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食物的变质绿水镇中心小学 唐亚教学目标1、能自主探究认识生活中变质食物的特征以及食物变质的原因。2、知道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延长食物保质期的方法。3、初步形成科学卫生的饮食习惯。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一组变质的食物,如;米饭,面包,烂水果等,一组是没有变质的食物。 老师准备:香蕉变质的过程图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食物变质的特征及原因教学难点:学生自主探究食物变质的特征及原因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3分钟)1、看PPT一起回顾感觉器官及其观察物体的方法:视觉器官:眼睛----看嗅觉器官:鼻子----闻味觉器官:舌头----尝触觉器官:皮肤----感觉听觉器官:耳朵----听2、出示变质的习惯、草莓图片,引出新课-----食物的变质二、探索新知(12+5)比较认识变质的食物有哪些明显的特征(动手操作)学生分小组观察变质与未变质的两组食物,再展示汇报。要求:充分应用感觉器官来观察比较所带食物的特点,将变质的食物与没有变质的食物充分的进行对比,(严禁用口尝)(2)将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黑板板书)食物名称外在的不同特点没有变质的食物已变质的食物眼睛看鼻子闻皮肤感觉眼睛看鼻子闻皮肤感觉米饭长霉、变黑臭味、异味有水、稀的、表面潮湿白色香味干燥面包肉水果(3)对变质食物的共同特点进行归纳(PPT展示)①营养价值下降、②软化(失去原有坚韧性和弹性)③色香味改变 变质食物有变色(肥肉颜色:白--黄 )、出现异味(酸臭味)、霉点、等特点。2、探究食物为什么会变质(对子交流)(黑板板书)这些食物变质的原因可能有那些?(利用生活经验猜测、假设。)归纳总结:(1)食物放的时间的长短有关(好坏香蕉)(2)与温度的高低 (冬天、夏天) (3)食物中的水分的多少(鲜香菇、干香菇)(4)食物外表的损坏(好、坏苹果)等等拓展延伸8+5+21、出示香蕉变质过程的课件,分小组观察香蕉逐渐变质的过程中有哪些现象发生,学生再展示汇报。(小组交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探究哪些方法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时间(看图回答)(1)举例:①日常生活中你看见爸爸妈妈是怎样让食物保存很长的时间的?(干果,大米)用盐腌制、冷藏冷冻、晒干②在超市里面买的方便食物又是怎样保质的?做成罐头、隔绝食品与空气接触(2)交流归纳食物的保质方法:冷冻冷藏;晒干;用盐腌制(盐泡),做成罐头食品(密闭),隔绝食品与空气接触(真空包装)等等。 总结:不同的食物要用不同的方法保质3、认识食物变质对人的危害(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再归纳。)讲述:根据自己生活中经验和我们刚才学习的知识,说说你认为食物变质了会对我们的身体有那些危害呢?(1)营养价值降低 急性中毒:呕吐、腹泻(2)损害身体健康:引起中毒 慢性中毒:长期食用:癌症、致病(3)食物色香味改变四、总结归纳:4+11、今后应该养成怎么样的饮食习惯?(学生自由发言)健康的饮食习惯。不吃变质食物、注意看保质期、不偏食、不挑食研究馒头怎样保存的时间更长。(课后作业)冷冻冷藏、晒干、真空包装等。板书设计食物的变质食物名称外在的不同特点没有变质的食物已变质的食物眼睛看鼻子闻皮肤感觉眼睛看鼻子闻皮肤感觉米饭长霉、变黑臭味、异味有水、稀的、表面潮湿白色香味干燥面包肉水果食物变质的特征:①色香味改变②软化③营养价值下降、食物变质的原因:(1)食物放的时间的长短有关(好坏香蕉);(2)与温度的高低 (冬天、夏天)、 (3)食物中的水分的多少(鲜香菇、干香菇)、(4)食物外表的损坏(好、坏苹果)等等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