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自由平等的追求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7.2自由平等的追求导学案

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自由平等的追求》导学案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自由和平等,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平等观,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21教育网
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意义,能够自觉在社会生活中践行平等,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不平等的现象能够依法维权21cnjy.com
知识目标:知道珍视自由和践行平等的具体做法和要求,明确珍视自由要依法行使权利,理解反对特权的意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珍视自由和践行平等的具体做法和要求
教学难点: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一、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一)导入新课
活动:教材第95页“运用你的经验”
八年级学生田某经常上学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督促他,他却说:“什么时间上学、做不做作业是我的自由。”田某有时抽烟喝酒,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老师批评教育他,他振振有词:“这是我在校外的活动,是我的自由。”21·cn·jy·com
问题:结合田某的言行,说说自由与法律的关系。
答案提示:田某的言行是错误的,是对自由的错误认识。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也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行使自由权利,不得超越法定范围和界限,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21·世纪*教育网
【知识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www-2-1-cnjy-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不良行为。21*cnjy*com
第十五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来源:21cnj*y.co*m】
自主预习
1、珍视自由,就要珍惜________赋予我们的_______。为此,我们要________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_______,积极__________自己的正当权益。【出处:21教育名师】
2、珍视自由,必须依法_________。作为公民,应_________、遇事_________、解决问题_________,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___________。【版权所有:21教育】
3、践行平等,就要________。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________。特权是平等的_______。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践行平等,就要________他人的合法权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_____权利、_______权利和_________的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_______,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21*cnjy*com
5、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________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______等不平等现象,损害了公民的________,违背了法律面前_______的原则。面对这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_________,必要时________。
6、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人类的________,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_______,努力________,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三)合作探究
目标导学一:珍视自由
活动:图片分析感悟
思考:以上图片告诉我们什么?
答案提示:宪法和法律赋予了我们许多权利。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活动:材料分析
教材P96“探究与分享”
唐某在微博上发表一首七律,网友关某读后提出意见,称唐某的七律“格律不对”,招致唐某不满。唐某回帖辱骂关某,称某“驴唇不对马嘴”,并虚构了关某行为不检的诸多事例。该回复在网上被大量转发,关某以遭受精神损害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唐某向关某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抚慰金。
众多网友跟帖唐某“微博骂人”事件
思考:(1)请你评论唐某的言行
(2)如果你是关某,面对此事你会怎么做?
答案提示:(1)唐某的言行是滥用言论自由,侵犯了关某的名誉权,属于违法行为。
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关某可找唐某协商道歉及赔偿事宜,若唐某不同意,可到法院起诉维权。
活动:图片分析
思考:以上图片带给你什么启示?
答案提示:珍惜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活动:阅读感悟
自由快乐,人皆向往。什么样的生活才是自由的、快乐的?
史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日问诸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人说功高盖世者,有人说位居显赫者,有人说金榜者,还有人说富甲一方者……朱元璋听后皆不满意。大臣万钢答道:畏法度者最快活。此言一出,朱元璋大悦,称赞其见解独到。
自由快乐之人,必是敬畏法度之人;敬畏法度之人,多是严以自律之人。
思考:以上材料带给你什么启示?
答案提示: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珍惜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目标导学二:践行平等
活动:教材第97页探究与分享:
陈云的言行对于我们践行平等有什么教育意义?
答案提示:陈云的言行告诉我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严格按制度办事。每个公民都应平等的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材料分析:“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各级领导干部。人们记得,党的十九大报告同样强调“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
十九大闭幕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多次讲到“反对特权”的问题。坚决反对特权现象,是党中央一以贯之的坚定政治宣示。
问题探究:什么是特权?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是什么?
答案提示: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特权是平等的大敌。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然而,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材料分析:媒体曾刊登了一则题为《一审被判死刑还该不该重金抢救》的报道:被告人因犯抢劫罪一审被判处死刑,上诉期间病情急剧恶化生命垂危,出于人道主义考虑,看守所将其送往医院紧急救治,并承担了数万元医疗费用。当时,此案引起激烈争论,很多人认为这是在作秀,不应该浪费国家有限的财力去救治一个死刑犯。
思考:(1)你认为死刑犯在执行死刑前出现急病重症,到底需不需要救治?
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的原因是什么?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有何具体要求?
答案提示:(1)死刑犯虽然被判处死刑,但从法律角度看,剥夺的是他们的生命权及政治权利,在执行死刑前仍然享有生命的权利和基本人格权。
(2)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知识拓展】
监狱法第7条第1款规定:“罪犯的人格不受侮辱,其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
活动:教材第97—98页“探究与分享”
问题:(1)结合上述图片,与同学交流生活中存在的就业歧视的事例。
答案提示:生活中确实存在着就业歧视的事例,如身高歧视、性别歧视、学历歧视等。要正视现实,转变观念。就业歧视的形成有着深层次的政治、经济、社会等一系列原因,非短时间内可以顺利解决。应正视现实,当遭遇不公正就业歧视时,应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努力提升各方面的能力,用成就扭转社会上一些陈腐观念和做法。要执着应对,不轻言放弃。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不平等现象?这些不平等现象的危害是什么?
答案提示:生活中不平等现象列举:就业歧视、性别歧视等。
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案提示:面对这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案件传真:被拒上飞机,残疾人索赔1元
残疾人郑某、刘某购买了深航ZH9852航班从首都机场飞往深圳的电子客票。在办理登机手续时,以原告身体残疾不能行走为由,拒绝原告登机。之后,原告经查询发现,被告网站上挂有《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旅客、行李国内运输总条件》一文,其中第十一章“限制运输和拒绝运输”的第三十八条第十二款规定“完全不能走动的轮椅旅客不予承运”。
原告认为,残疾人的平等权受《宪法》、《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保护,被告的相关歧视性规定没有法律依据,原告认为,被告的拒载行为侵犯了原告的平等权及人格尊严权,请求确认被告侵害了原告平等权和人格尊严权、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元。
思考:上这个案例给了你什么启示?
答案提示:①生活中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一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②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人类的美好梦想,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巩固提升:
活动主题:办一期以践行平等为主题的板报。
活动目的:增强法治观念,增进对践行平等重要意义的认识。
活动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形式新穎,知识准确,材料运用恰当。
活动步骤:
1、通过报刊、网络、音像制品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践行平等的案例和漫画作品,鼓励原创。
2、在老师指导下,筛选典型案例和漫画作品。
3、以典型案例和漫画作品为素材,结合教材内容,设计若干小栏目,完成板报。
效果评价:
1、你看了同学办的板报后对践行平等有何新的认识?
2、你打算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如何践行平等?
二、讨论交流生成新知
学生分组对问题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知识点小结:
自由平等的追求
一、珍视自由
1、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2、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二、践行平等
1、就要反对特权
2、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3、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三、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单项选择题:
1、长春公安紧急提醒:“遇到这12种人 请立即举报”之十:也许,“他”是一位自认遭遇不公、利益受损的上访户,正好有一个跟“他”“同病相怜”的人,要拉“他”入伙抱团取暖,煽动包括“他”在内的一群人上街游行示威、喊口号、拉条幅、围堵政府机关、扰乱公共秩序——如果你在长春发现“这样的事”、知道有“这样的人”,请向长春市公安局举报!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游行示威是公民的政治自由,公安机关无权干涉
②任何权利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③维护自己的权利应采取正确的方式
④该市公安机关的做法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小刘因旷工处分而对经理心怀不满,他在微信、微埔上到处发布诬陷经理贪污受贿,还有生活作风问题。小刘的行为( )www.21-cn-jy.com
①侵犯公民个人的人格尊严
②属于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
③行使了公民的通信自由权
④是滥用公民权利,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关于平等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我们的权利平等和义务平等
②我们要反对特权和反对歧视
③在法律适用方面,所有公民一律平等
④我国公民只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17年11月,前锋区商务局供销社主任谈博因酒后驾车,受到党内警告处分。”27日,广安市纪委监委对13起党员和公职人员酒驾醉驾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进行了公开通报曝光。据了解,在广安市纪委监委此次的通报中,13名党员和公职人员除因酒驾、醉驾受到相应行政处罚、刑事处罚外,还要接受纪律处分,其中,8名党员因酒驾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名党员因醉驾受到开除党籍处分,1名公职人员因酒驾受到行政警告处分。这表明( )
①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③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④领导干部违法应加重法律的处罚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下列做法违背这一要求的是
①警方发布通缉令,使用了犯罪嫌疑人的照片
②艺龙网公司发布含有“葛优躺”图片的微博
③某医院在未经病人的许可下,擅自将病人的病情、手术过程等资料及真实姓名一并登载于都市报上
④牛正收养8岁的张扬为养子,将其名字改为牛顺,并到派出所作了姓名的变更登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26岁河南女研究生魏某在重庆读书,毕业后打算留下。到重庆某区县质监局应聘时,被对方询问“你有没有重庆男朋友” 魏某坦白自己是单身。对方笑称“那你稳定不下来。”说完,把魏某的简历压在其他人的资料下方,对她说可以走了。你认为魏某应该( )
①应据理力争
②接受这个结果,去找下一个招聘单位
③将自己受到就业歧视的问题向相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④必要时依法维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2月14日21时32分,韩某听信传言,用网名“佛主”通过手机在腾讯微博上发布消息称,最近文水、清徐发生多起杀人盗取人体器官的事,请大家注意。很快这条微博在网络上引来文水、清徐和周边地区群众的关注。截至警方查处时,该微博点击量已达253次。得知情况后,清徐警方迅速出击,在文水警方的配合下找到了韩某。鉴于韩某的行为已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并引起当地群众的恐慌情绪,清徐警方对其行政拘留。
结合这个案例谈谈你对珍视自由的认识。
2、村料一:邓小平有一段论述对“参与特权”做了尖锐的批评:“实践证明,许多人并非在主观上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但他们仍然把工作做坏了,使群众受到重大损失。这是因为他们自以为是先进分子,是领导者,比群众懂得多,因而遇事不向群众学习,不同群众商量,因而他们出的主意,经常在群众中行不通;但是他们又不从错误和失败中吸取教训,以为错误和失败,只是由于群众落后和其他临时因素影响,因而滥用党的威信,继续一意孤行,这就使他们的错误和失败愈来愈严重。”2·1·c·n·j·y
材料二:英国大作家萧伯纳,有一次在写作间歇时和邻居小女孩一起玩耍。当送小女孩回家时,萧伯纳对小女孩说:“知道我是谁吗 回家告诉你的妈妈,就说今天和你在一起玩的是萧伯纳!”2-1-c-n-j-y
小女垓孩天真地回应:“知道我是谁吗 回家告诉你的妈妈,就说和你一起玩的是克里佩斯莱娅!”大文豪不禁愕然.此后萧伯纳每次对明友说此事时,就会感慨地说:“是这位七岁小女孩给我上了人生最好的一堂课!一个人不论有多大的成就,他在人格上与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特权的认识。
请列举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并分析其危害。
(3)结合材料,谈谈我们该怎样践行平等?
四、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我学会了:
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
《自由平等的追求》自主预习答案
1、宪法和法律 权利 知晓 价值 行使和维护
2、行使权利 自觉守法 找法 靠法 法治意识
3、反对特权 特殊权利 大敌
4、平等对待 生存 发展 追求幸福 行为准则
5、不平等 就业歧视 人格尊严 人人平等 据理力争 依法维权
6、美好梦想 平等意识 践行平等
《自由平等的追求》当堂演练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D 2、B 3、A 4、A 5、C 6、B
非选择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