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 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课本,能够说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2. 能够描述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问题;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叙述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难点: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二、学情分析高一下学期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能简单对社会上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但没能形成较为完善的认知结构。仅仅停留于对书本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学生的进取欲望会受到极大压抑,学生的发展也将受到极大束缚。他们对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有了解的兴趣,对社会中发生的事件有探索的欲望,对通过活动的方式来获取知识有参与的兴趣。三、教学方法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和认识水平,主要采取了多媒体教学、情境探究、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认知和体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境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方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由于本框题的内容和社会现实生活联系比较密切,还将采取案例分析法、榜样示范法、课前调查法等,让学生对本框题的认识更清晰,更深刻。四、教学准备和教学手段教师准备:教师同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充分挖掘和整合其他资源,制成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学生通过观察、查阅资料等渠道搜集生活中与民主监督相关的资料、正反面案例。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堂导入中学生可以参与政治生活吗?思考、感悟、讨论,教师引导,导入新课。情境体验我们身边处处有政治,政治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创客”这个词印象深刻。清华创客空间协会的成员决定给总理写封信。没想到就收到了总理的回信。思考、讨论、总结发言。新知探究探究:我们的政治生活有哪些内容?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同时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国家以法律规定并保护公民享有的神圣权利,公民有关心国家和社会、履行义务的责任。一、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一)政治生活同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共同构成社会生活。(二)我国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基本内容我们能够通过丰富的民主形式,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因为,我国宪法赋予了公民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所提问题。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重要内容A.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村民自治、居民自治;B.参与、监督政府工作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参与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是我们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机构成、追求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怎样建设?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我们总要参与我们总会参与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 心灵感悟有人认为政治是国家领导人的事,与青少年无关。欣赏“何永庆接听热线”,谈对她所言的感悟。行为提升多媒体展示:某市将要进行老城区房屋改造,在公布的拆迁地段中,有一座文物价值的古建筑.几名中学生向市政府提出“妥善保存古建筑”的建筑.市政府请专家论证后,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参与政治生活?设计并实施监督方案。六、课堂小结七、当堂达标1、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A、参加社会公共管理活动B、参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C、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D、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2、某市将要进行老城区房屋改造,在公布的拆迁地段中,有一座文物价值的古建筑.几名中学生向市政府提出“妥善保存古建筑”的建筑.这体现了我们政治生活的内容是()A、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B、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C、参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D、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八、教学评价成功之处本节学习的有关知识,涉及的实际生活内容较多,教学内容以情境探究为线,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教学中注意了双向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理解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以及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从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存在的问题1、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太少,整堂课上下来内容过于紧凑。2、课堂总结方面,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