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题型在五年高考中考查6次(共12份试卷),试题综合性较强。高考中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渗透于高中各个知识点中进行考查,试题的知识覆盖面较大,主要考查Vm的应用、物质微粒的构成、化学键数目、混合物中(含溶液)原子含量、反应中的微粒变化和能量变化等。该类试题的特点就是“容易忽视”,即容易落入命题者设置的“陷阱”中,因此明确命题者的考查方向和设错方式有利于我们快速、准确地作出选择,同时注意微粒种类、物质的变化,注意可逆反应,切记常见物质的状态。 年份题号分值考查的主要内容及知识点能力要求知识要求难度要求接受、吸收、 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2013(Ⅱ)96概理NA(原子数、石墨结构、离子数、所含电子数)]√√中2015(Ⅰ)86NA[涉及同位素D和H、H2SO3电离、Na2O2+H2O、NO+O2及N2O4]√√易2015(Ⅱ)96阿伏伽德罗常数(化学键、物料守恒、电子转移数目、中子数)√√易2016(Ⅰ)86NA[设计烯烃、可逆反应、铁与硝酸、气体摩尔体积]√√易2017(Ⅱ)86阿伏伽德罗常数[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中难2017(Ⅲ)106[中子数的计算、pH与NA的关系、标况下22.4的对象、可逆反应]√√易 1.【2017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L 0.1 mol·NH4Cl溶液中,的数量为0.1B.2.4 g 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C.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D.0.1 mol H2和0.1 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答案】D【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是高考的一个热点,主要从物质结构、水解、转移电子、可逆反应等角度考查,本题相对比较容易,只要认真、细心就能做对,平时多注意这方面的积累。2.【2017年高考新课标Ⅲ卷】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 mol 的中,含有0.6NA个中子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A个C.2.24 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A个CO2分子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 PCl5(g),增加2NA个P-Cl键【答案】A【名师点睛】考查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计算时,要正确运用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同时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另外还要谨防题中陷阱,如讨论溶液里的离子微粒的数目时,要考虑:①溶液的体积,②离子是否水解,③对应的电解质是否完全电离;涉及化学反应时要考虑是否是可逆反应,如选项D涉及可逆反应,反应的限度达不到100%;其它如微粒的结构、反应原理等,总之要认真审题,切忌凭感觉答题。3.【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B.1 mol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C.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D.标准状况下,2.24 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都是是CH2,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最简式的物质的量是n(CH2)=m÷M=14g÷14g/mol=1mol,所以其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N(H)=1mol×2×NA/mol=2NA,正确;B.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NH3,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故1 mol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小于2NA,错误;C.铁是变价金属,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所以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生成硝酸铁,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为3NA,错误;D.在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是液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错误。【考点定位】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的知识。【名师点睛】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内含有的该物质的基本微粒数目,用NA表示,其近似值是6.02×1023/mol;在国际上规定:0.012kg的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任何物质只要其构成的基本微粒数与0.012kg的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相同,就说其物质的量是1mol。有关公式有;;;。掌握各个公式的适用范围、对象,是准确应用的保证。有时阿伏加德罗常数会与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等知识结合在一起考查,要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发生的反应特点等,才可以得到准确的解答。4.【2015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答案】C【考点定位】 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微粒数的关系判断,涉及到核素、弱电解质电离、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等知识点。试题难度为较易等级【名师点晴】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几乎可以将中学化学计算兼容到一个题中,所以几乎是高考必考题。在选择题前半部分(四道题)出现,一般试题偏易;在选择题后半部分或非选择题出现,一般试题偏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题充分体现了化学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宏观到微观的特点,更凸显了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能较好的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2015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AB.1L 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A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AD.235g核互U发生裂变反应:U+nSr+U+10n,净产生的中子(n)数为10NA【答案】C【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涉及丙醇分子中共价键判断、溶液中物料守恒应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计算以及核裂变反应等【名师点晴】将分子、原子的结构、相对分子质量或式量、物质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在物质及其所含构成微粒关系式计算中的应用、溶液体积、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质与水化合即电解质的电离、可逆反应、取值范围、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状态、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微粒、钠的燃烧、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物质的量在钠与失去电子的关系式计算中的应用等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了化学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宏观到微观的特点,更突显了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能较好的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第9题】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L1.0mo1·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B.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AC. 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 NAD. 1 mol的羟基与1 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 NA【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NaAlO2水溶液中不仅有NaAlO2,还有H2O,1.0L1.0mo1·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2NA,A错误;根据石墨的分子结构可知,每个六元环真正含2个碳原子,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A,B正确;25℃时,没有溶液的体积,不能确定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C错误;1 mol的羟基所含电子数为9 NA, 1 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为10 NA,D错误。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盐类水解、石墨的结构、电解质溶液 【他山之石】7.【2016年高考海南卷】利用太阳能分解制氢,若光解0.02 mol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生成H2的质量为0.02gB.可生成氢的原子数为2.408×1023个C.可生成H2的体积为0.224L(标准情况)D.生成H2的量理论上等于0.04mol Na与水反应产生H2的量【答案】D考点:考查水的分解及简单方程式的计算【名师点睛】本类题的解题策略:(1)掌握基本概念,找出各化学量之间的关系;(2)加强与原子结构、元素化合物性质、有机物结构性质等相关知识的横向联系;(3)找出解题的突破口,在常规解法和计算技巧中灵活选用。顺利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是:一方面要仔细审题,注意关键字词,熟悉常见的“陷阱”;另一方面是要把各种量转化为物质的量,以此为中心进行计算。8.【2016年高考江苏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H2在负极上失去电子B.0.1mol/LNa2CO3溶液加热后,溶液的pH减小C.常温常压下,22.4L Cl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6.02×1023个D.室温下,稀释0.1mol/LCH3COOH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答案】A【解析】【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等【名师点晴】该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碳酸钠的水解、气体摩尔体积以及弱电解质的电离是解答的关键,易错选项是D,注意理解溶液导电性影响因素,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的电荷越多,溶液的导电性越强。若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而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则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因此电解质的强弱与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并无必然联系。 一、物质中所含微粒数目的计算 1、量的换算第一步,选用公式看条件解此类题目时,要以“物质的量”为中心,如果题目给出质量、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首先要正确选用公式,将这些量转化为物质的量。注意:(1)涉及气体一定需要注意“标准状况”和“气体”这两个基本条件,气体情况不适用22.4L/mol。(2)涉及溶液,一定要明确溶液体积,否则不能计算出物质的量。2、宏观与微观过渡很关键,所求微粒要明确求出物质的量后,再根据物质的组成、微粒的结构等判断微观粒子的数目。在解题过程中需要以下几种关系:(1)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与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电子)数目间的关系,如分子和分子中的其他微粒。(2)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与溶质粒子(分子或离子)数之间的关系,主要涉及是否完全电离和水解的情况。(3)物质的量、质量、粒子数的多少均与温度、压强的高低无关。(4)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与所取该溶液的体积多少无关(但溶质粒子数的多少与溶液体积有关)。3、混合组成找共性,最简式法较常用如果研究对象是混合气体,要注意分子的组成。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1)分子含有相同的原子个数,如CO2、SO2、NO2等每个分子中均含有2个氧原子。这种情况下一般给出的条件是相同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或通过数值能够换算为相同物质的量。(2)具有相同最简式,如C2H4和C3Hs,NO2和N2O4等。这种情况下一般给出的条件是质量,此时可以用最简式法判断。4、相似之处找不同,微观分析看本质(1)“基”与“根”。根、基两者外观相似但实质不同,不能想当然认为相同。(2)胶体的微粒。胶粒数不等于离子数,不能想当然认为相同。胶体微粒是多个分子的聚合体。(3))同位素原子。注意相同和不同,不能想当然认为相同。同位素原子虽然质子数、电子数分别相同,但由于中子数不同,导致质量数、相对原子质量不同,所以在判断时要注意。(4)分子中的化学键。不要只看表面,不能想当然判断,而要看本质。应先画出物质的空间结构,然后再分析解答。比如白磷P4,为正四面体结构,有6个共价键。 j5、晶体中要善于用均摊法进行相关计算【典例1】【河南省2017届诊断卷(A)】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32gCu在足量O2或硫蒸气中完全燃烧失去的电子数均为NAB.4g甲烷和8g甲醇含有的氢原子数均为NAC.标准状况下,5.6L乙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5NAD.一定条件下,32gSO2与足量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答案】B【解析】A.32gCu是0.5mol,在足量O2或硫蒸气中完全燃烧分别生成氧化铜和硫化亚铜,失去的电子数分别为NA和0.5NA,A错误;B.4g甲烷和8g甲醇的物质的量均是0.25mol,含有的氢原子数均为NA,B正确;C.标准状况下,5.6L乙烷是0.25mol,其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75NA,C错误;D.一定条件下,32gSO2与足量O2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NA,因为是可逆反应,D错误,答案选B。【典例2】【桂林中学2017届5月模拟】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molNaHSO4固体中所含阴阳离子数目总数为3NAB.14g分子式为CnH2n的链烃中含有的C-H键的数目为2NAC.27g铝与lmol/L的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3NAD.标准状况下,44.8升NO与22.4升O2完全反应所得分子数目为2NA【答案】B二、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数目的计算 主要是判断指定物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电子转移的数目。'解此类问题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步:第一步,确定所求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起的作用;第二步,确定化合价变化情况;第三步,根据参加反应物质的物质的量求出电子的转移数目。解题时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注意变价金属与氧化剂反应时被氧化的价态,如铁和氯气、硫反应,铜和氯气、硫反应等;二是注意同一物质在不同反应中的作用可能不同,如氯气和钠反应时,只作氧化剂,1 mol氯气得到2 mol电子,而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1 mol氯气得到1 mol电子。类似的还有过氧化钠和过氧化氢。【典例3】【衡水中学2017届(十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64gCaC2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3NAB.常温常压下,1.8g甲基(-CD3)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AC.1.5mol的MnO2粉末与足量浓盐酸共热转移电子数目小于3NAD.1L0.01 mol ? L-1KA1(SO4)2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0.02NA【答案】A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与判断,注意掌握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与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关系。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水解对离子数目的影响。【典例4】【衡水中学2017届二模】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1molCnH2n-2(n≥2)中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为(3n+l)NAB.在K37ClO3+6H35Cl(浓)=KCl+3Cl2↑+3H2O反应中,若有212克氯气生成,则反应中电子 转移的数目为5NAC.60 克的乙酸和葡萄糖混合物充分燃烧消耗2NA个O2D.5.8 g熟石膏(2CaSO4·H2O)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NA【答案】A【解析】A.1分子CnH2n-2(n≥2)所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是2n-2+4n)/2=3n-1,因此1molCnH2n-2(n≥2)中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为(3n-l)NA,A错误;B.在K37ClO3+6H35Cl(浓)=KCl+3Cl2↑+3H2O反应中有5mol氯化氢是还原剂,转移5mol电子,其中氯气分子中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7×1/6+35×5/6,这说明3mol氯气的质量是212g,因此若有212g氯气生成,则反应中电子 转移的数目为5NA,B正确;C.乙酸和葡萄糖的最简式相同,均是CH2O,燃烧时只有碳原子结合氧原子生成CO2,则60 克的乙酸和葡萄糖混合物充分燃烧消耗2NA个O2,C正确;D.5.8 g熟石膏(2CaSO4·H2O)的物质的量是5.8g÷290g/mol=0.02mol,其中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NA,D正确,答案选D。三、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应用 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其分子数相同。注意分子数相同,但微粒数不一定相同,因此组成分子的原子数、电子数、中子数、质子数等往往也不同。1、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同温、同压、同体积、同分子数,这“四同”相互制约,只要其中“三同”成立,第“四同”也成立,即“三同”定“一同”。即:T1=T2;P1=P2 ;V1=V2 n1 = n2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原理:同T、P下,== ①n=== ② 气体状态方程 PV=nRT ③(1)三正比: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2)二反比: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体积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同温同体积时,相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压强与它们的摩尔质量的反比=。(3)一连比: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也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注:以上用到的符号:ρ为密度,p为压强,n为物质的量,M为摩尔质量,m为质量,V为体积,T为温度;上述定律及其推论仅适用于气体,不适用于固体或液体。)【典例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C.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D.同温同容下,两种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主要是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应用【典例6】如图所示,两个连通容器用活塞分开,左右两室(体积相同)各充入一定量NO和O2,且恰好使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打开活塞,使NO与O2充分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不考虑NO2转化为N2O4)A.开始时左右两室分子数相同B.反应前后NO室压强相同C.最终容器内密度与原来相同D.最终容器内无O2存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两边容器的体积相同,密度相同,则气体的质量相同,因为二者的摩尔质量不同,所以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同,分子数不同,错误,不选A;B、因为两边气体分子数不同,所以压强不同,错误,不选B;C、根据质量守恒分析,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的总体积不变,所以密度与原来相同,正确,选C;D、二者质量相同,因为一氧化氮和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0:32=15:16,所以一氧化氮和氧气的物质的量比为16:15,二者按2:1反应,所以氧气有剩余,错误,不选D。考点:阿伏伽德罗定律四、化学方程式中相关计算 化学方程式中相关的计算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可逆反应、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反应等。1、电解质溶液(1)是强酸、强碱在水溶液中的微粒数亩的计箅。强酸、强碱完全电离,故根据对应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出相应的微粒数目。但要注意求微粒数目时,是否还要考虑水以及水电离出的阴、阳离子。(2)弱酸、弱碱在水溶液中的微粒数目的计算。弱酸、弱碱在水溶液中是部分电离的。(3)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弱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的微粒数目的计算。因弱碱阳离子、弱酸根阴离子在水溶液中均会发生水解,作为弱酸的酸式酸根阴离子如HCO3-、HSO3-、HS-,既要考虑电离又要考虑水解。对于氨水中微粒数目的计算,既要考虑三分子(NH3、NH3? H2O、H2O),又要考虑三离子(NH4+、H+、OH-)的存在,甚至还要用好原子守恒、电荷守恒等关系式,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2、可逆反应涉及可逆反应,无论如何反应,反应物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故不能根据反应物的已知量直接进行计算。3、原电池(或电解池)反应可根据原电池(或电解池)的相关知识,书写出对应的电极反应式或总反应式,将相关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与电极反应式进行联系,即可进行计算。如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计算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电解食盐水若产生2g氢气,计算转移的电子数目等。4、其他特殊反应(1)NO2具有特殊性,常温下会自发转化为N2O4,故无论是题干给出的NO2,还是NO与O2反位生成的NO2,或是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NO2,都会有该可逆反应的发生:2NO2?N2O4。因此,在计算相关物理量时,一定要考虑此反应的存在。(2)浓硫酸和浓硝酸:Cu与浓硫酸的加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会变成稀硫酸,即使Cu过量,剩余的C'u也不会继续与稀硫酸反应。而Cu与浓硝酸的反应,一旦浓硝酸变成稀硝酸,剩余的Cu还会继续与稀硝酸反应。Fe与浓硫酸的加热反应,开始时生成SO2。浓硫酸变成稀硫酸后,若Fe过量,还会继续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2。而常温条件下,Fe、Al遇浓硝酸或浓硫酸,因产生钝化作用不会生成NO2或SO2。(3)浓盐酸: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加热反应,刚开始时生成氯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成稀盐酸,即使二氧化锰过量, 也不会继续与稀盐酸反应。故无论是计算氯气的体积,还是计算电子转移的数目,都不能用题干给出的盐酸的量直接进行计算。【典例7】【长沙市雅礼中学2017届二模】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4mol AgNO3受热完全分解(2AgNO32Ag+2NO2↑+O2↑),用排水法最终收集到气体的分子数为0.2NAB.6.4g CaC2中含有的离子总数目为0.3NAC.1 mol FeI2与一定量氯气反应时,若已知有1mol Fe2+被氧化则转移的电子数为3NAD.1mol 苯和苯甲酸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分子数为7.5NA【答案】D【典例8】将一定质量的铁、氧化铁、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人100mL 4.40mol·L-1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896mLH2(标准状况),残留固体1.28g。过滤,滤液中无Cu2+。将滤液加水稀释到200mL,测得其中c(H+)为0.400mol·L-1。则原混合物中单质铁的质量是A.2.24g B.3.36g C.5.60g D.10.08g【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完全反应后滤液中没有Cu2+,说明溶液中也没有Fe3+ ,则溶液中阳离子有Fe2+ 和H+ ,溶质为FeCl2 和HCl,根据电荷守恒得2n(Fe2+)+n(H+)=n(Cl-),则n(Fe2+)=[4.40mol/L×0.1L?0.40mol/L×0.2L]÷2mol=0.18mol,生成n(H2)=0.896L÷22.4L/mol=0.04mol,因为还有盐酸剩余,溶液残留固体是Cu,n(Cu)= 1.28g÷64g/mol=0.02mol。设Fe的物质的量为xmol、Fe2O3 的物质的量为ymol,根据Fe原子守恒得x+2y=0.18,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2x=0.04×2+0.02×2+2y×1。解得x=0.10、y=0.04,所以m(Fe)=0.10mol×56g/mol=5.60g。选项C符合题意。考点:考查混合物的计算的知识。已知质量①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混合物②最简式相同的混合物③带核素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已知体积 ①是否在标准状况下②是否是气体已知物质的量浓度 是否有溶液的体积物质的量①对象是否准确:如是否存在分子、存在何种离子、不同物质含同种元素等;②组成是否准确:如果单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阴阳离子数等;③结构是否准确:如分子结构、核素、晶体结构、根和基、化学键等;④行为是否准确:如电离、水解等。微粒数 逐项分析、 判断正误 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 的P4O6中含有6 NA个P—O键B.0.1mo1H2和0.1mol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小于0.2 NAC.pH=3的CH3COOH溶液中,含有10-3NA个H+D.高温下,16.8gFe 与足量的水蒸气反应,失去0.8NA个电子【答案】D【解析】A、P4O6的结构是,1molP4O6中含有P-O键的物质的量为12mol,故A错误;B、H2与I2发生H2+I22HI,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等,也就是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即为0.2mol,故B错误;C、没有指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H+物质的量,故C错误;D、Fe与水蒸气反应,Fe生成的是Fe3O4,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mol=0.8mol,故D正确。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BrCl与H2O完全反应生成氧化氢和次溴酸。转移的电子数为NAB.锌与一定浓度的浓疏酸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SO2和H2的混合气体22.4L,锌失去电子数为2NAC.标准状况下,6.72L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4NAD.18gC与1molO2完全反应后。得到CO2的分子个数为NA【答案】B点睛:A选项中BrCl+H2O=HCl+HBrO,该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反应前后没有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而氯气(或溴)和水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这一点容易混淆。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金属钠与氧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NAB.25℃时,pH=1盐酸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约为0.1NAC.任意条件下,1mol苯中含C?-C键的数目一定为3NAD.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O2,气体分子数?一定是NA【答案】A【解析】金属钠与氧气完全反应,不管生成哪种氧化物,钠的化合价都是由0价升为+1价,1mol金属钠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NA,故A正确;B项,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H+的数目,故B错误;C项,苯中不含C-C键,故C错误;D项,存在可逆反应2NO2N2O4,所以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O2,气体分子数小于NA,故D错误。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3.4 g D2O2所含极性键数目为0.2NAB.25℃,pH =2的H2SO4溶液中,H+的数目为0.02 NAC.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1NAD.lmol OH-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NA【答案】D点睛:本题考查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载体的计算,涉及同位素摩尔质量的确定、溶液中离子数的计算、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构成微粒的确定。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适用于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计算气体分子物质的量,OH-与-OH的区别。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0g熔融的NaHSO4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2?NAB.电解100?mLlmol·L-l?AgNO3?溶液,转移的电子数最多为0.1NAC.标准状况下,22.4?L氯仿中含有的氯原子数为3?NAD.1mol?NO?和1mol?O2?混合,反应后生成的NO2?分子数为NA【答案】A【解析】A、熔融的NaHSO4电离成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12.0g熔融的NaHSO4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2?NA,故A正确;B、缺少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物质的量,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氯仿呈液态,故C错误;D、反应中存在平衡2NO2N2O4,故D错误;故选A。6.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mL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氧原子数为0.002NAB.0.2mol/L的NaCl溶液中,Na+数为0.2NAC.0.1mol的Na2O2与足量的C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D.在标准状况下4.48L的CH2Cl2其分子数为0.2NA【答案】C【解析】水中含有氧原子,所以10mL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氧原子数大于0.002NA,故A错误;没有溶液体积,不能计算Na+数,故B错误;0.1mol的Na2O2与足量的C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故C正确;在标准状况下CH2Cl2是液体,故D错误。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L0.1mol·L-1CH3COOH溶液中含H+的数目为0.1NAB.标准状况下,2.24LCl2 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C.100g质量分数为46%的酒精溶液中含氧原子总数为4NAD.常温下,将1molFe加入足量硝酸中,生成H2的分子数为NA【答案】C点睛:易错点是选项B,氯气溶于水,有少量的氯气与水发生Cl2+H2OHCl+HClO,根据题目中信息,无法判断转移电子数目;选项C,应注意是酒精溶液,含有乙醇和H2O,水中也含有氧原子。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6 g D2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2NAB.10g C2H4和4g C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C.标准状况下,2.24L HF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D.KIO3与HI溶液反应,生成0.1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答案】B【解析】A.D2O的摩尔质量为20g/mol,D2O分子含有10个中子,3.6 g 即0.18molD2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8NA,故A错误;B.C2H4和CO的摩尔质量都是28g/mol,10g C2H4和4g C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0.5mol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故B正确;C.标准状况下,HF呈液态,2.24L HF的物质的量大于0.1mol,其中含有的分子数大于0.1NA,故C错误;D.KIO3与HI溶液反应,生成0.1 mol I2转移电子1mol,转移的电子数为NA,故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选项C容易忽略在标准状况下HF不呈气态,实际上在标准状况下HF为液体,此时的HF自然不再适用于22.4L/mol。9.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g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氢原子数为6NAB.50 mL12 mol·L-1浓 盐酸与足量MnO2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 0.3NAC.0.1mol 氨气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中NH4+和NH3·H2O的总数为0.1NAD.用惰性电极长时间电解100mL1mol·L-1的CuSO4溶液,转移电子数一定为0.2NA【答案】A 10.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5.6gNa2O2?与过量CO2?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B.常温下,5.6g铁粉加入足量浓硝酸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 NAC.常温下,4gCH4?含有NA个C-H?共价键D.分子总数为NA的Cl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 NA【答案】B【解析】A、15.6gNa2O2?的物质的量为=0.2mol,根据反应方程式2CO2+2Na2O2═2Na2CO3+O2可知,每2?mol?Na2O2参加反应转移2?mol电子,0.2mol Na2O2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故A正确;B、常温下Fe与浓硝酸发生钝化,阻止了反应的继续进行,因此无法计算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C、4g CH4物质的量为0.25mol,分子中含C-H共价键4×0.25×NA=NA个,故C正确;D、分子总数为NA的Cl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常温下,铁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其他还有铝与浓硝酸或浓硫酸,但是要注意只有常温时才发生钝化,加热条件下是能够反应的。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8g乙烯与环丁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6NA个原子B.足量MnO2和含有2molHCl的浓盐酸共热,完全反应可生成0.5NA个Cl2分子C.标准状况下,22.4?LNO2溶于水转移NA个电子D.6g?金刚石中含有2NA个碳碳单健【答案】A点睛:解答本题选项C需要注意,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只能与浓盐酸发生反应,当浓盐酸随着反应消耗成为稀盐酸时反应停止,所以氯化氢一定会剩余。12.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惰性电极电解KOH溶液,若阳极产生5.6L气体,则电路中通过0.5NA电子B.常温常压下.4.6gNO2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为0.1NAC.7.8gNa2O2与足量的水(H218O)反应生成的氧气所含的中子数为NAD.100g46%甲酸(HCOOH)水溶液所含的氧原子数为5NA【答案】D【解析】A项,用惰性电极电解KOH溶液,阳极发生氧化反应:4OH--4e-=2H2O+O2↑,因为没告诉测量5.6L气体时的温度和压强,所以没法计算其物质的量,也就没法计算转移电子数,故A错误;B项,4.6gNO2气体的物质的量为:4.6g÷46g?mol-1=0.1mol,因存在平衡:2NO2N2O4,所以气体所含的分子数小于0.1NA,故B错误;C项,Na2O2与足量的水(H218O)反应生成的氧气中不含18O原子,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H218O+2Na2O2=2NaOH+2Na18OH+O2↑,7.8gNa2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生成0.05molO2,每个O原子含有8个中子,所以0.05molO2含有的中子数为:0.05NA×2×8=0.8NA,故C错误;D项,100g46%甲酸(HCOOH)水溶液中含有甲酸(HCOOH)46g,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H2O 54g,物质的量为3mol,所以所含的氧原子总数为2NA+3NA=5NA,故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与微粒数关系的有关判断与计算,注意题中的陷阱,例如A项中明确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则不需要计算可快速判断该项错误;B项中易忽略可逆反应2NO2N2O4;C项Na2O2与水的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氧气中的氧原子完全来自Na2O2;D项,不能一看到水溶液就认为其中有大量氧原子,因为已知为100g溶液,所以得需要计算后作出正确判断。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NH3中含有的质子数约为6.02×1023B.0.5 mol·L? 1 NaCl溶液中含Cl-的物质的量为0.5 molC.8 g S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约为9.03×1023D.标准状况下,22.4 L SO2和CO2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约为1.806×1024【答案】D点睛:硫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生成三氧化硫,1mol S完全燃烧只能转移4mol电子。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晶体中,有NA个Si就有2 NA个Si—Si键B.常温常压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与Na2S溶液中Na+数目相等C.惰性电极电解食盐水,若线路中通过2 NA个电子的电量时,则阳极产生气体22.4 LD.标准状况下,2 mol Na2O2与44.8 L SO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 NA【答案】A点睛:本题考查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载体的计算。涉及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确定、溶液中粒子物质的量的确定、气体体积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确定。注意:在晶体硅中每个硅原子形成4个Si-Si键,但其中n(Si):n(Si-Si)=1:2;22.4L/mol适用于标准状况下求气体的体积。1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6gO2和O3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1NAB.足量的Mg与0.1mol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4 NAC.25℃时,pH=2的H2SO3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02 NAD.标准状况下,1.12L三氯甲烷(CHCl3)含有的化学键数目为0.2 NA【答案】B【解析】A.O2?和O3都由氧元素组成,1.6?gO2?和O3?的混合物含有0.1mol氧原子,含有的分子数目无法确定,故A错误;B.足量的Mg?与0.1mol?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4 NA,故B正确;C.25℃时,pH=2?的H2SO3?溶液的体积不定,含有的H+数目无从确定,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三氯甲烷不是气体,1.12?L?三氯甲烷(CHCl3)的物质的量大于0.05mol,含有的化学键数目大于0.2 NA,故D错误。故选B。1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 C2H4和22.4L苯所含C-H键的数目均为6NAB.44g由N2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原子总数为3NAC.2.8g由CO和C2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总数为0.1NAD.1L 0.1mol·L-1CH3COOH溶液中,CH3COOH和CH3COO-的数目之和为0.1NA【答案】A【解析】A项,苯在标准状况下呈液态,不能用22.4L/mol计算苯的物质的量,错误;B项,N2O和CO2的摩尔质量都是44g/mol,则44g由N2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气体分子物质的量为=1mol,N2O和CO2都是三原子分子,则含原子物质的量为3mol,正确;C项,CO和C2H4的摩尔质量都是28g/mol,则2.8g由CO和C2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气体分子物质的量为=0.1mol,正确;D项,CH3COOH属于弱酸,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根据物料守恒n(CH3COOH)+n(CH3COO-)=0.1mol/L1L=0.1mol,正确;答案选A。1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1mol CH3OCOONa和少量CH3COOH形成的中性溶液中,CH3COO-数目是NAB.1.68gFe与足量高温水蒸气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09NAC.氢原子数为0.4NA的CH3OH 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8NAD.常温下,2L 0.1mol?L-1FeCl3溶液与1L0.2mol?L-1FeCl3溶液所含Fe3+数目不同【答案】B1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四氯化碳中含有C-Cl数目为4NAB.1 mol Cl2通入足量水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C.常温下,0.5 mol?L﹣1 Fe2(SO4)3溶液中含Fe3+数目为1 NAD.常温常压下,5.6 g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4 NA【答案】D【解析】A、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A错误;B.1mol氯气通入足量水中,参与反应的氯气只有少部分,所以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故B错误;C、溶液的体积不知,无法由浓度求物质的量,故C错误;D.5.6g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物中含有0.4mol最简式CH2,含有0.4molC原子,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4?NA,故D正确;故选D。1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2.0gH182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B.标准状况下,22.4L二氯甲烷的分子数约为NA个C.1mol?H2与足量O2反应生成的H2O中含有的共价健总数为NAD.在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反应中,6mol?CuSO4能氧化白磷的分子数为1.1NA【答案】A点睛:本题难点为D选项,注意该反应中部分P4被氧化,部分P4被还原,而题中只要求计算能被6mol CuSO4氧化的P4的物质的量,不能与P4的还原过程相混淆。氧化剂能氧化多少物质,体现于能够得多少“还原剂失去的电子”。6mol CuSO4可以得6mol电子,则可氧化mol P原子,即mol P4。20.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60gSiO2分子中含有Si-O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4NAB.常温下,16.8g铁粉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9NAC.叠氮化铵(NH4N3)发生爆炸反应:NH4N3=2N2↑+2H2↑,则每收集标况下89.6L气体,爆炸时转移电子数为4NAD.0.1mo/L的Na2CO3溶液中H2CO3、HCO3-、CO32-的粒子总数为0.1NA【答案】C【解析】A、SiO2是原子晶体,不存在分子,选项A错误;B、常温下铁被浓硝酸钝化,反应不能继续,转移电子数无法计算,选项B错误;C、反应中氢元素化合价由+1变为0,则反应:NH4N3=2N2↑+2H2↑,则每收集标况下89.6L气体,即4mol气体其中2mol氮气和2mol氢气,爆炸时转移电子数为4NA,选项C正确;D、没有给定体积,无法求得粒子总数,选项D错误。答案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8年高考150天化学备考方案专题02+阿伏伽德罗常数(文本).doc 2018年高考150天化学备考方案专题02+阿伏伽德罗常数(训练).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