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9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备战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考点一遍过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点09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备战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考点一遍过

资源简介

考点9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一)我知我家
1.家庭关系的建立
家,是我们常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的字眼,它与家庭有关。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多种情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小两口结婚成了家;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宝宝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家庭——养子女与养父母成为一家人;随父(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继子女与继父母也是一家人。
家庭的结构是不断演化的。过去的家庭常常是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大家族。现在一般为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核心家庭,是由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主干家庭,是指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父母及第三代组成的家庭。此外,还有少量单亲家庭(父母中的一方与子女一起生活)、联合家庭(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者已婚同辈联合组成的家庭)。
2.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对我们来说,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与父母的关系。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我们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我们要认识自己的家,特别是了解自己的父母。要了解、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习家人的优秀品质,立志为家庭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我爱我家
1.大人讲我小时候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校;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视我们为掌上明珠,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我们,使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2.无悔的奉献
在世上的多种爱中,至深至纯的爱是母爱和父爱。这种爱是无私的爱、永恒的爱,是无微不至的爱、不求回报的爱。母爱如水,往往温柔细腻;父爱如山,往往深沉严格。
只要留心,我们随时可以体验到这种爱。会感受爱、奉献爱,是一切美德的生长点。
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又是当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父母如果不对子女尽抚养义务,甚至虐待子女,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3.感受家庭的温暖
家,是我们的情感栖息地,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还是我们的娱乐天地、天然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我们在家中享受亲情和温暖,我们热爱自己的家。
(三)难报三春晖
1.爱洒心间
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我国有孝的传统,孝敬父母的人历来被人们称道、尊敬,不孝子孙常常被人们谴责。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2.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这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上。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要正确区分孝敬在不同场合的具体要求,并按这些要求去做。
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表现在各个方面。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这些都是孝敬父母的表现。
孝敬父母需要付出,即要付出代价。我们可能付出时间,付出感情,付出体力,甚至委屈自己,但孝敬父母收获的是甜蜜。
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顺从,而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如果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我们要勇于批评和制止,这是为父母好,也是孝的表现;如果他们触犯法律,做儿女的要按法律办事,不能因亲情而宽恕、包庇其违法行为。
爷爷奶奶与父亲的关系,外祖父母与母亲的关系,也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要孝敬父母的长辈。因为他们为社会、为家庭作出过贡献,对我们倾注了极大的关怀和爱护,甚至较之父母对我们疼爱有加。在他们年老多病、行动不便时,我们更要献上一片孝心。@
(四)严也是一种爱
1.成长也会有烦恼
小时候,我们对父母依附、崇拜。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渴望从家长那里拿到“解放证书”,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而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总是长不大的孩子,没有生活经验,没有丰富的阅历,却有自己的主意。父母责怪我们越来越不服管教,越来越不懂事,而怀念我们小时候的乖样子。他们对我们的关爱之心没有变,只是要求更加严格,免不了多叮嘱几句,在我们听不进时,就觉得家长唠叨、啰嗦。于是,我们与父母之间就产生了矛盾。
我们与父母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社会地位不同,对社会规范的熟悉程度也不同,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难免产生较大差异。
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
2.逆反心理有危害
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有时产生反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具体表现为: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
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说是错的,有的反抗不无道理。我们的父母不是圣人,他们的观念有时滞后;在家庭教育方面,他们也难免有误区。与父母平等交往,有助于帮助父母更新观念、走出家教的误区,也有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与父母发生冲突,如果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或者对他们不理不睬、冷淡相对,都是错误的,会给父母和结合自己造成极大的危害。
在多数情况下,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这种结果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不是拿自己的错误伤害父母,就是拿父母的错误伤害父母。为了不伤害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就要调适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
(五)两代人的对话
1.架起理解的桥梁
在家中,父母与我们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对此不能否认、不能漠视,但也不能夸大,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沟通是双方的事,我们做子女的,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化解矛盾,与父母携手同行。
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的时候,首先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与家长商量。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我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这样,看似冲突的事情就有了回旋的余地。沟通得好,我们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变父母的主意使我们如愿以偿。
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其实是辨明是非、寻求最佳结果的过程。有效沟通要掌握基本要领。其中,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父母是爱我们的,只要我们同样以爱的方式对待父母,沟通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
2.交往讲艺术
赞赏父母,赞赏中增进亲情。父母对我们恩深似海,值得我们赞扬。赞美父母对我们的爱,他们会感到甜,赞美父母当年之勇,他们更开心。要会真诚、得体地赞赏父母,这是增进亲情的有效方法。
认真聆听,聆听中获得教益。说话是问,听话也有艺术。与父母交谈,要先倾听、再倾诉。尤其在接受批评时,有错就承认,有理委婉地说。在倾听中我们能体会出父母的心情、期望和用意。
帮助父母,用行动感动亲人。我们竭力为父母分忧,努力帮助父母做事,父母就会更疼爱我们,更为我们着想。这样,即使我们对父母小有冒犯,他们也会原谅我们。
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即使父母错了,也要多原谅,不要非与父母争个高低上下。有时即使争赢了,也不一定给自己带来快乐、给家庭带来幸福;我们认了错,也不会丢面子,反而让我们丢掉包袱,得到更多的爱和快乐。
考向一 家庭的含义及意义
(1)含义: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意义:①为我们提供物质需要;②使我们感受到亲人的呵护和温暖的亲情。
【典例1】一般来说家庭是由 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①婚姻关系 ②血缘关系
③收养关系 ④同关系
⑤师生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答案】A
【解析】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④同关系和⑤师生关系属于校里形成的关系,是非亲属生活组织,与家庭无关。故本题选A。
考向二 家庭关系的确立及家庭结构
确立的条件
结婚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
血缘
生育
收养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
组建
随父(母)再婚
家庭结构
核心家庭
父母与未成年子女两代人组成
主干家庭
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父母及第三代组成
单亲家庭
父母中的一方与子女组成
联合家庭
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组成,或者已婚同辈联合组成
【典例2】小宋从小父母双亡,后被好心的王某夫妇收养,他们的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属于
A.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的家庭
B.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的家庭
C.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
D.随父母再婚而组成的家庭
【答案】C
【解析】小宋是被王某夫妇收养的,因此他们的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属于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C说法符合题意,应入选。
考向三 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1)父母对我们的爱
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2)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国有孝的传统,孝敬父母的人历来被人们称道、尊敬,不孝子孙常常被人们谴责。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3)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
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典例3】“80后”男孩张明为父母画了一份图文并茂的“微信操作说明书”,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的孝心。孝敬父母是
①我们享有的权利
②我们应尽的义务
③做人的基本要求
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孝敬父母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③④正确切题,故选D。
考向四 怎样孝敬父母
(1)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2)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上。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要正确区分孝敬在不同场合的具体要求,并按这些要求去做。
(3)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表现在各个方面。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这些都是孝敬父母的表现。
(4)孝敬父母需要付出,即要付出代价。我们可能付出时间,付出感情,付出体力,甚至委屈自己,但孝敬父母收获的是甜蜜。
(5)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顺从,而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如果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我们要勇于批评和制止,这是为父母好,也是孝的表现;如果他们触犯法律,做儿女的要按法律办事,不能因亲情而宽恕、包庇其违法行为。
【一目了然】爱父母的表现
(1)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
(2)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
(3)努力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
(4)孝敬父母不是愚孝和盲从,而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
【典例4】品读漫画,谈谈你的感想。
【答案】(1)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定义务。
(2)子女不仅要给父母物质上的帮助,还要给予精神上的抚慰。
(3)子女要体谅和理解父母,从小事做起,经常回家看看父母。
【解析】本题结合漫画考查生综合运用所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弄清漫画寓意,再确定答题依据和答题方向。漫画的文字部分分别说明了长时间没有回家和缺乏对父母精神上的关注。可从如何孝敬父母这一角度组织答案。@
考向五 逆反心理的危害
(1)与父母发生冲突,如果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或者对他们不理不睬、冷淡相对,都是错误的,会给父母和自己造成极大的危害。
(2)逆反心理给人带来种种不快,造成亲子隔阂。为了不伤害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就要调适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
【温馨提示】如何调适逆反心理
1.要知道善意的批评比美丽的谎言好。
2.拒绝错误是聪明的,拒绝正确是糊涂的。
3.理解的要接受,不理解的要冷静对待。
4.如果父母错怪了你,要像原谅自己一样原谅他们。
5.与父母平等沟通,让他们明白你的真实想法。
【典例5】临近考试,作业负担进一步加重,父母还要求小杰多做课外作业。为此,他对父母大发脾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小杰应尊重父母,积极沟通
B.青春期逆反心理是不可调控的
C.做作业与考试成绩好坏无关
D.小杰合理发泄了自己的情绪
【答案】A
【解析】本题以设置情境的形式考查如何与父母沟通的知识。B项的观点没有认识到逆反心理是可以克服的;C项的观点没有认识到做作业与考试成绩的紧密联系;小杰的情绪得到了发泄,但是伤害了他人,D说法错误。故选A。
考向六 在家中,与父母产生矛盾时,我们应怎么做
(1)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沟通是双方的事,我们做子女的,要走近父母,亲近父
母,努力化解矛盾,与父母携手同行。
(2)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与家长商量。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通
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
(3)要掌握有效沟通的基本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换位思考是有效方法,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一目了然】如何对待与父母的矛盾:积极沟通
(1)原因:是辨明是非、寻求最佳结果的过程
(2)态度:心平气和
(3)前提:彼此了解
(4)关键:尊重理解;有效方法:换位思考
(5)结果:求同存异
【典例6】中生小凤到心理咨询室倾诉:“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心切,而我的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我已经尽力了,所以我对父母的对抗心理特别严重。我该怎么办呢?”你认为小风应该
①理解父母的期望 ②继续与父母对抗
③理解父母的关爱 ④主动与父母沟通、交流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生对如何与父母沟通、交流的认识与理解。面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我们应该会全面地分析这一现象。我们要理解父母的期望,理解父母的关爱,同时,也要会主动与父母沟通、交流。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②继续与父母对抗的做法是错误的,排除含有这一题肢的选项即可,选B。
1.“家庭教育”远比“进入名校”重要,与其跟风“区房热”,不如花更多精力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以下对家庭作用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依赖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无可厚非
B.家庭是我们栖息的场所,安全的港湾,心灵的归宿
C.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呵护
D.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倾注心血,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2.2017年10月29日,在“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上,每天背先天肢体残疾的姐姐上的王泽盼、积极乐观地照顾植物人爸爸的马芯洋、年仅六岁就挑起全家生活重担的王安娜、主动照顾孤寡老人7年的新疆女孩那迪热·艾买尔江等十个孩子,获得“最美孝心少年”称号。根据以上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传统美德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②“最美孝心少年”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③开展“最美孝心少年”的评选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④开展“最美孝心少年”的评选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有人这样比喻亲子间的冲突:“孩子是火种,父母常常是火药,火药是怎么堆起来的?是用爱堆起来的,你对他越不断地付出,付出一分,这儿的火药多一点,有一天他不高兴了,他这一点,爆炸了。”这启示我们在以“逆反”言行回应父母时,要看到
A.父母是负主要责任的 B.受伤害的是父母
C.父母对我们的爱 D.冲突是由子女引发的
4.逆反心理的消极影响有
①伤害父母
②惩罚自己
③有助于父母更新教育观念,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④可以增强子女的独立性,有助于其作出正确的选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以下同的做法值得借鉴的是
①妈妈穿了一条新裙子,小军不失时机地夸奖妈妈漂亮时尚
②小丽发现妈妈偷看自己的日记,三天不和妈妈说话
③周末小勇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边爬山边交流思想
④小娟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央视公益广告《FAMILY》中有这样的一段广告语:
小时候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高大魁梧的爸爸遮风挡雨,温柔贤惠的妈妈相夫教子。渐渐的,我长大了,少不更事的我早已想挣脱爸爸的束缚,屡次顶撞唠叨的妈妈。长大的我渐渐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发现爸爸的背早已驼得不成样子,妈妈的身体也已臃肿,是时候尽一份子女的责任,悉心呵护起这个家,做爸爸贴心的拐杖,给他一个依靠的肩膀,给妈妈撑把庇护伞,为她遮蔽盛夏的骄阳,爸爸妈妈我爱你!
(1)这段广告语中蕴含着哪些道理?
(2)作为子女,我们应如何感恩父母?
1.(2017·湖北黄石)如下图所示,该家庭的类型属于
A.核心家庭 B.单亲家庭
C.主干家庭 D.联合家庭
2.(2017·贵州安顺)为了给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症的女儿捐肝,28岁患有脂肪肝的罗湛勋每天至少“暴走”10千米,一天都没间断,5个月走完1500千米,被亲切地称为“暴走爸爸”。经过“暴走”,罗湛勋的体重由78千克减至66千克并顺利为女儿捐献了健康肝,连医生都说“没有想到”。“暴走
爸爸”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②子女要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③坚强意志是人们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
④只有经历挫折,才能获得成功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17·江苏苏州)2017年5月,南通海门的陆佳宁同荣获第四届江苏省“十大美德少年标兵”称号。她7岁起就开始照料患病的母亲,每天从家到校往返要100多千米。她的事迹诠释了
A.要告别依赖,保持乐观心态
B.沟通是跨越代沟的最好方式
C.调适逆反心理,善于理解父母
D.孝敬父母表现在一言一行中
4.(2017·河北)会辨法析理
一天,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来到某基层法院,状告他辛苦养大的子女,请求法院判决子女们履行赡养义务。在基层法院依法进行庭前调解过程中,子女们以各种理由推脱对老人的赡养责任,承办法官分别对子女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谈话,从法与德两个方面对他们提出告诫。经过几番辨法析理,子女们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纷纷表示愿意赡养自己的父亲。
法律联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1)你认为承办法官应对老人的子女们提出哪些告诫?
(2)据以上材料及问题的回答,归纳出一个实现家庭和睦的准则。
【参考答案】
【考点冲关】
1.A 【解析】本题考查对家的认识。依据教材知识,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栖息的场所,安全的港湾,心灵的归宿,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呵护。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倾注心血,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所以观点B、C、D均为对家庭的正确认识,与题意不符;A中“依赖父母”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A。
2.B 【解析】抓住题文中的关键信息“孝心少年”,由此可以看出,他们是在弘扬孝亲敬长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开展此类活动,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利于构建优良家风,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观点②③④符合题意;观点①与题无关,题文中并没有体现出传统美德的形成过程,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B。@
3.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对亲子冲突的认识和理解。题干中的话反映了我们要理解父母,体味亲情。亲子冲突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我们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C符合题意。A、B、D观点错误,排除。故选C。
5.B 【解析】孝敬父母就要对父母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还要积极的同父母沟通交流。所以观点②说法错误,小丽应该主动与父母沟通,表明自己的想法和态度,故应排除;观点①③④符合题意,本题选B。
6.【答案】(1)①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的保障,等等,我们在家中享受亲情和温暖。②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父母的爱伟大深沉,无私永恒,无微不至,不求回报。③父母应得到爱的回报,子女应该孝顺父母。
(2)①我与父母交朋友,思想上,爱父母,理解父母的关爱,体会父母的辛劳等等。②行动上努力习,帮助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
【解析】(1)回答诸如“材料说明了课本中的哪些观点”之类的问题,我们可以围绕着“说明了什么”“是什么”“为什么”等角度具体进行分析。这段广告语中蕴含着的道理,我们需要抓住题文中的关键信息,如“爸爸遮风挡雨”“妈妈相夫教子”“背早已驼得不成样子”“给妈妈撑把庇护伞”等,由此得出的结论,我们可以结合教材知识,围绕着“家庭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感受父母对我们的深深的爱”“我们对父母要孝敬”等角度具体进行回答。
(2)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孝敬父母、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具体到如何去做,这是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属于基础知识部分。在回答时,我们要围绕着“思想上”“行动上”等角度具体组织答案。
【直通中考】
1.C 【解析】由图中可知,这是三代人的家庭,且第三代人未婚,属于主干家庭,故选C项。
4.【答案】(1)从法的方面:赡养父母是成年子女的法定义务,必须履行,不履行就是违法,就要承担法律责任。从德的方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本分,不孝敬父母就会受到舆论的谴责,遭人唾弃。
(2)遵法守德。
【解析】本题为材料分析题,作答时要密切联系材料。第(1)问材料中提示“从法与德两个方面对他们提出告诫”,因此需要从这两个角度对子女进行劝诚;第(2)问需要从法律和道德两个方面概括应该怎样维护家庭和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