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自由平等的真谛 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7.1自由平等的真谛 导学案

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自由平等的真谛》导学案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崇尚在法治框架和范围内的自由,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和平等观,增强法治意识,做一个富有法治精神的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案例理解法治与自由的关系,体会自由和受限制性和相对性,理解法治是对自由的保障,树立平等意识,在生活中能做到平等处事、待人
知识目标:了解自由和平等的含义,理解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懂得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道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教学难点:自由是有限制、相对的,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一、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一)导入新课
活动:教材第90页“运用你的经验”
围绕“自由”这个话题,小蕊、大海、阿梅三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小蕊: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大海:自由应该是完全由自己做主,但现实生活中怎么有那么多规矩和限制呢?
阿梅: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问题:结合三名同学的观点,说说你对自由的认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答案提示:小蕊的观点是错误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海的观点也是错误的。自由是有限制的,无限制的自由只会产生混乱。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阿梅的观点是正确的。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权利。【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自主预习
1、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_______,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____,从而推动社会的____________。【来源:21cnj*y.co*m】
2、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_______、________。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________。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_______与_________。【出处:21教育名师】
3、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______之内的自由。
4、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_________。
5、法治标定了自由的______,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_______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_______的代价。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6、法治是自由的____,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_______自由又________自由。21*cnjy*com
7、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__________;二是不同情况___________。
8、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标志,也是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________________。”
9、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__________,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__________。
10、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__________,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________,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
目标导学一:无法治不自由
活动:说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句诗的含义。
答案提示:大自然的广阔无边为鱼跃鸟飞提供了宽广的空间,比喻在广阔的天地里,人们可以自由地生活。
活动:材料分析
白云飘飘,一只风筝在天上飞。风筝许了一个愿,乞求天空能让自己挣脱那根线,让自己不再被束缚。突然,一阵狂风袭来,风筝被吹得摇摇晃晃,它一心想挣脱线的约束,昂头借风拼命挣扎。线终于断了,风筝如愿以偿,满心欢喜的它来不及拥抱蓝天,就一头栽了下来,再也无法飞了21cnjy.com
思考:(1)挣脱了束缚的风筝不什么“无力回天”?
(2)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到必要的限制?
答案提示:(1)风筝挣脱了线的束缚,失去了线的保护,自然“无力回天”。(2)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但是,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案件传真:九年校园霸凌受害者:不再沉默,将带头者告上法庭。25岁的王婷婷(化名)介绍,2008年考入浙江台州温岭某高中后不久,她因一件小事开始遭遇校友言语攻击。她被说成是“炫富女”“整容女”“神女”等,被同学孤立,成绩也一落千丈,而后人生轨迹也被改变。此后近十年,她工作、结婚、生子,仍未摆脱被欺凌的噩梦。去年10月11日,已经成为两个孩子母亲的王婷婷,以诽谤罪刑事自诉的方式,将持续在网上对其进行言语攻击的校友蒋某告上了法庭。
2018年4月12日,浙江温岭市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人蒋某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严重,其行为已经构成诽谤罪,判处拘役三个月。
思考:被告人蒋某被判处拘役三个月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网络自由也是有界限的,这个界限就是法律,网络自由一旦超出了法律的边界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下列信息:(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网络世界自由的边界是遵守道德和法律。
活动:名言感悟
自由只存在于束缚之中,没有堤岸,哪来江河?——金斯伯格
自由意味着责任,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畏惧它的缘故。——肖伯纳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孟德斯鸠
一个人的绝对自由是疯狂,一个国家的绝对自由是混乱。——罗曼·罗兰
如果自由流于放纵,专制的魔鬼就乘机侵入。——华盛顿
为了享有自由,我们必须控制自己。——任尔夫
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他为自由人。——毕达哥拉斯
我们是法律的仆人,以便我们可以获得自由。——西塞罗
思考:结合名言,谈谈对自由的理解。
答案提示:自由主要是指人们在法律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www.21-cn-jy.com
材料分析:新华网广州8月30日电 据广州越秀警方30日通报,广州一网民近日在网络上虚构信息、散布谣言,污蔑“狼牙山五壮士”,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通报称,27日零时27分,微博有网民发布信息称“狼牙山五壮士实际上是几个土八路,当年逃到狼牙山一带后,用手中的枪欺压当地村民,致当地村民不满。后来村民将这5个人的行踪告诉日军,又引导这5个人向绝路方向逃跑”。该信息引起众多网民的转发及评论,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越秀警方发现该不实信息后,立即组织民警开展调查,于29日21时许在越秀区文化里某居民楼将信息发布人张某抓获。经审查,张某承认自己虚构信息、散布谣言的违法事实,目前已被警方依法予以行政拘留7日。
思考:结合这一案例谈谈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提示:张某享有有言论自由,但张某在行使自由权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他人合法的自由和权益。张某虚构信息、散布谣言损害了社会利益,违反了法律,所以被依法处罚。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
【知识拓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均对网络表达和言论自由的范围作出了明确的界定,详细列举了不得在互联网上制作、复制、发布、传播的9类信息,具体有: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信息;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信息;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信息;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信息;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信息;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信息;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信息;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信息等。
目标导学二:法眼看平等
活动:材料探究
中国的儒家,提出“天下大同”的设想,期望人们能生活在一个大道为公、不生是非的大同社会;中国的道家,提出“小国寡民”的想法,盼望人们能生活在一个朴素安宁、不受干扰的清静社会;中国的法家,提出“刑无等级”的制度,呼吁人们能生活在一个刑罚统一、法度严明的秩序社会;中国的墨家,提出“兼爱非攻”的主张,渴望人们能生活在一个爱无等差、战无不义的和平社会。
中国文化里各家的思想者,他们以不同的表达,传达着对于实现社会平等、社会和谐、社会美好的同样期待。虽然从每个人的客观条件上来讲,人注定是生而不平等的,但他们希望在人的生存中,社会能给予民众以相对平等的生存空间,可以让所有人不论是贫是富都安居乐业、让所有人无论是强是弱都不受欺凌。
思考:请用身边的实例与同学分享自己对平等的认识。
答案提示:如整合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让农民和城市居民享受一样的待遇。
平等是人类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平等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其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21教育网
问题探究:请你列举我国法律保障男女平等的事例。
答案提示:在宪法第二章权利与义务的第四十八条第1款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在继承法的第九条中明确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
在劳动法的第十三条中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21·cn·jy·com
【知识拓展】
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提出,“学前教育机构、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依照本条例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残疾人教育;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残疾人申请入学,不得拒绝招收。”“残疾人家庭应当帮助残疾人接受教育。”“残疾人参加国家教育考试,需要提供必要支持条件和合理便利的,可以提出申请。教育考试机构、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提供。”2·1·c·n·j·y
材料分析:这22只大老虎正排队走向审判席
日前,中宣部原副部长鲁炜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news..cn / c / nd / 2017-11-27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辽宁副省长刘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news..cn / c / nd / 2017-11-27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因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审查,等待他们的将是纪律处分,甚至是法律制裁。看法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十九大之前落马的大老虎均已受到党纪处分,只是目前仍有22名党政系统高官尚未过堂受审,另有1人已受审但未宣判。
思考:大老虎排队走向审判席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说明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1-c-n-j-y
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知识拓展】十八大之后的五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一共处分153.7万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5.8万人。这其中,立案审查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包括中央委员、候补委员43人、中央纪委委员9人);纪律处分厅局级干部8900余人、县处级干部6.3万多人、基层党员干部27.8万人。
巩固提升:
活动:探究教材第95页“拓展空间”
思考:“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与“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不是存在矛盾呢?
答案提示:不矛盾。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他们属于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特殊对象,所以对他们给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这也是对宪法精神和原则的体现和尊重。
二、讨论交流生成新知
学生分组对问题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知识点小结:
自由平等的真谛
一、无法治不自由
1、自由的含义
2、自由的重要性
3、网络自由
4、法治和自由的关系
二、法眼看平等
1、平等的含义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三、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单项选择题:
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人们常以此表达自己对自由的羡慕和向往。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在世界上,不受任何约束、随心所欲的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
②人们只有在恰到好处的约束的范围内活动,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③自由就是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④自由是有原则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自由之于人类,就像亮光之于眼睛空气之于肺腑爱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之于心灵。”英格索尔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21·世纪*教育网
①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
②拥有自由,就拥有了一切
③拥有自由,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
④拥有自由,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车轮质问方向盘:“你为啥总限制我们自由!”方向盘说:“随心所欲是要滚到斜路上去的!”。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自由是应该不受任何限制的
B、要限制就失去了自由
C、自由和限制是对立的两个方面
D、不加任何约束的自由是危险的
4、“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这句话表明( )
A、自由主要是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的意志活动的权利
B、有法律就没有自由
C、自由不受任何限制
D、自由与法律是根本对立的
5、“大殿的角石,并不高于那最低的基石。”纪伯伦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
A、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
B、每个人的灵魂都是一样的
C、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相同的
D、每个人的社会地位都不尽相同
6、2017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司法机关重拳惩腐的第5个年头。截至12月11日,最高检官方网站公布的职务犯罪信息多达313条,其中新增立案侦查原省部级以上官员25人,提起公诉18人。在检察机关已起诉的原省部级以上官员案件中,已有39人获刑。这( )
①彰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②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贯彻
③是因为我国是个法治国家,国家公职人员必须依法履职、依法行政
④表明法律只对违法的公职人员有约束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克雷洛夫寓言》中有一个马和骑师的故事。讲的是一位骑师驯服了一匹好马,他认为给这样的马加上缰绳是多余的。有一天,他骑马出去时,就把缰绳解除了。马在原野上飞跑,当它知道什么束缚也没有的时候,就越来越大胆了,它一路狂奔,把骑师摔下来了。它往前直冲,什么也看不见,什么方向也辨不出来,最后冲下深谷。21*cnjy*com
谈谈这则寓言给了你什么启示?
2、据《梅州日报》报道:年过五旬的智障男阿耀不幸被货车撞死,其亲属将货车司机和保险公司一同告上法庭要求赔偿30多万元,保险公司却以阿耀是智障人士为由主张少赔。五华法院审理后认为,生命是平等的,不能以撞死智障人为由少赔。【版权所有:21教育】
结合材料请回答:
我国法律对公民的平等权是如何规定的?
(2)谈谈你对“法律意义上的平等”的理解。
四、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我学会了:
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
《自由平等的真谛》自主预习答案
1、幸福感 活力 进步与繁荣
2、限制的 相对的 保护 混乱 伤害
3、法律
4、各项权利
5、界限 法律 自由
6、保障 规范 保障
7、同行对待 差别对待
8、社会文明进步 社会主义法治 一律平等
9、各项权利 各项义务
10、法律保护 追究 特权
《自由平等的真谛》当堂演练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B 2、C 3、D 4、A 5、A 6、C
非选择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