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核心突破】【核心要点1】 国际人口迁移【归纳总结】(1)国际人口迁移时期特点主要流向原因意义19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由旧大陆到新大陆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调整了人力资源空间分布格局(2)国际人口迁移的新表现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形式主要有科技移民、劳务输出和国际难民迁移三种,其迁移人口类型、迁移原因、方向及影响具体分析如下:形式?科技移民?劳务输出?国际难民迁移?迁移人口类型?高素质人才?外国廉价劳动力?战争难民、政治难民?迁移的原因?寻找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发达国家劳动力不足,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战乱、种族冲突、政治迫害?迁移的方向?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发展中(贫穷)国家流向发达(富裕)国家,人口稠密国家流向人口稀疏国家?流向和平国家、能对其提供避难需要的国家?产生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在人才和经济上蒙受双重损失?使发展中国家缓解就业压力赚取外汇?给迁入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带来许多问题?【方法技巧】图文解读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迁移的概念中包含了三大要素,三者缺一不可:(1)空间移动:只有发生空间移动的人口现象才能构成人口迁移。(2)居住地的变更:即迁移发生前后,人们的居住地各不相同,行政区域界线常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了迁移。(3)时间限度: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的移动,才被称作人口迁移。关于这个时间限度,目前没有统一标准,习惯上限定在特定的时间内,如1年、5年或10年,甚至更长,也可以是终生。 上图中,A、B、C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地区,其中: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1→A2,C1→C2;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1→B1,A1→C2,C1→A2,C1→B1。【典题探究】【例1】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1)~(2)题。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入国?数量(万人/年) 中国?30. 3 美国?110.0 墨西哥?26.7 德国?21.1 印度?22.2 加拿大?17.3 印度尼西亚?18.0 英国?13.6 菲律宾?14.4 澳大利亚?8.3 (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2)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答案】(1)A (2)C 【例2】下图是根据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绘制的2001年~2050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趋势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 B.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 D.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 【答案】(1)B (2)C 【学以致用】“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有几句痴心的话,哥哥你记心头……”这首苍凉凄婉的山西民歌,久为人所熟知。在那个逝去的年代里,“走西口”成为华北流民西进求生的代名词。(1)材料中的“走西口”是何种地理现象?【参考答案】国内人口迁移。(2)除了“走西口”,我国近代还有哪些人口迁移?【参考答案】“闯关东”“下南洋”等。 【核心要点2】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环境影响【归纳总结】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因素?原因?典例?自然 (过去的决定因素)气候?人们总是希望生活在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美国老人退休后向南部和西部迁移?土壤?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垦,提高作物产量?热带雨林迁移农业?水源 动植物的生长以及人的生存需要水 我国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居 矿产 因发现、开发某种矿产资源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大庆——石油资源的开发 社会经济(决定因素) 经济 被较高的收入吸引 内地人到沿海城市打工 政策 国家政策 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 交通通信 交通通信的发达会方便人们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人口迁移 现代人口迁移量远大于过去 政治 某地被设为政治中心而引发人口迁入 巴西迁都巴西利亚 战争 战争破坏了宁静的生活环境,使人口外迁 美伊战争使大量伊拉克人背井离乡 2.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影响?迁入地?迁出地?有利?①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②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①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有利于发展; ②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发展; ③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不利?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方法技巧】1.图解人口迁移的动因和效应推力和拉力是导致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中间阻力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其中,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人口迁移对环境、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如下图所示: 2.中国文化与人口表现影响传统文化观念及其成因现代文化观念及其成因生育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早生贵子”、“人丁兴旺”、“成家立业”。在人口相对不足的古代农业社会,早婚早育有利于劳动力增殖“先立业后成家”、“晚婚晚育”;在人口压力十分沉重的当代中国,晚婚晚育逐渐成为一种婚育文化时尚;人们学习时间延长,就业压力增大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家庭获取财富的手段主要依靠扩大人口规模,尤其是增加男性劳动力“只生一个好”、“男女都一样”;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完善职业选择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士”“农”“工”“商”是传统农业社会人们所推崇的职业选择顺序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从事工商业的人口越来越多,形成了“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观念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父母在,不远游”的儒家孝道思想。定居是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婚姻和工作的地域范围空前广阔;现代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3.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但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典题探究】【例3】下图为某地某年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的老龄化 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2)从图中甲—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A.甲、乙 B.甲、丙C.乙、丙 D.乙、丁【答案】(1)D (2)A 【例4】下图是“美国本土、新西兰、新加坡和科威特的轮廓图”(比例尺不同),据此回答(1)~(3)题。 (1)上图四国中,与其他三国相比人口地域文化差异最大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上图四国中,早婚之风盛行,人口增长较快的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3)其中不是由近代移民建立起来的国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D (2)D (3)D 【学以致用】下图是2015年2月15日中国人口迁移的真实大数据。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人口迁移集中在哪些地区?【参考答案】不均衡。集中在京津唐地区、珠三角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2)引起我国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参考答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和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促进了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核心要点3】 我国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归纳总结】人口迁移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灾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历史时期因素不同,进而导致人口迁移的方向、特点及目的存在差异,具体分析如下图表: 时期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古代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多 大批迁移(自发性为主) 迁往自然条件好、社会较安定的地区当代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人口的自愿性迁移比较少 迁移的主流是从东部向中部以及从东部、中部向西北、东北、西南方向的迁移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政策上放松了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限制 流动人口大量增加,主要是自发流动;流向发生变化 从农村迁往城市,从内陆地区迁往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方法技巧】我国的“民工潮”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批农民进城打工,形成“民工潮”现象,这一现象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具体分析如下:项目??内容?迁移规模?人口迁移日趋活跃,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并有逐年上升趋势?方向?总特点?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的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主要迁出地?四川、广西、山东、河北、江苏、安徽、浙江等省区?主要迁入地?广东、上海、北京、新疆等?类型?主要方式?自发流动为主?主要目的?务工和经商?主要原因?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②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③国家推出了允许农民进城的一系列政策?影响积极影响 ①给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缓解了城市部分行业劳动力的供求矛盾;②改变了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做出了贡献;③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了城市的收入;④促进了城市周边地区的农、牧、渔和副业的发展;⑤为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方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⑥为城乡思想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城市文化向多元化发展 消极影响?①增加了城市公交、卫生、教育、环保、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压力;②给城市的治安管理带来一些问题?【典题探究】【例5】下图表示我国各省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某段时期实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及净迁移率状况。据此回答问题。 (1)造成A点所示省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是( )A.该省区人均收入水平高 B.该省区远离东部地区C.该省区经济落后 D.该省区老年人口比重较大(2)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 )A.迁出率最大值大于迁入率最大值B.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区少C.所有省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D.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区多【答案】(1)C (2)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