己的行为,学会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
23、(8分)
(1)儒家学派 墨家学派 道家学派 (每空1分,共3分)
(2)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等(3分)
(3)善于学习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25、(25分)
(1)西周的分封制。 (2分)
影响:确立了周王的权威,开发了边远地区,成为对周围民族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家。(2分)
(2)郡县制。(2分)
(3)分封制度导致诸侯分裂割据,社会动荡。(3分)
(4)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分)
(5)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4分)
(6)统一六国文字。(2分)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2分)
(7)焚书坑儒。(2分)
(8)能一分为二地结合史料评价秦始皇,言之有理即可。(4分)
示例: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实行郡县制,统一了货币、文字和度量衡,建立起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他焚书坑儒,实施暴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