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帝国的兴替 教学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明清帝国的兴替 教学课件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
王莽新朝→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和北方十六国
→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与辽、西夏→
南宋与金→元


回顾朝代:
明朝的建立
1.背景:
元朝末年,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激化,激起大规模农民起义。
堂堂大元,奸佞当权,
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
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
朱重八(17岁)悲惨家事儿:
四月初六父亲饿死,
初九大哥饿死,
二十二日母亲饿死。
朱重八家族的名字: 朱重八高祖名字:朱百六;
朱重八曾祖名字:朱四九; 朱重八祖父名字:朱初一;
朱重八父亲名字:朱五四。
朱重八转运了:17岁当和尚,25岁时,寺庙遭焚毁;他走投无路,参加抗元的起义军;依靠自己的勇敢、智慧、运气,在义军中脱颖而出,后来领导起义军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
2.建立:
1368年,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江苏南京)。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南京明故宫遗址
朱元璋
3.统一中国:
1368年秋,明军攻占大都,蒙古残余势力逃往漠北。此后,明军先后平定西北等地,统一中国。
明 朝 疆 域 图
明 朝 疆 域 图
西藏
云南
注意:明朝时包括今天的台湾岛,黄岩岛、南海诸岛都为中国领土
明朝前三任黄帝
明成祖朱棣
建文帝朱允炆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建文帝
朱棣
京师
靖难之役
xuē fān
削 藩
yān dì
燕 王 朱 棣
jìng
靖 难
朱棣真的是帮助建文帝平定身边的“祸难”吗?
3、明朝的统治
(1)明代前期
政治:
经济:
外交:
表现
影响
(2)明中后期
废除丞相、创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和迁都北京
强化皇权,奠定了明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
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和提高手工匠身份
使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
郑和下西洋
开辟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在世界范围内的先进地位。
改革赋税制度,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
推动市镇经济高度繁荣。
措施
影响
紫禁城·七律
金碧辉煌紫禁城,
红墙宫里万重门。 太和殿大乾清静,
神武楼高养性深; 金水桥白宁寿秀,
九龙壁彩御花芬, 前庭后院皇家地,
旷世奇观罕见闻。
找出地图上与明朝政权并立的政权,从北京的地理位置等方面思考影响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的因素。
明 朝 疆 域 图
3.结合课文第5页内容,观察图例中的长城位置,想一想,明朝统治者为什么要继续大修长城。
明成祖朱棣
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
南京偏于江南一隅,不利于控制北方局势;
朱棣在发动政变之前就是燕王,驻地在北京,势力范围也在北京;当时北方边患比较严重,受鞑靼和瓦剌的威胁,所以朱棣实行所谓“天子戍边”的政策
○阅读第3页第2段,分析明朝衰亡的原因。
1、赋税和各种杂税负担增加
2、土地兼并恶性发展,大量农民破产逃亡
3、常年用兵
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明末的农民,面对当时的情况,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4、连年天灾
4、明末农民起义
(二)明末农民起义有哪些?
高迎祥
张献忠
李自成
(三)为什么明末农民起义能够迅速发展,并得到农民的支持?
因为起义军的做法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粮食的需求。
17世纪,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形成新的民族——满族,建立后金政权。
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
号为“清”
1644年,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的农民军,
迁都北京,清王朝逐渐统治整个中国
理一理:清朝的建立、发展过程
材料:在入关之前,清朝统治者在关外就已经推行“剃发易服”政策。入关后,清朝政府为吸引满人入关,在近京府县圈占土地。
(1)材料一反映了清初统治者实施的哪两项弊政?这些弊政带来了什么影响?
(2)清初统治者是如何解决上述影响的?
调整后效果怎样?
制止了社会经济的倒退逆转,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出现康乾盛世;
从清初统治者政策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统治者制定政策时应该顺应民意;
(2)发现问题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调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