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考点30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中考频度:★★★☆☆ 难易程度:★★★☆☆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计划生育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人口问题非常突出。为了有效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其具体内容和意义如下:具体要求内容意义晚婚比法定结婚年龄晚2~3年结婚对国家,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个人,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习晚育婚后初次生育时达到晚婚年龄少生稳定低生育率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避免生出有遗传缺陷的孩子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2.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破坏性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大规模地把自然生态环境转变为人工生态环境,严重干扰和破坏了生物圈的正常运转。(2)大量取用生物圈中的各种资源,包括生物的和非生物的,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乱砍滥伐、水资源过度利用是两个典型的例子。(3)向生物圈中超量输入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和废物,严重污染和毒害生物圈的生物成分,包括人类自己。二、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酸雨对生物的影响(1)酸雨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2)酸雨的危害: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使河水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使水源酸化,影响饮用,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3)预防措施: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燃烧煤、石油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2.其他环境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考向一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在美丽的夏都——延庆举办,本届世园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以实现“世界园艺新境界,生态文明新典范”为目标。明明同想呼吁同们都为世园会作贡献,准备从以下几方面宣传,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习生活中的园艺知识 B.不要燃放烟花爆竹C.实验后一定将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D.爱护身边的绿色植物【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习生活中的园艺知识能增强世界园艺新境界,A不符合题意;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不要燃放烟花爆竹,B不符合题意;实验后一定将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可能腐蚀下水道,并造成二次污染,C符合题意;爱护身边的绿色植物,可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并减少环境污染,D不符合题意。21世纪教育2.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B.使用有机肥C.使用节能产品D.绿色出行【答案】A 考向二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3.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对生物有极大危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酸雨可使河流、湖泊酸化,酸化的水源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影响人们的饮用B.酸化水源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C.酸雨直接危害芽和叶,使出现酸雨地区的植物全部死亡D.酸雨使土壤的养分发生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酸化的水源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影响人们饮用,A正确;酸化的水源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B正确;酸雨直接危害芽和叶,严重时使出现酸雨地区的植物成片死亡,C错误;酸雨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变化,不利于植物吸收利用,D正确。21世纪教育4.下列对于酸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B.酸雨主要是由于人为地向水中排放酸性物质造成C.酸雨对植物、鱼虾、人类等都会造成一定的伤害D.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答案】B 1.从我做起践行低碳生活。下列行为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出行B.使用一次性木筷,既方便又卫生C.禁止焚烧秸秆,利用秸秆生产沼气D.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2.十大八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首先要爱护环境。在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A.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B.用餐时,不使用一次性木筷C.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开展爱树护树活动D.病死猪扔入黄浦江会污染环境,应直接扔入海中3.下列行为与举措中,有利于保护和恢复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是A.大力开垦荒地,发展农业 B.进一步发展畜牧业C.退耕还林、还草D.进一步加大城市化建设力度4.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我们可能面临下列哪些问题A.树木种类减少 B.水土流失C.气候改变D.以上都可能发生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环境质量下降②人口猛增会引发许多社会问题③只要解决粮食问题就可无限制增长人口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6.以下关于计划生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计划生育就是有计划地进行多胎生育B.我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C.计划生育有利于控制人口的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D.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7.通过模拟酸雨影响种子的萌发实验得出的结论是A.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B.降低种子的萌发率C.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D.无法确定对种子萌发的影响8.下列对“温室效应”的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A.化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B.温室效应是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C.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D.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型能源9.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现象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是①光化污染 ②臭氧层空洞 ③白色污染 ④酸雨 ⑤赤潮 ⑥噪声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10.近年来,寿光公交结合“公交都市”建设,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扎实推进低碳减排,着力打造“绿色公交”。下列有关低碳减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目的是减缓温室效应B.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C.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应该分类处理,有利于回收再利用D.低碳生活虽好,但不利于资源充分利用11.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资源,以下措施中不宜采取的是A.营造草原防护林 B.将草原改为农田C.兴修草原水利D.合理利用和开发12.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曾为用天然气作车动力而深感“贫油国”之耻辱,现在公交车却大多改为了使用天然气为动力,请分析以天然气作为车动力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的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B.我国石油资源已枯竭C.天然气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减轻城市的大气污染D.与开采石油相比,开采天然气成本低13.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A.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B.把回收来的污染物倾倒在江河中C.禁止使用煤、石油等燃料D.以上做法都不正确14.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主要原因是A.利用废电池外壳的金属B.防治废电池中镉、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C.不让废电池中渗出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D.回收其中的石墨电极15.某研究小组为探究负氧离子对空气质量有何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在甲、乙两个相同的房间内,通过释放烟雾制造空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环境。②在甲房间内释放一定量的负氧离子,乙房间不做处理。③每隔1小时对甲、乙房间内空气污染物中的PM2.5浓度进行检测,获得的数据经处理后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实验中设置乙房间的目的是________。(2)“0小时”时,甲、乙两个房间PM2.5浓度的检测值有较明显差异,检测人员解释这是此时烟雾颗粒物尚未分布均匀所致。那么,此时该如何检测才能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果表明,甲房间的PM2.5浓度在逐渐________,且速度比乙房间____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4)研究人员发现森林能释放大量的负氧离子。结合以上探究结论,从治理空气污染角度出发,对你有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答案】B2.【答案】D【解析】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A正确;用餐时,不使用一次性木筷,可以节约资源,保护树木,利于环境的保护,B正确;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开展爱树护树活动,有利于保护环境,C正确;病死猪无论仍在江中还是海中,都会造成水体的污染,不利于环境的保护,D错误。3.【答案】C4.【答案】D【解析】森林能够保持水土,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候。森林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森林的根系可以牢牢地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增加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降低温度。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我们可能面临的问题有树木种类减少、水土流失、气候改变。21世纪教育5.【答案】B【解析】随着人口的过度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措施,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人类居住的环境质量下降。同时,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的失业问题可能引发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粮食问题虽然是制约人口增长的众多因素之一,但人不是解决了吃饭问题就能够生存的,衣、住、行、资源、环境以及教育、医疗和就业等众多问题,同样在制约着人口的增长。点睛:随着人口的高速增长和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人类必然要向环境索取越来越多的资源,然而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环境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6.【答案】A【解析】对一个汉族家庭或一对汉族育龄夫妇而言,则是有计划地安排生育子女,并不是多胎生育,A错误;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B正确;计划生育有利于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C正确;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D正确。7.【答案】B【解析】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含硫燃料,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因此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通过实验这些种子全部或大多数不萌发(不考虑种子的自身条件、休眠等),就能说明种子萌发受酸雨的影响。8.【答案】A【解析】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增多造成的,A错误;温室效应是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过多,造成地球温度升高,温室效应是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B正确;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过多,造成地球温度升高,两极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城市,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C正确;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含碳化合物,这些物质污染空气、造成温室效应,所以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型能源,D正确。9.【答案】D【解析】①光化污染,属于环境污染;②含氟冰箱能破坏臭氧层,引起臭氧层空洞;③白色污染是大量使用不能降解的塑料制品造成的;④酸雨是化石燃料,特别是煤的大量使用引起的;⑤赤潮是水体污染造成的;⑥噪声会造成污染。所以①②③④⑤⑥都与环境污染有关。10.【答案】D11.【答案】B【解析】营造草原防护林,是为了防风固沙,防止草原沙漠化,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A正确;将草原改造成农田,是毁林开荒,会使草原面积减少,不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B错误;兴修草原水利,发展草原事业,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C正确;合理利用和开发,有利于保护牧草,防止被过度利用和破坏,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D正确。@12.【答案】C【解析】石油产品是混合物,燃烧后产生许多有毒化合物污染大气。而天然气的成分主要是甲烷,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减轻大气污染。所以天然气作为车动力的主要原因是天然气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减轻城市的大气污染。13.【答案】A【解析】根据酸雨形成过程可知: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安装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的污染物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污染物的工作。污水排放主要污染水源如江河湖泊,对大气影响较少。考点: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及其防治。14.【答案】B考点: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15.【答案】(1)作对照 (2)随机多点检测,求平均值 (3)下降 快 负氧离子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4)保护森林、植树造林【解析】(1)探究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本实验中设置乙房间的目的是作为对照,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负氧离子对PM2.5浓度变化是否有影响。(2)“0小时”时,甲、乙两个房间PM2.5浓度的检测值有较明显差异,检测人员解释这是此时烟雾颗粒物尚未分布均匀所致。那么,此时应该随机多点取样,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应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3)分析图示,甲房间PM2.5浓度逐渐降低,且速度快,由此可见负氧离子能改善空气质量。(4)森林能释放大量的负氧离子且更有利于人体健康,因此应多植树,保护森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