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5 植物的蒸腾作用-备战2018年中考生物核心考点全突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点15 植物的蒸腾作用-备战2018年中考生物核心考点全突破

资源简介


中考频度:★★★★★ 难易程度:★★★☆☆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1)根中能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而根尖的成熟区是吸收水分最活跃的区域。
(2)成熟区适于吸水的特点
①成熟区又称根毛区,有大量的根毛,这增大了吸收水分的表面积。
②成熟区内侧有发达的输导组织,有利于水分的运输。
③根毛细胞的细胞壁外部由果胶质组成,这种果胶质有很强的黏性,亲水能力强,有利于水分的吸附和吸收。
2.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1)导管位于茎的木质部中。导管的细胞呈管状,细胞质和细胞核消失,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也消失,形成了一根中空的管道。根吸收来的水分就是通过导管向上输送至茎、叶等器官的。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随水分运输至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2)水分被植物体吸收,大致需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水分从土壤溶液进入根部,然后通过根毛细胞进入成熟区的导管,由于根中的导管与茎中的导管相通,水分就由根中导管进入茎中导管,之后由茎中导管向上运输给叶、花、果实等,供植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1.定义: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2.主要场所:叶片。
3.叶片的结构
(1)表皮: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表皮细胞的外壁上有一层透明的、不易透水的角质层。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2)叶肉:叶肉由大量的叶肉细胞组成,叶肉细胞里含有许多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使叶片呈现绿色。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叶绿体是制造有机物的场所。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液泡,储存着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
(3)叶脉:叶脉分布在叶肉中,它是叶片的“骨架”,具有支持作用。叶脉中有两种管道——导管(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输送有机物)。可见叶脉有输导作用,属于输导组织。
(4)气孔:在叶片表皮细胞之间分布着许多成对的半月形细胞,这些细胞叫保卫细胞。两个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是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4.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1)蒸腾作用可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叶片里的水分蒸腾散失后,叶肉细胞相对缺水,就要吸收叶脉导管里的水分,这样促使水分上升到叶里,从而促进根吸水。植物要吸收的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在水分向上输送的同时,无机盐也随水分被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2)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这是因为水分的汽化可带走叶片的一部分热量。
由此可见,蒸腾作用不是在浪费水分,而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绿色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绝大部分水分又通过叶片和茎的蒸腾作用散失了,促进了生物圈中水循环的进行,不仅对植物自身的生活有重要作用,而且对生物圈也有重要意义。
(1)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2)保持水土。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3)涵养水源。树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使得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可以说,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绿色植物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应当好好保护森林。
考向一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植物茎插入红墨水中,放在阳光下晒,叶脉都变红了,此时将茎横切和纵切。下列针对这个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染红的部位是韧皮部
B.红色的线条是筛管
C.染红的部位是木质部
D.染红的部位是髓
【参考答案】C
2.植物茎中导管的主要作用是
A.连接细胞
B.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C.运输有机物
D.支持细胞
【答案】B
【解析】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植物茎中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
考向二 叶片的结构
3.下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有关叶片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的主要功能是储存营养物质
B.2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C.3的功能是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D.4控制气体进出和水分的散失
【参考答案】A
4.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B.叶片由叶肉、叶柄、叶脉组成
C.叶片表皮上有气孔,白天全部开放,夜晚全部关闭
D.叶片表皮属于营养组织
【答案】A
考向三 植物的蒸腾作用
5.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在植物体内水却往高处流,其主要原因是
A.吸收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其次,蒸腾作用还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还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环境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
6.“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植物的蒸腾作用
C.植物的呼吸作用
D.植物的蒸发作用
【答案】B
【解析】“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蓄水和引水功能,植物不仅能储存水分,还能在干旱的时候散释水分,作用很大。
1.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大部分
A.用于光合作用
B.用于呼吸作用
C.贮存在体内
D.用于蒸腾作用
2.在移栽植物时,为提高植株的成活率,常常去掉一部分枝叶。这主要是为了
A.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B.增强植物的蒸腾作用
C.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D.减弱植物的呼吸作用
3.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但一般植物叶片上表皮的气孔总比下表皮的少,这是因为
A.上表皮的气孔少可以减少氧的散失
B.上表皮的气孔少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
C.下表皮的气孔多可以加速水的散失
D.下表皮的气孔多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4.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不包括
A.降低叶片的温度
B.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C.促进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D.有利于开花结果
5.下列有关树木移栽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为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最好在光照强的条件下移栽
B.移栽时带一个较大的土坨,可以较好地保护幼根和根毛
C.去掉部分枝叶后移栽,可避免树木因蒸腾作用过度而失水
D.若给移栽后的树木输入营养液,针头应插入茎的木质部
6.已知白菜叶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现取甲、乙、丙、丁四片大小、质量相同的新鲜白菜叶,作如下处理。(凡士林会封闭气孔)




涂凡士林的部位
不涂
上表皮
下表皮
上、下表皮
再将四片叶置于通风处,5小时后称重,其重量从重到轻的顺序是
A.丁→丙→乙→甲
B.甲→乙→丙→丁
C.丁→乙→甲→丙
D.甲→丁→乙→丙
7.植物由根系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又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提高空气的湿度,调节气候
B.促进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和对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
C.植物体吸收的水被蒸腾作用散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D.降低叶表面的温度,防止被阳光灼伤
8.2017年8月3日,北京发布高温蓝色预警:最高气温将达到37℃。在这个格外炎热的夏天里,像月季、三角梅这样喜欢晒太阳的花卉也由于温度太高,光线过于强烈,而被晒伤。下面左图就是被晒伤的月季,叶片上出现晒伤的枯斑,虽然仍是绿色,但已经发干变脆,出现明显的失水现象,感觉像被风干了一样。
植物是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来散失水分,并降低叶面的温度,从而抵御高温的。当植物蒸腾作用水分散失速度大于根系吸水速度时,植物就会缺水,出现萎蔫现象。一般温度在35℃左右时,植物会用加快蒸腾作用的方式来降低叶面温度。但如果遇到持续的高温天气(超过35℃以上),植物则会关小或关闭叶片的气孔(如上面右图),减弱蒸腾作用,以避免高温引起过度失水。这是植物的一种自我保护能力。蒸腾作用减弱后,即使环境中水分充足,根系也无法吸水或吸水速度很慢。这样的状态保持较短的时间,在环境适宜后可自行恢复;但如果时间过长,植物叶片会因为高温缺水而萎蔫枯萎且无法恢复。请分析回答:
(1)由上文可知,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作用,水分散失的门户是___________,它由一对保卫细胞构成。除此之外,这一作用还可以___________,使植物能够抵御高温。
(2)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___区。水分被吸收进入植物体后,主要通过_______运输到其他器官,溶解在水中的____________也通过此途径进入植物体内并在植物体内运输。
(3)植物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生活,叶片会萎蔫、出现枯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俗语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某课外小组的同为解释其原因,选择校园中的裸地、草地和灌木丛,用干湿温度计,连续测定了这三个地块的温度和湿度,取其平均值并记录于表中。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解释“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原因有___________(多选)。
A.树冠遮挡了阳光,使树下温度降低
B.刮风可以带走大树周围空气中的热量
C.树叶散失出的水分可以增加树下空气的湿度
D.大树的根系发达,使周围土壤中水分增多
E.树叶散失出的水分蒸发带走了空气中的热量,使树下温度降低
(5)某同设计了一组实验,想验证植物体内水分主要是由叶片散失的。请帮助这位同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并预期实验结果。
①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装置是___________(选择图中字母)。
②预期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若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一直,则说明植物体内水分主要是由叶片散失。
9.(2017·德州)下列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片表皮属于营养组织
B.叶片由叶肉和叶脉组成
C.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叶片表皮上有气孔,白天全部开放,夜晚全部关闭
10.(2017·德阳)生物圈的水循环离不开植物的蒸腾作用。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表皮的气孔完成
B.炎热的夏天,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C.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分和无机盐由根部运到茎、叶等部位
D.蒸腾作用散失了大量的水分,这对植物的生长是不利的
11.(2017·苏州)下列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A.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
B.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C.对栽培的花卉适时松土
D.选择阴雨天移栽植物
1.【答案】D
2.【答案】C
【解析】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3.【答案】B
【解析】由于上表皮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温度比下表皮相对较高,叶片中的水分比较容易从上表皮的气孔散失。气孔作为蒸腾作用水分出入的门户,如果水分蒸发过多,尤其是炎热的夏季,会让植物萎蔫甚至死亡,所以下表皮气孔多会避免该种现象发生。@
4.【答案】D
5.【答案】A
【解析】气孔是水蒸气外出的门户,光照强度影响气孔的开闭,阴天或傍晚光照不强,不利于气孔的开启,影响水蒸气的外出,降低了蒸腾作用,同时移栽后注意浇水,使植物不会因大量失水而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在光照强的条件下移栽,植物会出现萎蔫现象,A错误;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幼苗期植物的根系较小,有利于带土移栽。这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减少幼根和根毛折断,提高根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根的成活率,B正确;去掉部分枝叶后移栽,降低了植物的蒸腾作用,防止植物萎蔫,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C正确;若给移栽后的树木输入营养液,针头应插入其输导组织,D正确。
6.【答案】A
【解析】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气孔是水蒸气外出的门户,叶片的上、下表皮上都有气孔,其中下表皮上的气孔较多。由题意可知,甲叶片没处理,上、下表皮都有气孔,水分通过气孔蒸发出去的最多,重量最轻;乙叶片上表皮涂上凡士林,丙叶片下表皮涂上凡士林,下表皮上的气孔较多,因此乙叶片蒸发出去的水分比丙的多,乙比丙轻一些;丁叶片上表皮和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水蒸气无法通过气孔蒸发出去,丁最重。
7.【答案】C
【解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由根系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又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这是蒸腾作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灼烧;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向上的运输,可见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8.【答案】(1)蒸腾 气孔 降低叶面温度
(2)成熟(根毛) 导管 无机盐
(3)温度过高,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减弱,导致根系无法吸收水分或吸水速度慢,同时不能有效地降低叶面温度 @
(4)A、C、E
(5)bd 装置b的塑料袋内出现水,装置d的塑料袋内无水珠或水珠很少
水分主要是由叶片散失的,就要以叶片的有无作为变量进行实验,所以应选择图中装置b、d作为一组对照实验。②我们预期的结果是:装置b的塑料袋内出现水珠,装置d的塑料袋内无水珠或水珠很少。若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则说明植物体内水分主要是由叶片散失。
9.【答案】C
【解析】植物叶的上下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A错误;?叶片由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组成,B错误;叶片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紧密,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气孔是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细胞厚度增加,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收缩,细胞厚度减小,两细胞并合,气孔闭合,D错误。
10.【答案】D
【解析】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灼烧;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因此蒸腾作用对植物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1.【答案】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