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梅河口五中必修2 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梅河口五中必修2 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 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知识目 标
知道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能力目 标
在权利与义务、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关系的分析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收集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和亲身参与政治生活的事例,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事务和国家大事的观念,增强公民的责任感、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激发参与政治生活的日清,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
重点
难点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复习导入、教授法、研讨法
师 生 互 动 过 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导入】
教师活动:在《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一课中,我们重点学习了关于国家、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我国的人民民主是如何表现它所具有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的其中一个方面是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比如选举权,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等等。那么有权利就必然会有义务的存在,也就是说,我国人民要发挥其主人翁的作用,达到其民主参政的目的,就必须通过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和履行相应的政治义务来实现。这种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上升到国家与公民的层面,就是国家应给予公民哪些权利以及公民应履行哪些义务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来探讨的内容:《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二)进行新课
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教师点评: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与国家形成了新型的关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
力来源于人民。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教师活动:思考公民与人民,权利与权力的区别。
教师点评:1、公民与人民:(1)性质不同(2)范围不同(3)权利义务不同(4)概念不同
2、权利与权力:(1)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2)权力是一个政治概念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件图片,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二、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教师活动:公民的权利、义务与政治生活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我们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
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展示图片)
(1)法律依据(重点)
教师活动:展示问题:A、请从该宪法规定概括出行使选举权利的资格。
B、思考没有选举资格的三种情况。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监狱里的罪犯都没有选举权吗?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我国宪法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了三个方面的规定:广泛性、严肃性、阶级性。
教师活动:关注政治生活:选举或被选举为国家各级各机关的领导或厂长、村民居委会成员的权利属不属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师点评
(2)含义(P9第一段)
(3)意义(P9第一段)
学生活动:进行选择题练习
行使选举权利的法律程序:选民登记、提名候选人、投票选举
2、政治自由
(1)法律依据 含义(P9第二段)
(2)意义(P9第二段)
学生活动:讨论P9方框内的两种观点。
教师点评并展示一些事例
3、监督权
(1)法律依据(P9第三段)
(2)含义: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3)内容: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展示我国的监督制度
学生活动:进行选择题练习
过渡: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即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二)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公民应该如何做)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重要性)
2、遵守宪法和法律(重要性)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重要性)
4、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重要性)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就P10方框内容进行课堂探究(展示3个问题)。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三)课堂小结
权利是神圣的,义务是庄严的。我国宪法赋予公民政治权利秘自由,又要求公民依法承担对国家、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那么公民与国家之间就和谐,我们的社会就和谐。
(四)归纳本课知识点
课余作业
《世纪金榜》(红皮)P4——P7 (白皮)P2
板书设计
一、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二、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1、政治权利与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政治自由
(3)监督权
2、政治性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三、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后记
本节学习的有关知识,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双向互动,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生活现象中的政治道理,学会独立分析,而不应过多强调教师的讲授,教师把一切都包办了,就会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此外知识点方面应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在内容安排方面,若能把三个原则中的一个安排下去,结构上将更合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