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课型授新课媒体课件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国家机关的产生及其工作原则。2.了解权力是把双刃剑,理解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3.了解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教学要点教学重点1.国家机关的产生及其工作原则。2.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3.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教学难点1.民主集中制原则。2.宪法对国家权力的规范表现。教 学 活 动本课核心考点及探究与分享个 性 部 分1.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2.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3.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4.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又是如何贯彻执行的?(1)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5.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1)宪法不仅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而且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 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2)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3)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4)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5)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探究与分享:(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如何确认奋斗成果的?(2)中国人民掌握政权后,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利的?(3)我国的国家机构是如何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呢?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①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②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③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④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典型例题:如图,是某班法制墙报的部分内容,仔细阅读并完成下面的问题(1)走进宪法:该图标中的“12.4”指的是___国家宪法日___。(2)请你为“集思广益”设计几条宪法宣传标语。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依法治国最根本的是依宪治国;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等。(3)我与宪法:我们初中生为什么要重视“学习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关系到国家的命运、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⑥公民守法首先要遵守宪法,不遵守宪法也就意味着其他法律得不到真正的实施。(不少于四点)教学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