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特训六、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1.DNA的结构与复制[核心考点]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Ⅱ)。3.基因的概念(Ⅱ)。4.DNA分子的复制(Ⅱ)。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选择提分练] 1.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C.分别用含有32P的T2噬菌体和含有35S 的T2噬菌体进行侵染实验D.用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用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答案】 C【解析】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A项错误;T2噬菌体是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中独立生存,因此不能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B项错误;分别用含有32P的T2噬菌体和含有35S的T2噬菌体进行侵染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项正确;用32P标记T2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D项错误。2.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C.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D.真核生物、原核生物、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答案】 D【解析】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A项错误;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B项错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初步水解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C项错误;真核生物、原核生物、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D项正确。3.下列有关双链DNA分子结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端均含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每个核糖均连接一个碱基C.每条链中A+G和T+C的数量相等D.两条链中的碱基通过肽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答案】A4.下列关于DNA复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DNA复制,遗传信息在亲子代细胞间始终保持不变B.以亲代DNA分子的两条母链分别作为模板进行复制C.复制过程中,始终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D.形成子链时,相邻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之间可形成磷酸二酯键【答案】A【解析】通过DNA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若复制出现差错,则会导致遗传信息在亲子代细胞间发生改变,A项错误;在DNA复制过程中,以解开的亲代DNA分子两条母链的每一段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子链, B、C项正确;在形成子链时,相邻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接, D项正确。5.将含有15N/15N-DNA的大肠杆菌放入以14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n代,分离出细菌中的DNA做密度梯度离心和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离心后的条带分布于离心管的上部和中部B.离心后的条带分布于离心管上部的占(2n-2)/2nC.含有15N的子代DNA分子占总数的1/2nD.含有14N的子代DNA分子占总数的100%【答案】 C【解析】培养n代后,培养液中有两种DNA,一种只含有14N,另一种含15N 和14N,离心后的条带分布于离心管的上部和中部,A正确;(2n-2)个DNA只含有14N ,DNA分子总量为2n,故离心后的条带分布于离心管上部的占(2n-2)/2n ,B正确;含15N的子代DNA分子有两个,占总数的1/2n-1,C错误;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每个DNA分子中都含有14N,D正确。6.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由1 000个脱氧核苷酸对组成,其中碱基T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染色体上B.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C+G)/(A+T)=3/2C.DNA解旋酶能催化该基因水解为多个脱氧核苷酸D.该基因复制3次,需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4 800个【答案】B7.研究发现rep蛋白可以将DNA双链解旋,结合蛋白可以和解旋的DNA单链结合,并随着子链的延伸而与DNA单链分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rep蛋白能使A与C、T与G之间的氢键断裂B.低温处理DNA分子也可以使DNA双链解旋C.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结合蛋白与DNA单链结合不利于DNA新链的形成【答案】C【解析】根据rep蛋白的功能可推断出,rep蛋白应为解旋酶,该酶能破坏氢键,但碱基之间互补配对原则是A与 T配对,C与G配对,即rep蛋白可破坏A与T、C与G之间的氢键,A错误;高温处理DNA分子能使DNA双链解旋,B错误;结合蛋白可以和解旋的DNA单链结合,可防止单链之间重新螺旋化,有利于DNA新链的形成,D错误。8.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标记一个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结果产生了n个子代噬菌体。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有2个子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32PB.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都含有31PC.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含有35S和32SD.噬菌体增殖需要大肠杆菌提供原料、酶等【答案】C【解析】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在n个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共有2个,A正确;而所有的DNA都含有31P,B正确;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了外面,所以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只含有32S,没有35S,C错误;噬菌体增殖需要大肠杆菌提供原料、能量、酶等,D正确。9.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单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哪一种类型,应该( )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例B.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确定五碳糖类型C.分析碱基类型,确定五碳糖类型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确定碱基类型【答案】A10.真核细胞某生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酶1可使磷酸二酯键断裂,酶2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B.a链和b链的方向相反,a链与c链的碱基序列互补配对C.该图表示DNA半保留复制过程,遗传信息传递方向是DNA→RNAD.c链和d链中G+C所占比例相等,该比值越大DNA热稳定性越强【答案】D【解析】酶1表示的是解旋酶,解旋酶的作用是使氢键断裂,故A错误;DNA分子中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的,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链和c链均与b链碱基互补配对,因此a链与c链的碱基序列相同,故B错误;DNA复制过程中遗传信息传递方向是DNA→DNA,故C错误;c链和d链中的碱基是互补配对的,两条链中A=T、G=C,并且G与C之间是以三个氢键连接的,G+C所占的比例大可以提高DNA分子的热稳定性,故D正确。B组1.下列有关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B.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实验能说明“作为遗传物质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C.遗传物质复制过程中均会发生的碱基配对是:A—T、C—GD.利用酶的专一性可探究某未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答案】C【解析】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A正确;进入噬菌体的只是DNA,却能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说明DNA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RNA的复制存在A—U、G—C碱基配对,而不存在A—T,C错误;由于酶具有专一性,因此可以根据酶的专一性来探究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D正确。2.下列有关双链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中的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基团相连B.DNA的双螺旋结构使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特异性C.DNA聚合酶参与催化两个游离脱氧核苷酸之间的连接D.DNA复制产生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共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答案】D3.“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15N标记核苷酸探明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B.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用14C标记CO2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用15N标记核苷酸”这里的核苷酸指代不明确,是脱氧核苷酸还是核糖核苷酸,如果是后者(核糖核苷酸)则无法去对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进行研究;假设15N标记的是脱氧核苷酸,被标记的染色体只能对数目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而无法对染色体形态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故A错误;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于水,故B错误;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C正确;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4.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B.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C.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D.在一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中,相邻碱基A与T之间通过氢键连接【答案】D5.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分子结构、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三种分裂方式都要进行DNA的复制B.不分裂的细胞中不会发生DNA复制过程C.只有DNA分子复制时,双螺旋结构才会打开D.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在分裂期染色体中的DNA分子结构不会改变【答案】A【解析】所有的细胞分裂都必须进行DNA的复制,A正确;不分裂的细胞中,某些细胞器中的DNA也会复制,B错误;DNA转录时,也会发生双链解旋,C错误;分裂期染色体中的DNA分子可能发生基因突变,D错误。6.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中含32P的成分是磷脂分子和DNA分子B.采用搅拌和离心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C.如果离心前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升高D.该实验结果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T2噬菌体是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没有磷脂分子,A错误;采用搅拌和离心手段,是为了把噬菌体和大肠杆菌分开,观察噬菌体的DNA是否进入大肠杆菌,B错误;如果离心前保温时间过长,部分大肠杆菌裂解,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升高,C正确;该实验结果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7.下列有关遗传学实验、伴性遗传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应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B.赫尔希和蔡斯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并对其进行标记C.伴性遗传均有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现象D.人类红绿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无红绿色盲基因,也无它的等位基因【答案】D【解析】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没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A错误;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因此不能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并进行标记,B错误;伴X隐性遗传病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的特点,但伴X显性遗传病和伴Y遗传病没有此特点,故C错误;人类红绿色盲基因是伴X隐性遗传,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且无它的等位基因,D正确。8.某研究人员模拟科学家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②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③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④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以上4个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分别是( )A.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B.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C.上清液、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上清液D.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答案】D9.科学家研究发现,生物体中多种结构或物质存在螺旋现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细胞分裂时,可见染色质螺旋化形成的染色体B.沃森和克里克通过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发现DNA双螺旋结构C.多肽链组成相同,但盘曲方式不同的蛋白质功能不一定相同D.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可作为观察细胞质流动的标志物【答案】C【解析】大肠杆菌细胞为原核细胞,没有染色质(染色体),A项错误;沃森和克里克采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研究方法,成功构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B项错误;多肽链组成相同,但盘曲方式不同的蛋白质,它们的结构存在差异,所以功能不一定相同,C项正确;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占据了细胞质的大部分空间,不适合作为观察细胞质流动的标志物,D项错误。10.某科研人员将蚕豆根尖(染色体数2n)放置于3H-胸腺嘧啶的介质中生长8小时(小于1个细胞周期),用放射自显影检测根尖染色体的放射性分布如图甲所示。然后转移至含秋水仙素的正常介质中,再次培养至有丝分裂中期,检测染色体的标记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分裂B.依据甲、乙可推断根尖细胞DNA的复制符合半保留复制C.图乙对应的细胞分裂结束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有一半被标记D.若某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为4n,则可以确定发生了1次DNA复制【答案】C2.基因的转录与翻译A组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基因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 )A.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B.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以mRNA作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C.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能转运多种氨基酸D.一条mRNA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合成相同的多肽或蛋白质【答案】C【解析】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所以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A正确;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B正确;tRNA具有专一性,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C错误;一条mRNA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合成相同的多肽或蛋白质,提高基因表达的效率,D正确。2.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催化DNA复制与RNA复制过程的酶不同B.转录与逆转录过程所需要的核苷酸种类不同C.RNA复制与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同D.同一个体分裂细胞与分化细胞中转录的基因不完全相同【答案】C【解析】不同化学反应,催化的酶不同,酶具有专一性,A正确;转录需要核糖核苷酸,逆转录需要脱氧核苷酸,B正确;RNA复制与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C错误;由于基因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选择性表达,导致同一个体不同部位的细胞基因的表达不同,D正确。3.如图是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a、b、c表示相应物质,①和②表示相应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从细胞核转移到核糖体上需通过核孔B.要完成②过程,核糖体必须沿着b运行C.一种c物质可以转运多种氨基酸D.①过程必须有RNA聚合酶的催化【答案】C4.某研究发现,与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能指导合成一种反义RNA,该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表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若出现杂交分子,则相应的翻译过程被抑制B.该反义RNA阻断抑癌基因的表达需要tRNA的参与C.细胞内该反义RNA量的异常增加,会使细胞易于癌变D.与抑癌基因相比,杂交分子中特有的碱基对是A-U【答案】B【解析】RNA是翻译的直接模板,细胞中若出现了杂交分子,则翻译过程被抑制,A正确;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翻译,所以不需要tRNA的参与,B错误;细胞内该反义RNA量的异常增加,大量阻断抑癌基因的表达,因而会使细胞易于癌变,C正确;根据题意可知,杂交分子是反义RNA与mRNA形成的,而基因是DNA,因此A-U是杂交分子中特有的碱基对,D正确。5.基因转录出的初始RNA,经不同方式的剪切可被加工成翻译不同蛋白质的mRNA。某些剪切过程不需要蛋白质性质的酶参与。大多数真核细胞mRNA只在个体发育的某一阶段合成,不同的mRNA合成后以不同的速度被降解。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某些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可由RNA催化完成B.一个基因可以指导多种蛋白质的合成C.mRNA的产生和降解与个体发育的阶段有关D.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在核糖体内完成【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某些RNA剪切过程不需要蛋白质性质的酶参与,酶大部分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故A正确;因为转录出的初始RNA经不同方式的剪切可被加工成翻译不同蛋白质的mRNA,故B正确;mRNA只在个体发育的某一阶段合成,不同的mRNA合成后以不同的速度被降解,说明mRNA的产生和降解与个体发育阶段有关,故C正确;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初始RNA的剪切和加工应是在细胞核内完成的,故D错误。6.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和复制、转录、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一定会导致其基因分子结构改变B.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使其具有特异性C.转录时,解旋酶利用细胞中的能量打开氢键D.翻译过程中涉及到的RNA有三种【答案】D7.在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 )①核DNA→核DNA ②合成RNA聚合酶 ③mRNA→蛋白质 ④K+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⑤染色质→染色体 ⑥[H]+O2→H2O ⑦H2O→[H]+O2 ⑧渗透作用 ⑨核糖核苷酸→mRNAA.3项 B.4项 C.5项 D.6项【答案】C【解析】①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不会发生核DNA→核DNA,①错误;②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能合成RNA聚合酶,②正确;③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能够完成翻译过程,③正确;④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能通过主动运输吸收钾离子进入细胞,④错误;⑤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不会出现染色质→染色体,⑤错误;⑥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因此可以发生[H]+O2→H2O,⑥正确;⑦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不会发生H2O→[H]+O2,⑦错误;⑧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含有大液泡,也发生渗透作用,⑧正确;⑨m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因此会发生核糖核苷酸→mRNA,⑨正确。综合以上可知,②③⑥⑧⑨正确,选择C。8.下图表示RNA病毒M、N的遗传信息传递部分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②所需的酶相同B.过程③、④产物的碱基序列相同C.病毒M的遗传信息还能从DNA流向RNAD.病毒N的遗传信息不能从RNA流向蛋白质【答案】C9.2017年1月9日,86岁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6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她还曾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及所在的团队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40年来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研究人员已经弄清了青蒿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如图中实线方框内所示),并且发现酵母菌细胞也能够产生合成青蒿酸的中间产物FPP(如图中虚线方框内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FPP合成酶基因表达过程中,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B.根据图示代谢过程,科学家在培育能产生青蒿素的酵母细胞过程中,需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ADS酶基因和CYP71AV1酶基因C.酵母细胞导入相关基因后,这些基因能正常表达,但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仍很少,根据图解分析原因可能是酵母细胞中部分FPP用于合成固醇D.图中②过程需要氨基酸、tRNA、核糖体和有关酶的参与,与线粒体无关【答案】D【解析】细胞核中转录形成的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指导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由图可知,酵母细胞能合成FPP合成酶,但不能合成ADS酶和CYP71AV1酶,即酵母细胞缺乏ADS酶基因和CYP71AV1酶基因,因此要培育能产生青蒿素的酵母细胞,需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ADS酶基因、CYP71AV1酶基因,B正确;由图可知,酵母细胞中部分FPP用于合成固醇,因此将相关基因导入酵母菌后,即使这些基因能正常表达,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仍很少,C正确;图中②过程为翻译过程,需要氨基酸、tRNA、核糖体的参与,同时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D错误。10.根据如图所示的基因表达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状腺细胞和垂体细胞表达的产物不同,所以两者所含的基因不同B.过程1、过程3(含3-1、3-2)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过程2中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形成C.启动子是转录的起点,是核糖体识别和结合的起始位点D.图中基因表达过程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答案】BB组1.下列关于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信息从碱基序列到氨基酸序列不会损失B.密码子中碱基的改变一定会导致氨基酸改变C.D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决定mRNA的序列D.每种tRNA可以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答案】C【解析】基因结构中的非编码区不能编码蛋白质,真核生物基因的编码区分外显子和内含子,真核生物基因转录生成的mRNA还需剪切掉与内含子对应的碱基序列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成熟的mRNA才能作为翻译的模板,所以遗传信息从碱基序列到氨基酸序列会有所损失,A项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密码子),所以密码子中碱基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氨基酸的改变,B项错误;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转录合成的,因此D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决定mRNA的序列,C项正确;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D项错误。2.在试管内离体合成多肽时,若加入若干碱基序列为“GUGUGUGUGUGUGU…”的mRNA,合成的多肽中有缬氨酸及半胱氨酸两种氨基酸。若加入若干碱基序列为“GGUGGUGGUGGUGGU…”的mRNA,合成的多肽含有甘氨酸或缬氨酸或色氨酸。则缬氨酸的密码子是( )A.GUG B.UGUC.GGU D.UGG【答案】A3.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并促进DNA螺旋化。若在细菌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环丙沙星,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细菌基因突变的频率增加B.细菌增殖受到抑制C.细菌DNA复制发生障碍D.细菌蛋白质合成发生障碍【答案】A【解析】环丙沙星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可抑制DNA的复制,故细菌基因突变的频率降低,细菌增殖受到抑制,DNA复制发生障碍,由于DNA不容易解旋,故转录发生障碍,从而使蛋白质的合成发生障碍,故选A。4.激素A的生成途径为:基因A→mRNA→激素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A仅存在于特定的内分泌腺细胞中B.与激素A合成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C.在通向肝脏的血液中一定存在激素AD.激素A的生成说明基因都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答案】C【解析】所有体细胞的基因均相同,基因A存在于所有的体细胞中,只是在特定的内分泌腺细胞中选择性表达,A错误;激素A是分泌蛋白,而核糖体是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错误;激素A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靶细胞和靶器官中,因此血液中含有激素A,C正确;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基因也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错误。5.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复制以完整DNA分子为单位进行,转录则以基因为单位进行B.复制和转录均以DNA分子一条链为模板C.翻译时识别并转运氨基酸的tRNA由3个核糖核苷酸组成D.翻译时,不同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一定不同【答案】A【解析】一般复制以完整DNA分子为单位进行,而转录是以基因为单位进行的,A正确;复制以DNA分子的两条链为模板进行的,B错误;tRNA是大分子有机物,含有若干个核糖核苷酸,其中三个核糖核苷酸构成识别密码子的反密码子,C错误;翻译过程中,同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个密码子决定,D错误。6.下列有关真核生物中基因表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表达所需的原料是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B.细胞核内转录而来的RNA产物转移到细胞质中进行翻译C.一个mRNA上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肽链D.转录和翻译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答案】C7.如果真核细胞核DNA分子上某一片段是一个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则该片段( )①携带遗传信息 ②上面有密码子 ③能转录产生mRNA ④能进入核糖体 ⑤能携带氨基酸 ⑥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⑦在体细胞中可能成对存在A.①③⑥⑦ B.①④⑤⑥C.①②③⑦ D.②④⑥⑦【答案】A【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它的碱基排列顺序中储存着遗传信息,①正确;密码子位于mRNA上,并非在基因上,②错误;基因可作为模板能转录产生mRNA,③正确;mRNA可进入核糖体,并非基因,④错误;能运载氨基酸的为tRNA,并非基因,⑤错误;基因可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⑥正确;基因在体细胞中一般是成对存在的,⑦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①③⑥⑦,故选A。8.对基因进行编辑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下图是对某生物B基因进行定点编辑的过程,该过程中用sgRNA可指引核酸内切酶Cas9结合到特定的切割位点,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破坏B基因后生物体的功能变化可推测B基因的功能B.基因定点编辑前需要设计与靶基因部分序列完全配对的sgRNAC.核酸内切酶Cas9可断裂核糖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D.被编辑后的B基因因不能转录而无法表达相关蛋白质【答案】A9.下图甲是由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乙表示DNA部分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由a到b的过程中,必须脱去一个水分子B.图甲的全过程都发生在核糖体上C.图乙中的b可表示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D.DNA聚合酶的作用位点在图乙中的②处【答案】B【解析】图甲中由a到b的过程是2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的过程,脱去了1分子水,A正确;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可能发生在游离的核糖体上,也可能发生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要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加工,B错误;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它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碱基构成, C正确;DNA聚合酶的作用位点在图乙中的②处,即形成磷酸二酯键, D正确。10.如图表示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rRNA和核糖体的合成与核仁有关B.图中①、②过程中均可发生基因突变C.多个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合成一条肽链提高翻译效率D.图中③、④最终合成的物质结构相同【答案】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