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农耕文明的繁盛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3农耕文明的繁盛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9张PPT。看课本,自主探究以下知识点1.农耕文明的繁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假如你是生活在当时福州地区、江南松江地区、江西景德镇、安徽和山西的本地人,你最有可能从事什么工作,并说明理由。农耕文明的繁盛福州地区:
松江地区:
江西景德镇:
安徽和山西:可能从事棉纺织业;可能从事农业生产;可能从事制瓷业;可能从事商业活动。农业手工业商业农耕文明的繁盛对外贸易  19世纪初,中国人口超过3亿,占世界 总人口三分之一。1.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多熟制的种植制度)
2.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大量新品种被培育出来
3.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  你认为当时农业的哪些进步 有助于缓解人口大量增长带来的 粮食紧张问题?一、农业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玉米,原产美洲大陆。最初传入欧洲(哥伦布)。
16世纪传入我国。甘薯,原产美洲大陆。最初传入欧洲和东南亚(哥伦布)。
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马铃薯,原产南美洲。
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欧洲直到18世纪末还将其当作观赏植物。花生,原产南美洲。
15、16世纪传入我国。
其实我国种植花生的历史已有四千年的历史。向日葵,原产北美洲。
大约在17世纪从东南亚传入我国。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吗?何时从国外引进的?“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怎么成了“湖广熟,天下足”了民谚的变化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1、江南的种植粮食的人数量减少,从事棉纺织业的人越来越多,手工业发达;
2、从明代开始,湖广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增长很快。1.手工业繁荣表现在哪些行业? 棉纺织业、榨油、粮食加工、制瓷、采矿、冶铁、造船等。二、手工业的发展二、手工业2.与前代相比,明清时期的手工业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工具、技术、产品质量以及行业种类、规模、产量上超过前代 。根据材料信息,说出明清手工业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如生产技术高超,市场需求旺盛,民间私营手工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青花折枝花纹八方烛台 青花海水云龙瓷扁瓶宣德青花山形洗 青花瓷招聘启事
施家机房,位于松江,主要经营丝绸的织造、刺绣、花型设计等,现因扩大生产,急聘有关人员,诚邀有识之士加盟。招聘人数: 20人 能力要求: 熟练工
工作经验: 有半年以上相关经验
工作地点: 施家机房 工资福利: 计日领取
施复夫妇二人是苏州盛泽镇上的小户人家,养有一子,拥有一台织机,还养了几筐蚕,自己缫丝、织绸,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到十年,他们就添置了三四十台织机,成了大机户,雇人织绸,他们采用计时或计件方式向机工付酬。他们织出的绸缎是市场上的抢手货,人们争相购买。—冯梦龙《醒世恒言》
施复夫妇的丝织生产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从生产目的、劳动方式、生产规模等方面思考)自给自足生产目的
劳动方式
生产规模生产商品,用于交换自己劳动雇佣劳动小大这种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模式,已经带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特点。机
户机
工雇 用 被雇用早期资本家早期雇佣工人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明朝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纺织业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的萌芽在清代,广东的冶铁业、云南的采矿业、台湾的熬糖业、
陕西的伐木业、北京的采煤业,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三、商业的发达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农产品与手工制品大量进入市场,商品经济活跃起来1.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和繁荣原因:表现:人间天堂杭州苏州三、商业的发达商业经济的繁荣①在工商业发达的地区和交通要冲,大批工商业市镇逐渐兴起。(如方泰镇)
②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市镇,使市镇规模扩大,市面繁荣。商人、手工业者成为市镇人口的主体。1.工商业市镇的兴起与繁荣当时人口流动的趋势是:从地域上看,从农村流向市镇;从行业上看,从农业转向商业;从数量上看,从事农业种植的人越来越少,经商的人数大增。原因:农民的赋税和徭役越来越重;另外也与商品流通扩大、市场需求旺盛有关。2、商帮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座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西大街的繁华地段。整座旧址占地2324平方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但就是这样一座小小院落,开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并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由于社会重农抑商,商人利用他们天然的乡里、宗族关系联系起来,互相支持,和衷共济,比较著名的商帮有徽商、晋商、陕商等。晋商祁县乔氏乔家的商业字号有200多处,乔家的资产相当于现在的八、九十个亿。 “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晋商徽商  作为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
徽商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
两岸,以至日本、暹罗、东南亚 各国和葡萄牙。其商业资本之巨、
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 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 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在 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2.商帮的形成出口茶叶、生丝、土布、瓷器等
白银在明代后期成为主要货币四、对外贸易活跃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工艺精湛,商路发达,因此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明清瓷器四、对外贸易活跃看表思考:
1、白银的大量流入,说明了我国当时经济的经济情况怎么样?
2、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国家?人口最多经济实力又最强,按理说应是最大的市场,为什么进口的商品那么少?清前期的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顺差,经济实力居于世界前列。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等方面。农业: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培育了新品种,原产美洲的高产作物逐步推广.
手工业:民间私营手工业行业种类多,规模大,一些经济发展地区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商业:经济繁荣,商业城镇兴起,商帮形成.
对外贸易:海外贸易活跃,白银不断流入中国.农耕文明的繁盛体现在哪些方面归纳   资料1:明朝中后期在丝绸业出现了“以机杼致富”的 “机户”和为“机户”纺丝织绸的“机工”。“机户”一般有一定数量的织机,雇佣工匠数十名,多的甚至可达数百名,形成了“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关系。  资料2:“机工”各有专能,一般有固定的雇主,按日计酬。 找不到雇主的往往“黎明立桥以待,什百为群,延颈相望”,如果失业,则“衣食无所”。  资料3:有位技术精湛的熟练织工,因对所得报酬不满, 要求机户增加工资又遭拒绝,便愤而辞职。另一位机户见他技术 熟练、产品精致,认为“得此一工,可胜十工”,就同意以双倍 工资雇佣他。思考:(1)资料中的“机户”和“机工”各指什么?
   (2)“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关系有什么特点?机户——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早期的雇佣工人 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
固步自封闭关锁国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开展贸易
争夺霸权中国西方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最后比较辩证的观点明清时期盛世的表现快速增长十分发达“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日益繁荣如:丝织业、棉纺织业、榨油业、制瓷业、采矿业、造船业等行业的日益繁荣比较繁荣商帮的出现、商业市镇的形成、对外贸易繁荣出现各种服务性行业 价值观等社会风气丰富多彩15世纪初,中国人口约6000万,19世纪初,中国人口超过3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特 征阶段小结列表归纳法课堂小结1、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玉米、番薯等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2、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3、商品经济的繁荣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商帮的形成4、对外贸易的活跃归纳明清时期农耕文明的繁盛体现在哪些方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