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十: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之重要题型重要题型20 “两看法”解决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一、规律方法1.看电流计两极连接的位置甲图:灵敏电流计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只观察到指针发生一次偏转。乙图:灵敏电流计两极都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或内)侧,在箭头处给一适宜的刺激,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2.看刺激能不能同时到达电流计两极(1)若电极两处同时兴奋,则电流计指针不偏转,如刺激丙图中的c点。(2)若电极两处先后兴奋,则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如刺激丙图中的a点和丁图中的b点。(3)若两电极只有一处兴奋,则电流计指针发生一次偏转,如刺激丁图中的c点。二、技能提升1.如图甲所示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图乙所示为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ab=b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刺激图甲中②处,可以测到电位变化的有①③④⑤⑥B.在突触处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刺激图乙中b、c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偏转1、2次D.若抑制图中细胞的细胞呼吸,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答案】A【解析】兴奋在一个离体神经元上可以双向传导,在突触间只能单向传递,所以刺激图甲中②处可以在同一个神经元上传导到①,可以通过一个突触传递到③④,也可以通过另一个突触传递到⑤⑥,A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在突触处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错误。对于电流计指针的偏转问题要看兴奋到达电流计两极的时间,当兴奋不能同时传到电流计的两极时,指针偏转2次。图乙兴奋的传导方向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的,在突触间是单向的,所以刺激b点时,虽然ab=bd,但b点和c点之间有突触(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时间比在神经纤维上要长),所以a点先兴奋,指针偏转一次,d点后兴奋,指针又偏转一次;刺激c点时,由于兴奋在突触处不能逆向传递,故a点不兴奋,d点兴奋,所以指针偏转一次,C错误。兴奋的传导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若抑制神经细胞的细胞呼吸,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D错误。2.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之间的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C.在e点施加一适宜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D.在b点施加一适宜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答案】D重要题型21 探究反射弧的组成及兴奋的传导与传递一、规律方法1.探究反射弧损伤部位的实验思路2.探究兴奋的传导与传递(1)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法思路:电刺激①处结果分析(2)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法思路结果分析3.验证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功能的实验思路??二、技能提升1.在用脊蛙(去掉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刺激部位反应破坏前破坏后左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不收缩右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收缩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是( )A.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D.效应器【答案】C【解析】在熟知反射弧结构的前提下,应通过分析破坏前的实验现象推出存在的反射弧,通过破坏后的实验现象推出可能被破坏的反射弧结构,综合分析并得出结论。由表可知:破坏前,刺激左后肢和右后肢的反应一样,说明具有这样的反射弧:“左后肢→神经中枢→左后肢”、“左后肢→神经中枢→右后肢”、“右后肢→神经中枢→右后肢”、“右后肢→神经中枢→左后肢”。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后,刺激左后肢,左、右后肢都不出现收缩的现象,说明是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受到损伤;刺激右后肢,左后肢无反应但右后肢能收缩,说明“右后肢→神经中枢→右后肢”的反射弧完整,而“右后肢→神经中枢→左后肢”的反射弧不完整,说明神经中枢之前的结构正常,左后肢不收缩说明破坏的是神经中枢之后的结构,即传出神经或效应器。2.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和?。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的硫酸溶液后,电位计?和?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如图所示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的硫酸溶液后,电位计?有波动,电位计?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方法和现象:刺激电位计?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观察到电位计?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但电位计?未出现电位波动(2)①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②突触前膜根本不能释放神经递质3.下面是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其中甲表示神经中枢,乙、丙未知。神经元A、B上的1、2、3、4为四个实验位点。现欲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元还是传入神经元,结合所给器材完成以下内容。器材: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反射弧结构未被破坏)。供选择仪器:剪刀,电刺激仪,微电流计。(1)如果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连接的肌肉。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元还是传入神经元的方法步骤(只在神经元A上完成):①先用剪刀在神经元A的________将其剪断。②再用电刺激仪刺激神经元A上的实验位点________,若__________,则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元,反之则为传出神经元。(2)如果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神经元A和神经元B的完整性,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元还是传入神经元的方法步骤(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①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实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②用电刺激仪刺激实验位点________,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________次,则神经元A为传出神经元;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________次,则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元。该实验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特点为______,具有这种特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1、2之间 ②1 肌肉无收缩现象(2)②1 1 2(答“4 2 1”也可) 单向传递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重要题型22 生命活动调节的类型分析一、规律方法1.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三种模式的判断(如图所示)2.激素调节的3种类型(1)图示(2)示例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的分泌调节属于甲类型。②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调节属于乙类型。③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的分泌调节属于丙类型。二、技能提升1.很多人看恐怖电影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同时会出现出汗、闭眼等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过程涉及到神经递质的释放与识别B.激素起作用后被灭活,血压能恢复正常C.心跳加速是激素作用的结果,没有反射弧的参与D.此过程涉及到生物膜之间的融合和转化【答案】C2.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紧急状态下,甲模式中,靶腺为甲状腺,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__________________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某激素的分泌,再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中________模式,其分泌量增加的适宜刺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血糖含量升高时,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____________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分泌量。兴奋在A处传递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动物体内的激素和神经递质在作用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个特点)。【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神经—体液调节 (2)乙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3)胰岛B细胞 单向传递 (4)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起作用后都被灭活;都通过体液运输3.(2015·全国Ⅰ,30)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 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________,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______,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__________调节。乙酰胆碱属于____________(填“酶”“神经递质”或“激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结合才能发挥作用。(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个特点即可)。【答案】(1)靶器官 灭活 传递信息(2)神经 神经递质 (特异性)受体(3)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解析】(1)能被特定的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是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本题中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因此心脏就是肾上腺素的靶器官。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2)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其中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构成,本题中心肌细胞可以看成效应器的组成成分。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被灭活。(3)作为信号分子的激素和神经递质,均需与相应受体结合后方可发挥作用,且均具有高效性,发挥作用后均被灭活或被转移,此为两类信号分子的共同特点。专题强化练1.(2017·百校联盟联考)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后神经元不具有合成神经递质的能力B.与传出神经元相连接的肌肉只能是反射弧结构的感受器C.神经细胞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D.突触后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答案】C2.激素和神经递质等信号分子只有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下列有关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靶细胞上的每种受体均可以和多种神经递质结合B.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只存在于甲状腺细胞上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的部位只能是树突膜或腺体细胞膜D.细胞上的激素受体一旦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分解【答案】B【解析】一个细胞上可以含有多种受体,但受体具有特异性,一种受体只能与一种神经递质结合,A项错误;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如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只能是甲状腺细胞,B项正确;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部位可能是神经元的树突膜、胞体膜、肌肉或腺体细胞膜,C项错误;受体发挥作用后不被灭活,D项错误。3.(2017·潍坊一模)机体稳态的调节离不开物质运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作为生物大分子都以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B.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与Na+内流密切相关C.性激素在载体协助下进入靶细胞D.淋巴因子、激素等信息分子在机体内的运输都是定向的【答案】B4.人体皮肤瘙痒的感觉与一种神经递质——5-羟色胺有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痒觉和痛觉的形成都属于人体的非条件反射B.当神经细胞兴奋时,Na+会内流,但胞内Na+浓度仍低于胞外C.当神经递质进入受体细胞后,会引起后者兴奋或抑制D.神经递质、激素、酶等细胞间信息分子发挥完作用后会被灭活【答案】B【解析】躯体感觉无完整反射弧,不属于反射,A错误;当神经细胞兴奋时产生动作电位,Na+会内流,但胞内Na+浓度仍低于胞外,B正确;神经递质与受体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C错误;酶发挥完作用后不会被灭活,D错误。5.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C.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答案】D【解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继而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活动,A项正确;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B项正确;促甲状腺激素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活动,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项正确;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下丘脑活动增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D项错误。6.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跳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B.传出神经兴奋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D.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答案】D7.下列对神经调节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不一定兴奋B.神经细胞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的逆转是由于K+的大量内流造成的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的电位不一定是外负内正D.大脑皮层中的高级中枢可以调控脊髓中的低级中枢【答案】B【解析】刺激强度小于阈值不能引发电位产生,只有刺激强度达到一定的阈值才能产生动作电位,A正确;神经细胞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逆转是Na+内流造成的,B错误;抑制性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的电位还是外正内负,C正确;位于脊髓内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D正确。8.食物进入胃会刺激胃壁上的感受器,引起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由胃进入小肠的食物和盐酸会刺激小肠分泌促胰液素,也能引起胰腺的分泌。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胰腺细胞分泌消化酶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可不通过神经中枢直接到达胰腺C.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胰腺细胞D.上述调节机制既保证胰腺及时分泌又可减少物质和能量的浪费【答案】D【解析】消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细胞分泌蛋白质的方式是胞吐,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A项错误;反射的发生必须以完整的反射弧作为结构基础,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兴奋沿反射弧传导必须通过神经中枢,B项错误;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可到达全身各处,并不是定向运送到作用部位,C项错误;通过反馈调节,使得激素含量维持相对稳定水平,既能发挥其作用,又可减少物质和能量的浪费,D项正确。9.下列关于动物机体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B.有些神经细胞可分泌激素C.神经递质和激素均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D.神经递质和激素均需与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答案】C10.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分泌物A.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B.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肌肉细胞C.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D.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那么此时的靶细胞不可能是性腺细胞【答案】C【解析】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可以与靶细胞相互结合是因为靶细胞膜上有受体蛋白,A错误;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不能促进肌糖原分解,所以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不可能是肌肉细胞,B错误;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分泌物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会抑制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靶细胞可能是垂体,C正确;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分泌物可以是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的靶细胞是性腺细胞,D错误。11.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是一项复杂的任务,涉及很多检查项目,常见的几种有:(1)TSH(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测定。Graves病人体内可检测出一种抗TSH受体的抗体,该种抗体本身也能刺激TSH受体引发后续生化反应,发挥和TSH类似的作用。可见从免疫学上来看,Graves是一种________病,人体内合成TSH受体抗体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该抗体通过________方式分泌到细胞外,再与________发生特异性结合。(2)血清TSH浓度测定。TSH的分泌受____________(填激素种类)的调节。Graves病人血清TSH浓度和正常人相比要________(填“高”“低”或“不变”)。(3)碘摄取率的测定。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TSH能够促进甲状腺细胞对碘的摄取,Graves病人的碘摄取率和正常人相比要________(填“高”“低”或“不变”)。【答案】(1)自身免疫 核糖体 胞吐 TSH受体(抗原)(2)甲状腺激素和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低(3)高【解析】(1)分析题意可知,Graves病人体内可检测出一种抗TSH受体的抗体,由此可见Graves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抗体的成分为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抗体属于分泌蛋白,由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再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2)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产生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它的分泌受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Graves病人由于具有抗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发挥和TSH类似的作用,使病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反馈调节垂体,抑制垂体分泌TSH,因此血清TSH浓度和正常人相比要低。(3)抗TSH受体的抗体的含量不受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因此可以持续刺激TSH受体引发后续生化反应,发挥和TSH类似的作用,导致Graves病人的碘摄取率和正常人相比要高。12.(2017·天一大联考)下图为下丘脑通过垂体对甲状腺的调节过程以及人体患某种疾病的发病原理。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下丘脑和垂体病变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________调节。从图中可以看出,抗体和激素________(填“A”“B”或“C”)对甲状腺起相同的生理作用,使甲状腺机能增强。(2)由图可知,激素A和激素C都能作用于垂体,二者在影响激素B的分泌方面表现出________(填“拮抗”或“协同”)作用;正常人体内激素C的浓度不会持续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细胞甲可以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细胞,细胞甲对抗原________(填“具有”或“不具有”)识别作用;图中所示的疾病属于________病。【答案】(1)分级 B (2)拮抗 激素C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激素A和激素B(或激素C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3)B细胞和记忆B 不具有 自身免疫13.(2017·焦作二模)下图为家兔体内部分神经—体液调节过程的示意图,其中①~⑤为神经元,A和B为神经—肌肉接点,C和D为细胞,a~d为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受到外界寒冷刺激时,大脑神经细胞以________方式释放的物质a与下丘脑神经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引起机体细胞的一系列反应,产生的物质c是____________,它经过血液运输作用于D细胞,产生的物质d使细胞的产热量增加,该过程体现了物质d的分泌具有__________调节的特点。(2)由b→c→d的调节作用,物质d分泌量增多后,则物质b的分泌量________(填“减少”或“增多”),体现了激素的反馈调节机制。物质b的化学本质是多肽,用物质b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b的分泌量________(填“减少”“增多”或“基本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在⑤上某处施加一适宜强度的刺激,则能检测到兴奋的神经元有________(填序号)。若某种毒素能阻碍传出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则会导致____________信号的转换过程受阻。【答案】(1)胞吐 受体 促甲状腺激素 分级(2)减少 基本不变 物质b在消化道内会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 (3)①② 电信号→化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