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8年中考政治考点解读复习与训练板块六权利与义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2018年中考政治考点解读复习与训练板块六权利与义务

资源简介

板块六 权利与义务(5个考点:29~33)
▲▲【考点29】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1.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是公民义务?
公民的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公民的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承担的责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即,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需要履行义务。
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只能由宪法规定
①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平等权利、政治权利(如选举权利、监督权等)、经济权利、受教育权等
②公民的基本义务有:依法纳税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义务、依法服兵役的义务、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等。
▲3.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为什么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必须履行义务?)
①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②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履行义务是享受权利的基础,享受权利是履行义务的保障。③我们要增强权利观念,正确行使和维护权利,同时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4.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 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5. 作为公民,应该怎样履行义务?
①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②法律要求我们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巩固训练:
1.【2013年云南八地】李某用手机发布恐吓信息,导致机场航班延迟起飞,给国家、他人带来严重损灾,最终李某受到法律制裁。这一案例说明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 ( B )【来源:21cnj*y.co*m】
①可以随心所欲,不受约束 ②应在法律规定和允许的范闱内行使
③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④不能割裂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014云南】下列关于公民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言论自由是我的权利,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B.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想上学我就上,不想上学就不上
C.国家鼓励植树造林,我应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D.纳税是公民的义务,我们未成年人可以暂不纳税
3.【2014?泉州】右图漫画中的人( C )
A. 做到到履行义务和享受权利的有机统一
B. 具有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C. 只想多享受权利,不愿多履行义务
D. 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4. 【2016云南】我国法律赋予公民广泛的权利。下列对公民权利认识正确的是( D )
A.公民行使权利时没有任何限制
B.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C.尊重他人的权利,就失去了自己的权利
D.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5.【2017云南】关于正确行使权利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行使权利的方式必须合法 B.行使有些权利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C.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 D.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考点30】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人身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和人格尊严权(包括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荣誉权)
(2)评析侵犯人身权利(如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等)的行为。(提示:答题技巧或模式)
答:①材料中ⅹⅹⅹ的行为是错的。②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ⅹⅹⅹ权利受法律保护。③材料中ⅹⅹⅹ的行为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侵犯了ⅹⅹⅹ的ⅹⅹⅹ权利。应受到道德谴责,甚至要承担法律责任。④我们青少年要树立法律意识,自觉行使和维护自身合法权利,也要做到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
(3)通过事例区别人身权利:
行为或者事例
侵犯什么权利
超市搜身;工厂对下班工人搜身;非法拘禁他人等。
人身自由权
酒驾致人受伤;打伤他人;阳台花盆坠落砸伤他人;恫吓致人精神失常等。在脸上刻“贼”字等。
生命健康权
谩骂他人;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赃物;起侮辱性绰号;造谣中伤他人等。
名誉权
恶意损毁他人相片;私自使用他人肖像等。
肖像权
盗用他人姓名;冒用他人姓名;干涉他人更改姓名等。
姓名权
私自拆看他人日记和信件;偷听、偷看他人信息;私自出卖、传播他人信息等。
隐私权
非法剥夺他人荣誉称号或智力成果等。
荣誉权
巩固训练:
1.【2013年云南八地】下列属于侵犯公民姓名权的是 ( C )
A.小超给同学取侮辱性的绰号
B.小杰将同学小吉的照片作为投飞镖的靶子
C.小虎上学迟到,在门卫登记册上签了同班另一个同学的名字
D.小游在自家阳台上玩玩具.玩具不慎坠落,硬伤了过路的行人张某
2.【2014云南】尊重公民个人隐私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行为体现尊重公民个人隐私权的是 ( B )www-2-1-cnjy-com
A.学校在宣传栏中张贴优秀学生的照片 B.医生在诊室为病人检查身体时设置屏风
C.某电信公司把用户的电话号码提供给商家 D.父母为了了解子女的交往情况而翻看子女日记
3.【2015云南】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互联网上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犯泛滥,严重危害群众利益。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D )21*cnjy*com
A.人身自由权 B.生命健康权 C.财产所有权 D.隐私权
4.【2015浙江湖州】下列属于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是( C )
A. 小军将宿舍内捡到的500元钱据为己有 B. 小丽用网上下载的文章参加学校的作文比赛
C. 小亮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说小鹏偷了他的钱 D. 小文与同学聊天时无意中泄露了小红的日记内容
5.【2017云南】生命健康权是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下列属于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的是( A )
A.每天抽出时间锻炼身体 B.雷雨天到大树下避雨
C.到无资质的口腔诊所补牙 D.当生命健康受到不法分子侵害时,坚决与其搏斗
▲▲【考点31】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1.什么是受教育权?
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2.“读不读书,是我的自由和权利,别人管不着”,对吗?为什么?
不对。,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如果自己不想上学就不去是违反教育法的行为。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又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可见,孩子上不上学并不只是个人私事,而是关系到国家、民族未来的大事。
3.理解和认识义务教育含义、特征:
①含义: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民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包括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共9年义务教育。
②义务教育特征:公益性(不收学费、杂费)、统一性、强制性三个特征。
4.当受教育权被父母侵犯时,怎么办?
①寻求学校老师的帮助;②寻求亲朋好友的帮助;③寻求妇联、居民委员会的帮助;④寻求教育主管部门的帮助;⑤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初中学生应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①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
②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
③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6. 我国适龄儿童和少年辍学、失学的原因有哪些?
①家庭贫困,难以承担孩子的上学费用;②家长法律意识淡薄,“读书无用论”思想作怪;③当地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执法不严;④学生读书无信心,沉迷上网等;⑤平时调皮,纪律不好被学校开除。等等。
7. 针对学生辍学、失学的现象,请提一些解决措施:
①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贫困学生家庭收入;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家长的法律意识;③当地政府等机关严惩造成孩子辍学的违法行为;④学校要耐心教育学生,不得随意开除学生;⑤营业性网吧、电子游戏厅不得向未成年学生开放;⑥国家加大教育投入,普及“两免一补”政策等。
巩固训练:
1.【2011年云南八地】八年级学生小江家庭贫困.他想外出打工挣钱。如果你是小江的同学,你会怎样劝说小江改变辍学的想法。( A )
①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知识改变命运 ②中学生应该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 ③接受教育能提高素质,增长才干,促使人们摆脱贫困 ④可以寻求学校、社会和有关部门的帮助21教育网
A.①②④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2.【2012年云南八地】义务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其他教育,具有自己的显著特征。下列选项不属于义务教育特征的是( A )
A.特殊性 B.强制性 C.公益性 D.统一性
3.【2015云南】在《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近30周年之际,某初级中学组织了一次对在校学生的普法宣传活动。作为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我们应自觉履行的义务有( B )2-1-c-n-j-y
①按时入学 ②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得中途辍学
③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 ④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4.【2015湖北武汉】目前,全国约1.1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免杂费和教科书费政策。这体现了义务教育具有( A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公益性 B.强制性 C.统一性 D.普遍性
5.【2016云南】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法律知识简要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小芳小学毕业后,父亲让她别上学了,去叔叔的餐馆打工补贴家用。
材料二:八年级学生小勇暑假和父亲到工地体验生活,认识到读书学习很幸福、很重要。
小芳应该怎么办?(4分)
答:(1)小芳应积极维护受教育的权利,告诉父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争取受教育权;向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等寻求帮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小芳还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4分)(考生围绕题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21·世纪*教育网
(2)小勇认识到“读书学习很幸福、很重要”,应该怎么做?(4分)
答:(2)珍惜受教育的机会;按时入学,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遵守学校纪律和规定;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4分)(考生围绕题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6.【2017云南】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推动中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详细部署。作为中学生,当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该 ( A )
①向学校寻求帮助 ②向居(村)民委员会和教育主管部门寻求帮助
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④直接外出打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3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公民财产所有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区别如下表:
含义
事例
占有权
指对合法财产的实际控制权。(注:通过合法手段得到的财产就拥有占有权,反之,没有得到财产之前财产不归你占有。)
如,①小丽家买了一辆车;②小美把自己的钢笔放在宿舍里,也可随身携带着等。
使用权
指利用合法财产做什么事的权利。(注:用过财产后,财产还在主人手中。或者变成其他等值的财产。)
如,①用自家车送孩子上学;②用自己的压岁钱买学习用具;③用笔写字、做作业等。
收益权
指利用合法财产重新获得利益或者利润的权利。(注:原来的财产不仅还在,而且还有了新的利益或利润。)
如,①把钱存入银行得到利息;②出租房屋得到租金;③用钱做生意赚钱等。
处分权
指不需要财产时,把财产处理掉的权利。(注:财产不在主人手中了)包括事实上处分权(自己亲自吃掉、用掉)、法律上处分权(送给、卖给、捐赠给他人)
如,①在饭店请客吃饭用掉了500元;②把零花钱捐给了地震灾区等。
(2)公民的财产继承权
1.什么是遗产?
指人死后留下来的合法财产。
2.什么是继承人?
指继承遗产的人。包括六种:第一顺序继承人(父母、配偶、子女);第二顺序继承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注: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没有第一顺序人的,由第二顺序人继承。
3.继承人的含义
指留下遗产的人。
4.继承权的含义
指继承遗产的权利。
▲5.遗产继承的两种方式:
①法定继承;②遗嘱继承。其中,遗嘱继承最能体现被继承人的意愿,也能充分体现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对等性)。
6.什么是遗赠?
指公民将自己的财产待死后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记住:遗赠不属于遗嘱继承。因为它们的继承人不同。
(3)智力成果权: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创造的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又称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智力成果权没有年龄限制,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受法律保护。21*cnjy*com
巩固训练:
1.【2011年云南八地】下列属于公民正确行使财产所有权的是 ( B )
A.银行柜台前设置一米线 B.小敏把自己的压岁钱捐献给灾区
C.小立给同学起外号“木鱼” D.小明的文章在某刊物上发表
2.【2012年云南八地】某中学生把自己的稿酬捐给白血病患者是行使了对财产的( D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3.【2014云南】智力成果权是人们对自己的脑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一项民事权利,下列选项属于公民享有智力成果权的是 ( A )
①赵某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获得300元稿费 ②钱某做商品的形象代言人获得收入
③吴某在商场购物获得100元优惠劵 ④周某获得发明便携式书包的专利权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2015浙江温州】我市有位小学生发明了“新型理发围布”,其专利以1万元的价格被人买走。这说明该小学生享有( D )21·cn·jy·com
A.受教育权 B.人格尊严权 C.财产继承权 D.智力成果权
5.【2017云南】小江把自己的钢笔赠送给了好朋友,这是在行使自己合法财产的( D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考点33】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
1. 我国专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是: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 我国消费者享有哪些合法权利?(共9个)
安全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维护尊严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监督权。(重点5个权利)
①安全权: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②知悉权:消费者享有知道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权利;
③自主选择权: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
④公平交易权:消费者享有计量正确、价格合理、质量保证的公平交易的权利;
⑤依法求偿权:消费者合法权益受侵害时,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3.评析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提示:答题技巧或模式)
答:经营者的行为违背了经济活动中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违反了《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侵害了消费者享有的公平交易权、知悉权和安全权等合法权益;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风气;损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4. 消费者合法权益受侵害时,维权途径有哪些?)
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⑤向新闻媒体反映,给予曝光;⑥向人民法院提起法律诉讼等。
5.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成为精明的消费者?)
①购买前,要做到理性消费,不要盲目消费;②仔细阅读说明书,辨别商品真伪,避免上当受骗;③索要发票以作为维权凭证;④买到假货时,应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⑤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有助于作出正确的消费选择;⑥学习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知识;⑦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要考虑是自己是否需要、该商品是否物有所值等因素;学习比较、鉴别、不盲目追随消费等。
▲6.怎样减少或制止制假售假行为的发生?(或对食品安全提建议、措施、谈启示)
①国家要加强对经营者进行法律法规教育,要完善立法,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②执法部门要加大打假、查假力度,鼓励群众举报;③社会要加大打假宣传力度,唤起公民的维权意识;④消费者要增强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积极同制假售假行为作斗争。
注:区别侵犯消费者合法权利的现象或者行为:
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侵权现象或行为
侵犯了什么权利
劣质热水瓶爆炸伤人,假酒致人中毒,假药致人死亡等。
安全权、公平交易权、知情权
“三无产品”、“强灵助长晶”、食品过了保质期,塑料做的“高级照相机”, “买一送一”; “朦胧价”;“有奖销售” “打折、亏本大甩卖”等。
知情权
“动手摸了商品就得买”,“还了价就得买”, “搭售行为”(如要安电话,就必须跟电信局买电话机);“谢绝自带酒水”;等。
自主选择权
“短斤缺两”,“以假充真”, 某商店打出“商品售出,概不退换”的牌子等。
公平交易权
消费者合法权利受侵害后,要求经营者退货或赔偿,而经营者不赔偿。
依法求偿权
经营者讽刺、挖苦消费者;“衣服不干净者禁止入内消费”等。
维护尊严权
巩固训练:
1.【2010年云南八地】近期“地沟油”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地沟油”是指从下水道中收集后,经一夜的简单加工就重返餐桌的“三无”产品,比起真正的食用油它多了许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质。不法商贩生产和销售“地沟油”的行为(  D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权 ②违背了诚信的原则 ③侵犯了消费者的依法求偿权 ④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21cnjy.com
2.【2013年云南八地】我国政府加大了对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惩治力度。销售过期食品、假药、用医疗垃圾做的玩具等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 ( D )www.21-cn-jy.com
①知悉权 ②公平交易权 ③安全权 ④自主选择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2015湖北黄冈】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广大用户可以自由下载各种客户端。然而近期警方和电信部门发现,一些用户的电话费被暗扣进了违规软件开发商的口袋里。软件开发商暗扣话费的行为( A )2·1·c·n·j·y
①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②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③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④侵犯了消费者的依法求偿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4. 【2016云南】2016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的一些商家制售不合格食用油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 A )【出处:21教育名师】
①安全保障权 ②知悉真情权 ③自主选择权 ④公平交易权
A. 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2017云南】2017年3月15日,中消协网站发布的“网购诚信与消费者认知”报告揭露了三大网购消费陷阱;虚假广告宣传,质价不符、虚假打折、价格欺诈,个人信息泄露。为防止落入消费陷阱,消费者应该( B )
①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 ②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
③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④炼就“火眼金睛”,增强判断、选择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注:本板块内容会出现问答题】
1.(2012年云南八地)记者拍摄到某社区以下几个镜头:
镜头一:五号住宿楼深夜还有人大声唱歌;
镜头二:一夫妇在小区草坪上遛狗;
镜头三:小区门口贴了一张反映小区管理问题的大字报。
(1)以上镜头中公民的行为对吗?为什么?(3分)
答:(1)镜头中公民的行为是错误的。(1分)因为他们在行使权利时:①没有尊重他人的权利;②损害了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③没有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2分,答出两点即可)【版权所有:21教育】
(2)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为什么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3分)
答:(2)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3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2015云南】阅读下述材料,运用《思想品德》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去年3月15日开始实施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一步明确了消费者、经营者的权利与义务,为规范经营者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法律依据。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企业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的行为时有发生。如今年央视"3.15" 晚会曝光的东风日产、上海大众、奔驰4S店小病大修牟取暴利;山东东营、滨州许多不法厂商调和各种化工原料生产销售有毒汽油,等等。这些被曝光企业的行为引发了社会多方关注、热议。
(1)简要谈谈你对上述材料中被曝光企业行为的看法。(4分)[
答:(1)材料中被曝光企业的这些行为是违背公平正义、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行为;是违背诚信原则的不道德行为;是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是应受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的行为。(4分)(考生围绕题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结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谈谈我们应怎样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6分)
答:(2)在我国,公民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2分)正确行使权利应做到: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2分)自觉履行义务应做到: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