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8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备战2018年中考生物核心考点全突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点28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备战2018年中考生物核心考点全突破

资源简介

考点28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中考频度:★★★★☆ 难易程度:★★★★☆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神经系统
组成
功能或分布
中枢神经系统

大脑
包括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功能区——神经中枢
小脑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活动
脊髓
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
由脊髓发出的神经叫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
脑神经
由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分布到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
二、神经元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1.结构
2.功能
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这种能传导的兴奋叫作神经冲动。
三、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活动,都主要靠神经系统来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概念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结构基础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类型
简单反射: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其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
复杂反射: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必须有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参与,能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对语言、文字产生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
实验:膝跳反射
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位于膝盖下面的韧带内,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内,效应器位于股四头肌
结论:脊髓具有反射功能,膝跳反射受大脑的控制
考向一 神经系统的组成
1.对下面的概念图解读不正确的是
A.①是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B.③具有感觉、呼吸、心跳等多种神经中枢
C.④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⑤是神经细胞与其他细胞最明显的区别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故A不符合题意;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视觉、听觉和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是人体的最高级神经中枢,故B符合题意;④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故C不符合题意;⑤是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是神经细胞与其他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1世纪教育
2.神经元(或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是胞体,④是树突
B.该图可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神经冲动只能由③传导
D.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答案】D
考向二 反射的分类
3.下列现象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A.小狗在舞台上表演算术
B.同们听到铃声走进教室
C.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吮吸
D.小明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后站起来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小狗在舞台上表演算术、同们听到铃声走进教室、小明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后站起来回答问题,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吮吸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21世纪教育
点睛:反射是指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活动。反射必须有神经系统的参与,没有神经系统参与的生理活动就不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4.假如让你训练一只小狗,可以采取食物加指令的方式反复进行,直到小狗听见指令也能做出反应为止,对此过程描述不正确的是
A.小狗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条件反射
B.小狗的此种行为能够长久的维持下去
C.此实例说明条件反射必须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之上
D.此过程中有非条件反射参与
【答案】B
【解析】A、可以采取食物加指令的方式反复进行,直到小狗听见指令也能做出反应为止,这一现象属于条件反射,A正确;B、小狗的此种行为属于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如不强化也会消退,B错误;C、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C正确;D、此过程中有非条件反射参与,如小狗的取食行为,D正确。故选B。
考向三 反射弧和反射
5.如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B.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1→2→3→4→5
C.若2受到严重损伤,则无法形成感觉
D.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参考答案】D
6.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该图为膝跳反射示意
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答案】B
1.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中枢神经系统
B.周围神经系统
C.反射弧
D.神经元
2.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神经组成
②周围神经系统由脊髓和脊神经组成
③中枢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组成
④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某体操运动员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下肢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却丧失了运动功能。原因是
A.大脑无法发出运动指令
B.大脑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C.大脑与下肢之间的联系被切断
D.脊髓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4.下面关于神经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神经元又称为神经细胞
B.神经元能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C.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突起和神经末梢三部分
5.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帮助驾驶者在行车时做出一系列判断,甚至可以自己做决定来控制汽车的行驶.它与人类神经系统工作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它通过传感器——行车电脑——执行机械,形成了自己的“反射弧”。下列关于这个“反射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传感器能接受“刺激”,传导“兴奋”
B.行车电脑类似于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
C.执行机械与“传入神经”相连
D.执行机械类似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6.在一个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其他部位正常,那么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表现为
A.有感觉又能运动
B.没有感觉不能运动
C.有感觉不能运动
D.没有感觉能运动
7.一位同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思考就迅速松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完成该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
B.松手是在大脑作出判断之前就进行了
C.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质
D.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8.红绿灯语音提示系统可以帮助视障者安全出行。慢节奏的“嘟嘟”声代表红灯,快节奏的“嘟嘟嘟嘟”代表绿灯,视障者可以据此安全地穿过马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B.对语音敏感的细胞位于中耳鼓膜上
C.根据提示音过马路属于简单反射
D.这种反射使人体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9.根据如图所示判断,下列有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A.我们吃山楂时分泌大量唾液,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E]中
B.膝跳反射中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为D→C→E→B→A
C.谈虎色变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必需[H]的参与才能完成
D.某人因腰椎损伤导致半身不遂,分析认为他损伤的结构很可能是F或G
10.如图是膝跳反射反射弧的模式图,箭头代表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叩击膝盖下的韧带时,神经冲动最后传到5,引起大腿相应肌肉的收缩,使小腿突然弹起
B.若4处受损,其他部分正常,当1受到刺激时将既无感觉,小腿也不能突然弹起
C.“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反射的神经中枢都在3
D.膝跳反射是简单的反射,5受损了也能发生
11.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
(1)反射是通过__________完成的。按照反射的形成过程可以将反射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是[ ]__________。
(3)将神经冲动从神经中枢传向效应器的是[ ]__________。
(4)人在睡梦中拍打蚊子,这个反射活动的传导途径是__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5)假设图中的1是上肢皮肤,5是上肢肌肉,当2处受伤被切断后,会不会形成反射?__________。能不能形成感觉? __________。当4处受伤被切断后,会不会形成反射?_____________。能不能形成感觉? ___________。
1.【答案】D
【解析】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21世纪教育
2.【答案】D
【解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A正确;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B错误;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C正确;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D正确。
3.【答案】C
4.【答案】D
【解析】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是神经系统功能的基本单位,AC正确;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B正确;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D错误。故选D。
5.【答案】C
【解析】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周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传感器能接受“刺激”,传导“兴奋”,故A不符合题意;行车电脑类似于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故B不符合题意;执行机械与“传出神经”相连,故C符合题意;执行机械类似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答案】C
【解析】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位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传入到大脑感觉中枢的神经正常,所以机体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点睛: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感受器、传入神经或神经中枢受损,机体既没有感觉,也不能产生反射活动;如果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机体可产生感觉,但不能产生反射活动。
7.【答案】C
点睛: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
8.【答案】D
【解析】根据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其分为两类: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简单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它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脊髓、脑干)参与即可完成。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红绿灯语音提示系统可以帮助视障者安全出行。慢节奏的“嘟嘟”声代表红灯,快节奏的“嘟嘟嘟嘟”代表绿灯,视障者可以据此安全地穿过马路,这种反射属于条件反射,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对语音敏感的细胞位于耳蜗上,这种反射使人体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故选D。
9.【答案】B
【解析】A、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简单的,不就会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条件反射是出生后通过习获得的,复杂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人吃山楂时分泌大量唾液是生来就有的不就会的因此属于生来就有的反射;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故A正确;B、膝跳反射属于简单反射,是由脊髓完成的,传导方向为:A→B→E→C→D,故B错误;C、条件反射是出生后通过习获得的,复杂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条件反射,有大脑皮层参与。谈虎色变这一反射活动需要[H]大脑的参与才能完成,故C正确。D、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里许多可以调节人体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排便、排尿中枢等,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具有传导的功能,是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脊髓通过脊神经与人体大部分器官发生联系,来自人体大部分器官的神经冲动,先是沿脊神经进入脊髓,然后再沿上行的神经纤维传达到脑;脑所发出的大部分神经冲动先是沿下行的神经纤维传达到脊髓,再通过脊神经传达到人体的大部分器官,从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如果脊髓的某个部位受到损伤,它所控制的身体相应部位就会发生感觉丧失或行动瘫痪。若某人腰椎严重折损,可能会引起下半身瘫痪。故D正确。故选B。
10.【答案】A
11.【答案】(1)反射弧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2)1 感受器
(3)4 传出神经
(4)1→2→3→4→5
(5)不会 不能 不会 能
【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图中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1)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按照反射的形成过程可以将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2)图中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是1感受器。(3)将神经冲动从神经中枢传向效应器的是4传出神经。(4)人在睡梦中拍打蚊子,这个反射活动的传导途径是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5)神经冲动(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顺序是: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具有完整性,假设图中的1是上肢皮肤,5是上肢肌肉,若2传入神经处受伤被切断后,没有感觉,不会反射;4传出神经伤被切断后,会出现能感觉到疼,但不会缩手反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