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课标考试目标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 3科学探究 3提出科学问题 3进行猜想和假设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3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 4检验与评价 5表达与交流 7生命科学 7主题1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7单元1 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 7单元2 细胞 8单元3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9主题2 生物的新陈代谢 11单元1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12单元2 人体的新陈代谢 13单元3 其它生物的新陈代谢 16主题3 生命活动的调节 16单元1 生命活动的调节 16主题4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18单元1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18单元2 人类的生殖与发育 18单元3 遗传与进化 19主题5 人、健康与环境 20单元1 人体保健 20单元2 健康与环境 22单元3 人类与生态环境 23物质科学 24主题1 常见的物质 24单元1 物质的性质 24单元2 水 27单元3 空气 28单元4 金属 32单元5 常见的化合物 34单元6 常见的有机物 37主题2 物质的结构 37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 37单元2 元素 39单元3 物质的分类 39主题3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42单元1 常见的化学反应 42单元2 运动和力 46单元3 电和磁 52单元4 波 58单元5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62主题4 能与能源 62单元1 能的转化与守恒 62单元2 能源与社会 69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71主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71单元1 星空四季 71单元2 太阳系与星际航行 71单元3 银河系与宇宙 72主题2 人类生存的地球 74单元1 地球 74单元2 地形与地壳的运动 75单元3 土壤的 76单元4 地球上的水体 77单元5 天气和气候 78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79主题1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79单元1 环境与资源 80单元2 现代农业与基因工程 83单元3 通信与交通 83单元4 材料 84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探究提出科学问题1、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发现并提出可以进行科学探究的问题2、领会提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3、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进行猜想和假设1、根据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2、通过思考可检验的猜想或假设3、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猜测与假设4、理解猜想和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制定计划、设计实验1、针对探究的目的和条件,根据相关的实验原理,列出探究实验所使用的相关材料、仪器、设备等,设计相关实验方案,画出相关装置图。2、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对所研究的问题中的各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调节变量、无关变量)进行确认与分类。3、将变量转化为可感知、可量度的事物、现象和方法(行为),说明在实验中如何测量一个变量,说明需要“做什么”和需要(观察什么)。4、理解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对科学探究的意义。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1、说明事物具有可辩识的特征和属性2、能使用基本仪器(刻度尺、量筒、天平、秒表、温度计、显微镜、电流表、电压表、地图和地球仪、星图、普及型天文望远镜)进行安全操作。3、依某一属性(或规则)进行有计划的观察;由不同的角度或方法进行一系列比较和测量观察,能针对变量的性质,采取合适的测量策略。4、会记录和处理观察、测量的结果。5、理解实验对科学探究的作用。检验与评价1、将证据和科学知识建立联系,得出基本符合证据的解释。2、能区别和预想不一致的的现象,并作出简单的解释3、对探究过程和证据获得方式、方法、过程作出合适评价,能说明反常结果和证据的不可靠。或解释证据是否充分支持结论。4、对观察和测量的精确性作出评价,能提出增加证据可靠性或获得进一步证据的相关探究的具体改进建议。表达与交流1、对所提出的问题、研究的内容、观察到的事物作有条理的的、科学 概述。2、运用文字、符号、图表、模型等解释并概括探究的过程和结果。3、理解表达和交流对科学探究的意义。生命科学主题1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单元1 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1、观察微生物1)a.结合常见生物的形态与生活习性,识别常见的生物与非生物。2)b.会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生物单元2 细胞1、细胞基本结构1)b.会制作简单的临时装片,绘制简单的生物图。2)b.概述洋葱鳞茎表皮、人体口腔上皮等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光学显微镜水平)3)c.用细胞的结构模型解释某些生命现象2、细胞与生命活动1)a.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2)b.说明细胞的分裂及意义。3)b说明细胞分化后形成不同的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和系统。单元3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1、生物的分类1)b.理解分类是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的2)a.识别分类的依据。2、生物与环境1)a.识别常见的生物种群、生物群落(包括植被)2)b.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3、生态系统1)b.概述某一具体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2)c.应用生态系统的概念解释生产、生活实际中的一些简单问题。4、生物圈1)a.知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2)a.感知生物界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生命系统的构成具有层次性。主题2 生物的新陈代谢单元1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1、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1)a.对照图指认绿色植物根、茎、叶的结构。2)a.知道缺失氮、磷、钾等矿物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b.描述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利用、和散失过程2、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1)b.概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 2)a.描述呼吸作用中的物质变化及其反应过程。3)a.知道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4)b.知道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种子处理等农业生产中的新陈代谢原理。单元2 人体的新陈代谢1、人体的消化1)a.描述消化系统的结构和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2)a.列举消化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作用3)b.说明酶在生命活动中重要作用2、人体的呼吸1)a.描述人体呼吸时气体交换的场所和过程2)a.知道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3、人体人血液和循环1)a.描述人体心脏、血管的结构以及血液循环。2)a.知道血液的主要组成及其功能3)a.知道骨髓造血的功能4)a.描述人体ABO血型与输血4、尿的生成和排出描述人体内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单元3 其它生物的新陈代谢1、其它生物的代谢1)a.知道细菌、真菌、藻类、苔藓、蕨类的主要特点。2)a.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2、新陈代谢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1)c.概括生物和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主题3 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1 生命活动的调节1、植物的感应性1)a.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2)a.描述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2、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a.知道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a.列举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3)b.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主题4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单元1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1、植物的生殖方式1)a.列举绿色植物的生殖方式2)a.知道嫁接、扦插等生殖方式在生产中的应用。2、植物的发育1)a.识别花的结构2)a.描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3、a.知道种子萌发的过程和必要条件。单元2 人类的生殖与发育1、人类的生殖1)a.知道人类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的过程2、人体的发育1)a.描述人体发育各阶段的生理特点2)c.知道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3、动物的生殖与发育1)a.列举动物的生殖方式2)a.列举动物克隆技术的进展单元3 遗传与进化1、遗传与变异1)a.识别遗传与变异现象2)a.列举遗传和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3)a.列举优生的重要性2、遗传物质1)a.知道遗传物质的2)a.知道DNA、基因、染色体的关系。3)a.列举基因的作用3、生物的进化1)a.列举生物进化现象2)a.知道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主题5 人、健康与环境单元1 人体保健1、人类的健康1)a.知道健康的概念2)a.识别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a.描述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4)c.结合人体七大营养素的作用,树立平衡膳食的观点5)c.结合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的危害性,形成健康的生活模式。2、人类常见疾病1)a.知道引起冠心病、肿瘤、高血压等常见疾病的主要因素及其预防。2)a.列举常见的遗传病。单元2 健康与环境1、传染病1)a.知道常见传染病的特点2)a.列举常见的传染病3)a.描述传染病的传播三环节及其预防措施。2、防毒与急救1)a.知道环球毒物和防毒的措施2)a.列举触电、蛇虫咬伤等急救的基本方法单元3 人类与生态环境1、人口问题1)b.说明人口过度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2、生态平衡1)b.结合实例,解释生态平衡的现象和意义3、保护生物多样性1)列举我国生物保护与自然保护的意义和措施。物质科学主题1 常见的物质单元1 物质的性质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1)a.描述物理变化及化学变化2)b.区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1)a.识别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2)c.应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3、物质的密度1)b.概述物质密度的含义2)a.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3)c.应用公式ρ=m/V进行简单计算4)b.用天平、量筒、刻度尺等常用工具测定固体或液体的密度4、熔化和凝固1)a.识别熔化和凝固2)b.绘制晶体熔化曲线3)a.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的特点 4)a.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5)a.道熔点、凝固点的含义,知道冰的熔点为0℃5、沸腾1)a.知道沸点的概念2)a.描述沸腾过程中的特点3)a.知道沸点的含义6、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1)b. 区别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2)b.说明溶液的特点7、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及溶解度表1)a.知道溶液的组成2)b.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3)a.列举影响物质溶解的一些因素4)a.描述物质溶解的含义(不要求溶解度的计算)5)a.会查阅溶解度表和溶解曲线单元2 水1、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1)a.知道水电解后的产物,描述水的组成2)a.描述水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水能电解、水与氧化物反应等)3)a.举例说明水对生命体及对经济发展的的影响4)a.知道水是良好的溶济,并能列举其它常见的溶剂2、溶质的质量分数1)b.说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2)c.应用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100%进行简单计算3)b.按要示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说明有关配制方案、一般步骤和方法3、水污染1)a.知道水污染2)a.列举水的净化方法(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3)a.水体水是生命之源的观点,树立节约用水和防止水污染的意识单元3 空气1、空气的主要成分1)a.列举空气的主要成分2)a.举例说明空气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2、大气压1)a.列举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方法2)a.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值3)a.列举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氧气1)b.概述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b.说明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方法3)b.说明氧气的用途及与其性质的关系4、二氧化碳1)b.概述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2)b说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方法3)b.说明二氧化碳的用途及与其性质的关系4、臭氧层、温室效应1)a.描述大气层中臭氧层的作用2)b.说明温室效应的成因3)b.关注温室效应的利弊5、空气污染1)a.列举空气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2)a.列举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单元4 金属1、金属和非金属1)b.区别金属与非金属2)a.列举金属与非金属的主要性质差异(如导电性、导热性、金属光泽、延展性等)3)a.举例说明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2、金属活动性顺序1)b.概述金属与酸、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2)b.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3)b.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说明某些现象3、金属的防腐1)a.列举金属腐蚀的条件2)a.列举防止金属腐蚀的常用方法4、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1)a.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2)a.知道回收废弃金属的意义5、金属材料的发展1)a.列举新金属材料2)a.知道合金的概念3)a.列举改善金属材料性能的主要方法单元5 常见的化合物1、单质和化合物1)a.知道单质的概念2)a.描述典型金属(镁、铁等)和非金属(硫、磷、氢气等)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3)a.知道化合物的概念4)b.区别单质和化合物5)b.认识常见的化合物2、重要的盐1)a.描述食盐的主要性质及用途2)a.描述纯碱的性质及用途3)a.描述碳酸钙的主要性质 3、酸和碱1)a.列举常见的酸、碱的主要的性质2)b.概述酸、碱的共性,并说明原因3)a.举例说明常见的酸、碱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4)b.测定溶液的酸碱性5)a.描述强酸、强碱的使用注意事项4、中和反应1)a.说出路程反应的特点单元6 常见的有机物1、无机物与有机物1)a.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2)a.区别有机物和无机物3)a.知道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2、矿物能源1)a.列举重要的矿物能源(天然气、石油、煤)2)a.描述重要的能源的成因3、c.形成节约能源的意识3、有机合成材料1)a.列举经济生活和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机合成材料2)a.知道白色污染的含义主题2 物质的结构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1、物质的微粒1)a.知道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2)a.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大小的数量级3)a.知道纳粹材料及其应用前景2、原子的构成1)a.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及电子构成2)a.知道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3)a.知道质子、路子由夸克构成3、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过程1)a.知道原子结构模型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2)a.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单元2 元素1、物质由元素组成1)a.指认具体物质的元素组成2)a.列举组成人体、地球的主要元素3)a.列举重要化肥的有效元素(N、P、K)2、元素符号1)b.认识常见元素的符号(H、O、C、N、S、Si、Na、Fe、Cu、Cl、Ca、Ag、Al、I、K、P),会查阅元素符号2)b.说明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单元3 物质的分类1、纯净物和混合物1)b.区别纯净物与混合物2)b.说明混合物分离的主要方法(过滤、蒸发)及操作要点3)b.说明粗盐提纯过程2、元素的化合价1)b.会查元素的化合价2)b.运用化合价写出简单的化学式3)c.根据化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3、化学式1)b.认识常见物质的化学式2)b.解释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3)b.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元素的质量比4)b. 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某元素的质量分数4、物质的分类1)b.运用物质组成的分类方法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2)a.指认具体物质的类别5、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1)a.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2)b.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3)b.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主题3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单元1 常见的化学反应1、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1)a.举例说明氧化反应2)b.说明氧气具有氧化性3)b.说明氢气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4)b.说明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可燃性,能根据它们的燃烧产物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2、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1)a.知道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特点2)a.辨认具体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3、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1)知道化学变化中存在能量变化4、燃烧和缓慢氧化1)a.举例说明缓慢氧化现象2)a.举例说明剧烈氧化现象(燃烧、爆炸)3)a.列举可燃物燃烧的条件4)a.描述常用的灭火方法及原理5)a.列举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5、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1)a.知道防范常见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如一氧化碳、甲醇、苯、甲醛、尼固丁、二噁英、毒品等6、催化剂1)a.描述催化剂的的概念2)a.知道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7、质量守恒定律1)a.描述质量守恒定律2)b.会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3)c.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释常见的现象8、化学方程式1)a.描述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2)b.正确书写常见的化学方程式3)c.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生成物和反应物之间的计算单元2 运动和力1、运动的描述与参照物1)a.描述参照物的概念2)a.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速度和平均速度1)a.描述匀速直线运动2)b.理解速度的概念3)a.知道速度的单位4)b.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5)c.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力1)b.描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a.知道力的单位3)b.解释力的作用效果4)b.说明重力的概念5)a.知道重力的方向6、c.会应用公式G=mg,进行有关的计算7)b.说明摩擦力的概念8)b.说明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9)a.列举弹力的概念4、力的测量和图示1)b.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2)a.描述力的三要素3)b.会绘制简单的力的图示5、二力平衡1)b.概述二力平衡的概念2)b.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3)c.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有关问题4)c.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解释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6、牛顿第一运动定律1)a.描述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2)b.描述惯性的概念3)b.能用惯性解释有关常见现象7、压强1)a.描述压强的概念2)a.辨认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3)b.能直接用压强公式或公式变形进行简单的计算8、液体压强1)a.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2)a.描述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深度的定性关系3)a.描述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定性关系4)b.能用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定性关系解释有关的现象 9、浮力1)a.知道浮力的概念2)a.描述阿基米德原理 3)b.能直接运用描述阿基米德原理或公式的变形进行简单的计算10力学发展史1)c.通过力学发展史中的典型事例领悟科学精神单元3 电和磁1、电路1)a.识别电路的主要元件和元件符号2)a.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3)a.辨认开路、通路和短路4)a.辨认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5)b.能根据具体要求绘制简单的电路图(不超过两个用电器)2、电流、电流表1)a.描述电流的概念2)a.知道电流的单位3)a.识别电流表4)b.能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5)b.使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3、电压、电压表1)a.描述电压的概念2)a.知道电压的单位3)a.识别电压表4)b.能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4、电阻1)a.描述电阻的概念2)a.知道电阻的单位3)a.辨认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4)a.描述电阻大小与长度、横截面积的定性关系5)a.知道滑动变阴器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原因6)b.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5、欧姆定律1)b.解释欧姆定律的内容和数学表达式2)c.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学问题(不超过两个电阻的电路)6、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1)b.说明伏安法测电阻的的实验原理2)b.绘制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3)c.应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导体的电阻4)b.收集和整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7、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b.概述串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特点2)b.概念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特点8、磁场1)a.知道磁性的概念2)a.描述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3)a.能根据磁感线识别磁体的极性4)b.绘制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周围的磁感线5)b.绘?通电直导线、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感线6)a.描述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及磁场分布的规律7)a.描述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着磁场及磁场分布的规律8)a.概述电磁铁的特点及应用9、电磁感应现象1)a.描述电磁感应现象2)b.说明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3)a.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跟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有关10、家庭电路1)a.列举常用电器(电灯、电扇、电热器、电吹风、电饭煲等)2)a.描述家庭电路的组成3)b.会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4)a.举例说明安全用电常识5)c.树立安全用电意识11、电磁知识在技术中的应用1)a.举例说明电磁知识在技术中的2)a.列举电磁学发展史中的典型3)b.说明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对社会发展的作用4)a.列举在自然界或生命活动中的电现象5)b.能根据具体要求绘制简单的电磁控制电路单元4 波1、波1)a.列举波的存在2)a.描述波的简单知识3)a.知道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2、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现象1)a.知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2)a.举例说明光的反射现象3)a.描述光的反射定律4)a.辨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4)a.辨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5)a.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6)a.举例说明光的折射现象7)a.描述光的折射规律8)b.能使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解释简单的现象3、人眼球的作用1)a.知道人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2)c.应用凸透镜模型解释人眼球的成像作用3)a.描述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4)c.树立保护眼睛和用眼卫生的意识4、电磁波1)a.知道太阳光的组成2)a.感知电磁波的存在3)a.知道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都是电磁波4)a.举例说明超声波、愁眉泪眼、红外线、激光等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5、我国古代的光学成就1)a.知道我国古代在光学方面取得的成就6、现代通信技术1)a.举例说明电磁波在传递信息中的应用2)a.举例说明电视、移动电话、同步卫星通信、激光通信、网络等的进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单元5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1、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氧循环1)a.知道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的主要途径2)a.知道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的主要途径2、物质间的相互转化1)b.说明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关系2)b.说明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关系主题4 能与能源单元1 能的转化与守恒1、能的多种形式1)a.列举能的多种形式(机械能、内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2、机械能1)a.识别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2)a.知道动能大小跟质量、速度的定性关系3)a.知道重力势能跟质量、举高高度的定性关系4)a.知道弹性势能跟弹性形变的定性关系5)a.举例说明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6)a.描述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含义7)b.能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释简单的现象3、机械功1)b.理解功的概念2)a.理解功的单位3)c.应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4)b.解释做功伴随能的转化(或转移)4、杠杆1)a.指认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2)b.绘制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图示3)b.概述杠杆的平衡条件4)c.能使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5)a.举例说明人体中的杠杆5、滑轮1)a.辨认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2)a.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3)a.知道滑轮组的特点(限于两个滑轮的滑轮组)4)b.会使用滑轮组(限于两个滑轮的滑轮组)解决简单的问题6、功率1)b.说明功率的概念2)a.知道功率的单位3)c.应用功率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4)b.从能的传递和转化来说明功率7、内能1)a.知道克服摩擦力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关系2)a.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3)a.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用热量来量度内能的变化4)a.举例说明化学能与内能的转化5)b.说明人体能量来源及其转化6)b.说明生物体能量的来源及其转化8、电功1)b.概述电功的概念2)a.知道电功的单位3)a.列举决定电功大小的因素4)a.知道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可以用电功来量度5)c.应用电功的公式计算用电器消耗的电能6)b.能根据电能表读数的变化估算消耗的电能 9、电功率1)b.概述电功率的概念2)a.知道电功率的单位3)c.应用电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4)a.知道额定功率的概念5)a.能从说明书或铭牌上识别用电器的额定功率10、测定小灯泡的功率1)b.说明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原理2)b.会绘制实验的电路图3)b.能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4)b.收集和整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11、核能的利用1)a.知道裂变和链式反应2)a.知道聚变和热核反应3)a.知道放射线及其应用4)a.知道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的原理来工作的12、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a.举例说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2)a.举例说明能量的转化与传递有一定的方向性3)c.通过对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发现史的学习,领悟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单元2 能源与社会1、能源1)a.知道能源的分类2)a.列举各类能源的特点3)a.举例说明太阳是地球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主要来源 2、能源的利用1)a.描述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2)a.知道能源的利用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3)a.知道提高效率和节能的关系4)c.树立提高效率的意识5)a.知道过度开发和不可再生能源带来的社会问题6)a.知道能源合理利用和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主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单元1 四季星空1、阳历和地球公转1)a.说出阳历(包括节气)和地球公转的关系2、农历与月相1)a.识别月相(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2)a.根据具体的月相说出农历的大致日期3)a.知道农历中的阴历成分是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的单元2 太阳系与星际航行1、太阳和月球1)a.描述太阳的基本概况(太阳的大小、温度、外部大气组成)2)a.描述月球的基本概况(月球的大小、状况、环形山)2、太阳活动与人类1)a.列举太阳活动的基本类型(太阳黑子、日珥)2)a.列举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3、太阳系1)a.描述太阳系的总体构成2)a.识别八大行星3)a.描述慧星的构成,知道哈雷彗星4、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1)a.知道人类探访月球的历程2)a.知道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单元3 银河系与宇宙1、银河系1)a.描述银河系的构成、大小2)a.描述银河系的形状(正面观、侧面观)2、宇宙1)a.知道红巨星、白矮星、中子星、黑洞2)a.知道超新星爆发3)a.知道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4)a.知道宇宙是无边的、膨胀的5)c.从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恒星的演化,地球的演化,生命的起源与演化中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6)c.知道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发展,领悟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主题2 人类生存的地球单元1 地球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a.知道地球是一个椭球体2)a.知道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方法2、地球仪和地图1)a.知道经线、纬线2)a.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确定地理位置3、平面示意图1)b.学会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单元2 地形与地壳的运动1、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1)a.描述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2、地壳运动1)a.知道地壳是变动的2)a.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3)b.关注人类如何提高防震抗灾能力3、板块学说1)a.知道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2)a.描述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3)c.领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4、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1)a.知道流水、风、冰川等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2)a.知道外力作用对地形影响的特点5、地形1)a.识别主要的地形特征2)b.解释简单的地形等高线图单元3 土壤和水体1、地球上的土壤1)a.知道土壤是由水分、空气、矿物质和腐殖质构成,土壤中有大量的生物 2)a.识别不同的土壤类型,说出不同性状的土壤对植物生长有不同的影响3)a.感知植物对土壤有保护作用2、土壤污染及保护1)a.知道我国和当地的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土壤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2)a.知道保护土壤和防止土壤污染的重要性3)a.列举保护土壤和防止土壤污染的主要措施单元4 地球上的水体1、水体的分类1)a.知道水体的分类2、水循环1)a.描述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环节3、水资源1)a.知道我国水资源的分布2)b.关注世界及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危机3)a.列举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单元5 天气与气候1、天气与气候1)a.知道天气与气候的概念2、人工降雨1)a.列举人工降雨的主要方式3、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1)a.描述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2)a.描述我国西部干旱气候的主要特点4、气象灾害1)a.知道寒潮、台风和洪水等主要的气象灾害2)a.列举主要气象灾害的防灾抗灾的措施5、空气质量报告1)b.查阅各种媒体发布的空气质量报告6、人类与气候1)b.关注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主题1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单元1 环境与资源1、资源的特性与合理开发1)b.关注本地区资源的特性与合理开发利用的措施(包括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2)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及防治措施 1)a.知道大气污染与防治(酸雨、汽车尾气、、可吸入颗粒物(粉尘))2)a.知道水体污染与防治(富营养化、工业废水、生活废水)3)a.知道土壤污染与防治(固体废弃物)3、我国自然灾害的概况和减灾防灾泊措施1)a.知道我国自然灾害的概况和减灾防灾的措施(如水旱灾害、风灾、地震、虫灾、滑坡、泥石流、沙尘暴等)4、可持续发展1)a.知道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及意义单元2 现代农业与基因工程1、现代农业技术1)a.知道生态农业对提高农业生产力的作用2、基因工程1)a.列举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单元3 通信与交通1、现代通信技术1)b.关注现代通信技术对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交通1)b.关注交通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单元4 材料1、传统材料和新型材料1)a.举例说明传统材料(钢铁、铜、铝、水泥、橡胶、陶瓷、塑料、玻璃等)对人类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环境的影响2)a.举例说明新型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对人类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单元5 空间技术1、航天器技术1)b.关注航天器技术(例如运载火箭、人选卫星、载人航天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的基本功能及其应用2、空间资源开发和空间环境污染1)a.知道空间资源开发和空间环境保护的概况3、空间技术1)b.关注空间技术对改善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