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第二单元复习题 教案(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6节第二单元复习题 教案(ppt)

资源简介

课件6张PPT。 物质的变化 教育科学版 科学六年级 下 第二单元复习课 一、填空题:

1、世界是( )构成的,物质总是在不断地( ),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 )、( )、( )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 )。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 )。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 )和( )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 )。

3、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先发生物理变化,随后发生了( )。

4、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蜡烛也在同时发生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是物理变化,( )是化学变化。

5、淀粉与( )会发生( )反应而改变颜色。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6、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 )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

7、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常见的四种现象:( )、( )、( )、( )。

8、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 ),铁钉浸入后会发生化学反应,能看到溶液的颜色( ),铁钉上有( )。

9、铁生锈是( )和( )的共同作用。

10、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许多多的( ),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 )。

11、由于( )、( )等化石燃料消耗量的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的( ),使空气中的( )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 )。

二、判断题:
1、人是由物质构成的,而空气、火、声音不是物质。( )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生成新物质。( )
3、用蜡烛加热白糖时,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 )
4、物质的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
5、自然界中的物质都在变化着,它们的变化速度基本一样。( )
6、物质的形状、状态、体积和位置的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
7、二氧化碳气体能帮助蜡烛燃烧,使蜡烛的火焰越烧越旺。 ( )
8、化学变化不一定有气体产生,也不一定发光发热,但一定有新的物质生成。( )
9、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后,溶液的颜色会变浅,会产生沉淀物,铁钉会变成红色。
10、米饭、玉米遇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因为它们都含有淀粉。( )
三、选择题 :
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的气体是(   )。
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2、把沙和豆子混合,轻轻搅拌,豆子( )。
A、没有明显变化 B、变成其它物质 C、发芽了
3、下面关于铁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①有空隙 ②光滑 ③能导电 ④粗糙 ⑤比较韧 ⑥比较脆 ⑦褐红色 A、 ①②③⑥ B、②③⑤⑧ C、②③④⑤
4、物质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是化学变化。
B、点燃的蜡烛在发生物理变化。
C、铁生锈是物理变化。
5、燃烧一张纸和撕碎一张纸作比较分析正确的是( )
A、前者没有产生了新物质,后者产生了新物质。
B、前者发生了物理变化,后者发生了化学变化。
C、前者发生了化学变化,后者发生了物理变化。
四、问答题

1、观察一辆小自行车,在自行车上应用了哪些防锈的措施,并简述其中的科学道理?

2、米饭在嘴里开始不甜,咀嚼一会儿就会有甜味,这是什么道理?
3、白糖加加热后,会慢慢熔化变成液体状,继续加热就会烧焦变成黑色的焦炭状。这个过程中有物理变化吗?有化学变化吗?哪一步是物理变化?哪一步是化学变化?回答并说明理由。
4、请写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器生锈的方法(3种),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5、木条燃烧和木条折断发生的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