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期中复习提纲(精编版1-2单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期中复习提纲(精编版1-2单元)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我国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也是我国宪法的原则)
3.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 我国人权具有广泛性。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
5. 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6. 人民代表大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即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1cnjy.com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21·cn·jy·com
7.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
8. 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9. 国家权力必须依法行使(宪法规范了国家权力的运行):
(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2)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履职,不得懈怠、推诿。(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www.21-cn-jy.com
(3)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行使。
(总体来说:)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10.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11.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2.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1)(内容上:)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一般性、某一方面的问题。)
(2)(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相违背。
(3)(程序上:)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13 .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14.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15.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2·1·c·n·j·y
16.公民增强宪法意识、保障宪法实施的要求:
(1)学习宪法。了解宪法内容,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2)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
(3)践行宪法。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的行为。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17.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1)(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2)(人身自由:)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经济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
(4)受教育权等。
18.正确行使和维护权利:
(1)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调、调解、仲裁、诉讼等。
19.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2)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依法服兵役。(5)依法纳税等。21教育网
20.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2)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即违法行为)是指:
(1)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2)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
22.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