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专题02 地球与地球运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8年高考地理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专题02 地球与地球运动

资源简介

2018年高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专题2 地球与地球运动
【知识规律背一背】
一、两地间最近航程的判断方法
1.若两地经度和等于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程是经过两极点,具体又分三种情况:
(1)若两点同位于北半球,应先向北,过北极点后,再向南。(如图1)
(2)若两点同位于南半球,则先向南,过南极点后,再向北。(如图2)
(3)两地位于不同半球,则要具体看过哪一个极点的为劣弧。(如图3)
2.若两地经度和不等于180°,即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是与经线圈斜交。具体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1)甲位于乙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后向西南;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后向西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如图4)
(2)甲位于乙的西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东北,再向东,后向东南;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再向东,后向东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如图5)
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示意图
运动轴心及轨道  
轨道为赤道;绕地轴旋转,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66°34′夹角
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位置有近日点(1月初)和远日点(7月初)之分
方向
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
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
周期
1恒星日;23时56分4秒
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速度
角速度
除南北极外,大约为15°/小时
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平均角速度为1°/天
在近日点时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速度较慢
线速度
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
三、地球运动及相关地理现象时空规律总结
空间分布
时间分布
冬季(北半球)
夏季(北半球)
地球自转
绕地轴旋转形成赤道面,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地轴穿过的北极地区背向太阳,北半球受热少
地轴穿过的北极地区朝向太阳,北半球受热多
地球公转
形成公转轨道面(黄道面),太阳位于近圆形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冬半年较短
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夏半年较长
晨昏线
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均为零,把全球分为昼夜两半球,大气散射导致昼半球实际范围大于夜半球,随地球自转,晨昏线西移
北半球晨线随纬度增大而东偏,昏线随纬度增大而西偏
北半球晨线随纬度增大而西偏,昏线随纬度增大而东偏
正午太阳高度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且等距离南北对称
12月22日左右,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
6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
昼夜长短
太阳直射哪个球,哪个半球昼就长,并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日出方位
太阳总是东升西落,北半球太阳轨迹在南天空,南半球太阳轨迹在北天空
东南出,西南落。南北半球相同
东北出,西北落。南北半球相同
四、日期及其范围的判断
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是人为统一规定的,基本上与180°经线重合,但有几处弯曲,其西侧总比东侧早一天。
日期的分界线一般有两条:一条是时间界线,即24时或0时,它是随地球自转而自东向西移动的日期分界线,是前一天结束和新一天开始的经线;另一条是空间界线,即日界线。从时间界线(24时或0时)向东至空间界线(180°经线)为今日的范围,从时间界线向西至空间界线为昨日的范围,如图所示。?
五、季节的推算
地理现象
北半球夏季(夏半年)
北半球冬季(冬半年)
地球公转运动
7月在公转轨道上远日点附近,公转角速度、线速度较慢
1月在公转轨道上近日点附近,公转角速度、线速度较快
昼夜分布
北极地区有极昼,南极地区有极夜,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南半球反之
南极地区有极昼,北极地区有极夜,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北半球反之
正午太阳高度
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较大,6月22日北回归线以北的各纬度地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较大,12月22日北回归线以北的各纬度地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太阳直射点位置
位于北半球
位于南半球
太阳升落方位
太阳东北升、西北落(极昼区除外)
太阳东南升、西南落(极昼区除外)
日出日落时间
北半球各地日出时间早于6∶00,日落时间晚于18∶00
北半球各地日出时间晚于6∶00,日落时间早于18∶00
气压中心
大陆上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亚洲(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势力较强
大陆上形成高压,海洋上形成低压,亚洲(蒙古)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势力较强
风向
南亚吹西南风、东亚吹东南风
南亚吹东北风、东亚吹西北风
等温线
大陆上向北凸出(北半球向高纬,南半球向低纬,)海洋上向南凸出(并半球向低纬,南半球向高纬)
大陆上向南凸出(北半球向低纬,南半球向高纬),海洋上向北凸出(北半球向高纬,南半球向低纬)
特殊天气
我国东南沿海有台风、江南有伏旱和梅雨、华北有春旱
寒潮活动频繁、北方沙尘暴频繁
气压带与风带
北移,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为副高压控制
南移,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为西风带控制
雨季
北半球季风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进入雨季
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进入雨季
河流汛期与水文现象
北半球流经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河流和以冰雪融水为主的河流进入汛期
北半球流经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进入汛期,高纬河流有结冰现象,处于较高纬度且自低纬流向高纬的河出现凌汛现象
高山雪线、极地冰川范围
北半球高山雪线上移、北极极地冰川范围缩小,南半球反之
北半球高山雪线下移、北极极地冰川范围扩大,南半球反之
天山牧场
云杉林带以上放牧
云杉林带以下放牧
河口水文
北半球季风区河口盐度较低,同值等盐度线离河口位置处于较远时期
北半球季风区河口盐度较高,等盐度线向河口收缩,我国东南部河口可能出现咸潮
北印度洋洋流
特殊天气与旅游景观欣赏
洋流呈顺时针方向
钱塘江观潮(农历8月15~18日)、青海湖观鸟 (4~6月,5月最佳)、我国江南名山以夏季欣赏最宜
洋流呈逆时针方向
观赏哈尔滨冰雕、吉林雾凇的较好时期
舟山渔场鱼汛
墨鱼汛
带鱼汛
黄淮海平原盐度
夏季较低(淋盐)、春秋较高(返盐)
盐分稳定
三峡的“蓄清排浑”
6-9月汛期排浑
10月至次年5月枯水期蓄水
极地活动
南极地区观极光、北极科考佳
北极地区观极光、南极科考佳
动物迁徙
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北迁、苔原带驯鹿北迁
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南迁苔原带驯鹿南迁
北半球候鸟春季北飞,秋季南飞
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具体如下图:
(2)季节分布规律: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如下图所示:
七、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
规律
表现
对称
规律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例如23.5°N的昼长等于23.5°S的夜长
递增
规律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白昼变长黑夜变短
变幅
规律
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极昼、极
夜规律
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
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北半球)
【技能方法练一练】
一、晨昏线的综合运用技巧
根据晨昏线在地球上的位置、走向及其与其他地理点、线、面的关系,可以解决许多有关地球运动的问题。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若右图中AB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北极点;若BC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
2.确定东、西经
以0°经线为起点,随自转方向经度数增大的为东经度,反之为西经度。
3.确定地方时
(1)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2)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与之相对组成经线圈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4.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晨线的交点上的时间,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昏线的交点上的时间。某地日落日出时间的计算公式是12±昼长/2。
【例1】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回答(1)~(2)题。
(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①昼夜的更替 ②四季的更替 ③运动物体偏向 ④地方时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图中P地(  )
A.位于晨线上 B.位于昏线上 C.当地时间6时日出 D.当地时间8时日出
【答案】 (1)C (2)A
【例2】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A、B同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东半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B点的地方时是(  )
A.4时 B.8时 C.10时 D.14时
(2)该日,A点位于(  )
A.晨线 B.昏线
C.晨线和昏线都行 D.无法确定
【答案】(1)B (2)A
二、日期变更线的运用
1.在进行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时,尽量要按照东(经度或时区)早、西(经度或时区)晚的原则,尽可能不跨越日界线;在跨越日界线时,一定要注意日期的变化。
2.判断某一时刻,地球上两个不同日期范围各占多少时,可以先画出表示全球范围的数轴,然后在数轴上画出180°经线表示日界线,之后再按照时间计算的方法找出相应的零时线,最终则可以根据零时线向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零时线向西至180°经线为旧的一天确定两个不同日期的范围。如下图为新的一天占全球1/4的示意图:
【例3】右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线速度:P=Q=M=0>N
B.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
C.MO为晨线
D.NO为晨线
(2)此时关于日期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Q点的地方时为17:00
B.N地的地方时为6:00
C.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4日
D.再过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
【答案】(1)D (2)D
三、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分析
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理解几种数据间的关系。如图:
1.α=黄赤交角=回归线的纬度数=1/2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范围=1/2热带范围。
2.β=90°-2α=北(南)温带范围。
3.μ=α=90°-极圈的纬度数=1/2晨昏线移动的纬度范围=北(南)寒带的范围。
由此可见,黄赤交角的变大或变小将导致上述一系列现象的变化。
【例4】读图,完成(1)~(2)题。
(1)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
A.0°~20°N      B.0°~20°S
C.20°N~23°26′N D.20°S~23°26′S
(2)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
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B.北温带范围变小
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
【答案】 (1)C (2)A 
四、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1.昼夜之分、昼夜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三者都是地球上所固有的自然现象,虽然都涉及到昼夜状况,但成因各不相同。
昼夜之分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不涉及地球的运动,而是由“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特性所决定的。
昼夜更替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主要是由地球自转这一运动而产生的,因光源来自太阳,所以昼夜更替的周期就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如果地球不自转,只要公转也会产生昼夜更替,只不过昼夜更替时间较长,为一年。
昼夜长短变化是除赤道以外,其他纬度地区随地球公转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化,形成原因是地球公转过程中黄赤交角的存在。
太阳直射该地,该地不一定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各地夏至日这一天昼最长,南半球各地冬至日这一天昼最长。
昼变长夜变短不等于昼长夜短,如北半球昼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但其可能直射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也可能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
2.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和昼夜长短时间计算
理论含义:过晨线为日出,过昏线为日落,从日出到正午再到日落为昼长时间。
日出、日落与昼夜长短的关系示意图
计算方法:
(1)找到该点所在纬线与晨昏线相交点;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时间为日出时间;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时间为日落时间。
(2)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24-夜长时间=(昼弧所跨经度/360)×24。
规律:同纬线日出、日落地方时相同,昼长时间相同;南北半球对应的纬线,如北纬(如40°N)的昼长等于南纬(如40°S)的夜长;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极点将近半年是极昼或极夜,极圈仅出现一天极昼或极夜,赤道全年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3.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1)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该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另一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则越短。
(2)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现象,而南半球则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则相反。
(3)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4)太阳直射的纬线或地区白昼不一定最长。
(5)昼夜长短的变化,可借助下图进行直观形象的记忆。
4.昼夜长短的分布、变化特点的判断技巧
(1)由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看分布。
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地地区出现极昼;另一半球则相反。
(2)由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看变化。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另一半球则相反。如下图所示:
5.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1)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相反。
(2)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相反。
(3)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全球昼夜平分。
(4)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例4】下图是冬至日四地纬线昼弧、夜弧分布状况。据此回答(1)~(2)题。
(1)四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2)图中乙和丁的周长相等,则(  )
A.日期相反 B.雨季时间相反 C.日出、日落时间相反 D.昼夜长短相反
【答案】 (1)B (2)D
【例5】下图表示一年中某段时间,全球①②③④四个不同地点昼长的变化规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地点④位于北半球,图中M点代表的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假如地点②位于北半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的排列顺序,正好是纬度从高到低
B.地点①可能位于80°N
C.图示期间地点③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
D.地点④在一年之中,有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1)D (2)C
五、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该地的地方时为12时。
(2)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3)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向南方;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向北方。
(4)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持各层楼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见图甲,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H。
(5)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90°(如图乙)。
(6)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下,由于向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得到的光热多,背阳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影响到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
【例6】我国南方某市(纬度约21.5°N)的小黄家准备在某楼盘中间位置买房,楼高42米,楼层高3米,楼间距30米,楼后有一停车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小黄的爷爷不想买太高的楼层,又怕冬季正午室内晒不到太阳,那么小黄家最好买(  )
A.2楼         B.5楼
C.8楼 D.10楼
(2)小黄的父亲想在停车场买一个停车位,现在只有甲、乙、丙、丁四个车位,他怕夏天车被晒时间太长,最好选择(  )
A.甲车位 B.乙车位
C.丙车位 D.丁车位
【答案】(1)B (2)B
【例7】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条件和环境条件显著改善。请读下图,运用以下公式及相关知识回答(1)~(3)题。
①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H=90°-∣φ-δ∣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纬度,取正值;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②tan35°≈0.7 tan45°≈1 tan60°≈1.732
(1)房地产开发商在某城市(北纬30°)建了两幢商品住宅楼(上图),某户居民买到了北楼一楼一层的一套房子。请问,该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的时间大约是:
A. 1个月 B. 3个月 C. 6个月 D. 9个月
(2)为避免纠纷,房地产开发商在建楼时,应该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阳光直接照射。那么在两幢楼房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南楼的高度最高约为:
A. 20米 B. 30米 C. 40米 D. 50米
(3)若其中某房主欲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需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那么日照图与热水器安置方式不合理的是:
【答案】(1)C (2)B (3)D
【经典试题测一测】
【2018届高三模拟题】
1.(【全国市级联考】湖南省常德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检测考试(期末)地理试题)冬日的阳光显得格外和煦而温暖,下图为常德某市民2017年12月21日16:30在城郊某农家乐周围拍摄的一幅图片。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上图中公路延伸的方向为
A. 东北一西南 B. 东南一西北 C. 东西 D. 南北
【答案】B
点睛: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日落西南方向,树影朝向与日落方向相反,为东北方向。图中公路延伸的方向与树影朝向垂直。
(【全国市级联考】陕西省安康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联考(第二次)地理试题)大气本底站是大气本底监测站的简称。下图为我国中科院区域大气本底观测网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下列中科院大气本底站中,由自然原因导致PM2.5浓度最高的可能是
A. 阜康 B. 长白山 C. 贡嘎山 D. 鼎湖山
3.室外风向标的标杆(杆长为2m)一年中正午影子长短变化幅度排序正确的是
A. 长白山<兴隆<鼎湖山<阜康 B. 鼎湖山=贡嘎山=兴隆=阜康
C. 鼎湖山<贡嘎山<兴隆<长白山 D. 长白山>兴隆>贡嘎山>阜康
4.下列气温测量
A. 鼎湖山的积温低于长白山 B. 阜康日温差小于兴隆
C. 贡嘎山山顶日高温高于北京 D. 北京年温差小于阜康
【答案】2.A 3.C 4.D
【解析】
2.PM2.5浓度指的是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的浓度,空气干燥,植被稀少,大气中颗粒物深度越大。中科院大气本底站中,阜康位于西北干旱区,由自然原因导致PM2.5浓度最高的可能是阜康,A对。长白山、贡嘎山、鼎湖山气候湿润,植被覆盖率高,B、C、D错。
3.在温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相同,都是47°,室外风向标的标杆一年中正午影子长短变化幅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相同。鼎湖山有北回归线穿过,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也是47°,所以正午影子长短变化幅度排序正确的是鼎湖山=贡嘎山=兴隆=阜康,B对。A、C、D错。
4.气温测量中,鼎湖山的纬度最低,积温最高,高于长白山,A错。阜康位于内陆,气候大陆性强,日温差大于兴隆,B错。贡嘎山山顶海拔高,气温低,日高温低于北京,C错。北京距海洋近,年温差小于阜康,D对。
点睛:PM2.5浓度指的是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的浓度,空气干燥,植被稀少,大气中颗粒物深度越大。在温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相同,都是47°,相同高度物体正午影子变化幅度相同。
(【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期末地理试题)2017年9月28日,某科者队在东非戈草原乘坐热气球追踪野生动物迁徙。下左图是动物迁徒路线示意图,下右图是某科考队员日出时在热气球上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科考队最可能在
A. ①路线附近 B. ②路线附近 C. ③路线附近 D. ④路线附近
6.科考队员用微信直播日出的情景,居住在福州的朋友同步观看的时间是
A. 5:15 - 5:45 B. 8:15 - 8:45 C. 11:15 -11:45 D. 14:15 -14:45
7.该科考队员位于图中热气球的
A. 正北方向 B. 正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东南方向
【答案】5.B 6.C 7.D
【解析】
【点睛】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都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都东南日出、西南日落;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时,全球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全国市级联考】浙江省台州市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地理试题)2017年9月6日凌晨,太阳M处爆发一次强太阳活动。完成下面小题。
8.图示太阳活动爆发于
A. 太阳内部 B. 色球层 C. 光球层 D. 日冕层
9.该太阳活动低峰年时
A. 农业倾向于减产
B. 地球上降水偏少
C. 高纬地区极光消失
D. 短波通信信号增强
【答案】8.B 9.A
(【全国百强校】清华大学2018年2月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文综地理试题)行道树是指种在道路两旁及分车带,给车辆和行人遮荫并构成街号的树种。下图为一摄影爱好者在我国北方某城市朝正西方向拍摄的道路景观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0.该照片拍摄的当地时间大约是
A. 6:00 B. 9:00 C. 13:00 D. 18:OO
11.图中行道树落叶有明显的时间差异,且空间上间隔分布明显,原因是
A. 落叶较晚的树所处土层较厚 B. 落叶较晚的树附近水分较好
C. 树种小同对环境适应有差异 D. 周同路灯照射光照时间较长
12.该地区行道树多以耐旱、酬寒的法国梧桐为主,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开放性 D. 可变性
【答案】10.B 11.D 12.A
【解析】
【点睛】夏季,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大部分地区6:00之前太阳从东北方向日出,18:00之后太阳在西北方向落下;冬季,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6:00之后太阳从东南方向日出,18:00之前太阳在西南方向落下。
(【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金光穿洞”是指落日余晖照亮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桥洞侧壁,金光灿灿的光辉映满桥洞。每年有两次日落方向与十七孔桥走向相同,其中一次出现在5月8日前后。下图为“金光穿洞”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此桥的走向大致是
A. 东南一西北向 B. 东北一西南向 C. 南北向 D. 东西向
14.日落方向与十七孔桥走向相同的另外一个日期是
A. 1月8日前后 B. 2月6日前后 C. 8月6日前后 D. 11月8日前后
【答案】13.A 14.C
【解析】
点睛:日落方向与十七孔桥走向相同,根据日落方向,判断桥的走向。日落方向相同的两个日期,是关于夏至或冬至对称的两个日期。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在北半球,把手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方向,在当地时间中午12点前,按顺时针沿时针与12点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的平分线方向为南方(如下图a),中午12点后,按逆时针,沿时针与12点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的平分线方向为南方。北京时间上午7时,正在罗布泊(41°N,90°E)野外考察的李教授将手表的时针对准了刚刚日出的太阳(图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李教授所在地的正南方应该是图b中的
A. S1 B. S2 C. S3 D. S4
16.图c中,能正确表示此时晨线的是
A. L1 B. L2 C. L3 D. L4
【答案】15.C 16.C
【解析】
点睛:北京时间上午7时,罗布泊的地方时是5时。根据表中时间刻度,太阳位置不动,表盘顺时针旋转,时针指向5点,指向太阳方向,此时是中午12点前,按顺时针沿时针与12点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240°,角的平分线与12点方向夹角是120°,方向为南方。
【2017届高三模拟题】
(山西省太原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12月月考测)如图1所示,2015年2月28日北京时间11时,某地(105°E)花坛呈现“一半亮、一半暗”。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该日北京时间15时花坛受阳光照射情况的为
2.若不考虑天气状况,该地能再看到图中所示情景的日期大致为
A.7月13日 B.4月12日
C.10月14日 D.8月28日
【答案】1.D 2.C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下图为福建省某校马蹄形教学楼的顶层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0、教室以采光好、强光不直接射入为宜,下列教室可能符合此条件的是 ???A.教室1?????????B.教室2?????C.教室3?????????D.教室4
11.早晨,太阳光从A窗射入教室
?A.此时,索契(39°57′24″E)夕阳西下
?B.此时,纽约(74°0′0″W)
?C.此季节,适宜到北极地区科学考察
D.此季节,非洲热带草原动物正在向南迁徙
【答案】10. B 11. C
【解析】
试题分析:
10、根据题目条件,强光不直接射入为宜,教室3、教室4都是强光直入教室,C、D错。教室1南面有楼梯、办公室阻挡光线,采光条件较差,A错。该地位于北半球,依据太阳东升西落,采光条件好,和教室2符合。有走廊通道,强光不直接射入的为教室2,B对。
11、读图,A窗位于教室北侧,早晨太阳从A射入,说明太阳东北升,为北半球夏季,北极地区是极昼现象,适宜到北极科考,C对。福建位于东8区,正值早晨,索契位于东二区,应该为子夜,A错。纽约位于西五区,应为傍晚,B错。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向北迁徙,因北部热带草原是夏季,降水多,水草丰富,D错。
【考点定位】读图分析能力,时间计算,区域地理特征。
【名师点睛】图示教室中,只有教室1采光条件差。南面的教室3、教室4有强光直接射入教室,只有教室2受廊道影响,阳光不能直接射入教室中。根据经度,计算出区域的时间,判断昼夜等状况。
(四川省成都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6.该地区南部山地坡度较陡,其原因可能是
A.风力侵蚀 B.断层相对上升 C.岩层褶皱隆起 D.流水侵蚀
7.与①河比较,②河
A.冰期更短 B.落差更大 C.含沙量更大 D.有凌汛
8.图中M地与海口(20°N,110°E)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相差最小的日期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 12月22日
【答案】6.B 7.C 8.B
【解析】
试题分析:
纬的河段,②河由高纬流向低纬,没有凌汛,D错。故选C。
8.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上时,该地与海口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为两地纬度差值,为14.5°左右,而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M地正午太阳高度为79°,海口为86.5°,相差7.5°左右,为最小,故选B。
考点:地质构造与地貌 河流水文特征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7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2016年10月15日至16日,第八次金砖国家(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领导人峰会在印度果阿(15°26′N,73°50′E)举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举行时,果阿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
A.70° B. 90° C. 60° D.55°
2.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举行期间,果阿以高温晴好天气为主,其主要原因是
A.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B.纬度较低,盛行东北季风 C.临近海洋 D.北部山地的阻挡
【答案】1.A 2.B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以及区域气候特征的成因。
(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统练(二))世界第6个迪士尼主题公园——上海迪士尼乐园,于2016年6月16日正式开业。读“迪士尼乐园全球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3. 6个迪士尼乐园城市
A.均分布在北温带B.均分布在人口稠密区 C.均分布在东半球D.均分布在中纬度地区
14. 6月16日,迪士尼乐园城市中
A.最早进入这天的是东京 B.白昼最短的是巴黎
C.正个人阳高度最大的是上海 D.日出地方时最早的是奥兰多
15、上海迪上尼乐园开业,将
A.使东京乐同客流大幅度下降 B.严重冲击中国国内的传统文化
C.促进上海城市功能区集聚发展 D.缓解上海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答案】13、B 14、A 15、C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主题公园的分布及影响,昼长、正午太阳高度比较。
(宁夏银川一中2017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下图为“我国甲、乙、丙三地某年内的日出时刻变化曲线图”,图中的a、b、c、d、e为节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地的方位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丙地的东南 B.乙地位于丙地的西南
C.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 D.丙地位于甲地东北
11.下列关于图中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a和c为同一节气 B.d节气时,丙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的最大值
C.三地中,丙地位于东七区 D.b节气时,乙地的昼长小于12小时
【答案】10.C 11.D
【解析】
试题分析:
11.我国位于北半球,各地都是夏至日出最早,冬至日出最晚,故b节气为冬至日,d为夏至日,则推导出a为秋分日,c为春分日,e为为秋分日,A错。夏至日时,北回归线及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丙地昼夜长短变化小,纬度低,应位于赤道附近,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不达最大值,B错。读图可知,丙地二分日日出北京时间为6:16分,地方时为6点,所以该地大约在东经116°附近,位于东八区,C错。b节气为冬至日,我国各地昼短夜长,昼长短于12小时,D对。故选D。
【考点定位】昼夜长短的变化
【名师点睛】日出和日落的方位和时间与当地当时的昼夜长短有关:
1. 昼长夜短时日出方位为东偏北(北半球)、东偏南(南半球);日落方位为西偏北(北半球)、西偏南(南半球)。日出时间南北半球均为6时以前,南北半球日落时间均为18时以后。
2. 昼短夜长时日出方位为东偏南(北半球)、东偏北(南半球) ;日落方位为西偏南(北半球)、西偏北(南半球)。日出时间南北半球均为6时以后,南北半球日落时间均为18时以前。
3. 赤道:全年昼夜等长,6时日出18时日落;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方位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直射赤道,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