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地理《高分解密之非选择题》解密07+区域对比分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8高考地理《高分解密之非选择题》解密07+区域对比分析

资源简介


考查方式
对比型综合题往往给出大量的材料,把两片区域或两种事物、现象等进行对比,要求分析其共同和不同的特点,比较两地区位条件的优劣,两地产生某种差异的原因等。
设问形式
比较图中××和××的差异(不同或异同),分析××和××的共同特点(问题),说明图示××和××的自然条件与类型的差异,与××相比,××发展某种产业的优劣势,与××相比,××产生某种现象的原因等。
难度分值
难度中等。分值6~8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尤卡坦半岛在地理上自成单元,半岛几乎全部由珊瑚层和多孔石灰岩构成,珊瑚岩由缓慢的风化作用形成一层浅薄泥土覆盖在半岛表面。多石灰岩溶洞,北部尤甚,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势低洼,多荒芜的沙滩。下图为尤卡坦半岛等高线示意图。
(1)比较尤卡坦半岛东西海岸地貌的差异,并说出东海岸地貌对半岛经济活动的影响。
(2)分析尤卡坦半岛与M城所在地区气候特征成因的差异。
(1)共8分,东西海岸地貌的差异主要考虑海岸坡度、海岸线曲折与否等,从这两个方面分别描述东西海岸地貌差异,每点2分,共4分。东海岸地貌对半岛经济活动的影响从港口建设、旅游业发展等方面分析,每点2分,共4分。
(2)共6分,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但成因不同,这就需要先判断两地共同的气候类型,即热带草原气候,改点虽然不直接构成答题要点,但为正确答题的先决条件。然后从地形、大气环流等角度分别分析两地气候成因即可,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1)差异:东岸陡峭,多海湾、岛屿,海岸线曲折;西岸低洼,多荒芜沙滩,海岸线较为平直。影响:东海岸多海湾,海域平均深度大,有利于建设大型港口,发展对外贸易;沿海多珊瑚礁,海岸形态多样,风光优美,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2)两地都为热带草原气候,尤卡坦半岛地势低平,导致东北信风从大西洋上带来的气流抬升不够,降水较少,形成草原气候。M城所在地冬季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地带,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形成千季;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形成湿季。
(1)尤卡坦半岛东西海岸地貌的差异主要结合材料和等高线图从坡度大小及海岸线的形状角度分析。读图和材料可知,尤卡坦半岛东岸陡峭,多海湾、岛屿,海岸线曲折;西岸低洼,多荒芜沙滩,海岸线较为平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从地貌对旅游业、交通运输等角度分析。东海岸多海湾,海域平均深度大,有利于建设大型港口,发展对外贸易;沿海多珊瑚礁,海岸形态多样,风光优美,有利于发展旅游业等。
(2)尤卡坦半岛与M城所在地区气候特征成因的差异主要从地形及大气环流角度分析。两地都为热带草原气候,尤卡坦半岛地势低平,导致东北信风从大西洋上带来的气流抬升不够,降水较少,形成草原气候。M城所在地冬季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地带,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形成千季;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形成湿季。

区域对比分析型解题技巧
一、答题思路
(1)四步审题是前提。第一步审比较对象,审准对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答题时张冠李戴。第二步审比较要求,即审准题目要求找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或是异同点都找,或者要求通过比较进一步找原因。第三步审比较考点,如比较A、B两地地形特征的异同点,其比较的考点是地形特征,此步骤可避免跑题。第四步审比较角度,审准题目要求从什么角度、几个角度去比较,此步骤可避免漏掉答题的要点。
(2)三项联系是答题依据。首先,联系题中图表和文字材料,它们是解决比较类问题最直接的依据。其次,联系所学教材知识点,即能迅速地理解题目设置的情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所学知识建立准确的联系,并从中提取出需要的知识点。最后,联系生活经验和常识,当实在无法联系所学教材知识点时,根据题意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常识来答题往往也是很有效的。
(3)两个确定是关键。根据分值定要点,根据内容定格式。根据分值定要点,要求学生养成要点化答题的习惯,只有答出完整、正确的要点,才有可能得满分。根据内容定格式是指根据问题的内容来决定是直接列举要点还是采取列表比较的形式。一般来说,比较异同时列表更直观些。
二、答题模板
比较对象
比较要素或内容
河流
水文特征
水位、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流速、水能等
水系特征
长度、流向、流域面积、落差、河道曲直情况、支流多少、水系形状等
补给方式
东北地区以春汛为主,内陆地区以夏汛为主,东南沿海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
地貌
地形
地形类型(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山地)
地势
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气候
气温
年均温、气温高低、气温年较差、气温高低的月份分配状况
降水
季节分配、总量、变率
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温和降水的组合状况
资源
资源问题
多少(是否短缺)、开发情况(是否破坏)、发展趋势(是否面临枯竭)、治理措施
人口
人口问题
人口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老龄化
城市
城市区位
地形、气候、河流、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地质、历史等
城市化
城市区位、城市化表现、城市化标志、城市化水平、城市化进程快慢、城市化阶段、城市化问题等
区域特征
自然特征
地形、气候、土壤、水源、植被、自然资源等
人文特征
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商业、环境问题等
农业
地形、气候、水源、土壤、技术、劳动力、市场、政策、交通、机械化水平、劳动生产率、商品率
工业
区位条件、工业部门结构、存在问题、整治措施
1.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土壤侵蚀是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推进,我国采取了恢复植被等多项措施,对黄土高原70%以上的面积进行综合治理。如图所示为黄土高原局部地区,据调查,图示区域土壤颗粒物大致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土壤干化程度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增加,其中产生大面积低效低产林的中部高原丘陵沟壑区是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
(1)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简述该区域实施防治水土流失生物措施的空间差异。
【答案】(1)中部地区地势较高,东南部和西北部地势较低,以高原为主,沟壑纵横等。
(2)该地区处于半湿润和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在地势低平、气候较为湿润的东南部沟谷地带,适合植树,因为树木水土保持能力较草灌强。在半干旱的西北部,降水少,土壤含水少,适宜栽植草灌,因为草灌较树木成活率高,耗水量小。
【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河流分别流向西北和东南,可推断中部地区地势较高,地形以高原为主等。
(2)植被类型的选择受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在干旱区,水资源短缺,适宜草灌生长;在湿润区,适宜栽植乔木等。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蓝莓栽培始于美国。蓝莓适应性强,喜酸性土壤,喜湿润,抗旱性差。下表为我国南北方蓝莓种植时间及生产投资比较表。
4月中旬—5月中旬
5月中旬—6月中旬
基础建设费用(万元)
管理费用(万元/年)
北方日光温室


10—15
1
北方冷棚


3—4
0.5
南方露地


0
0
与北方相比,简述我国南方蓝莓产区种植蓝莓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答案】有利条件:果实成熟时间早,可以提早上市,具有很强的鲜果市场竞争力。不利条件:南方产区的土壤质地黏重,有机质含量低,透气性差;夏季高温高湿,易发生旱涝灾害。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匹兹堡位于美国五大湖工业区,曾有美国“钢都”之称;武汉位于中国长江中游工业区,钢铁工业发达。两城市所在的工业区人口密集、制造业发达。下图为两城市所在区域图。
(1)依据图文信息,简述两城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不同区位条件。
(2)比较两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区位条件差异。
【答案】(1)匹兹堡附近煤炭资源丰富,武汉附近缺少煤炭资源;匹兹堡附近缺乏铁矿资源,武汉附近铁矿资源丰富;匹兹堡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发达,武汉工业基础薄弱,科技相对落后。
(2)匹兹堡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武汉为季风水田农业。匹兹堡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热量条件较差,武汉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热量丰富,雨热同期;匹兹堡土壤贫瘠,武汉为肥沃的水稻土;匹兹堡工业基础好,科技发达,武汉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科技较落后。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雨育农业是完全依靠当地自然降水进行耕作的农业。这类农业分布区占亚太区域可耕地面积的64%,生产率很低,仅为灌溉农业的48%。以下为伊拉克雨育农业、山地牧场和灌溉农业分布示意图和雨育农业区气候资料图。
(1)描述图示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2)比较①②两地冬季日照强度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原因。
【答案】(1)流量较小,季节变化较大,且流量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减小;水位较低;含沙量较大。
(2)②地强于①地。原因:②地纬度低,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大于①地;①地冬季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弱;②地终年少雨,太阳辐射强。
5.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苏省南部的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这种发展模式也被称为“苏南模式”。2016年公布的全国百强县中,江苏省在前十中占得六席,更包揽了前四名,而这些强县均位于苏南地区。但是,在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过程中,苏南地区却存在着产业结构失衡与雷同、经济运行质量下降等问题。下面为福建省与江苏省等高线地形、主要水系及地级市分布图。
(1)比较福建省与江苏省地级市空间分布的主要差异,分析其形成原因。
(2)分别说明A、B两地农业发展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3)分析苏南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有利条件,并从产业结构角度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答案】(1)差异:福建省的地级市主要沿海分布,江苏省的地级市主要沿河分布。原因:福建省海岸线曲折,海运交通便利;地形崎岖,河流落差大,航运价值不高;江苏省海岸线平直,海运条件不佳;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河流航运条件良好。
(2)A地环境问题:水土流失(红色荒漠化)。解决措施:退耕还林,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通过开发小水电、沼气等解决能源问题。B地环境问题:土地盐碱化。解决措施:合理排灌,引淡冲咸等。
(3)有利条件:传统农业发达,经济基础好;上海等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可持续发展措施:减小产业雷同企业数量,提高企业规模与产品质量;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第三产业;加强研发和销售渠道建设,提高利润率等。
(3)苏南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原因:一是太湖平原提供物质基础,二是上海的辐射作用。其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可从产业结构、技术水平、流通体系等方面分析。
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大部分地区位于干旱区,但境内共有大小河流570多条,高山上发育的众多冰川和相对稳定的积雪是新疆河流的源泉。若区域内气象要素发生突变,就会产生融雪(冰)洪水。
(1)描述天山山脉南北两侧河流分布密度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简述该区域融雪(冰)洪水的形成机制。
【答案】(1)天山山脉北侧河流分布密度大于南侧。主要原因:从海洋上来的西风气流通过山口到达天山山脉北坡,遇山地抬升,多地形雨,利于河流的发育。
(2)冬季山地降雪量偏多,气温偏低,山地大量积雪,春季气温突然回升,流域内就会出现融雪洪水;夏季气温过高,大量冰川融水短时间内汇入河流,就会出现融冰洪水。
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法国煤、石油等常规能源短缺,核电消费比重高(2015年达41.1%),可再生能源是其能源开发的主要方向。2015年9月,法国启动建设世界首个大型浮动式海上风电(使用没有底座的浮动型涡轮机)项目。下面为法国地形图及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
(1)说明甲、乙两地降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简述法国大量使用核电并加快风电开发对大气环境保护的积极意义。
【答案】(1)差异:甲地降水总量多于乙地;甲地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乙地冬季降水稍多。原因:甲地全年受西风影响;乙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影响。
(2)核电和风电是清洁能源,开发并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二氧化硫、烟尘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利于保护大气环境。
8.下图为鲁尔工业区和辽中南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分析两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下表内容。
区位因素
鲁尔工业区
辽中南工业区
自然资源
煤炭资源丰富
煤炭、①资源丰富
交通
有②、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交通方式多样
铁路运输、③发达
市场
市场广阔
市场广阔
劳动力

劳动力丰富,成本较低
(2)阜新、抚顺是辽宁省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其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①铁矿 ②内河航运 ③海运 ④劳动力素质较高
(2)因地制宜地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