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选自教育科学版实验教材《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在观察了花、果实、种子的基础上,对植物果实和种子特征做进一步探究,让学生经历猜想、推测、验证、说明的探究活动,明确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的科学意义。21教育网????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非常感兴趣,知道一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如蒲公英随风飞向远方;也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能从果实和种子的特征联想到其传播方式,但在科学语言的准确描述和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实施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培养与提高。本课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观察油菜传播种子的方式。学生要观察油菜种子,在捏油菜果荚的活动过程中发现其特点,推测出油菜传播种子的方式。21·cn·jy·com 第二,观察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学生将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发现各自的特殊构造,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www.21-cn-jy.com【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2.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是有联系的。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假设。2.利用测量、实验等方式寻找证据验证推测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1.有探究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欲望。2.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教学重点】观察种子传播的方式。【教学难点】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演示:椰果,水槽、电扇、卷尺分组:油菜、鬼针草、蒲公英、番茄、苍耳、中华槭、椰子、莲蓬等果实和种子、放大镜、尺子【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集中话题谈话:孩子长大了都要告别妈妈,四海为家。动物们有的擅跑,有的会跳,还有的能飞,植物妈妈的孩子们是怎样完成它们的寻觅家园之旅的?交流自己知道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了解学生原有概念。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出示观察材料。猜想这些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并说出依据。继续了解原概念启发思考:怎样为自己的猜想提供科学的证据?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讨论学法。巡视指导观察油菜、鬼针草、蒲公英、番茄、苍耳、中华槭、椰子、莲蓬等植物果实和种子的特征,用画图或文字描述等方式记录下来。搜集并保留证据。提出质疑整理记录,进行交流。预期:学生能结合果实和种子的特征推想植物靠风、动物、人、水等传播种子,具有把传播方式和结构特征建立联系的意识。但认识油菜散播种子的方式可能会有困难。在观察基础上进行比较归纳,使认识从直观向抽象发展,但此时所形成的观点还不够清晰,有待证明。板书:风、水、动物(人)、自身弹射归纳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及与其对应的特征,思考二者之间的联系。散播种子方式与结构特征关系的研究启发思考:怎样证明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与结构特征有关呢。出示实验和测量工具。提示:可以捏一捏,吹一吹,量一量……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实验和测量工具的出示对学生设计实验有启迪与提示作用。抓住典型问题,启发集体思考。全班交流,修订完善。再次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巡视指导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整理现象,交流,质疑。小结: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与果实和种子的结构是有联系的;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征往往有利于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种子散播的意义在于繁殖后代。回顾与拓展启发思考:如果果实成熟了就落在植物脚下,会是什么结果?自由讨论(辩论)。感受传播种子对植物繁殖后代有重要意义。用泡泡图或表格等形式把植物散播种子的主要方式及与之对应的结构特征记录下来。内化知识。观看视频:蒲公英的旅行布置作业观察社区中常见植物是怎样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的。发展学生研究植物散播种子方式的兴趣。板书设计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 轻、带翅或绒毛——风力?????? 炸裂、弹射 ——弹射?????? 圆形?? 散落 ——跳动(滚动) 内部有很多空气——水力??有钩刺、味道鲜美——动物(人)【学习指导】观察记录表观察对象推测传播种子的方式果实或种子的特点实验证明结果活动小结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主要有______种,这些方式与____________有关。测试题1.填空题种子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油菜靠________传播;槭树靠________传播,等;鬼针草靠________传播;椰子靠________ 传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 匹配题苍耳 水流传播莲蓬 弹射传播蒲公英 风力传播凤仙花 动物传播3.选择题(把答案序号写在____上)① 根据下列植物果实或种子具有的特点推测,利用风来传播种子的是____,利用动物来传播种子的是____。21cnjy.comA 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 B 轻,带翅或绒毛C 有小刺或多肉好吃 D 圆形,散落时能滚动② 根据右图植物果实的特点推测,它是利用____来传播种子的。A 水流 B 弹射 C 风力 D 动物4.问答题种子成熟如果都掉落在植物的近旁,会产生怎样的情况呢?【教学评价】评价依据:观察记录表测试结果梳理概念的泡泡图或表格课堂表现及交流水平《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学反思《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是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属于生命世界领域中“生命的共同特征——繁殖”这部分内容。这节课是在观察了花、果实、种子的基础上,对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点作进一步探究,知道种子的多种传播方式,认识到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与其传播方式相适应。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四年级学生对种子的传播有感性的了解,但对种子结构与传播的关系没有理性的思考。他们具备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但独立面对一个主题进行自主探究时需教师引领。 通过教学我发现本节课有以下两个亮点: 一、支架导学,分层提高 本课的支架教学贯穿始终,四步教学,每一步都建立科学的学习支架和学习目标,它们相互联系、层层深入。学生在支架的引领下,自己探索、发现,构建新知。由于我鼓励学优生大胆探究,引导学困生用好“探究小助手”,不同层次有学生便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方法多样,深度探究 在合作探究中,学生采用的方法都不是单一的,而是自主选择多种研究方法得到结论,从而培养发散思维。这样的探究更有深度,做到了“一英寸宽,一英里深”。 但本课也存在着不足: 有的学生有惰性,不爱探究,依赖“小助手”。对此,我采用鼓励、迁移、评价等手段鼓励学生自己探究,获得成功。 21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4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教学设计.doc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学反思.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