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36张PPT。科学课程标准解读淄川区实验小学朱秀杰 科学课程标准 前言 1234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实施建议课程内容18个概念6物质科学 生命科学 技术与工程 地球与宇宙科学 物体 材料水空气运动力能量633生物种类生物生存动物生存人体动植物繁殖动植物与环境人工世界技术核心发明工程技术 设计太阳系星球运行规律地球的内外地球人类家园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探究活动 提高综合能力 课程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式学习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课程 总目标 科学素养培养学生 保持和发展 好奇心 探究热情 体验过程 好习惯 探究能力 发展 学习能力 思维能力 实践能力 创 新 科学知识目标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物 质 科 学 领 域 概念164325教学建议易耗品 、缺失仪器及时补充实验一: 同一个摆的摆动快慢(摆锤重量摆线长短不变)实验仪器:支架 铁球 秒表 细线 实验步骤:1做好一个摆。 2 10秒钟摆动了几次,做记录(测量3次 3、其他条件不变,增大摆幅,10秒钟摆动了几次,做记录(测量3次)4其他条件不变,再增大摆幅,10秒钟摆动了几次,做记录(测量3次)5比较测量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实验二:摆摆动快慢与摆锤轻重的关系(摆幅大小、摆线长短不变)实验仪器:支架 铁球 秒表 细线 橡皮泥实验步骤:1做好一个摆。 2 10秒钟摆动了几次,做记录(测量3次) 3、其他条件不变,摆锤上加一小块橡皮泥,10秒钟摆动了几次,做记录(测量3次)4其他条件不变,摆锤上再加一小块橡皮泥,10秒钟摆动了几次,做记录(测量3次)5比较测量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实验三:摆摆动快慢与摆线的长短的关系(摆幅大小、摆锤重量不变)实验仪器:铁架台 钩码 秒表 细线 橡皮泥实验步骤:1做好一个摆。 2 10秒钟摆动了几次,做记录(测量3次) 3、其他条件不变,将摆线缩短一半,10秒钟摆动了几次,做记录(测量3次)4其他条件不变,将摆线再缩短一半, 10秒钟摆动了几次,做记录(测量3次)5比较测量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仪器:支架 铁球 秒表 细线 实验步骤:1、做好一个摆(每次实验测量3次) 2、用不同的三个摆幅,10秒钟摆动几次,做记录(测量3次) 3、用不同的三个摆锤,10秒钟摆动几次,做记录4、用不同的三个摆线,10秒钟摆动几次,做记录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实验结论;摆的快慢与摆幅、摆锤没有关系,与摆线有关。摆线越短,摆的越快。 课程内容 生 命 科 学 领 域 概念156432教学建议快速提升自己教学水平 起点高 我知道检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方法检验食物的营养成分实验仪器:各种水果和蔬菜、馒头、饼干、花生、肥肉、瘦肉、酒精灯、火柴、碘酒、镊子、小刀、白纸等。实验步骤:1.把食物平分三等份。其中一份分别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现象。2、其中一份分别放在培养皿中 ,每种食物用试管滴上1滴碘酒,观察现象。3、将其中一份,分别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烧烤,闻一下有什么气味?实验现象:在纸上花生、肥肉挤压有油渍,米饭滴上碘酒变蓝,瘦肉燃烧有烧头发的气味,蔬菜挤压有水渍。实验结论:米饭中含有淀粉,花生、肥肉中含有脂肪,瘦肉中含有蛋白质,水果和蔬菜中含有水分。实验仪器清理还原平分三等份滴上1滴碘酒 课程内容 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概念31112教学建议 课程内容 技 术 与 工 程 领 域 概念知识结构图321教学建议葱叶模型实验:1、两端“小桥墩”距离保持15厘米。纸筒只卷一圈,用双面胶粘好,放在“桥墩”上,检测能悬挂几个钩码,承受多大的力?2、另一张纸不折叠,放置于“桥墩”上,检测能放置几个钩码,承受多大的力?3、做好实验记录。结论:筒形的物品确实比条形的物品承受压力大,承重能力强。 拓展实验:1、纸的一面用双面胶粘贴上一条像葱叶内部条纹,顺着条形卷成筒形。2、另一张纸直接卷成筒形,要和上一个筒形一样的粗。3、分别放在相隔10 厘米 “小桥墩”,检测纸筒的性能。什么样的筒形内部结构承受的力更大?1、4张纸的一面分别用双面胶粘贴上不同的形状,卷成粗细的筒形。不重叠。2、悬挂钩码检测不同纸筒的性能。研发新产品 2要求:1、一张A4纸分割为四份。2、每份内部结构用料相同,长短定量,布局自定。(选用最细透明胶或双面胶)3、悬挂钩码检测不同纸筒承受的力。4、内部结构要本组设计,不能重复老师的设计。谢谢!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