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操作复习要点及考点总结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信息技术操作复习要点及考点总结

资源简介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内容盘点
(WORD部分)
设置字体、添加底纹
字体的设置:选中文字——格式——字体
字符间距、文字效果的设置:选中文字——格式——字体——字符间距、文字效果
底纹的设置:选中文字——格式——边框和底纹
2、设置段落、行距
选中段落——格式——段落——行距、首行缩进(找特殊格式)、段前段后、左缩进右缩进
3、页面设置
文件——页面设置 页边距(上下左右)、纸型
4、图片
插入图片:先把光标放到插入的位置,插入——图片——来自文件
图片大小设置:选中图片——格式——图片——大小——输入高、宽值(根据情况取消或勾选“锁定纵横比”)
图片环绕方式的设置:选中图片——格式——图片——版式——选择合适的环绕方式(若找不到需要的环绕方式,点击高级)
5、艺术字
插入艺术字:先把鼠标光标放到插入的位置,插入——图片——艺术字
艺术字环绕方式的设置:选中艺术字(鼠标呈四向箭头单击)——格式——艺术字——格式、版式
更改艺术字的样式、字体:选中艺术字——艺术字工具栏(若没有,选择视图菜单——工具栏——艺术字)
6、自选图形
插入自选图形:插入——图片——自选图形——出现自选图形对话框选中合适的图形,然后拖拉鼠标绘制图形
自选图形的设置:选中自选图形——格式——自选图形——设置自选图形格式——颜色线条、大小、版式
7、文本框
插入文本框:插入——文本框——横排、竖排
文本框的设置:文本框上单击——格式——文本框——设置文本框格式——颜色线条、大小、版式
8、项目编号
选中需要添加项目符号的段落——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编号
9、特殊符号
插入——特殊符号——特殊符号
10、分栏
分栏:格式——分栏——选择分的栏数
取消分栏:格式——分栏——选择一栏
11、页眉和页脚、页码
视图——页眉和页脚
插入——页码
14、保存、另存文件
文件——保存
文件——另存为
(EXCEL部分)
一、几个基本概念
1. 工作簿:Excel支持的文档叫做工作簿(Book)。当启动Excel时,系统自动打开一个工作簿,默认名字为Book1,以.xls为扩展名。一个工作簿可以包括多张工作表。
2. 工作表:工作簿由工作表组成,每一个工作表用一个标签来进行标识(如Sheet1),工作表可以更名。
3. 单元格:工作表格区域中每一个长方形的小格就是一个单元格。在单元格中可以存放字符或数据。列号和行号连接在一起构成了单元格在工作表中的地址(坐标)。列号写在行号的前面,如A1、C3等。
4. 数据的类型:
(1)字符型(文本):由字母、汉字或其他符号组成的字符串。在单元格中默认为左对齐。
(2)数值型:可以进行数学运算的数据,输入的数值在单元格中默认为右对齐。
(3)日期型:表示日期的数据。输入日期的格式为年/月/日 或月/日,如2007/11/18或11/18。 数据类型的定义可以通过下列步骤进行:选中定义单元格区域→“格式”菜单→“单元格”→“数字”→对单元格的数据类型进行定义(如数值、日期、文本等)
二、行高、列宽调整及边框线、底纹设定
1. 把鼠标指向行标头(或列表头)间分界线上,鼠标指针变成双箭头,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可调整行高或列宽。
2. 通过菜单调整:选择单元格→“格式”→“行”(或“列”)→“行高”(或“列宽”),输入值即可。
3. 边框线设定:选中需要设置边框线的单元格→单击格式栏“边框”按钮右侧小下拉箭头→选择“所有框线”。
4. 选中需要填充的区域,单击工具栏上的“填充颜色”。
三、有关数据处理
1. 数据的自动填充:有规律的一列(或行)有序数据可以用填充的方式输入。
2. 合并单元格:选中需合并的单元格,单击格式栏“合并居中”按钮。如果对原合并单元格不想再合并,可选中合并的单元格,再次单击“合并居中”按钮,取消合并。
3. 自动换行:选中需自动换行的单元格,格式→单元格→对齐→自动换行。
四、插入图表步骤
选中需生成图表的单元格区域(包括数据标题)→“插入”菜单(或单击工具栏“图表向导”按钮)→根据考题选择插入图表类型→单击“下一步”→步骤2—数据源数据→步骤3—分类X轴按考题要求输入姓名(或其他文字)→步骤4—图表位置→“完成”
五、有关公式和函数的应用
在Excel中,公式和函数的各种符号必须使用半角符号,包括= ( ) : ,” > < 等,公式和函数最好是在英文状态下输入。 中文、英文输入法切换的组合键是“Ctrl+空格”。(或利用任务栏输入法按钮 选择)。
1. 求和函数: =SUM(范围),范围为求和数据的矩形区域,如:E4:G4 、 E5:G20等。
2. 求平均值函数: =AVERAGE(范围) ,计算选定范围内数据的平均值。
3. 计数函数 =COUNT(范围) ,对范围内的数据单元格进行计数统计,结果为一个整数值。如COUNT(E3:E21)
求最大值 MAX(范围) 求最小值 MIN(范围)
(Photoshop部分)
1、图层:
新建 图层→新建→图层
删除 右击图层,选择删除图层
重命名 右击图层,选择图层属性
顺序的调整 选中图层,按住鼠标左键不放,直接拖动
可见图层的合并: 图层→合并可见图层
2、图像大小的调整:
图像→图像大小(注意:约束比例是否被选中)
3、选定工具:
选框工具:选择规则区域
套索工具:选择任意形状的区域
魔棒工具:选择单一颜色的闭合区域
全选和反选:
4、图层样式:
右击图层,选择“混合选项”,就可以设置图层样式了,如:内发光,投影,斜面和浮雕等效果,再根据要求对各种样式的参数属性进一步设置。
5、给指定区域或图层填充颜色:
选中区域或者图层,在颜色面板内设置好相应颜色(调整RGB的值),再用“编辑”→“填充”命令即可
6、文字
更改文字的属性(如颜色,字体,字大小) 选中文字图层,单击工具箱文字工具“T”,在上面的属性面板直接设置。
添加文字图层:先新建一个图层,再单击文字工具“T”,在图片上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动画出文字输入的区域,再在属性面板设置相应属性,在区域输入文字即可,文字框大小可以调整。
7、滤镜的使用
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滤镜(滤镜都在菜单“滤镜”下),再根据题目要求设置相应属性即可。
8、图像的调整:
图像→调整→
9、两张图片之间的复制:
要求两张图片必须都用photoshop软件打开,再根据要求先选中相应区域,执行拷贝命令,再到目标图层上执行“粘贴”命令即可。
¤ 在photoshop中操作时,要看清题目要求先选中相应图层再进行相应操作。
图像的保存:
(Flash部分)
一、客观题
1、关键帧:是指在其中定义了对动画的对象属性所做的设置或更改,使动画的对象在运动或变化中起关键作用的那一帧。
2、动画构成的要素:①由多个画面组成,并且画面必须连续。② 画面之间的内容必须存在差异,如:在位置、心态、颜色、亮度、等方面有所差异。③画面表现的动作必须连续,即后一幅画面是前一幅画面的继续。
3、舞台:是创建Flash文档时放置图形内容的矩形区域,这些图形内容包括矢量插图、按钮、文本框、导入的位置图形或视频剪辑等。
4、普通帧(延长帧):用来延续上一个关键帧画面,直到下一个关键帧开始,可以延长画面的显示时间。
5、Flash 图层的特点。
答:① 图层相对独立,各个层的对象互不影响,可以独立地控制各层对象的移动。② 增加图层不会增加最终影片文件的大小。③ 制作动画时应该把不同类型的元素放入不同的图层中。④ 不同图层中的对象叠放在一起时,位于上层中的对象会遮挡位于下层中的对象。
6、元件和实例的关系:实例是元件在场景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修改场景中的实例的属性不改变库中元件的属性,反之修改库中元件的属性,则该元件所有实例属性都将随之变化。
7、元件(又称符号、图符):是指在动画制作过程中可以重复使用的图形、动画片段、或者按钮,它们保存在库中。
8、简述 Flash 动画制作流程:新建Flash文档,同时设置好舞台背景的大小、颜色、动画播放的帧频等。制作各种动画对象。设置、编辑、调试动画。④保存、测试并发布Flash文档。
9、图形元件:是Flash中可以重复使用的的静态图像,或者是创建与时间轴相关联的动画,它不能提供实例名称,也不能在动作脚本中被引用。
13、Flash 中对图层的操作包括:①选取图层,也就是激活一个或者多个图层,将其设置为当前的操作图层。②删除。③复制。④锁定。⑤解锁。⑥隐藏。⑦显示。⑧重命名。⑨调整叠放次序。
14、渐变动画:又称组建动画,是指动画创作人员只需创建起始关键帧和结束关键帧的动画,Flash自动生成中间渐变过程中的动画。
17、逐帧动画的制作方法:①添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键帧。②关键帧中创建不同的但有一定联系的画面。
18、运动渐变动画(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答:在起始关键帧上创建一个对象,然后在结束关键帧上改变这个对象的大小、位置、颜色、透明度、旋转、倾斜、滤镜等属性,定义动画的渐变(动画或形状)类型,Flash 自动补上两个关键帧之间的动画渐变过程。
19、形状渐变(补间形状)动画的制作方法:在起始帧上绘制一个形状,然后在结束关键帧上更改该形状或绘制另一个形状,最后在两个关键帧之间建立形状渐变动画(补间形状),Flash会自动补上中间形状渐变过程。
20、逐帧动画和渐变动画在文件存储大小方面的区别:逐帧动画的关键帧较多,每一关键帧都要保存在文件中,导致文件体积相对较大,而渐变动画关键帧较少,能有效减少文件大小。
21、引导层动画的制作方法。
答:在补间动画层的上方,增加一个运动引导层,并绘制一条或者多条不规则路径,设置其帧数与被引导的补间动画层的帧数相等。让补间动画层起始关键帧和结束关键帧中的对象分别吸附到引导层中路径的两端,形成补间动画层中的各个对象沿同一条路径运动或者沿不同路径运动的动画。
22、遮罩动画的制作方法:依次设置遮罩层和被遮罩层,遮罩层中的动画对象可以是任一形状的几何体、元件实例、文字绘图等,被遮罩层中的对象不变,遮罩层和被遮罩层可以是静止图层,也可以是动画图层。
色阶
颜色
对比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