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绪:走近科学一:探索奇妙的自然界1、科学是以自然为研究对象,自然界由各种物质组成。不一样的东西可能含有相同的物质成分,物质都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自然中存在无穷的奥秘。2、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观察可以使人们获得有关自然现象的信息,实验可以使自然现象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再现,它们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3、苹果会掉下来是因为地球引力,蝙蝠靠超声定位来辨别方向,南极气温极低,最低温度接近—90℃,气候变化无常。恐龙生活在6500万年前。二:什么是科学探究4、科学探究需要观察和提出问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证据和处理数据,需要用证据去检验假设,还需要应用科学原理进行解释。5、亚当斯提出了海王星运动轨道参数的预言,勒威耶完成了对海王星的预测,伽勒找到了海王星。三:建立健康信息档案6、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是米,温度单位是摄氏度,质量单位是千克。7、长度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1)刻度尺上有刻度的一边应紧靠被测物体,并放正尺的位置。(2)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应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观察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3)测量值应估计到最小刻度(又叫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8、由于我们的眼睛对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不可能估计得十分准确,另外由于一些测量工具本身的原因,使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叫做误差。误差不能消灭,但可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9、实验报告要力求及时、准确和尊重事实。实验报告一般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日期,器材和装置,过程与步骤,现象与数据以及讨论与结论。10、温度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的沸点定为100℃。水银温度计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的特性制作的。11、温度计使用时应注意: (1)被测温度不能大于温度计的量程。(2)温度计的测量泡应与被测物体保持良好接触。(3)要待温度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垂直。(5)测量值应估计到最小刻度(又叫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12、心率指心脏或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四:几个重要科学概念13、天平使用步骤:(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天平的量程和最小刻度。(2)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调节横梁右侧的螺母,使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3)把待测物放在天平左边的托盘中,在右边的托盘中放适量的砝码,使天平横梁接近平衡,再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4)读出砝码的质量和游码所指示的质量,待测物质量即为两数之和。(5)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取下待测物,再把天平放回原位。天平使用注意点:(1)待测物的质量不应超过天平的量程。(2)要用镊子夹砝码,而不是用手拿。(3)放取待测物和砝码时,要轻拿轻放。(4)不能把潮湿或有腐蚀性的物体直接放在托盘上。 14、人进行一系列活动都需要能量。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不同的形式。太阳有太阳能。风有动能。弹簧有形变的能。声音有声能。被举高的物体具有势能。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中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15、健康档案中记录的身高、体重、体温、心率都是信息。信息需要传播。人类信息的传播主要通过符号、文字、图象和声音等多种形式进行。16、广播、电视和电话是传播信息的工具。17、计算机的问世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奠定了信息化社会的基础。人们运用计算机使获得和传诵信息的数量和速度都大大提高了。 第一章:星空巡礼一:观天认星星空随观测时间变化而不断变化,我们观测到的星空每时每刻都在自东向西旋转。由于地球本身每天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我们能观测到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星星数目也是不同的。星空中出现的星星随春夏秋冬的交替而变化,人们按四季把星空分为四季星空。星图上的方位:上北下南,左东右西。早在古代,人们就按想象把星星搭配成一定形状,又按形状把星空分为不同的组。现代天文学上把整个天空的星星划分为88个组,并把这样划分的组叫星座。必须认识的七个星座(形状):大熊座,小熊座,天鹅座,天鹰座,天琴座,猎户座,仙后座,牧夫座。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一部分,北极星是小熊座柄端的一颗星,牛郎星是天鹰座的一颗星,织女星是天琴座的一颗星。春夏秋冬季节北斗七星斗柄分别指向东南西北。如何根据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以北斗七星斗口外侧两颗星作“指针”用一条假想的线把它们连起来,再沿斗口方向延长五倍远,就可以找到北极星。北极星一年四季总指着正北方向,它没有东升西落现象。 通常人们用肉眼只能看到6000多颗比较亮的星星,如果要观测到更多的星星必须要借助望远镜,望远镜是我们洞察宇宙的眼睛。6000多颗比较亮的星星里面绝大多数的是恒星,人们肉眼只能看到五颗亮行星。我国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安装在北京天文台,镜面直径有2.16米,我国现存最早天文台是河南登封观星台,简仪和浑仪都陈列于紫金山天文台。一般望远镜由主镜筒和镜架两部分组成主镜筒又由物镜和目镜组成,为了便于寻找目标,主镜筒又附有一架寻星镜。望远镜使用步骤(了解)二:银河系银河系简称银河,中国古代称天河。银河系是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它其中包容了大约1500亿~2000亿颗恒星,其中用肉眼能看到的只有6000颗左右。此外银河系内还有大量的气体和尘埃物质。银河系形状:从正面看象一个庞大的车轮状旋涡系统,从银河系的核心伸出四条旋臂。从侧面看银河系的主体象一个凸起的大透镜,银河系绝大多数物质都密集在银河系中心平面附近。天文学上把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半径平均值即日地平均距离称做一种长度单位称为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比它更大的长度(距离)单位是光年,即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光速大约30万千米每秒。1光年=银河系直径大约8万光年,年龄长达100亿年了,银河系的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1400亿倍。各类天体都在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运动,银河系就象一个巨大旋转着的“飞盘”。太阳位于距银河系中心2.6万光年的地方,太阳带着它整个“家族”围绕银河系中心运转速度高达250公里每秒。绕银河系一周也得花两亿五千万年。浩瀚的宇宙中银河系只是普通的一员,在银河系以外还有许多庞大天体系统,她们象银河系一样由千百亿颗恒星组成的,天文学家称它们为河外星系或星系。宇宙中大约有10亿个星系,目前人类最远的观测范围超过100亿光年。三:最近的恒星——太阳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个从里到外熊熊燃烧的庞大气体球。它的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半径约为m是地球的109倍,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我们观察到的只是太阳的表面叫光球,其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光球外面紧贴光球层的叫色球,再外面一层叫日冕。太阳表面温度并不是处处相等,有些地方比周围低2000摄氏度左右,看起来比较暗称为太阳黑子。太阳黑子的多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平均为11年。中国是具有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的国家。太阳表面出现的喷发现象,有的象万丈喷泉,有的象艳丽火焰,称日珥。太阳每秒发出的总能量高达焦耳,到达地球的只有总能量的22亿分之一,但对我们人类来说已经足够,是地球上一切活动的主要能量源泉,它给人类提供光和热,我们把这种能量叫做太阳能。四:行星与卫星太阳系由中心天体太阳连同绕它旋转的九大行星和它们的卫星以及成千上万个小天体组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系最大范围可以延伸到1光年以外。阳系九大行星按离太阳由近及远顺序排列: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九大行星按质量排序: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冥王星。按体积排只有海王星和天王星位置调换,其他和按质量排一样。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属于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属于类木行星。类地行星距太阳较近,体积、质量均较小,卫星数少或者无,无光环。类木行星距离太阳较远,除冥王星外质量、体积均较大卫星数较多,有光环。九大行星:里体积和质量都最大的是木星,最小的是冥王星。拥有最美丽光环的也是土星。卫星最多的也是土星,有23颗。卫星最少的是水星和金星,没有卫星。地球只有一颗卫星就是月亮。类木行星里除冥王星外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有光环,土星的光环最漂亮。组成光环的物质是岩石碎片,气体和尘埃。 九大行星在不停自转的同时还在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自转:金星与其他行星自转方向相反,是自东往西自转的,其他八大行星都自西向东自转。公转:都自西向东公转,公转轨道除了水星和冥王星轨道比较扁以外,其他大行星轨道都是近乎圆形的椭圆。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我国古代称为辰星。金星是离我们地球最近的行星,又叫启明星,它的自转方向与其他行星相反。地球是人类居住的星球。火星有白色的极冠和“运河”。木星是质量和体积最大的行星,重要标志是南半球有个巨大“大红斑”。土星拥有最美丽的光环和最多的卫星。天王星是躺在公转轨道上边滚动边绕转的。海王星称“笔尖上的行星”。冥王星是体积和质量都最小的行星。整个太阳系有60多颗卫星,行星和卫星本身都不发光,它们靠反射太阳光才发亮。五:太阳系小天体太阳系小天体主要包括:小行星、彗星和流星。太阳系内约有50万颗小行星,它们绝大多数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组成一个小行星带。最大的小行星是谷神星。中国人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是张钰哲先生发现的“中华”,它的编号是1125号。彗星的基本机构是彗核、彗发、彗尾。彗星主要由岩石颗粒和一些冰块结合而成,它的轨道非常扁长。彗星尾巴形成的原因:彗星主要由岩石小颗粒和冰块结合而成,当彗星接近太阳内部物质受热“蒸发”形成气体和尘埃,在太阳风作用下,这些气体和尘埃则被推向背向太阳的方向,在太阳光照耀下形成了长长的彗尾。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彗星和彗星观测资料最丰富的国家。哈雷慧星是最著名的彗星,我国具有最早关于哈雷慧星观测的可靠记录。哈雷慧回归周期是76年左右。天空中有数不清的绕日运动的细微星体称为流星体。当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与大气摩擦使流星体熔化燃烧发出耀眼光芒,形成流星。有的流星特别明亮象个大火球称火流星。极少数穿过大气层坠落到地面成为陨星,石质的叫陨石,铁质的叫陨铁。我国的“吉林1号”是世界上最大的陨石,亚利桑那州陨石坑是第一个被确认的陨石坑。第2章 昼夜与四季一. 昼夜成因:1.一天中 中午 的杆影最短,一年中 夏 季的杆影最短,一年中 冬 季的杆影最长。一年中哪天的杆影最短夏至 ,一年中哪天的的杆影最长 冬至 。2.地球不仅在绕 公转,而且还在不停地绕地轴 自转。地球自转产生 和 等现象。3.地球是一个 的球体,它本身 。当地球自转时,太阳只能 ,地球 为白天, 的一面是黑夜。4. 地球自转几乎是 ,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太阳连续两次位于 的时间间隔定义为 ,等于 小时。5.古代发明的计时仪器有 和 。6、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有 朝 、 朝 、 朝 、 朝 、二.四季与节气1.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间隔叫 ,长度为 天。在公历中一年= ,每隔 有一次闰年,1闰年= 。2.由于地球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之间有 的夹角,对于我国的温带地区,同一个地方,一年中不同日子受到 的情况不同。在夏季太阳的 ,光照 ,昼 黑夜 ,在冬季太阳的 ,光照 ,昼 黑夜 。其中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的一天叫 。太阳高度最小,昼最短一天叫 。在春季和秋季中,各有一天 ,这两天分别叫 和 。3.把季节和农业生产时序结合的计时方法叫 ,一年可分为 。4. 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 和 等现象。三.月球和月相1.月球表面布满大大小小的圆环形坑,叫 ,绝大多数是由于 而形成的。2.月球表面没有 和 。向阳的地方温度高达 ,背阳的地方温度可降到 ,任何生物都 。3.月球是地球 ,它沿着一个 轨道 绕地球公转。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它地球公转的周期 ,都是 日。4.月球 的变化叫做月相。在一个月里月球的位相要经历 、 、 、 等一系列变化。 5.月相出现的规律:(1)上 出现在上 上 ,西 , 朝西。(2)下 出现在下 下 ,东 , 朝东。(3)新月一定出现在 ,满月一定出现在 ,月食一定出现在 ,日食一定出现在 ,春季节气名称夏季节气名称秋季节气名称冬季节气名称第三章地球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 。2、发生月食的时候,发现月面上的地影是个 ,人看到船从远方驶来,应先看到的是 。而16世纪 首次完成了 ,使人们确信地面是球面。3、地球的形状是一个 体,而且是一个两极 ,赤道 的球体。赤道半径为 ,极半径为 ,平均半径为 ,赤道周长 ,地球表面积约 。二、地球仪1、地球仪是仿照地球的 ,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制成的地球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转旋转围绕的轴叫做 。轴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 附近的一端叫北极,另一端称为 。3、地球仪上,我们称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为 ,也称子午线,与赤道平行的线为 。4、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 的那条经线为 度经线,又称为 线。从它向东180°为 ,从它向西180°为 。5、最长的纬线是 ,即 度纬线,它的长度是 。以它以北的纬度称为 ,北纬90°是 ;以它以南的纬度称为 ,南纬90°是 ;6、人们用 和 两条经线把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用 把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7、如右图:甲地的经度为 。 纬度为 。处于东西半球的那个半球 。处于南北半球的那个半球 。8、人们常把纬线划分为低、中、高纬度,其中低纬度的范围 ,中纬度的范围 ,高纬度的范围 。9、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光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在 之间来回移动,这两条特殊的纬线成为回归线。 称为南回归线, 称为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 ,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 ,春分、秋分太阳直射点在 。10、根据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划分地带。其中获 得光热比其他地带多,气候终年炎热,称为 ;在南北纬66.5°的纬线圈内,由于太阳光斜射,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其他地带少,气候终年寒冷,称为 ;介于热带和寒带之间的地带,虽然没有太阳直射的机会,但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寒带多,比热带少,四季变化明显,这就是 。11、地球上的五带是指 、 、热带、 、 。12、我国各个省区中,全部处于热带的是 。三、时区和日界线1、以当地太阳位置来确定的时刻称为 。不同的经线上地方时不同,较东的地方时比较西的地方时来得 。2、两地经度相差 ,地方时相差1小时。 两地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 。3、国际上建立的区时制。把全球按经度分为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各个时区采用各自的统一时刻,叫做 ,也叫标准时,每相隔一个时区就相差 个小时。并且较东时区比较西时区的时刻要 。4、我国幅员辽阔,东西跨 时区,我国采用的“北京时间”是 的区时。5、当东八区的区时为中午12时,写出下表中各时区或区时相应的时区:时区东八区西二区中时区区时15点6、国际上规定:180°经线附近为日界线,又称 。当飞机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时,日期要 一日。四、地图1、地图上的三要素: , 和 。2、地面上的山川城镇等各地地理事物,在地图上用各种符号表示。地图符号是传输地理信息的 。一般城市用 符号表示,界线、道路和河流用 符号表示,湖泊和海洋用 符号表示,河、湖和海洋用 色表示。3、图例中各个符号代表的意义。4、地图上的注记,有的表示 (如鄱阳湖),有的表示地理事物的 (如8848表示海拔,单位米)。5、地图上的方位包括 和 。在大区域的地图上,一般应以 判定方向,用 定位置。在小区域的平面图上,一般面对地图, 。有的地图用 指示图上的北方。6、在绘制地图时,为了能在较小的纸面上绘制面积很大的地理事物,我们只有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率 ,这就是地图上的 。7、某地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0,则地图上1cm表示实地距离为 米。8、两幅地图,甲图比例尺为`:200000,乙图比例尺为1:100000,问哪一幅的比例尺大? 哪一幅地图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更详细? 。第四章 变化的地形火山和地震1、火山喷发时灼热的 从火山口喷向天空,或者沿着山坡往下流动,形成一片火海。火山口喷出浓浓的 和 ,弥漫在空中。2、坚硬的岩石底下有着高温高压的 在活动着,岩浆是沿着地壳中的裂隙喷出地面的。3、火山喷发后会形成 。海底的火山喷发会形成 , 是火山岛。4、火山有 、 和 三种类型。5、世界上现有火火山有 多座,我国有火山遗迹 多处,其中 、 、 有完整的火山遗迹。6、地震发生时,在震中附近,先感觉 ,然后 。绝大多数的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力量使坚硬的地壳产生 、 而造成的。 年7月28日,中国唐山发生了 7.8级地震。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是 年5月22日发生在 ,震级为 。7、震级是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 为无感地震, 为有感地震, 有感地震,破坏性地震。8、 是地震时地面和建筑物受到破坏程度。1—2度 、3度 、4—5度 、6度 、7—8度 、9—10度 、11—12度 。8、地震和火山集中分布在两个带,分别为 和 ,我国正处在两个火山和地震带的交界处,是个 地震的国家。海陆的变迁 1、海洋和陆地不是永恒不变的, 会造成海洋的变迁,而且与地震火山分布也有关系。2、 年德国的科学家 在观察世界地图时发现, 两岸的非洲和 大陆的轮廓非常相似,几乎可以拼合起来。在这些大洋分隔的大陆上,生物都有 ,一些 也是同类的,甚至有些 也是连续。提出了 学说,他设想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以后逐渐分裂,“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目前海陆分布的格局。3、海底有 、 、 。在 、 和 中部都有条巨大的海底山岭。海底山岭两侧的大洋地壳正在缓慢的向大陆方向移动,移动的大洋地壳在碰到大陆地壳时发生挤压,并且俯冲插入大陆地壳底下,这样在附近大陆的海洋会形成深深的 和一些列的 ,而且在陆地上则会形成 和 。1961年美国的赫斯迪茨提出 学说。4、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学说的理论终于形成了。板块学说认为 被分裂成 大板块,大陆和海底的板块“漂浮”在 上慢慢地移动着。 5、由于岩石圈的质量非常的大,所以板块运动会产生巨大的能量。,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方,恰恰是 最集中的地带。 6、地球的内部有 个圈层,中心部分是 ,中间部分是 ,最外是 。地核主要是由 和 组成,地心温度高达 地壳由 组成,厚度不同。地幔的上部和地壳又合成为 。岩石圈以下有一层 。软流圈的高温物质往上涌升并向两侧运动,使得大洋底部形成裂谷,涌流出岩浆凝固成长长的海底山岭。7、中国地质学家 。地形的缓慢变化1、火山地震会导致地形的剧烈变化以外,地形还在每时每刻发生着 。2、地形变化的力量有的来自地球 ,有的来自地球 。3、岩石发生破裂除了地震和火山外, 会使岩石热涨冷缩而发生崩裂,渗入岩缝的水在冬天结冰的时候,由于体积增大也会使岩石胀裂, ,也会使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做 。4、流水对地表岩石和土壤都有一种 作用。石灰岩很容易溶解在酸性的水中,年长日久形成 还有 和 。海岸耸立的礁石是 的结果。三角洲是由于泥沙堆积形成的。长江口的崇明岛为我国第三大岛。淼的湖泊因为气候的变化或者其他原因,湖水渐渐干枯成为洼地或者沼泽,如我国的柴达木盆地以前是大湖,现在是青藏高原上的盆地。5、 可以改变地形,欧洲的阿尔卑斯山有非常典型的冰川地形。6、风是巨大的岩石变成上大下小的“ ”。在沙漠中沙丘的形状会随着大风而变化,我国的黄土高原就是这样形成的。7、 也在改变地形。生长在石头上的低等植物 ,会分泌出酸性液体渐渐地腐蚀石块。热带海洋中的 也是一种低等动物,能分泌一种 堆积形成了珊瑚礁8、等高线就是 。每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的高度 ,每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不同的等高线 相交,等高线密集的地方是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是 。9、相对高度是 ,也叫 绝对高度是 ,也叫 第五章 地球上的生物1、地球上艳丽多姿的生物和他们存在的环境相适应。我们把它们生活和居住的地方称为 栖息地 或生境。栖息地环境有 环境和 环境。2、陆地为陆生生物提供充足的食物,陆生生物包括了陆生 和陆生 。陆生生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 3、土壤是地球表面的疏松层,能为植物生长提供 、 和 。4、植物的根系固定在土壤中,而它的茎支撑着枝、叶伸向空中。植物的叶片大多呈 ,它能 , 。但是有些植物,如仙人掌的叶已 ,多汁的茎具有也的功能,既能进行 又能 还有如捕蝇草,它的叶片分为 ,叶表面布有 和 ,消化腺分泌 。5、树叶宽的叫 ,阔叶林树分为常绿阔叶林树和落叶阔叶林树。落叶阔叶林树冬季落叶。6、植物的茎直立和结实,以支持枝条。但是除了直立茎外还有 、 、 。7、植物的花和果实是五彩缤纷的,是为了能 或 蒲公英的果实不好看,但是它像降落伞,能借助 传播到远方。8、陆生动物进化起源于 ,陆生高等动物要有发达的附肢为了 ,还要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身体表面,这些都是它们对陆地环境的适应。9、地球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 是地球上哺乳动物中唯一具有飞翔能力的类群。前后肢间有薄而无毛的翼膜,视力差,在飞行中能发出超声波信号来判断周围障碍物。10、鸟类的身体呈 ,前肢变成 ,以适应空中飞行。11、绵羊在冬季到来之前皮肤上会长出 ,在夏季到来之前皮肤会脱去部分绒毛。骆驼四肢底部有 适于沙地行走。 内贮有脂肪,能分解产生水和能量。骆驼有 个胃,第一个 ,因此它耐渴,号称“ ” 12、动物利用 和 来逃避敌。如竹节虫,体色以 或着 为主,生物上称为“ ”。有的动物还有 和 如大刀螂、草绿色,有如避役,它的体色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又被称为“ ”13、水中溶解有多种 和 以及 ,温度变化比较小。水生生物一般比陆生生物 。14、在海水和淡水中都生活着许多单细胞和多细胞的绿色 ,它们没有、 、 ,但由于细胞直接接触水,可以很容易从水中吸收营养物质和溶解在水中的 ,并吸收光能制造 。15、 、 、 是常见的水生高等植物。他们有 、 、 但是叶的部分浮在水面上或伸在水面。 16、浮萍是一种浮水的草本植物,有的仅有一条 ,没有明显的 之分。荷花的茎生长在池塘、湖泊的泥土中,茎分节。荷花没有陆生植物那样发达的主根,只有从茎节上长出一些 。荷花的叶通过 生出水面,叶柄和茎中都有 ,其作用是 。17、黑藻的整个身体都沉在水中,但开花时 花伸出水面,黑藻不是藻类,而是 。18、鱼能在水中运动,鱼的体形大多是 以减少运动的阻力,生活在深海或海底的鱼,身体是 ,眼长在身体头部的 。鱼鳍有五种分别是 、 、 、 、 其中偶鳍是 19、鲸、海豚、白鳍豚、江豚都是 动物。他们长期生活在水中,体形似鱼,前肢鳍状,后肢消失,具有鱼的“背鳍”和叉状的“尾鳍”,体貌退化,鼻孔位于 ,边缘有瓣膜,如水后 ,而出水时 。 是地球上现存最大的动物。20、虾的血液不是红色是由于他们的红细胞中含有 而不是血红蛋白。21、 、 是两栖动物,青蛙的幼体似鱼,用 呼吸,依靠 在水中游泳,适应水中生活。青蛙的成体用 呼吸,有强健的 ,善于爬行和跳跃,适应陆地生活。22、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和动物的 和 都适应他们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体现出生物体 和 的统一。23、植物和动物一样都有感觉,能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产生反应。植物能从土壤中吸收 等营养物质,吸收 中的能量,将 和 合成 并向大气中释放 。这是植物的 作用。同时植物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吸收 ,排出 ,通过分解作用从 中获得能量。24、植物能开花、 、 。种子发芽有形成 。 是植物体的一个重要特性。25、地球上最大的开花植物在 的中国紫藤,最高的树木是在 又名 。26、生物的生命活动包括,生物都能 、 、 能从环境中摄取 和 ,并排出 。生物都能通过 作用,从 中获得能量,生物都能进行 ,产生像双亲的新个体。27、生物和非生物相比较,生物能 、 、 、 、 、 、 而非生物则不能。28、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和 ,具有 和 以及进行 和 。生物的主要类群动物的主要类群1、地球上已经确定名称的生物约有 种,根据生物的 、 和 的差异把生物分为 、 、 、 、和 。2、地球上已知的动物约有 种。根据动物体内是否有 ,可将动物分为 动物和 动物。脊椎动物又可以分为 、 、 、 和 。3、鱼的身体呈 ,可以分为 、 、 三部分。它的身体表面覆有 ,既可以 ,又可以 。身体两侧各有一条 ,侧线由鳞片上的 组成。侧线与 相连,有 和 的作用。 是鱼的运动器官, 是鱼的呼吸器官。4、 、 、 、 等都属于两栖类。两栖类是由 逐渐 来的。两栖类动物的幼体在 生活,用 呼吸,成体生活在 上,也可以生活在 中,主要用 呼吸,兼用 呼吸。两栖类动物属于 动物,在环境温度低于 时要 。5、 、 、 等都属于爬行类。它们的呼吸器官 ,皮肤上有 或 ,属于 动物,需要 。爬行类动物是真正的 动物。6、毒蛇和无毒蛇的根本区别是 ,头呈 。7、所有的鸟类都有 ,前肢变 。鸟类的骨骼 ,能 ,有利飞行。鸟属于 动物,体温恒定为 。8、哺乳动物是 的脊椎动物。它繁殖的特点是 和 。9、无脊椎动物包括 、 、 、 、 、 、 、和 。10、原生动物的身体只由 组成。它们是 动物。11、 、 、 和 都属于腔肠动物。 、 、和 都属于扁形动物。 、 、和 都属于 人体的线形动物。蚯蚓和水蛭属于 动物。河蚌、乌贼属于 动物。12、 是动物界里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界种类的 。这类动物的特点是身体外部不同程度地 ,所有成对 。比较常见的有 、 、 和 。13、自然界的植物种类繁多,已被人类认识的约有 。根据繁殖方式,植物可分为 和 。在种子植物中,种子被 的植物称为 植物。它的主要特征是:有真正的 和 ,种子藏在 中。根据种子的子叶数可以把被子植物分为 和 。它们的特征为: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子叶根茎叶花14、植物种子没有 的植物称为裸子植物。常见的裸子植物有 、 、 、 。15、藻类植物没有 也没有 。它们都含有 ,都能进行 。 、 、 等都属于藻类植物。16、苔藓植物有真正的 和 ,但无真正的 ,由 或 构成的 起 和 作用。17、蕨类植物有 、 、 ,但没有 、 和 。蕨类植物常在叶的背面边缘长出许多 ,蕨类植物也是用 繁殖的。18、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属于 。19、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体内都不含 ,不能自己制造 ,必须依靠现成的 维持生活。20、细菌的个体十分 ,直径只有大多为 。大多数细菌对人类 ,有些细菌能 动植物的尸体,把 变成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 起重要作用,也叫 。21、 、 、 等都属于细菌。22、 、 、 等都属于真菌。 可以用来酿酒, 可以提取青霉素,霉菌中的 可用来生产酱和酱油。23、有些真菌会使农作物发生 ,使人烦恼的 和 都是真菌引起的。24、分类是将大量事物 的研究的方法。我国明代的 ,18实际的瑞典博物学家 以及 都对生物分类有重要贡献。25、生物的分类实际上是把 进行归类。生物学家的分类是以生物的 、 以及生物间的 为依据进行分类。26、生物的分类根据它们的差异由大到小分为 等七个等级,其中 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在生物分类阶层系统中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 ,共同 。27、鉴定就是比较生物之间的异同,在生物学上鉴定生物的方法是使用 。它是采用 的方法鉴定生物的方法。它的应用是从两个相互对应的特征中选择其中一个 ,放弃另一个 ,从而达到鉴定的目的。第七章: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2.据不完全统计地球上的生物物种超过500万种。3.如何判定同一个生物物种:同种物种很相象,它们能够相互交配并繁殖后代,他们繁殖的后代也具有繁殖能力。4.物种多样性是指物种和物种间差异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5.物种最丰富的陆地环境是热带雨林水域环境是:珊瑚礁和热带湖泊。6.由于山脉、河流、海洋的分隔,使地球上某些区域处于隔离状态。这种状态,使生物在外型、行为等方面发生显著变化,因而形成新的物种。7.每个生物物种都是经过千万年进化的产物,每个物种都是唯一的,一旦丧失就无法挽回。8.生物多样性不仅体现在物种种类多样性上,还体现在同种生物的差异性上。生物的各种性状由基因决定。9.人手指皮肤上的纹路称指纹。地球上所有人的指纹都不相同,所有人指纹都存在差异性。常见的类型有中心袋状环形、放射状形、长环形、帐篷状拱形、任意形。10.地球上人有四种基本血型,分别是A型、B型、O型、AB型。地球上O型人较多,AB型人最少。人的血型是可遗传的。11.品种是指来自同一祖先(物种),具有为人类的某种经济性状的栽培植物或家养动物的群体。品种是人类干预自然的产物。12.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保护生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就是说即不能滥砍滥伐,滥捕滥杀。还不许还野生生物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13.大熊猫被称为国宝,是因为大熊猫是一种古老的动物,目前已经濒临灭绝。造成卧龙保护区生态退化而引起大熊猫数量大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当地人口的增加和人类活动的加剧。14.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鼎湖山保护区,卧龙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熊猫保护区。15我国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华南虎、白鳍豚,鸟类有:朱 、丹顶鹤,爬行类有:扬子鳄,两栖类有:大鲵,鱼类有:中华鲟,无脊椎动物有:金斑喙凤蝶,植物有:金花茶、银杉、珙桐。16.根据科学家估计,由于人类强烈干扰,造成物种丧失的的速度比新物种形成速度快100万倍。17.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包括人类的食物,工业的原料,和世界主要能源等。18.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并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同时释放氧气,为人类整个生命世界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物质能量基础。19.恢复和重建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目前比较有效的是设立自然保护区,另一重要措施是对生物物种进行移地保护,如建立遗传种质库、野生动物园、植物园和水族馆等。20.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将保护生物物种和保护生物生存环境结合起来,要将保持、恢复和重建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结合起来。21.我国物种资源丰富,是多种生物的起源中心。22.生物资源从功能上可分为食用生物资源、药用生物资源、观赏生物资源和工业原料生物资源。23.地球上生物资源是十分丰富的,是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基础,但地球的资源也是十分有限的,我们要合理的利用保护。24.食用生物分食用植物和食用动物两类,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食物间接或直接来自生物的食用生物资源,它们为人类提供了大部分的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25.尽管药用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但我们还是要提倡“以养为主,采养结合”的措施来保护野生药用生物资源。26.观赏植物分类及代表:观花(月季,牡丹)、观茎(佛肚竹,仙人掌)、观果(紫珠,红果仔)、观叶(彩叶草,龟背竹)。27.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我国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28.科学家将一些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植物通过人工方法,在实验室将根、茎、叶等器官的部分组织进行培养,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观赏植物。这种方法称为组织培养技术。第八章生物圈一个物种可以以(个体)形式单独存在,同一物种也可以在(一定空间)内集合在一起,形成(种群)。我们把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一物种)的总和,叫做种群。一个种群里的个体有(大小之分,年龄之差,雌雄之别)等差别。多种生物的集合在一定条件下聚集在一起,就形成(群落)。我们把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群落有多种类型,根据群落的(基本特性)和(生活环境),可以将地球表面的群落分成(陆生生物)群落和(水生生活)群落。森林群落中常出现分层现象,由上到下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称为植被。森林的形成过程:(先锋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灌木群落、出现乔木、形成乔木群落)。(生物群落)和它们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半人工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最复杂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按照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特征)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而(空气)、(水分)、(养分)、(气候因素)则成为非生物成分。在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成分是(生产者)。食物链和食物网由于以(食物关系)为基础,所以它们成为(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食物链中最基础的一环是(植物)。生态系统中各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均来自(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生物圈是指地球上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综合圈。生物圈包括(大气层的下层(对流层))、(岩石圈的上层(土壤层))、水圈的一部分,它大约包括从海平面以下(12千米)到海平面以上(10千米)范围内的海洋、陆地和空中。下列术语从小到大排列顺序为: (生物个体、生物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的各个部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自然界中的某一环节遭到损害,其他环节也受牵连,最后整个生态系统将受到巨大冲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