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6 植物的光合作用-备战2018年中考生物核心考点全突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点16 植物的光合作用-备战2018年中考生物核心考点全突破

资源简介


中考频度:★★★★★ 难易程度:★★★★☆
一、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1.过程及图示
(1)主要过程
步骤
操作
目的
结论
暗处理
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光是合成淀粉不可缺少的条件
遮光
将部分叶片上下两面用黑纸板遮盖并照光
设置有光和无关的对照实验
脱色
酒精水浴加热,脱色成黄白色
完全溶解叶绿素
染色
清水漂洗后用碘液染色
遇碘变蓝的部分证明有淀粉
冲洗
清水冲掉碘液后观察
去掉碘液便于观察
(2)图示
2.实验原理
淀粉具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
二、光合作用
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场所:叶绿体
3.实质
(1)物质转化: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2)能量转化:将太阳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能。
4.影响因素
(1)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随着光照的增强而增强,当增强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不再增强,因此中午光照最强的时候并不一定是光合作用最强的时候。
(2)二氧化碳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强而增强。温室大棚通常采用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以提高产量。
(3)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随着温度的增强而增强。植物在10~35℃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其中,25~35℃最适宜。
5.应用: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
6.意义:
(1)为动物和人提供有机物。
(2)是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所必需的能量。
(3)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考向一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1.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张彬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是为了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烧杯中的酒精可溶解叶绿素
C.叶片滴加碘液后遮光部分变蓝
D.实验结论是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
【参考答案】C
2.下图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部分步骤,对各步骤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步骤①是为了降低叶片的呼吸作用
B.步骤②的处理是设置对照实验
C.步骤③为了破坏细胞结构使碘液易于染色
D.步骤④叶片不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
【答案】B
【解析】将天竺葵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消耗叶片原有淀粉,A错误;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目的是看看叶片遮光部分和没有遮光部分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B正确;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时应该隔水加热,所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去掉叶片的绿色,C错误;用碘处理后,未被遮光的部分变成了蓝色,说明这一部分叶片内有淀粉产生,D错误。
考向二 光合作用及其应用
3.对温室大棚里的农作物,采取适当措施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以下措施不能起到这种作用的是
A.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B.降低光照强度
C.合理密植
D.延长光照时间
【参考答案】B
4.现代农业基地利用温室栽培蔬菜、瓜果等,以下措施中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是
A.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
B.保持温室内的温度白天低,夜间高
C.光照条件下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D.合理密植,及时松土、灌溉、施肥
【答案】B
1.探究“在有光条件下,绿色植物是否能释放出氧气”和“光是否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装置分别是下图中的
A.甲与乙、甲与丁
B.甲与丙、甲与乙
C.甲与丁、乙与丙
D.甲与丙、乙与丙
2.以下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消耗或运走叶片内的原有的淀粉
B.叶片的遮光部分与暴露部分可以形成对照
C.叶片的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
D.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绿素
3.有者做过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如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叶绿体在光下可产生气体 ②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③光合作用需要光 ④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A.①② B.②③⑤
C.①③ D.①④
4.在黑暗中生长的黄豆芽呈黄色,在光下生长的黄豆芽呈绿色,合理的解释是
A.叶绿体的形成需要光照
B.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C.光是一切生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D.绿色植物生长离不阳光
5.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中,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A.不让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B.加强植物的呼吸作用
C.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D.使植物的生命活动减弱
6.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是光合作用最重要的实验,关于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耗尽叶片中的淀粉
B.将同一叶片一部分遮盖起来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
C.用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D.实验结果:叶片见光部分加碘液不变蓝,遮光部分加碘液变蓝
7.如图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叶片不遮光部分组成对照实验的实验组
B.将实验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使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运走耗尽
C.将实验用的叶片光照后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使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
D.该实验的结论是:光照和叶绿体是绿叶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
8.下图将暗处理后枝条的甲叶片主叶脉切断。该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
A.水 B.叶绿体
C.光 D.二氧化碳
9.分别于早晨、傍晚和深夜在同株植物相同部位摘取特征相同的三片叶子,用打孔器在三片叶子上取相同大小的圆片,脱色后用碘酒验证,结果最可能是
A.早晨摘取的叶片蓝色最深
B.傍晚摘取的叶片蓝色最深
C.深夜摘取的叶片蓝色最深
D.三片叶子颜色深浅一样
10.绿色植物叶片经暗处理后,再把叶片一部分遮光,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经脱色,漂洗,再加碘液,遮光部分不变蓝色,见光部分变蓝,本实验说明
A.光合作用需要光,制造淀粉
B.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D.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11.如图是“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部分实验步骤,其中大烧杯、小烧杯、滴管内分别是什么液体
A.酒精、酒精、酒精
B.酒精、清水、碘酒
C.清水、酒精、碘酒
D.清水、清水、碘酒
12.将经暗处理后的植物上的一片叶用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瓶套住,瓶口密封,放到阳光下(如下图)。几小时后,将叶摘下,经酒精脱色后滴碘液,发现整片叶都不变蓝。主要是因为
A.氧气太多
B.缺乏二氧化碳
C.缺水
D.温度太高
13.对农作物进行合理密植主要是为了
A.提高作物对水分的吸收
B.提高作物对土壤中肥料的利用率
C.提高作物的蒸腾作用
D.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14.某中生李红为帮助提升本村大棚草莓产量,决定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她设计了如下实验:备一盆银边天竺葵,用两个黑纸片从一片叶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叶片A),并用盛有固体氢氧化钠的袋子将叶片B封装;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取下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请回答:
(1)本实验中给叶片脱色所用试剂为____________,该试剂可有效溶解_____________,使叶片变为黄白色。
(2)实际操作后,李红发现所有叶片的绿色区域滴加碘液后均变为蓝色。这是由于在实验之前未对植物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订实验方案并重新实验后,李红发现变蓝的区域为甲乙丙丁中的___________(填写编号)。
(4)实验中,甲乙两处的对比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__________两组的对比说明了光是植物产生有机物必不可少的条件;叶片B与乙对比所呈现的现象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为______________。
(5)通过叶片__________(请填字母A、B)的启发,李红认为可在大棚中适当延长光照时间。除本建议外,请你也根据本实验为李红提出增产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017·滨州)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所有的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根本保障
C.光合作用能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16.(2017·威海)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生物原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向蔬菜大棚中施气肥——促进蔬菜的呼吸作用
B.幼苗带土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
C.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D.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利于种子萌发
17.(2017·湖州)某植物叶片边缘呈黄白色,不含叶绿体。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小时后,切断部分叶脉,将叶片的部分区域的两面用锡箔纸遮蔽,如图所示,光照一段时间后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叶片a、b、c、d4个部位的颜色,发现只有d显蓝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证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B.对比da,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C.对比dc,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D.对比db,说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1.【答案】B
的变量是光和绿色植物,不可作为对照实验,D错误。21世纪教育
2.【答案】C
【解析】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使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A正确;生物探究实验一般是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叶片的遮光部分与暴露部分只有一个变量光照,其他条件相同,因此可以形成对照,B正确;淀粉遇碘液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制造淀粉,因此叶片的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而叶片的未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C错误;酒精能溶解叶绿素,因此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绿素,便于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D正确。
3.【答案】C
4.【答案】A
【解析】叶绿素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在黑暗中生长的黄豆芽呈黄色,在光下生长的黄豆芽呈绿色,因为在黑暗中生长的黄豆芽没有见光,因此长出的黄豆芽呈黄色,而不是绿色,而在光下生长的黄豆芽,能形成叶绿素,因此呈绿色,此现象表明叶绿体的形成需要光照。
5.【答案】C
【解析】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中,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使叶片内原有养料(淀粉)运走耗尽,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6.【答案】D
【解析】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耗尽叶片中的淀粉。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A正确;将同一叶片一部分遮盖起来目的是设置以光照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目的是看看叶片遮光部分和没有遮光部分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B正确;用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这样可以避免受到叶绿素的颜色干扰,使实验现象更明显,C正确;叶片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所以实验结果:叶片见光部分加碘液变蓝不是不变蓝,遮光部分加碘液不变蓝,不是变蓝,D不正确。
7.【答案】D
【解析】该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叶片不遮光部分组成对照实验的实验组,A正确;将实验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使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运走耗尽,B正确;将实验用的叶片光照后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使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C正确;该实验的结论是:光照是绿叶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而不能得出叶绿体是绿叶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D错误。
8.【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叶片的主脉切断后水分无法从根部运输到伤口之上的部分,在阳光下照射数小时后,取下该叶片脱色,加碘液处理,发现叶片的上半部没有变蓝,下半部变蓝;说明上半部没有淀粉生成,下半部有淀粉生成。从而说明了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光合作用需要在光的作用下由二氧化碳和水作用的结果。而二氧化碳在这两部分都是存在的。叶片主脉切断后水分无法从根部运输到伤口之上的部分,造成伤口上方的部分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这个实验结果表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9.【答案】B
10.【答案】A
【解析】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这样形成一组对照组,即叶片的一部分见光,另一部分不见光,光是唯一的变量。又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见光的部分变蓝说明有淀粉存在,遮光的部分没有变蓝而呈现碘蒸汽的颜色,说明未制造淀粉。因此通过此实验我们可以证明:见光的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未见光的绿叶不能制造淀粉。因此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产物是淀粉。
11.【答案】C
【解析】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该装置中大烧杯、小烧杯分别是清水、酒精。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因此滴管内是碘液。
12.【答案】B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能,释放出氧气并储存能量的过程叫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而该实验装置中,在密闭的玻璃瓶内放了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故玻璃瓶内没有二氧化碳气体了,这样的话,玻璃罩内的叶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生成,因此整片叶都不变蓝。
13.【答案】D
【解析】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的做法。
14.【答案】(1)酒精 叶绿素
(2)暗处理(或放黑暗处一昼夜)
(3)乙
(4)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乙、丙 二氧化碳
(5)A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或使用农家肥等)
15.【答案】A
【解析】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植物的叶片和嫩茎中含叶绿体,其他器官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A项错误;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他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根本保障,故B项正确;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故C项正确;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间距和株距合理,是植物的叶片互不遮挡,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充分有效利用这片土地的光能,来提高产量,故D项正确。
16.【答案】A
17.【答案】B
【解析】光合作用需要光照,被遮光的部分c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未被遮光的部分d能接受光照,能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b缺少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只有d显蓝色。对比d和a,有两个变量水分和叶绿体,不能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