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150天化学备考解考题析考点专题2-4-1+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及计算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8年高考150天化学备考解考题析考点专题2-4-1+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及计算

资源简介


2-4-1 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及计算
1.【2017年新课标Ⅲ卷T28(4)】(14分)
砷(As)是第四周期ⅤA族元素,可以形成As2O3、As2O5、H3AsO3、H3AsO4等化合物,有着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4)298 K时,将20 mL 3x mol·L?1 Na3AsO3、20 mL 3x mol·L?1 I2和20 mL NaOH溶液混合,发生反应:AsO33?(aq)+I2(aq)+2OH? AsO43?(aq)+2I?(aq)+ H2O(l)。溶液中c(AsO43?)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下列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溶液的pH不再变化
B.v(I?)=2v(AsO33?)
c.c (AsO43?)/c (AsO33?)不再变化
d.c(I?)=y mol·L?1
②tm时,v正_____ 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tm时v逆_____ tn时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____________。
④若平衡时溶液的pH=14,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____。
【答案】
(4)①ac、大于、 小于、 tm时AsO43-浓度更小,反应速率更慢、K=
【解析】
(4)①a溶液pH不变时,则c(OH-)也保持不变,反应处于平衡状态;b 根据速率关系,v(I-)/2=v(AsO33-),则b的等式始终成立,反应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c由于提供的Na3ASO3总量一定,所以c(AsO43-)/c(AsO33-)不再变化时,c(AsO43-)与c(AsO33-)也保持不变,反应处于平衡状态;d c(I-)=y mol/L时,即c(AsO43?)=c(I-),事实两者浓度关系一定是2c(AsO43?)=c(I-),则此时不是平衡状态,故答案:ac。②反应从正反应开始进行,tm时反应继续正向进行,v正>v逆。正确答案:大于。③tm时比tn时AsO43-浓度更小,所以逆反应速率也更小,正确答案:小于、tm时AsO43浓度更小,反应速率更慢。④反应前,三种溶液混合后,Na3ASO3浓度为 ,同理I2浓度为xmol/L,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c(AsO43-)为ymol/L,则反应生成I-浓度c(I-)=2ymol/L,消耗AsO33-、I2浓度均为ymol/L,平衡时c(AsO33-)为 (x-y) mol/L,c(I2)为(x-y)mol/L,溶液中c(OH-)=1mol/L,K=。
2.【2015年新课标1T28(4)】(15分)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4)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
2HI(g)H2(g) + I2(g)
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t/min
0
20
40
60
80
120
x(HI)
1
0.91
0.85
0.815
0.795
0.784
x(HI)
0
0.60
0.73
0.773
0.780
0.784
①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
② 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正= k正·x2(HI),逆反应速率为v逆=k逆·x(H2)·x(I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k逆为________(以K和k正表示)。若k正 = 0.0027min-1,在t=40min时,v正=__________min-1
【答案】
(4)①;②k逆= k正/K ;1.95×10-3;
【解析】
(4) ①问中的反应是比较特殊的,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不同的起始态很容易达到等效的平衡状态。大家注意表格中的两列数据是正向和逆向的两组数据。
716K时,取第一行数据计算:2HI(g)H2(g)+I2(g)
n(始)(取1mol) 1 0 0
Δn (0.216) (0.108) (0.108)
n(平) 0.784 (0.108) (0.108)
化学平衡常数为
本小题易错点:计算式会被误以为是表达式。
②问的要点是:平衡状态下,v正= v逆,故有:k正·x2(HI) = k逆·x(H2)·x(I2)
变形:k正/ k逆={ x(H2)·x(I2)}/ x2(HI)=K
故有: k逆= k正/K
考纲中要求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定量表示方法;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a)。具体在复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遵循速率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三段式在计算中的应用。考题一般结合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或者图像,获取数据,然后对数据分析处理计算。
1.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方法
(1)定义式法:根据“v=Δc/Δt”进行计算。
(2)比例式法: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计算。
(3)三段式法:具体步骤如下。
①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找出各物质的起始量、转化量、某时刻量。
③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式计算。
例如,反应      mA  +nBpC
t0时刻浓度/mol·L-1 a b 0
转化浓度/mol·L-1 x  
t1时刻浓度/mol·L-1 a-x b- 
则:v(A)= mol/(L·s)、v(B)= mol/(L·s)、v(C)= mol/(L·s)。
2.理解化学反应速率要注意以下几点
(1)化学反应速率一般指平均速率而不是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且无论用反应物还是用生成物表示均取正值。
(2)同一化学反应,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
(3)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因为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
1.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N2(g)+3H2(g)2NH3(g) 在 2 L 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 内NH3的质量增加了1.7g,则反应速率为
A.v(H2)=0.03mol·L-1·min-1 B.v(N2)=0.02mol·L-1·min-1
C.v(NH3)=0.17mol·L-1·min-1 D.v(NH3)=0.01mol·L-1·min-1
【答案】D
【解析】1.7gNH3的物质的量 ,所以氨气的反应速率v(NH3)= mol/(L·min)=0.01 mol/(L·min);反应速率数值之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所以故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点睛:同一反应同一时间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据此计算用氮气、氢气表示的反应速率;注意反应速率的单位是mol/(L·min)或mol·L-1·min-1,不要写成“mol/L”或“mol·L-1·min”等。
2.在10 L密闭容器中充入气体X和Y,发生反应X(g) + Y(g)M(g) + N(g) ΔH,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编号
温度/℃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X)
n(Y)
n(M)

700
0.40
0.10
0.090

800
0.40
0.10
0.080

800
0.20
0.05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若5 min末测得n (M)=0.050 mol,则0至5 min内,用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υ (N)=1.0×10? 2 mol/(L·min)
B.800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0
C.③中,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80%
D.ΔH>0
【答案】C
【解析】A.①中,若5 min末测得n (M)=0.050 mol,由化学方程式可知,0至5 min内,用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υ (N)=υ (M)= 1.0×10?3 mol/(L·min),A不正确;B.由表中数据可知,800 ℃,该反应的平衡混合物中X、Y、M、N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032 mol/L、0.002 mol/L、0.008 mol/L、0.008mol/L,则平衡常数K=1.0,B不正确;C.因为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是不变的,故改变压强后化学平衡不移动。③中投料的比例与②相同,所以两次的平衡应是等效的,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与②相同,为80%,C正确;D.由①②两实验的数据可知,温度升高后,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ΔH<0 ,D不正确。本题选C。
点睛:解化学平衡问题时,要仔细分析图表中的数据,善于发现和利用等效平衡解决问题,这样可事半功倍,不可盲目死算。
3.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为模拟该过程,T℃时,在3L密闭容器中加入NO和活性炭粉,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活性炭/mol
NO/mol
X/mol
Y/mol
起始时
2.030
0.100
0
0
10min达平衡
2.000
0.040
0.030
0.030
A.X一定是N2,Y一定是CO2
B.10min后增大压强,NO的吸收率增大
C.10min后加入活性炭,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0~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NO)=0.002 mol/(L?min)
【答案】D
点睛: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变化量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故该题的突破口为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出各物质的△n之比,然后确定化学反应方程式。
4.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A和B放入容积为VL的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 3C(g)+2D(g),经5 min后测得容器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6mol·L-1·min-1。C的物质的量为1.5mol,则V等于
A.2 B.3 C.4 D.5
【答案】D
【解析】5 min后测得容器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6mol·L-1·min-1,根据v=,则△c=vt=0.06mol·L-1·min-1×5 min=0.3mol/L,又因为C的物质的量为1.5mol,因此容器的容积V===5L,故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