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8年高三二轮复习讲练测之测案――能力提升新课标版生物专题13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总分 90分 时间 40分钟 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得分_______ 一、选择题(10×5=50分)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大多是蛋白质B.用赤霉素处理可以使水稻疯长,比正常植株高50%以上,从而提高水稻产量C.去掉顶芽能抑制侧芽部位生长素的合成,进而解除顶端优势D.植物体各个部位均能合成乙烯【答案】D 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肯定不同B.茎的背地生长和根的向地生长均说明生长素有两重性的特点C.生长素与其他植物激素共同作用调节植物的生长D.生长素通过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导致植物的生长【答案】C【解析】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也可能相同,A错误;茎的背地生长只能反应出生长素的促进作用,不能反应出抑制作用,而根的向地生长可说明生长素有两重性的特点,B错误;生长素与其他植物激素共同作用调节植物的生长,C正确;生长素作为信息分子不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但能调节植物的生长,D错误。3.图一所示的是种子萌发破土时产生的“顶端弯钩”,研究表明,“顶端弯钩”的形成与HLSI蛋白的合成有关。图二是针对于“顶端弯钩”产生机理的实验探究。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的自变量为乙烯或茉莉素的有无B.“顶端弯钩”的形成减小了子叶在出土过程中的机械伤害C.“顶端弯钩”产生机理是茉莉素HLSI促进蛋白的合成D.茉莉素能给拮抗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中的作用【答案】C 4.用三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某植物插条使其生根,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清水浓度a浓度b浓度c平均生根数1529387A.实验中用于扦插的枝条可能带有芽或幼叶B.实验结果表明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浓度bC.该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插条的长势、处理时间的长短等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答案】B【解析】清水处理的纸条平均生根数为15,可能是用于扦插的枝条带有芽或幼叶,产生的生长素促进生根,A项正确;实验中b浓度时,生根数目最多,但不能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浓度b,B项错误;表中数据反映该生长素类似物在浓度为a、b时能促进生根,在浓度为c时能抑制生根,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项正确;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不同浓度,插条的长势、处理时间的长短等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D项正确。5.下图是植物体内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GA与ABA的形成途径相似,都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B.GA与ABA在植物不同器官和组织中含量不同,但是含量都极低C.GA与ABA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共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D.夏季植物体内ABA产生量增加,生长加快;冬季GA量产生增加,生长受抑制【答案】D 6.为验证生长素和赤霉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将胚芽鞘尖端以下的切断浸入蒸馏水中1h,然后分別转入5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溶液中,同时以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作对照,在23℃条件下培养24h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实验重复5次,结果取平均值,并绘制成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温度和时间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B.实验结果表明,生长素和赤霉素有协同作用C.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实验重复五次的目的是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的种类与浓度,因变量是切断平均长度,培养温度和时间以及培养液用量等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A正确;据图可知用生长素和赤霉素处理的胚芽鞘切断均比对照组长,说明生长素和赤霉素均能促进植物生长,二者具有协同作用,B正确;观察柱形图,生长素浓度为0是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7.0mm,而实验组的切段长度都大于7.0mm,只能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错误;实验重复五次的目的是减少偶然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误差,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D正确。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可由色氨酸经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B.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同一器官作用效果不同C.青鲜素容易合成、效果稳定,应广泛使用D.达尔文在探究植物向光性时发现了生长素【答案】A 8.为探究生长调节物质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取豌豆幼苗茎切段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组设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对照组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端应朝下B.对照组羊毛脂中不含CFMC.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IAA作为测试指标D.若受体中IA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则说明CFM对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答案】A【解析】“探究生长调节物质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生长调节物质CFM,因变量是受体琼脂块是否含有生长素,若受体中IA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则说明CFM对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否则就没有抑制作用,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下端属于无关变量,各组应该相同且适宜,即都是形态学上端朝上。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下端属于无关变量,各组应该相同且适宜,即都是形态学上端朝上,A错误;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生长调节物质CFM,对照组羊毛脂中不含CFM,B正确;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IAA作为测试指标,C正确;若受体中IA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则说明CFM对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D正确。9.下图为生长素(IAA)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生物合成影响的示意图。图中GA1、GA8、 GA20、GA29是四种不同的赤霉素,只有GA1能促进豌豆茎的伸长。若图中酶1或酶2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相应的生化反应受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B.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豌豆幼苗的顶芽,该植株较正常植株矮C.对酶1基因突变的豌豆幼苗施用GA20,该植株可恢复正常植株高度D.酶2基因突变的豌豆,其植株较正常植株高【答案】C10.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体内不同的腺体能够分泌不同的激素,其中脱落酸能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与脱落B.缺乏氧气不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对其非极性运输也没有影响C.NAA,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利等植物激素可以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D.植物激素的形成可以体现基因对生物性状的间接控制【答案】D【解析】植物激素是由特定的部位产生的,而不是由腺体分泌的,A错误;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因此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错误;NAA和乙烯利都是人工合成的,不是植物激素,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C错误;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植物激素的形成,进而控制植物的性状,这是基因对性状的间接控制,D正确。二、非选择题(4×10=40分)11.生长素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重要的激素。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生长素(IAA)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合成的,主要合成途径有两个基因起着关键性作用:一个是iaaM基因,编码色氨酸单加氧酶,催化色氨酸转变成吲哚乙酰胺(IAM);另一个是iaaH基因,编码吲哚乙酰胺水解酶,催化IAM生成IAA的反应,这说明基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控制生物体性状。(2)有人用吊兰根做实验材料,分6组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IAA溶液中,并从右侧用单侧光照射其根部,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图中结果能否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②当外源IAA浓度为10.000mg/L时,表现出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③该实验的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间接 (2)以0浓度为参照,0.001、0.010浓度下弯曲角度大,起促进作用,其余浓度下弯曲角度小,起抑制作用能够说明 不弯曲 根吸收了过多的外源IAA,补充了因单侧光照射引起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使得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差缩小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增强根的负向光性 ②当外源IAA浓度为10.000mg/L时,弯曲角度为0,即不弯曲生长。当外源生长素为0时,右侧光照使生长素在根部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造成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但由于根对生长素更敏感,背光侧抑制生长,向光侧促进生长,则出现背光侧生长慢于向光侧,根向左弯曲生长。当外源IAA浓度为10.000mg/L时,根吸收了过多的外源IAA,补充了因单侧光照射引起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使得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差缩小,而出现不弯曲生长。③在右侧用单侧光照射根,会使根的背光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侧,而根对于生长素更敏感,则出现向光侧生长速度强于背光侧,根出现向左弯曲生长。与生长素浓度为0时相比,适宜浓度的外源生长素作用下,会出现根的弯曲角度增大的情况,说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增强根的负向光性。12.下图表示大麦种子萌发时,胚产生的赤霉素(GA)诱导糊粉层(位于胚乳外)中一些酶的合成进而调节相关代谢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种子萌发时,胚乳中葡萄糖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葡萄糖先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葡萄糖后减少的原因是其转运至胚后,一方面用于________的消耗,另一方面是________,用于构建新的细胞,在此过程中,胚乳中有机物种类的变化是____________。(2)种子萌发过程中,与赤霉素起协同作用的植物激素有____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3)若验证赤霉素是诱导淀粉酶合成的必要条件,实验组应选择经____________处理的大麦种子,再用_________________处理,检测糊粉层是否产生淀粉酶。【答案】(1)淀粉水解 细胞呼吸 合成有机物 增加 (2)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3)去胚 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 (2)种子萌发过程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均可与赤霉素协同作用,促进种子的萌发。(3)据图可知,赤霉素由胚产生,验证赤霉素是诱导淀粉酶合成的必要条件,可进行有无赤霉素的对照实验,选择经去胚处理的大麦种子均分为两组,实验组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对照组用清水处理,检测糊粉层是否产生淀粉酶。13.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是植物体内常见的五种植物激素,然而近几年科学家陆续发现一些其他植物激素,比如独脚金内酯等。GR24是人工合成的独脚金内酯类似物,某科研人员为了研究GR24对侧枝数目的影响,以拟南芥的野生型植株和突变体植株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激素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是否全部依赖于激素的调节?________ (填“是”或“否”)。(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图中结果推测,GR2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拟南芥的该突变体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与独脚金内酯相比,GR24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否 (2)GR24的浓度、植株的种类 (3)抑制侧枝(芽)的产生 缺失GR24识别的特异性受体 (4)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 (3)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GR24的浓度的增大,野生型拟南芥的侧枝数目的平均值在逐渐降低,说明GR24具有抑制侧枝(芽)产生的作用;GR24对拟南芥的该突变体没有效果,说明GR24的信息传递失效,而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都需要与相应受体结合才能发挥调节作用,可见,该突变体很可能缺失GR24识别的特异性受体。(4)GR24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优点。14.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研究人员为了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均等分为四组,分别置于下列四组不同溶液条件下:A组:蒸馏水; B组:细胞分裂素(CTK);C组:脱落酸(ABA); D组:CTK+ABA溶液中。同时将各组置于光下,测得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片中叶绿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上,主要吸收____________光。(2)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A组和B组结果表明:CTK能____________(答“延缓”或“促进”)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组和D组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BA有“逆境激素”之称,它在植物体中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项即可)。【答案】(1)类囊体的薄膜 蓝紫光和红光(2)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叶片衰老程度) 延缓 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3)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抑制种子萌发等 的D组比用CTK单独处理的B组相比,叶绿素下降快,说明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3)ABA在植物体中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抑制种子萌发等。 2018年高三二轮复习讲练测之练案――精准到位新课标版生物专题13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真题回顾1.(2016年新课标Ⅲ卷,4)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 芽鞘下段的琼脂块均不含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述。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D.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答案】D 2.(2016年四川卷,4)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右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有两重性B.在0~20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C.乙的浓度大于20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D.据图推测,用30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答案】D 3.(2016年浙江卷,2)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外施赤霉素和脱落酸对贮藏期马铃薯块茎发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述正确的是( ) A.为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可以外施脱落酸B.为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可以外施赤霉素C.外施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更短D.对照组马铃薯块茎中赤霉素含量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第5周时大于实验开始时【答案】D【解析】根据图可见脱落酸具有抑制马铃薯块茎发芽的作用,A错误;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的同时需要抑制马铃薯的发芽,所以应外施脱落酸,B错误;据图可见外施赤霉素和不施激素组,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相同,C错误;第5周后对照组的发芽率升高,所以第5周后马铃薯块茎内赤霉素含量升高,脱落酸含量下降,D正确。4.(2015年新课标Ⅰ卷,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答案】C 5.(2015年海南卷,8)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 )A.脱落酸 B.乙烯 C.细胞分裂素 D.IAA【答案】D【解析】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生长素,即IAA,应选D。其他三项均为植物激素,但不是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6.(2015年江苏卷,8)瓶插鲜花鲜重的变化与衰败相关,鲜重累积增加率下降时插花衰败。 下图为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对插花鲜重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B.蔗糖可为花的呼吸作用提供更多的底物C.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利于插花保鲜D.第5 天花中脱落酸的含量应该是清水组最低【答案】D【解析】与清水组相比,蔗糖组和细胞分裂素组中鲜花鲜重累积增加率高,说明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A正确;蔗糖可为花的呼吸作用提供更多的,提供能量,B正确;蔗糖+细胞分裂素组鲜花鲜重积累增加率最高,说明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有利于插花保鲜,C正确;第5天清水组鲜花鲜重积累增加率最低,此时脱落酸含量最高,D错误。7.(2015年山东卷,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答案】C 8.(2015年浙江卷,3)不同处理对某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根产生的赤霉素能促进雌株形成 B.叶产生了促进雌株形成的细胞分裂素 C.若对完整植株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则雌株数量增多 D.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性别分化的作用是不相互对抗的【答案】C【解析】自上而下的处理编号为1、2、3、4、5。由1、2、3组的处理结果比较可知,根产生的细胞分裂素可促进雌株形成,A错误;由1、4、5组处理的结果可知,叶产生促进雄株形成的赤霉素,B错误;若对完整植株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则叶片产生的赤霉素含量降低,雄株的数量减少而雌株的数量增多,C正确;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在单独使用时促进性别分化的效应是相互对抗的,而在混合使用时性别分化的效应是等同的,D错误。9.(2015年安徽卷,6)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一种植物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C.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D.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答案】A【解析】同一种植物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大小依次为幼根高于幼芽高于幼茎;所以选A。10.(2015年重庆卷,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B.肥田之沃,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D.前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答案】B 11.(2015年山东卷,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答案】C【解析】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脱落,脱落酸只能加快果实脱落,A错误;用脱落酸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B错误;乙烯利能释放出乙烯,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因此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C正确;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生长素类似物没有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作用,D错误。12.(2017年海南卷,26)为探究植物生长素对枝条生根的影响,研究人员在母体植株上选择适宜的枝条,在一定部位进行环剥去除树皮(含韧皮部),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于环剥口上端,并用湿土包裹环剥部位,观察枝条的生根情况,实验的部分结果如表所示。生长素用量(mg/枝)处理枝条数第90天存活枝条数第90天存活时的生根枝条数首次出根所需天数0505012750.5505040301.0505043251.5505041302.0504338303.050373333回答下列问题:(1)据表可知,生长素用量为0时,有些枝条也生根。其首次出根需要天数较多的原因是_____。(2)表中只提供了部分实验结果,若要从表中所列各生长素用量中确定促进该植物枝条生根效果最佳的用量,你认为需要提供的根的观测指标还有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3)从激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答案】(1)枝条自身产生的生长素较少,积累到生根所需浓度时间长 (2)每个枝条的生根数量 根的长度 (3)生长浓度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能够够抑制植物的生长 13.(2017年新课标Ⅲ卷,30)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综合分析上图可知,干旱条件下,ABA对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_______。(2)若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ABA,推测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______,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3)ABA有“逆境激素”之称,其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______(答出两点即可)。(4)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根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有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答案】(1)促进根的生长,抑制茎叶的生长 (2)降低 (3)根冠、萎蔫叶片(4)水是根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水参与根细胞内的生化反应【解析】(1)由图可以直接看出,与突变体(不能合成ABA)相比,野生型(能合成ABA)植株茎叶生长受到抑制,根的生长被促进。因此。ABA对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促进根的生长,抑制茎叶的生长。(2)干旱处理后植物会缺水,如果适应此种环境,需要减少水分散失,所以降低蒸腾作用。(3)ABA主要在植物体的根冠、萎蔫的叶片中合成。(4)根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有作为化学反应的溶剂,参与细胞的生化反应、维持细胞渗透压、提供反应的原料、组成细胞的结构。14.(2016年江苏卷,28)海带中含有植物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等激素,为研究激素对海带生长的影响,某研究组开展了系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开展海带的组织培养,取海带的叶状体基部切块作为________,转到含激素_________的培养基上,经________形成愈伤组织,再生成苗。(2)右图为海带中的IAA和ABA与海带生长变化的关系。海带增长率与IAA含量呈________(填“正相关”、“负相关”或“不相关”),海带在后期生长缓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3)已知海带成熟区段各部位ABA的分布无显著差异,则其在成熟区段中的运输方式____(填“是”、“不是”)极性运输。某研究组参照11月和5月海带样品的数据,配置了两份IAA+ABA的混合液,研究了在增加紫外线光照射条件下,混合液对单细胞绿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右图,分析可知IAA和ABA对绿藻的生理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外植体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脱分化(2)正相关 IAA降低,ABA增高(3)不是 IAA促进生长,ABA有提高抗紫外的能力 (3)海带成熟区段各部位ABA的分布无显著差异,说明其在成熟区段中的运输方式不是极性运输。由曲线图可知,11月份IAA含量高于5月份,11月份ABA含量低于5月份,再结合柱形图,正常培养时,11月份藻细胞数量多于5月份,说明IAA促进生长,增加紫外光条件下,5月份藻细胞数量多于11月份,说明ABA有提高抗紫外的能力。模拟演练1.(福建省泉州市2018届普通高中高三1月单科质量检查生物试题)下列关于生长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控制生长素的合成B.植物的顶端优势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适宜浓度的α-萘乙酸可以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D.不同浓度2,4-D处理扦插枝条的生根效果不相同【答案】D 2.(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预测(1月)生物试卷)为研究植物生长素的作用,设计如下实验:将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并给予单侧光照,如图1;—段时间后将A、B琼脂块分别置于相同的去尖端胚芽鞘甲和乙的一侧,数天后生长结果,如图2。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 ) A.光照导致向光侧生长素的分解B.胚芽鞘甲生长速度快于乙C. 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多于AD.单侧光干扰生长素向下运输【答案】C【解析】单侧光引起生长素从从向光侧移向背光侧,A错误;胚芽鞘甲生长速度慢于乙,B错误;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比A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高,C正确;单侧光引起生长素从向光侧移向背光侧,,并不影响向下的极性运输,D错误。3.(湖北省十堰市2018届高三元月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将离体的某植物根尖细胞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测得经某一浓度生长素处理前后的细胞内DNA、RNA、蛋白质含量比值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相关基因的表达B.经该浓度生长素处理的细胞中蛋白质含量增加C.处理过程中,DNA的数量、结构等始终没有发生变化D.该实验可以进一步探究促进细胞生长的生长素适宜浓度【答案】C 4.(四川省宜宾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霉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导致植株增高B.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黄瓜果实的脱落C.胚芽鞘尖端产生的乙烯利会导致尖端下段生长D.外源生长素可使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发育为无子番茄【答案】D【解析】赤霉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导致植株增高,A项错误;脱落酸具有促进叶和果实衰老和脱落的作用,B项错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会导致尖端下段生长,而乙烯利是乙烯类似物,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C项错误;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外源生长素可使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发育为无子番茄,D项正确。5.(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一诊模拟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当萌发水稻种子的根长至 6 mm 时,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用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IAA)的琼脂片贴在根尖表面的一侧,进行光照或黑暗处理,24小时后,记录处理后根尖的弯曲度,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问题:(1)黑暗条件下,根尖的弯曲度随琼脂片中 IAA 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据此推测单侧光照条件下,根尖负向光性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说明,根尖的生长方向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调控。 (3)为了进一步验证根尖向背光侧弯曲生长确实是由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引起的,还需用锋利的刀片将根尖剖开,测定________的生长素含量,预期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单侧光引起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 (2)单侧光 生长素浓度 (3)向光侧和背光侧 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大于向光侧 (3)进一步验证根尖向背光侧弯曲生长是由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引起的,可用锋利的刀片将根尖剖开,测定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预期结果为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大于向光侧。创新预测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有促进植物茎细胞伸长的作用B.乙烯具有抑制植物茎细胞伸长的作用C.脱落酸与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生长所起作用相反D.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向光侧运到背光侧不耗能【答案】D 2.下列有关植物顶芽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顶芽比侧芽优先生长与生长素在两者的分布不同有关B.顶芽的分生组织类似动物干细胞C.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某些基因表达D.可以吸收水分但不能吸收无机盐【答案】D【解析】顶芽比侧芽优先生长与生长素在两者的分布不同有关,A正确;顶芽的分生组织类似动物干细胞,可以不断的分裂,B正确;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空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外界因素会引起包括植物激素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C正确;植物顶芽可以吸收水分,也可以吸收无机盐,D错误。3.已知IAA甲酯(MeIAA)是IAA是甲基化的产物,在黑暗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IAA和MeIAA分别处理南芥的种子,种子萌发后形成的下胚轴长度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IAA是目前发现的唯一需要极性运输的激素,在外太空缺少重力的条件下,极性运输将不能完成B.为了获得MeIAA抗性突变体,对拟南芥种子进行诱变培养。待种子萌发后,应挑选下胚轴长度低于平均值的小苗,进行单独培养C.除了IAA,植物体内还有其他多类植物激素,不同激素分别调节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D.IAA和MeIAA对拟南芥的下胚轴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在2μ?mol-1浓度下,二者的抑制能力差异最显著【答案】D B错误;植物体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都受多种植物激素的调节,C错误;分析题图可知,与没有IAA、MeIAA的空白对照相比,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IAA、MeIAA浓度的增大,下胚轴长度逐渐缩短,说明IAA、MeIAA都抑制下胚轴伸长,与IAA相比,在相同浓度条件下,MeIAA条件下培养的下胚轴更短,说明MeIAA的抑制作用更强,在2μ?mol-1浓度下,二者的抑制能力差异最显著,D正确。4.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通过人工合成获得,也可从植物体内提取获得B.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激素进行调节,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C.植物生长调节剂容易合成,效果稳定,无副作用,应大力推广D.用赤霉素处理大麦,通过促进大麦种子发芽,进而产生更多的α—淀粉酶【答案】B【解析】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是人工合成的,A错误;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激素进行调节,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B正确;植物生长调节剂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的特点,但使用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人们原来没有预料到的影响,因此应有控制的使用,C错误;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D错误。5.为探索生长素类似物2,4-D对微型杜鹃插条生根的影响,某科研团队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团队首先进行预实验:用两种浓度的2,4-D溶液分別处理插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插条生根的条数无差异。如果仅考虑溶液浓度,则出现这种结果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2)该团队随后对方案进行了改进完善,正式实验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现另有部分插条,用未知浓度的2,4-D溶液处理后,测得其平均生根长度为4.7 cm,由上图可知与此对应有两个浓度,即低浓度(α1)和高浓度(α2)。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中2,4-D的真实浓度,应如何进一步实验?简要写出: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②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答案】(1)两个实验组所用溶液的浓度过低,或两个实验组所用溶液的浓度都过高,或两个实验组使用溶液的浓度一个过低、另一个过高 (2)把该溶液适当稀释后处理同样的插条,一段时间后观察、测量并记录生根情况 若插条生根长度明显大于4.7cm,则是高浓度(α2);若插条生根长度明显小于4.7cm,则是低浓度(α1) (2)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未知浓度的2,4-D溶液,其真实浓度为低浓度(α1)或高浓度(α2)。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的真实浓度,可把该溶液适当稀释后处理同样的插条,一段时间后观察、测量并记录生根情况。若待测溶液的真实浓度为高浓度(α2),适当稀释后,溶液的浓度降低,促进作用增强,因此一段时间后,插条生根长度明显大于4.7cm;若待测溶液的真实浓度为低浓度(α1),适当稀释后,溶液的浓度降低,促进作用减弱,因此一段时间后,插条生根长度明显小于4.7cm。 2018年高三二轮复习讲练测之讲案――高效整合新课标版生物专题13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考向预测1 生长素的发现及其生理作用1.高考前瞻(1)考纲导读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及其生理作用。(2)命题预测预计2018年高考命题热点有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及提供材料的探究实验设计;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生产实际中的运用。(3)真题演绎1.(2017年江苏卷,13)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自变量是NAA,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B.不同浓度的NAA 均提高了插条生根率C.生产上应优选320 mg/ L NAA 处理插条D.400 mg/ L NAA 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NAA的浓度,A错误;与NAA浓度为0时比较,浓度低于300 mg/L时能提高生根率,浓度高于300 mg/L时会降低生根率,B错误;320mg/LNAA处理插条时,生根率过低,不能用于生产,C错误;与NAA浓度为0时比较,400 mg/L的NAA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D正确。2.要点整合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实验①实验过程: ②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照射产生某种“影响”并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2)鲍森?詹森实验①实验过程: ②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3)拜尔实验①实验过程: ②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4)温特实验①实验过程: ②实验结论: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产生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2)运输:极性运输(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方向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3)分布部位: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3.作用特点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4.曲线解读(1)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一器官的生理作用曲线 ①a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②a~c段(不含a点)——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③c点——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促进效果最好。④c~e段(不含e点)——仍为“促进”浓度,只是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⑤e点——对植物生长的效应与a点相同,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此值为促进生长的浓度“阈值”——低于此值时均为促进生长的“低浓度”,超过此值时均为抑制生长的“高浓度”。⑥e~f段(不含e点)——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⑦b、d两点——生长素浓度虽然不同,但促进效果相同。(2)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所起作用的关系曲线 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上,所起的生理功效不同(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②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所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如生长素的浓度为10-6 mol/L时,对根、芽、茎的作用分别是抑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促进)。③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为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说明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大小:根>芽>茎),也说明不同器官正常生长需要的生长素浓度不同。④A′、B′、C′点对应浓度分别表示对根、芽、茎的作用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低于A′、B′、C′点对应的浓度,表现为促进作用,高于A′、B′、C′点对应的浓度则起抑制作用。5.实例剖析(1)顶端优势①概念: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②原因: ③解除方法:摘除顶芽。④应用:可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顶端优势,以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使它多开花、多结果。(2)根的向地性重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地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不均(根的向地侧生长慢,背地侧生长快)→根向地生长。(3)除草剂 从图中可以看出,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杀死单子叶农田里的双子叶杂草,同时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3.能力提升1.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的简单方法(1)判断“长不长”:看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分能否获得生长素。①能获得生长素,则生长。②不能获得生长素,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2)判断“弯不弯”:看胚芽鞘尖端以下部分生长素的分布是否均匀。①若生长素分布均匀,则直立生长。②若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则弯曲生长。4.精准例析【例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适宜浓度的NA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不能诱导其生根B.促进植物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都促进同一植物根的生长C.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植株D.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在溶液的浓度较低时常用浸泡法【答案】D【解析】用适宜浓度的NA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以诱导其生根,A错误;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促进植物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很可能已经抑制根的生长,B错误;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果实发育,但是不能促进植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应该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获得多倍体番茄植株,C错误;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在溶液的浓度较低时常用浸泡法,D正确。【例2】如下图所示,a、b、c表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另一侧用单侧光照射。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b、c胚芽鞘中的生长素均发生了横向运输B.a直立生长,b向光弯曲生长,c向光弯曲生长C.若固定d中植株,旋转纸盒,则植株向左弯曲生长D.若将d中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小孔弯曲生长【答案】D 5.易错易混1.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分析方法(1)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植物器官生长,浓度过高则抑制植物器官生长。(2)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多涉及坐标曲线图形式的试题。一定要区分清促进作用或抑制作用时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不要误把最适生长素浓度看成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的“分水岭”。(3)常见的体现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实例①植物的顶端优势:生长素对顶芽表现为促进作用,对侧芽表现为抑制作用。②除草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双子叶杂草表现为抑制作用,而对单子叶作物表现为促进作用。③根的向地性:近地侧高浓度的生长素表现为抑制作用,远地侧低浓度的生长素表现为促进作用。考向预测2 其他植物激素的调节1.高考前瞻(1)考纲导读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及应用。(2)命题预测预计2018年高考命题热点有各种植物激素与植物新品种的培育、无土栽培的联系。(3)真题演绎1.(2017年新课标Ⅰ卷,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答案】C 2.要点整合1.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及作用激素名称合成部位主要作用赤霉素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等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植物体各个部位促进果实成熟2.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1)相互促进方面①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②延缓叶片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③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根或芽:生长素、细胞分裂素。④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乙烯。⑤促进果实坐果和生长: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2)相互拮抗方面①顶端优势:生长素促进顶芽生长,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促进侧芽生长。②防止器官脱落:生长素抑制花朵脱落,脱落酸促进叶、花、果实的脱落。③种子发芽: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促进,脱落酸抑制。④叶子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抑制,脱落酸促进。3.五种植物激素对应的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名称对应生长调节剂应用生长素萘乙酸、2,4-D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②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③农业除草剂赤霉素赤霉素①促进植物茎秆伸长;②解除种子和其他部位休眠,用来提早播种细胞分裂素青鲜素蔬菜贮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存时间乙烯乙烯利处理瓜类幼苗,能增加雌花形成率,增产脱落酸矮壮素落叶与棉铃在未成熟前的大量脱落3.能力提升1.几种常见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原理(1)生长素的作用原理是促进细胞的伸长,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原理是促进细胞分裂,赤霉素也能促进细胞伸长。(2)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在这方面与细胞分裂素具有拮抗关系。(3)乙烯仅促进果实成熟,而不是促进果实发育。4.精准例析【例1】某小组探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关系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IAA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GAB.IAA和GA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具有协同效应C.提高GA和IAA浓度,则促进作用增强D.施用适宜浓度GA有利于幼嫩植株增高【答案】C 【例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乙烯利处理青香蕉以促进成熟B.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诱导α-淀粉酶产生C.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可决定植物体内基因组的表达D.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但可以对植物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答案】C【解析】乙烯促进果实的成熟,故用乙烯利处理青色的香蕉可加速其成熟,转变为黄香蕉,A正确;赤霉素能诱导种子在不发芽时产生α-淀粉酶,B正确;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可影响植物体内基因组的表达,C错误;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D正确。5.易错易混1.归纳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1)协同作用的激素①促进生长的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②延缓叶片衰老的激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2)拮抗作用的激素①器官脱落 ②种子萌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3+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测).doc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3+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练).doc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3+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