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电荷守恒练习
1.(2018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某100mL溶液可能含有Na+、NH4+、Fe3+、CO32﹣、SO42﹣、Cl﹣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原溶液一定存在CO32﹣和SO42﹣,一定不存在Fe3+
B. 原溶液一定存在Cl﹣,可能存在Na+
C. 原溶液中c(Cl﹣)≥0.1mol?L﹣1
D. 若原溶液中不存在Na+,则c(Cl﹣)<0.1mol?L﹣1
【答案】D
根据电荷守恒,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物质的量之和:0.05mol,阴离子所带负电荷的物质的量之和=0.01×2+0.01×2=0.04mol,所以一定存在氯离子,钠离子不能确定,n(Cl-)≥0.01mol,所以c(Cl-)≥0.1mol?L-1。A.原溶液一定存在CO32-和SO42-、Cl-,一定不存在Fe3+,故A正确;B.原溶液一定存在Cl-,可能存在Na+,故B正确;C.原溶液中c(Cl-)≥0.1mol?L-,故C正确;D.若原溶液中不存在Na+,则c(Cl-)=0.1mol?L-1,故D错误。故选D。
2.(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Na2CO3 溶液中加入过量CH3COOH溶液:CO32- + 2H+ = CO2↑+H2O
B. 少量CO2 通入Ca(ClO)2 溶液中:ClO- + CO2+ H2O = HCO3- + HClO
C. 钠与水反应: 2Na + 2H2O=2Na+ + 2OH- + H2↑
D. 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HCO3-+OH-=CO32-+ H2O
【答案】C
【解析】CH3COOH为弱酸,不能拆成离子形式,A错误;反应体现强酸制备弱酸,是CO2量少,应生成正盐碳酸钙,不是酸式盐碳酸氢钙,B错误;符合原子守恒、电荷守恒规律,C正确;方程式中还缺少NH4++ OH-=NH3?H2O反应,D错误;正确选项C。
3.(河南省周口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前是
A. Cl2通入水中:C12+H2O2H++C1—+ClO—
B. 将铜丝插入浓硝酸中:Cu+4H++2NO3—==Cu2++2NO2↑+2H2O
C. 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Fe3O4+8H++NO3—==3Fe3++NO↑+4H2O
D. (NH4)2Fe(SO4)2溶液与过量Ba(OH)2溶液混合:Fe2++2SO42—+2Ba2++2OH—=Fe(OH)2↓+2BaSO4↓
【答案】B
4.(2018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一模)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氯化铁溶液溶解铜片:Fe3++ Cu=Fe2++ Cu2+
B. 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2H+ + Cl-+ ClO-
C. 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g+ + NH3·H2O=AgOH↓+ NH4+
D. 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 Ca2++ HCO3-+ OH-=CaCO3↓+ H2O
【答案】D
【解析】A. 电荷不守恒,氯化铁溶液溶解铜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Cu=2Fe2++ Cu2+,选项A错误;B. 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 + H2O H+ + Cl-+ HClO,选项B错误;C. 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 + 3NH3·H2O=[Ag(NH3)2]OH+ NH4+,选项C错误;D. 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2++ HCO3-+ OH-=CaCO3↓+ H2O,选项D正确。答案选D。
5.(2018届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 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 + 2OH- + H2↑
B. 纯碱溶液去油污:CO32- + H2O = HCO3- + OH-
C. 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S2O32-+4H+=SO42-+3S↓+2H2O
D. 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Al3++SO42-+Ba2++4OH-=BaSO4↓+AlO2-+2H2O
【答案】A
【解析】A. 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A正确;B. 油污主要成分为酯类,酯在碱性溶液中水解,生成酸和醇,起到去油污作用,B错误;C. 电荷不守恒。S2O32-为硫代硫酸根,在强酸溶液中水解,生成S和SO2,离子方程式为S2O32-+2H+=SO2↑+S↓+2H2O,C错误;D. 该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由反应方程式写成的离子方程式为Al3++2SO42-+2Ba2++4OH-=BaSO4↓+AlO2-+2H2O,D错误。所以选择A。
6.(2018届江西省金溪一中、余江一中等五市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Fe(OH)3溶于HI溶液中: Fe(OH)3+3H+=Fe3++3H2O
B. 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盐酸: Fe3O4+8H+=Fe3++2Fe2++4H2O
C. 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AlO2-+CO2+2H2O=Al(OH)3↓+HCO3-
D. NH4HCO3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混合: HCO3-+Ba2++OH-+BaCO3↓+H2O
【答案】C
7.(2018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且能合理解释事实的是
A. 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Ca2++2HCO3-+2OH-=== CaCO3↓+CO32-+H2O
B. 用Na2CO3溶液浸泡锅炉水垢:CaSO4(s)+CO32-=== CaCO3(s)+ SO42-
C. 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线路板上的Cu:Fe3++ Cu=== Fe2++ Cu2+
D. 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3++3H2O === Al(OH)3↓+3H+
【答案】B
【解析】A. 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HCO3-+OH-= CaCO3↓+ H2O,选项A错误;B. 用Na2CO3溶液浸泡锅炉水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SO4(s)+CO32-=== CaCO3(s)+ SO42-,选项B正确;C. 电荷不守恒。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线路板上的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Cu= 2Fe2++ Cu2+,选项C错误;D. 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 = Al(OH)3(胶体)+3H+,选项D错误。答案选B。
8.(北京市朝阳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铝片放入NaOH溶液中有气体产生:2Al + 2OH-+ 2H2O===2AlO2-+3H2↑
B. 向K2Cr2O7溶液中滴加少量浓H2SO4,溶液橙色加深: Cr2O72-(橙色) + H2O??2CrO42-(黄色) + 2H+
C.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备硅酸凝胶:SiO32-+ CO2 + H2O?===?H2SiO3(胶体)+ CO32-
D. 用Na2CO3溶液浸泡锅炉水垢(含CaSO4):CaSO4 + CO32-CaCO3 + SO42-
【答案】C
为CaSO4 + CO32-CaCO3 + SO42-,D正确。本题选C。
9.(2018-01江苏省南京三中高三部分学科质量抽测)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将铜丝插入浓硝酸中:Cu+4H++2NO3-=== Cu2++2NO2↑+2H2O
B. 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Fe3++Fe === 2Fe2+
C. 向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制Al(OH)3: CO2 + AlO2- + 2H2O =Al(OH)3↓+ HCO3-
D. 用氨水吸收足量的SO2气体:2OH-+SO2=SO32- + H2O
【答案】A
【解析】A、将铜丝插入浓硝酸中,铜被氧化,硝酸还原成NO2:Cu+4H++2NO3-= Cu2++2NO2↑+2H2O,故A正确;B、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2Fe3++Fe =3Fe2+,原方程电荷不守恒,故B错误;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制Al(OH)3,生成碳酸钠, CO2 +2 AlO2- + 3H2O =2Al(OH)3↓+ CO32-,故C错误;D、一水合氨是弱碱,用氨水吸收足量的SO2气体:2NH3·H2O+SO2=SO32- +2 H2O+2NH4+,故D错误;故选A。
10.(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二中学、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当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只有Cl -、OH -、NH 4+、H +时,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可能为c(Cl -)>c(NH 4+)>c(OH -)>c(H +)
B. 常温下,稀释0.1 mol/L的氨水,溶液中c(OH-)、c(NH4+)、c(H+)均下降
C. 常温下,c(NH4+)相等的①(NH4)2SO4 ②(NH4)2Fe(SO4)2 ③NH4Cl ④(NH4)2CO3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是:②<①<④<③
D. 常温下,pH=8.3的NaHCO3溶液:c(Na+)>c(HCO3-)>c(CO32-)>c(H2CO3)
【答案】C
【解析】A.溶液中一定满足电荷守恒,而c(Cl-)>c(NH4+)>c(OH-)>c(H+)中阴离子所带负电荷大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不满足电荷守恒,故A错误;B.稀释0.1mol/L的氨水,c(OH-)、c(NH4+)减小,而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不变,则c(H+)增大,故B错误;C.等浓度的①(NH4)2SO4,②(NH4)2Fe(SO4)2,③NH4Cl,④(NH4)2CO3中,由于铵根离子水解程度较小,则③NH4Cl的c(NH4+)最小,②中亚铁离子抑制了铵根离子水解,则②中铵根离子浓度最大,四种溶液的浓度相等时c(NH4+)的关系为:②>①>④>③,则c(NH4+)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是:②<①<④<③,故C正确;D.pH=8.3的NaHCO3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则:c(CO32-)<c(H2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HCO3-)>c(H2CO3)>c(CO32-),故D错误;故选C。
11.(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pH=3的某溶液加水稀释到pH=5,水的电离程度不一定增大
B. 相同pH的CH3COONa, 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c(CH3COONa)>c(Na2CO3)>c(NaOH)
C. 0.10mol·L-1NaHA溶液的pH=5,则溶液中:c(HA-)>c(H+)>c(A2-)>c(H2A)
D. 0.10mol·L-1 pH=7.8 NH4HCO3溶液中:c(HCO3-)>c(NH4+)>c(OH-)>c(H+)
【答案】D
+)>c(HCO3-),D 错误;正确选项D。
12.(2018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室温下,向下列溶液中通入相应的气体至溶液pH=7 (通入气体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可忽略),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确的是
A. 向0.10mol/L NH4HCO3溶液中通入CO2:c(NH4+)=c(HCO3-)+c(CO32-)
B. 向0.10 mol/L NaHSO3溶液中通入NH3:c(Na+)>c(SO32-)>c(NH4+)
C. 向0.10 mol/L Na2SO3溶液通入SO2:c(Na+)=2[c(SO32-)+c(HSO3-)+c(H2SO3)]
D. 向0.10 mol/L CH3COONa溶液中通入HCl:c(Na+)>c(CH3COOH)>c(Cl-)
【答案】B
【解析】pH=7,则c(H+)=c(OH-),结合电荷守恒可知,c(NH4+)=c(HCO3-)+2c(CO32-),故A项错误;溶液中Na+与S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1,而铵根离子与部分亚硫酸根结合,故c(Na+)>c(NH4+),由物料守恒可知,c(Na+)=c(SO32-)+c(HSO3-)+c(H2SO3),溶液呈中性,由电荷守恒可得:c(Na+)+c(NH4+)=2c(SO32-)+c(HSO3-),联立可得:c(NH4+)+c(H2SO3)=c(SO32-),c(NH4+)c(CH3COOH)=c(Cl-),D项错误。
13.(2018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常温下,用 0.1 mol·L—1HCl溶液滴定10.0 mL浓度为0.1 mol·L—1 Na2CO3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V=0时:c(H+)+c(HCO3-)+c(H2CO3)=c(OH-)
B. 当V=5时:c(CO32—)+c(HCO3-)+c(H2CO3)=c(Cl-)
C. 当V=10时:c(Na+)>c(HCO3-)>c(CO32—)>c(H2CO3)
D. 当V=a时:c(Na+)>c(Cl-)>c(H+)=c(OH-)
【答案】D
碳酸氢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显碱性,则c(H2CO3)>c(CO32—),故C错误;D.v=a时,溶液的pH=7,溶液为中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H+)+c(Na+)=c(OH-)+2c(CO32-)+c(Cl-)+c(HCO3-),联立可得c(Na+)=2c(CO32-)+c(HCO3-)+c(Cl-),所以c(Na+)>c(Cl-)>c(H+)=c(OH-),故D正确;故选D。
14.(2018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已知25 ℃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的化学式
CH3COOH
HCN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25℃)
1.8×10-5
4.9×10-10
K1=4.3×10-7
K2=5.6×10-11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各溶液pH关系为:pH(Na2CO3)>pH(NaCN)>pH(CH3COONa)
B. a mol·L-1HCN溶液与b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N-),则a一定小于b
C. 冰醋酸中逐滴加水,则溶液的导电性和pH均先增大后减小
D. 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中,一定有2c(Na+)=3〔c(H2CO3)+c(HCO)+c(CO)〕
【答案】A
a、b的关系不确定,故B错误;C.加水稀释冰醋酸,促进醋酸电离,离子浓度先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再加水稀释,离子浓度反而减小,所以溶液的导电性先增大后减小,溶液的pH先减小后增大,故C错误;D.只有Na2CO3和NaHCO3等物质的量混合,才存在2c(Na+)=3〔c(H2CO3)+c(HCO3-)+c(CO32-)〕,故D错误;故选A。
15.(浙江省诸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阶段考)25℃时,0.1 mol Na2CO3与盐酸混合所得的一组体积为1L 的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与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W点所示的溶液中:c(Na+)+c(H+)=4c(CO32-)+c(OH-)+c(Cl-)
B. pH=4的溶液中:c(H2CO3)+c(HCO3-)+c(CO32-)=0.1 mol/L
C. pH=8的溶液中:c(H+)+2c(H2CO3)+c(HCO3-)=c(OH-)+c(Cl-)
D. pH=11的溶液中:c(Na+)>c(Cl-)>c(CO32-)>c(HCO3-)>c(H2CO3)
【答案】C
【解析】A.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离子浓度应该满足:c(Na+)+c(H+)=2c(CO32-)+c(OH-) +c(Cl-) +c(HCO3-),故A错误;B.根据图像可知,pH=4时有CO2生成,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H2CO3)+c(HCO3-)+c(CO32-)<0.1 mol?L-1,故B错误;C.根据图像可知pH=8时,溶液中碳酸氢钠的浓度远远大于碳酸钠的浓度,这说明反应中恰好是生成碳酸氢钠,则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H2CO3)+c(HCO3-)+c(CO32-)=c(Cl-)=c(Na+),再结合电荷守恒c(Na+)+c(H+) =2c(CO32-) +c(OH-)+c(Cl-)+c(HCO3-)可得:c(H+)+2c(H2CO3)+c(HCO3-)=c(OH-)+c(Cl-),故C正确;D.根据图像可知pH=11时,溶液碳酸钠的浓度远远大于碳酸氢钠,这说明碳酸钠是过量的,则c(Na+)>c(CO32-)>c(Cl-)>c(HCO3-)>c(H2CO3),故D错误;故选C。
16.(河南省安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常温下,取0.2 mol·L-1HX溶液与0.2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8,则下列说法(或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c(Na+)-c(X-)=9.9×10-7mol·L-1
B. c(Na+)=c(X-)+c(HX)=0.2 mol·L-1
C. c(OH-)-c(HX)=c(H+)=1×10-6mol·L-1
D. 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8mol·L-1
【答案】A
17.(2018届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上高二中高三第一次联考)下列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0.1?mol/L的NH4HSO4溶液中滴加0.1mol/L的Ba(OH)2溶液至沉淀刚好完全:c(NH4+)>c(OH-)>c(SO42-)>c(H?+)
B. 若将CO2通入0.1mol/L?Na2CO3溶液至溶液中性,则溶液中: 2c(CO32-)+c(HCO3-)=0.1mol/L
C. 0.1mol/L的NaOH溶液与0.2mol/L的HCN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碱性:c(Na+)>c(CN-)>c(HCN)>c(OH-)>c(H+)
D. 向1L 1mol/L的KOH热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酸钾、次氯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c(K+)+c(H+)=6c(ClO3-)+2c(ClO-)+c(HClO)+c(OH-)
【答案】D
c(Na+)=0.2mol/L,所以2c(CO32-)+c(HCO3-)=0.2mol/L,故B错误;C项,0.1mol/L的NaOH溶液与0.2mol/L的HCN溶液等体积混合,发生反应:NaOH+HCN=NaCN+H2O,反应后溶液为NaCN和HCN等物质的量的混合溶液,因为所得溶液呈碱性,说明CN-的水解程度大于HCN的电离程度,所以各微粒的大小关系为:c(HCN)>c(Na+)>c(CN-)>c(OH-)>c(H+),故C错误;D项,由已知反应为:
4Cl2+8KOH=6KCl+KClO+KClO3+4H2O,溶液中电荷守恒为:c(K+)+c(H+)=c(Cl-)+c(ClO3-)+c(ClO-)+c(OH-),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为:c(Cl-)=5c(ClO3-)+c(ClO-)+c(HClO),将电子守恒等式代入上式得,c(K+)+c(H+)=6c(ClO3-)+2c(ClO-)+c(HClO)+c(OH-),故D正确。
18.(福建省永安一中、德化一中、漳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常温下,将一定浓度的HA和HB分别与0.10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记录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混合后的溶液
加入的酸
酸的浓度/(mol·L-1)
混合后溶液的pH
①
HA
0.10
8.7
②
HB
0.12
2
A. HA是强酸,HB是弱酸
B. 溶液①中离子浓度的关系:c(A-)>c(Na+)>c(OH-)>c(H+)
C. 溶液②中离子浓度的关系:c(Na+)+c(H+)+c(B-)=0.12 mol·L-1
D. 升高温度,溶液②中增大
【答案】C
【解析】①HA与NaOH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A,溶液pH=8.7,则NaA为强碱弱酸盐,则HA为弱酸。②0.12mol/L的HB与0.10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后剩余的酸的浓度为c(HB)=(0.12-0.1)÷2=0.01mol/L,溶液pH=2,c(H+)=0.01mol/l= c(HB),所以HB完全电离,即HB为强酸。
A、由分析可知,HA是弱酸,HB是强酸,故A错误;B、电荷不守恒,溶液①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A,溶液的pH=8.7,显碱性,c(OH?)>c(H+),水解程度较小,所以c(A?)>c(OH?),则离子浓度的关系:c(Na+)>c(A?)>
c(OH?)>c(H+),故B错误;C、溶液②中c(H+)=0.01mol/l,c(B?)=0.12mol/L÷2=0.06mol/L, c(Na+)=0.1mol/L÷2
=0.05mol/L,所以c(Na+)+c(H+)+c(B?)=0.12mol/L,故C正确。D、NaB为强酸强酸碱盐,升高温度,B?、Na+的浓度不变,所以溶液②中c(B?)/c(Na+)不变,故D错误。故选C。
19.(2018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实验室欲配制一种仅含四种离子(不考虑来源于水电离的离子)的溶液且溶液中四种离子的浓度均为0.5mol/L,能达到此目的的是
A. Mg2+、Al3+、SO42-、Cl- B. Mg2+、K+、SO42-、NO3-
C. ClO-、I-、K+、Na+ D. H+、K+、Cl-、CO32-
【答案】B
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B。
20.(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测试)某酸性溶液中含NH4+、C1-、H+、OH-四种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
A. 溶液中离子浓度可能满足: c(Cl- )>c(H+)>c(NH4+ )>c(OH-)
B. 该溶液可能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氯水混合而成
C. 该溶液可能由pH=3的盐酸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而成
D. 再通入适量氨气,溶液中离子浓度可能为; c(NH4+)>c(C1-)>c(H+)>c(OH-)
【答案】AB
【解析】A. 若是盐酸与氯化铵的溶液,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可能满足?c(Cl-?)>c(H+)>c(NH4+?)>c(OH-),A正确;B. 该溶液可能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即氯化铵溶液,氯化铵水解后溶液显弱酸性,B正确;C. 该溶液不可能由pH=3的盐酸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而成,因为这两种溶液混合后,因氨水过量很多而显碱性,C不正确;D. 由溶液中电荷守恒,可以判断D不正确。本题选AB。
21.(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SO2和NOx,采用NaClO2溶液作为吸收剂可同时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将含有的SO2和NOx的烟气通入盛有NaClO2溶液的反应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有关数据如下(其它离子忽略不计):
离子
Na+
SO42?
NO3?
OH?
Cl?
c/(mol·L?1)
5.5×10?3
8.5×10?4
y
2.0×10?4
3.4×10?3
(1)NaClO2属于钠盐,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NaClO2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
(2)SO2和NOx经NaClO2溶液吸收后转化为___________。此吸收过程中NaClO2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
(3)表中y=_______________。
【答案】 +3 NaClO2=Na++ ClO2? SO42?、NO3? 充当氧化剂 2.0×10?4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并结合表中离子可知SO2经NaClO2溶液吸收后转化为SO42?,NOx经NaClO2溶液吸收后转化为NO3?;吸收过程中NaClO2中+3价氯原子被还原成?1价的Cl?,所以NaClO2所起的作用是充当氧化剂,故答案为:SO42?、NO3?;充当氧化剂;
(3). 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H+)=2c(SO42?)+c(NO3?)+c(OH?)+c(Cl?),c(H+)的浓度较小,可忽略不计,则c(NO3?)=c(Na+)?2c(SO42?)?c(OH?)?c(Cl?)=(5.5×10?3?8.5×10?4×2?2.0×10?4?3.4×10?3)mol/L=2.0×10?4mol/L,即y=2.0×10?4,故答案为:2.0×10?4。
22.(江西省横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常温下用0.2mol·L-1 HA溶液与0.2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中c(Na+)>c(A-),则
(1)该溶液显_____性(填“酸”、“碱”或“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混合溶液中c(HA)+c(A-)____0.1mol·L-1(填“>”、“<”或“=”,下 同)
(3)如果取0.2mol·L-1HA溶液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pH<7,则HA的电离程度____NaA的水解程度。
(4)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A=H++HA- HA-H++A2-
回答下列问题:
①Na2A溶液显__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在0.1mol·L-1的Na2A溶液中,下列微粒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__________
A.c(A2-)+c(HA-)+c(H2A)=0.1mol·L-1
B.c(OH-)=c(H+)+c(HA-)
C.c(Na+)+c(H+)=c(OH-)+c(HA-)+2c(A2-)
D.c(Na+)=2c(A2-)+2c(HA-)
【答案】 碱 H2O+A-OH-+HA = 大于 碱性 H2O+A2-OH-+HA- BCD
+H2O?HA+OH﹣;(2)二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体积增大一倍,则浓度降为原来的一半,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物料守恒,根据物料守恒得c(HA)+c(A﹣)=0.1mol?L﹣1;(3)如果取0.2mol/L HA溶液与 0.1mo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溶液中的溶质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A和HA,测得混合溶液的pH<7,混合溶液呈酸性,说明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4)①该二元酸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Na2A中阴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 2﹣+H2O?HA﹣+OH﹣;②该二元酸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所以溶液中不存在H2A,存在物料守恒为c(A2﹣)+c(HA﹣)=0.1mol?L﹣1,A项错误;由质子守恒得c(OH﹣)=c(H+)+c(HA﹣),B项正确;由电荷守恒得c(Na+)+c(H+)=c(OH﹣)+c(HA﹣)+2c(A2﹣),C项正确;由物料守恒得c(Na+)=2c(A2﹣)+2c(HA﹣),D项正确。
2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醋酸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调味剂和重要的化工原料,醋酸钠是其常见的盐(已知:25℃,Ka(CH3COOH)=1.69×10-5)。
(1)醋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2)在CH3COONa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c(Bn+)表示相应离子浓度);
(3)25℃时,0.10mol/L的醋酸溶液的pH约为___________(?已知:lg1.3=0.114);
(4)对于醋酸溶液和醋酸钠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稀释醋酸溶液,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而稀释醋酸钠溶液则醋酸钠的水解程度减小.
B.升高温度可以促进醋酸电离,也可以促进醋酸钠水解.
C.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液中,醋酸抑制醋酸钠的水解、醋酸钠也抑制醋酸的电离.
D.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液中,醋酸促进醋酸钠的水解、醋酸钠也促进醋酸的电离.
(5)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CH3COONa和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注:混合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混合液中的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_______;
A.c(CH3COOH)+2c(H+)=c(CH3COO-)+2c(OH-)
B.c(Na+)+c(H+)=c(CH3COO-)+c(OH-)
C.c(CH3COO-)+c(CH3COOH)=0.1mol/L
(6)常温时,有以下3种溶液,其中pH最小的是____________;
A.0.02mol?L-1CH3COOH与0.02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B.0.03mol?L-1CH3COOH与0.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C.pH=2的CH3COOH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7)用pH试纸在常温下分别测定0.10mol/L的醋酸钠溶液和0.10mol/L的碳酸钠溶液,则pH(CH3COONa)_______ pH(Na2CO3).(填:“>”、“<”或“=”)
【答案】 CH3COO?+H2O ? CH3COOH+OH? c(Na+)>c(CH3COO?)>c(OH?)>c(H+)或c(Na+)、c(CH3COO?)、c(OH?)、c(H+) 2.89或2.886 BC ABC C <
【解析】(1)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弱阴离子CH3COO-水解使溶液呈碱性,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2O ? CH3COOH+OH?。
(3)由已知,25℃时Ka(CH3COOH)=1.69×10-5,又因为Ka= ,其中c(H+)=c
(CH3COO-),c(CH3COOH)约为0.10mol/L,
所以c(H+)===1.3×10-3mol/L,
则pH=-lgc(H+)=3-lg1.3=2.886(或2.89)。
(4)A项,稀释对电离和水解都有促进作用,则稀释时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醋酸钠的水解程度增大,故A错误;B项,电离和水解均为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促进水解和电离,故B正确;C、D两项,醋酸电离是产生CH3COO?,CH3COO?水解是产生醋酸,二者作用相反,所以相互抑制,故C正确、D错误。
(5)因为25℃,Ka(CH3COOH)=1.69×10-5,所以Kh(CH3COO-)= = ,则Ka(CH3COOH)>Kh(CH3COO-),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CH3COONa和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酸性,电荷守恒为c(Na+)+c(H+)=c(CH3COO-)+c(OH-),物料守恒为c(CH3COO-)+c(CH3COOH)=2c(Na+)=2×(×0.1mol/L),由上述两个式子可得c(CH3COOH)+2c(H+)=c(CH3COO-)+2c(OH-),综上分析A、B、C都正确。
(7)弱酸酸性越强,对应的钠盐溶液中阴离子越容易水解,因为CH3COOH酸性强于HCO3-,所以0.10mol/L的醋酸钠溶液和0.10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水解程度:CO32->CH3COO?,弱阴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水解程度越大碱性越强,pH越大,则pH(CH3COONa)<pH(Na2CO3)。
24.(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在Na+浓度为0.5 mol/L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阳离子
K+、Ag+、Mg2+、Ba2+
阴离子
NO3-、CO32-、SiO32-、SO42-
已知:(1)SiO32-和大量的H+会生成白色沉淀H2SiO3;
(2)H2SiO3H2O+SiO2;
(3)产生气体为在标准状况下测定,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现取该溶液100 mL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Ⅰ
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0.56 L气体
Ⅱ
将Ⅰ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固体质量为2.4 g
Ⅲ
向Ⅱ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Ⅰ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Ⅰ、Ⅱ、Ⅲ和必要计算,填写下表中阴离子的浓度(能计算出的,填写计算结果,一定不存在的离子填“0”,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填“?”)。
阴离子
NO3-
CO32-
SiO32-
SO42-
c/mol·L-1
______
(4)判断K+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其最小浓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g+ Mg2+ Ba2+ 2H+ + SiO32- == H2SiO3↓
阴离子
NO3-
CO32-
SiO32-
SO42-
c/mol·L-1
?
0.25
0.4
0
0.8 mol/L
(2)加入盐酸,由生成白色沉淀判断溶液中一定含有SiO32﹣,发生反应SiO32﹣+2H+=H2SiO3↓。故答案为:SiO32﹣+2H+=H2SiO3↓;
(3)实验Ⅱ,H2SiO3加热分解生成SiO2,m(SiO2)=2.4g,根据硅原子守恒,c(SiO32﹣)= =0.4mol/L。实验Ⅲ,向Ⅱ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溶液中不含SO42﹣。根据电荷守恒2c(CO32﹣)+2c(SiO32﹣)=2×0.25mol/L+2×0.4mol/L=1.3mol/L>c(Na+)=0.5mol/L,因此溶液中一定含有K+,且其浓度至少为0.8mol/L。根据以上计算可知,不能确定NO3﹣,c(CO32﹣)=0.25mol/L,c(SiO32﹣)=0.4mol/L,c(SO42﹣)=0。
故答案为:
阴离子
NO3-
CO32-
SiO32-
SO42-
c/mol·L-1
?
0.25
0.4
0
(4)根据(3)问中的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K+,且其浓度至少为0.8mol/L。
故答案为:0.8 mol/L。
25.(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在 Na+浓度为 0.5mol/L 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阳离子
K+、 Ag+、 Mg2+、 Ba2+
阴离子
NO3-、 CO32-、 SiO32-、 SO42-
取该溶液 100mL 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Ⅰ
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 HCl
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 0.56L 气体
Ⅱ
将Ⅰ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固体质量为 2.4g
Ⅲ
在Ⅱ的滤液中滴加 BaC12 溶液
无明显现象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 I 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
(2)实验 I 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 I、Ⅱ、Ⅲ和必要计算,填写下表中阴离子的浓度(能计算出的,填写计算结果,一定不存在的离子填“0”,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填“?”)
阴离子
NO3-
CO32-
SiO32-
SO42-
c/mol·L-1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4)判断 K+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其最小浓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
【答案】 Ag+、Mg2+、Ba2+ SiO32-+2H+?=H2SiO3↓(或SiO32-+2H++H2O=H4SiO4↓) ? 0.25 0.4 0 存在,其最小浓度为0.8mol/L
【解析】(1)由实验I: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HCl,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0.56L气体,则溶液中一定有CO32-,Ag+、Mg2+、Ba2+都不能与CO32-大量共存,所以该实验可确定一定不存在的阳离子是:Ag+、Mg2+、Ba2+。
(2)由已知及上述分析,实验I得到的白色沉淀应该是H2SiO3或H4SiO4,故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或SiO32-+2H++H2O=H4SiO4↓)。
(4)由上述分析知,一定存在K+,若不存在NO3-时K+浓度最小,由电荷守恒可得
c(K+)+c(Na+)=2c(CO32-)+2c(SiO32-),即c(K+)+0.5mol?L-1=2×0.25mol?L-1+2×0.4mol?L-1,解得c(K+)=0.8 mol?L-1。
电荷守恒解题
守恒是化学思想的灵魂,有质量守恒、元素(物料)守恒、原子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 守恒法是一种中学化学典型的解题方法,它利用物质变化过程中某一特定的量固定不变来列式求解,可以免去一些复杂的数学计算,大大简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它的优点是用宏观的统揽全局的方式列式,不去探求某些细微末节,直接抓住其中的特有守恒关系,快速建立计算式,巧妙地解答题目。其中电荷守恒法解题总结如下:
判断离子离子方程式正误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求满足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利用电荷法可以快速判断离子离子方程式的正误,特别是一些比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
案例1 向含x mol NH4Fe(SO4)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y mol Ba(OH)2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x=2y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NH4++SO42-+ Ba2++2OH- =2NH3·H2O+ BaSO4↓
B. 当x≥y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Fe3++ 3SO42-+3 Ba2++ 6OH- =2Fe(OH)3↓+3BaSO4↓
C. 当2x=y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2Fe3++2NH4++2SO42-+2Ba2++6OH- =2Fe(OH)3↓+2BaSO4↓+ 2 NH3·H2O
D. 当x< y分析:由 NH4+和Fe3+共存时,OH-先与Fe3+反应;如假设NH4+先与OH-反应,则反应生成的NH3·H2O能够与Fe3+ 反应得到Fe(OH)3、NH4+,即NH4+实际没有消耗。所以这类“竞争性反应”中,需要理顺反应的顺序。
解析:Ba(OH)2电离生成的OH-首先与Fe3+反应,然后再与NH4+反应。A 、x=2y时,设x=1,NH4+、Fe3+各1mol,SO42-2mol,Ba(OH)2 0.5 mol,所以SO42-、Fe3+均未完全反应,NH4+没有参加反应,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Fe3++3SO42-+ 3Ba2++6OH- =2Fe(OH)3↓+3 BaSO4↓,A错误。B、当x≥y时,类似选项A,SO42-、Fe3+均未完全反应,NH4+没有参加反应,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Fe3++3SO42-+ 3Ba2++6OH- =2Fe(OH)3↓+3 BaSO4↓,B正确。C、反应前电荷总数为2个单位正电荷,反应后电荷数为0,电荷不守恒,C错误。D、 y=l.5x时,Fe3+与OH-恰好完全反应,SO42-有部分剩余,y=x时,Fe3+、SO42-均有剩余,所以 当x< y总结: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是高考高频知识点,解这类题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反应原理,如:铁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只生成二价铁;三氯化铝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发生的是双水解反应,而不是复分解反应;Mg2+遇OH-和CO32-时更宜生成的是Mg(OH)2沉淀等。②电解质的拆分,化学反应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时只有强酸、强碱及可溶性盐可以改写成完全电离形式,如NaHCO3只能改写成Na+和HCO3-。③配平,离子方程式的配平不能简单的满足原子守恒,而应该优先满足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④注意反应物的用量对离子反应的影响。
计算元素的化合价
在一个较复杂的氧化还反应中,可以根据电荷守恒,求出离子的电荷数,从而推算出离子中某元素的化合价。
案例2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F2可发生如下反应: RO3n-+F2+2OH-===RO4-+2F-+H2O,从而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A. +4价 B. +5价 C. +6价 D. +7价
分析: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要求RO3n-中R的化合价,必须知道n值。
解析:根据反应前后电荷守恒,n+2=1+2,n=1,RO3n--中氧显-2价,因此R的化合价为+5价,故选项B正确。
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共存
任何溶液都是电中性的,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和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题目中给出离子浓度大小时,就要考虑到应用电荷守恒解答。
案例3 实验室需配制一种仅含四种离子(不包括水电离出的离子)的无色落液,且在溶液中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下列四个离子组能达到要求的是( )
A.Na+、K+、SO42-、Cl- B.Cu2+、K+、SO42-、NO3-
C.H+、K+、HCO3-、Cl- D.Mg2+、Na+、Cl-、SO42-
分析:知道了溶液中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就要考虑到用电荷守恒分析,确保溶液显电中性。
解析:A、四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但不能满足电荷守恒,A错误;B、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四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且能满足电荷守恒,D正确,答案选D。
比较离子浓度大小
根据溶液显电中性,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时,不能出现正电荷总数大于负电荷总数或负电荷总数大于正电荷总数的情况。
案例4关于10mL?0.1mol·L?1的NH3·H2O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5℃时,若溶液的pH=11,则Kb(NH3·H2O)=1×10?6
B.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溶液中c(NH3·H2O)/c(NH4+)的值变小
C. 向溶液中加入10mL0.1?mol·L?1盐酸,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H4+)>(Cl?)>c(H+)>c(OH?)
D. 向溶液中加入5?mL?0.1?mol·L?1盐酸,所得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一定符合:c(NH4+)+c(H+)=c(Cl?)+c(OH?)
分析:溶液中离子大小比较时,一定要先判断出溶液的酸碱性,然后根据电荷守恒,排出离子大小顺序。
解析:A. 25℃时,若溶液的pH=11,则c(NH4+)=c(OH?)=0.001mol/L,是Kb(NH3·H2O)= 1×10?5,A错误;B.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醋酸钠水解显碱性,则溶液中氢氧根浓度增大,因此溶液中c(NH3·H2O)/c(NH4+)=c(OH?)/ Kb(NH3·H2O)的值变大,B错误;C. 向溶液中加入10mL0.1?mol·L?1盐酸,所得溶液是氯化铵,不能正电荷都大于负电荷,这样溶液显正电性, C错误;D. 向溶液中加入5?mL?0.1?mol·L?1盐酸,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所得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一定符合:c(NH4+)+c(H+)=c(Cl?)+c(OH?),D正确,答案选D。
计算雨水的pH
当知道了雨水中有关离子浓度数值时,计算雨水的pH时,就要考虑到应用电荷守恒。
案例5若测得雨水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
离子
K+
Na+
NH4+
SO42-
NO3-
Cl-
浓度mol/L
4×10-6
6×10-6
2×10-5
4×10-5
3×10-5
2×10-5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试样的pH=_________。
分析:计算溶液中某离子浓度时,首先要想到用电荷守恒,就是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列式时不要忘了离子浓度前乘上离子所带电荷数。
解析:根据表格提供的离子可知,NH4+ 水解导致试样溶液呈酸性,再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K+)+c(NH4+ )+c(Na+)+c(H+)=2c(SO42-)+c(Cl-)+c(NO3-),将表格中的数据代入得H+离子浓度为10-4,则pH值为4。
总之电荷守恒法在解决有关离子浓度问题时有重要作用,可以快速准确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计算复杂离子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能大量共存、以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计算溶液中某离子浓度等。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