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4 血管-备战2018年中考生物核心考点全突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点24 血管-备战2018年中考生物核心考点全突破

资源简介

考点24 血管
中考频度:★★★★☆ 难易程度:★★★★☆
1.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管壁非常薄,管腔最小,血流速度最慢。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血液通过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2.另外两种血管
(1)动脉
特点: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分布:一般分布较深处,也有较浅处。如颈部与腕部的动脉。
(2)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特点:管壁较薄 、弹性小 ,管内血流速度慢。分布有较深处、也有较浅处。
作用:将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通常静脉内含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考向 血管的判断
1.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在观察鱼尾鳍时看到的血液流动示意图,有四位同分别作出如下结论,请你裁断谁的结论正确
A.A是动脉、B是毛细血管、C是动脉
B.A是静脉、B是毛细血管、C是静脉
C.A是动脉、B是毛细血管、C是静脉
D.A是静脉、B是毛细血管、C是动脉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由图可知,血液由A→B→C,故A是动脉,B是毛细血管,C是静脉。21世纪教育
2.如图是小刚同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请判断甲、乙、丙三条血管分别是
A.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B.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C.毛细血管、动脉、静脉
D.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答案】B
1.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的血流流动情况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管[1]中红细胞单行通过
B.血管[1]中血流的速度最快
C.血管[2]的壁相对来说最厚
D.血管[3]中血液流动的较慢
2.观察如图,“→”表示血流方向,其中能代表动脉血管的是
A. B.
C. D.
3.图一表示“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的第一步,图二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湿纱布相当于盖玻片
B.图二中[1]是指小静脉
C.图二中[2]是指毛细血管
D.图二中[3]是指小动脉
4.医生在对病人输液时,输液针刺入的是
A.心脏 B.动脉
C.毛细血管 D.静脉
5.在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血液中氧气浓度最高的血管是
A.肺动脉
B.上腔静脉
C.下腔静脉
D.肺静脉
6.如图是显微镜下看到的鱼尾鳍血管及血液流动现象的一个示意图(箭头示血液方向),请据图回答关于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分别是
A.1、2、3
B.2、3、1
C.1、3、2
D.2、1、3
7.如图是人体某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血管是小动脉
B.气体交换后,组织细胞内含氧量降低
C.图中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D.气体交换后,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8.下列有关人体血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的手臂上一条条的“青筋”,是静脉
B.病人到医院输血时,针头插入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C.中医给病人“切脉”时,是感受手腕部动脉的搏动
D.管腔最小、管壁最薄、血流速度最慢的是毛细血管
9.关于“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选用尾鳍色素较少的小鱼,以便于我们观察
B.用湿棉絮包裹小鱼鳃盖处,以保证小鱼呼吸
C.应尽量快速完成观察,以减少对小鱼的伤害
D.在视野中看到红细胞单行移动的血管是静脉
10.人体内,红细胞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的场所是
A.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
B.主动脉
C.肺静脉
D.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11.小伟在实验室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请你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小鱼正常____________。
(2)通常情况下,使用__________(填“低倍”或“高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3)当鱼头向右时,小伟在视野中发现了一条血管,血液快速地由视野的左边向右边流,这是_____血管。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显微镜,小伟在视野中发现了如图所示的一些血管,写出这些血管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1.【答案】B
【解析】图中2内血流的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应为动脉血管;图中3内血流的方向是从分支流向主干,应为静脉血管;图中1是连通小动脉和小静脉,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为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
2.【答案】A
【解析】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故动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血液流动的方向是从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点睛: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从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小静脉。
3.【答案】C
【解析】湿纱布是为了保持鱼体湿润,保证鱼的呼吸,A错误;1是由主干流向分支,是小动脉,B错误;2中的红细胞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C正确;3是分支流向主干,是静脉,D错误。
点睛: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1是动脉,2是毛细血管,3是静脉。
4.【答案】D
点睛: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5.【答案】D
【解析】在体循环中,从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经身体个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经过体循环,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如图所示:即在血液循环的过程中,肺静脉里的血液中含氧量最高。故选D。
6.【答案】D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图中血液由较粗的血管2流入较细的血管3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图中血液由较细的血管3汇入较粗的血管1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所以2是动脉,1是静脉,3为毛细血管。
点睛:血流方向是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
7.【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血管内的红细胞是单行通过,因此图中的血管是毛细血管,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因此组织细胞内的含氧量升高,血液中的含氧量降低;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组织细胞内二氧化碳含量降低,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可见C正确。
8.【答案】B
【解析】手臂上的“青筋”是静脉,A正确;动脉中的压力较大,不适合做注射,血管注射多采用静脉血管,B错误;中医“切脉”是切的桡动脉,是感受手腕部动脉的搏动,C正确;管腔最小、管壁最薄、血流速度最慢的是毛细血管,D正确。21世纪教育
9.【答案】D
10.【答案】D
【解析】人体血液中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这就决定了红细胞能够携带氧气。在人体内,肺泡处氧的浓度最高,因此当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血液成分的变化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在人体内,组织细胞处氧的浓度最低,二氧化碳的浓度最高。于是在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发生了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血液成分的变化是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11.【答案】(1)清水 呼吸
(2)低倍
(3)动脉 因为显微镜是成倒像的,血液由左向右流动,其真实的流动方向是由右向左
(4)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解析】(1)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2)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以及识别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不需要观察更细微的结构,因此用低倍镜即可。(3)因为显微镜是成倒像的,所以他在视野中看到血液由左向右流动,其真实的流动方向是由右向左,而血流速度较快,说明小伟找到的是一条动脉。(4)通过显微镜,小伟在视野中发现了如图所示的一些血管,[1]血管的血液有主干流向分支是动脉血管,[2]血管中的红细胞成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3]血液有分支流向主干是静脉血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