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专题06+细胞的生命历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8年高考生物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专题06+细胞的生命历程

资源简介

●浏览知识网络——胸怀全局
●高考考情分析——知己知彼
考纲要求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2)细胞的无丝分裂(3)细胞的有丝分裂(4)细胞的减数分裂(5)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6)动物的受精过程(7)细胞的分化(8)细胞的全能性(9)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10)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考情分析 高频考点 (1)理解细胞周期;(2)理解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数目以及DNA含量的变化;(3)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数目以及DNA含量的变化;(4)判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像;(5)理解细胞分化的实质和意义;(6)了解细胞衰老、凋亡的特点;(7)了解细胞癌变的原因和特点。
考查形式 常以扇形图、柱形图、线段形式考查细胞周期;以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以具体的事例考查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凋亡和癌变。
命题角度 细胞周期的判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染色体行为、DNA含量、区别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细胞分化的实质、细胞衰老和细胞癌变的特点、细胞凋亡的意义。
常见题型 选择题、综合题
备考建议 结合图示掌握细胞周期的概念、条件、起点和终点,理解其内涵和外延;利用图文转化法理解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形态、数目以及DNA数目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解释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采用列表比较法掌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异同点,注意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采用串联复习法将细胞分化与细胞工程等相联系,将细胞癌变与细胞增殖、动物细胞培养、单克隆抗体制备等知识联系起来,构建网络;运用理解记忆法掌握衰老细胞和癌细胞的特征与区别,理解掌握诱发癌症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基本技能攻略——各个击破
攻略一 巧用图解理解细胞周期
【例1】(2016年浙江卷,3)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前期,都进行1次染色质DNA的复制
B.细胞周期的G2期已经形成了 1对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
C.染色体数为2n=24的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中期II染色体数和染色体DNA分子数分別为12和24
D.若在G2期某染色质的1个DNA分子发生片段缺失,则该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均含有该异常DNA
【答案】D
【攻略技巧】具有细胞周期的生物是能够连续分裂的细胞,细胞周期的起点是一次分裂完成时,终点是下一次分裂完成时,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且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
攻略二 列表比较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的功能
【例2】(2015安徽卷)下图是某同学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拍摄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
B.乙细胞中染色体被平均分配,移向细胞两极
C.甲和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等,DNA含量相同
D.统计图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可计算细胞周期长
【答案】B
【攻略技巧】列表比较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的功能。(1)和线粒体的关系:细胞周期中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产生;(2)和核糖体的关系:有关的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3)和中心体的关系: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4)和高尔基体的关系:高等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攻略三 图示比较理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含量变化
【例3 】(2017年江苏卷,16)假如下图是某生物体(2n=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
C.若图中的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
D.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2 对同源染色体
【答案】A
【攻略技巧】利用曲线图理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变化。
(1)有丝分裂过程
(2)减数分裂过程
攻略四 根据细胞分裂图像判断细胞分裂方式
【例4】(2014安徽卷)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点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B 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 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
D 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答案】B
【攻略技巧】根据染色体的行为和同源染色体的有无判断细胞分裂时期。
●名校试题演练——决胜2018
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细胞生长过程中与周围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提高
B. 细胞的癌变可看作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
C.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
D. 已分化的细胞具有与受精卵相同的染色体组成
【答案】A
【解析】细胞生长过程中,相对表面积减小,与周围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降低,A错误;细胞的癌变是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B正确;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现象,C正确;已分化的细胞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具有与受精卵相同的染色体组成,D正确。
2.下列实例可以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是
A. 皮肤被划破后,伤口重新愈合 B. 蜥蜴受攻击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
C. 胚胎干细胞形成神经细胞 D. 胡萝卜组织块经离体培养产生完整植株
【答案】D
3.下图为细胞周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观察染色体形态的最佳时期是2时期
B. 染色单体出现的时期是5,消失的时期是4
C. 5时期主要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D.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主要差异在时期1和4
【答案】B
【解析】根据箭头方向和各期时间长短可判断5为分裂间期,1~4分别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观察染色体形态的最佳时期是2中期,A项正确;染色单体出现于前期,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染色单体消失,B项错误;分裂间期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C项正确;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主要差异在前期纺锤体形成不同和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D项正确。
4.下列关于某植物体细胞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 不同体细胞中的mRNA相同 B. 不同体细胞中的核苷酸种类相同
C. 不同体细胞中的蛋白质不同 D. 所有体细胞中都含有磷脂分子
【答案】A
【解析】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体细胞中的mRNA不同,A错误;不同体细胞中的都含有8种核苷酸,B正确;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体细胞中的蛋白质不同,C正确;所有体细胞中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磷脂分子,D正确。
5.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分别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B.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DNA分子数为N/2
C. 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D. 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答案】D
【解析】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和母细胞相同,应为2N,A项错误;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减半,应为N,B项错误;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一定含有3H,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应为两次有丝分裂,有丝分裂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分离,C项错误;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为减数分裂,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D项正确。
6.科研人员利用蓝色光脉冲促进了一种名为Brn2基因的表达,当Brn2蛋白足够多时,干细胞就会快速转化为神经元。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干细胞增殖受基因严格控制,能迁移到特定组织分化成熟
B. Brn2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
C. 干细胞转化为神经元的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D. 干细胞与神经元相比发生癌变的可能性更大
【答案】C
7.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可分为G1期(不进行DNA的复制,主要为S期进行相应的物质准备)、S期(进行DNA的复制)和G2期(DNA的复制已结束,主要为分裂期进行相应的物质准备),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 合成DNA聚合酶所需的mRNA可在G1期产生
B. 同一细胞G1期和G2期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是相同的
C. 抑制G1期、S期或G2期相应物质的合成,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D. 核DNA数量的加倍发生在S期
【答案】B
【解析】S期进行DNA的复制,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因此DNA聚合酶应该是在G1期合成的,即合成DNA聚合酶所需的mRNA可在G1期产生,A正确;基因是选择性表达,同一细胞G1期和G2期合成的蛋白质不同,所以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是不同的,B错误;抑制G1期、S期或G2期相应物质的合成,导致细胞分裂无法进入分裂期,故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C正确;S期进行DNA的复制,导致核DNA数量加倍,D正确。
8.下图是浆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1 5表示相关的细胞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细胞是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B. 1、4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C. 3、5在该细胞中会发生周期性变化
D. 1、2、4较为发达与其特定功能相适应
【答案】D
9.血红蛋白是由4条肽链构成的一种蛋白质。如图为人体细胞内血红蛋白合成的相关生理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若图中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最长,则其他核糖体都位于近b端
B. 合成的肽链加工成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血红蛋白的过程中有水参与
C. 红细胞内合成血红蛋白而不合成胰岛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中也存在合成血红蛋白的过程
【答案】A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a端到b端,在多聚核糖体结构中,若图中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最长,则其他核糖体都位于近a端,A错误;血红蛋白是由4条肽链构成的一种蛋白质,合成的肽链加工成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血红蛋白的过程中涉及到个别化学键的水解,因此有水参与,B正确;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在红细胞内,控制合成血红蛋白的基因得以表达,而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没有表达,所以红细胞内合成血红蛋白而不合成胰岛素,C正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中存在控制合成血红蛋白的突变基因,因此也存在合成血红蛋白的过程,D正确。
10.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内只有少数细胞仍保留分裂化的能力
B. 一般分化程度越高的细胞,分裂能力越受限制
C. 衰老细胞水分减少,多种酶活性降低,核体积增大
D. 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都是由相关基因突变引起的
【答案】D
11.下图中甲、乙、丙是某个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
B. 乙细胞中含8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
C. 丙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可产生2个精细胞
D. 通常情况下,丙产生的两个子细胞遗传信息相同
【答案】B
【解析】图中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A项正确;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B项错误;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可推知该动物为雄性。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可产生2个精细胞,C项正确;丙细胞内移向两极的对应染色体是着丝点分裂,同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姐妹染色体单体分离产生的子染色体,所以通常情况下,丙产生的两个子细胞遗传信息相同,D项正确。
12.阿糖胞苷是一种嘧啶类抗癌药物,在细胞中能有效抑制DNA聚合酶的合成,当阿糖胞苷进入癌症患者体内后,机体短期内可能发生的明显变化是
A. 神经递质的合成减少,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
B. 淋巴细胞的生成减少,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
C. 糖蛋白的合成增加,癌细胞的转移速度变慢
D. 促进抑癌基因表达,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变长
【答案】B
13.下图1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局部图像,图2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进行分裂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限制了细胞的生长。
(2)根据图1可判断该生物属于___________(动物/植物),依据是细胞无___________结构。
(3)图1中_______(填字母)细胞所代表的分裂时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比例最高,该时期主要完成______,细胞也有适度增长。
(4)A~E所示的五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的是____________。B~E所示的四个细胞,处于图2中be段的有______________。
(5)若图2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则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图中________________段。
【答案】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动物 细胞壁 A 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E、B C、D bc
【解析】(1) 细胞进行分裂的原因之一是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生长。
(2) 图1所示的细胞没有细胞壁,据此可判断为动物细胞。
(3) 图1中A 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间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比例最高,该时期主要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也有适度增长。
(5)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而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存在姐妹染色单体。若图2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则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图中bc段。
14.在哺乳动物体内网织红细胞(一种未成熟红细胞)转为成熟红细胞期间,细胞会程序性地清除它的大多数非特有的组分,同时重建它的蛋白组(如血红蛋白),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过程属于细胞生命历程中的__________,该过程__________(填“受”或“不受”)基因调控。
(2)UBE20在图示过程中__________起作用,核糖体在此过程中被__________,然后在__________作用下组成蛋白组。
(3)氧气充足环境下,成熟红细胞进行__________呼吸。研究细胞膜时,一般优先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分化 受 催化 水解成多肽 蛋白酶体系 无氧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膜以外的其他膜结构
【解析】(1)据图可知,图示网织红细胞变为成熟的红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生命历程中的分化过程,该过程受到基因的调控。
(2)据图可知,UBE20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符合酶的特性,在图示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核糖体在此过程中被水解为多肽,然后在蛋白酶体系的作用下组成蛋白组。
15.目前明星代言药品广告成了人们的热议,某广告声称其有效成分是一种基因工程生产的蛋白质,服用后具有一定的抑癌功效,你认为其不科学之处是______________。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资料上获知:二氯甲二乙胺能够与DNA分子发生反应,从而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他们推测: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并就此问题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
实验材料: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试管、吸管等。
(1)其中某位同学实验操作如下:(请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
①在无菌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培养液,切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置于摇床上培养。
②取无菌的试管5支,加人适量的培养液,编号1、2、3、4、5,并在1—4号试管中加入适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
③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l一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冰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④取出5支试管振荡后,从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血球计数板内,在显微镜下计数,记录数据。
(2)请你纠正该同学操作上的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位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
实验组别 1 2 3 4 5
二氯二乙胺浓度(mg/mL) 0.1 0.2 0.3 0.4 0
细胞数目(个/mL) 320 275 186 96 560
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蛋白质需水解为氨基酸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1)等量的生理盐水(缺“等量”不给分)  
(2)步骤②中的“适量”不科学  步骤③中“在冰箱中培养”不科学
(3)在一定浓度范围(实验浓度范围),二氯二乙胺具有抑癌作用;且效果随浓度增加而增加
【解析】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服用后,在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催化作用下,蛋白质被水解为氨基酸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1) 实验设置应遵循等量原则、对照原则,所以在实验操作②中,5号试管中应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和前4只试管进行对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