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知识点汇总(2014年12月第1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知识点汇总(2014年12月第1版)

资源简介

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下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分数加减法
一、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和假分数?
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
2、真分数和假分数:?
①?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②?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③?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2、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①?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②?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三、分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2、分数的大小比较:
①?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②?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③?异分母分数,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再进行比较。(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化)??
四、约分(最简分数)?
1、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2、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并不是一定要把分数化成与它相等的最简分数才叫约分;但一般要约到最简分数为止)?
注意:分数加减法中,计算结果能约分的,一般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五、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分数:将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具体是:看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边写几个0做分母,把小数点去掉的部分做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化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如果分母只含有2或5的质因数,这个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含有2或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21cnjy.com
3、分数和小数比较大小:一般把分数变成小数后比较更简便。??
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分数加减法?
(1)分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与整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一致,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统一分数单位。
(2)分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在计算过程,整数的运算律对分数同样适用。?www.21-cn-jy.com
(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21·世纪*教育网
(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或者先根据需要进行部分通分。根据算式特点来选择方法。?
第二单元 长方体(一)
一、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各部分的名称。?
1、表面平平的部分称为面;两面相交便形成了一条棱;而三条棱又交于一点,这个点叫作顶点。?
2、左面的面叫左面,右面的面叫右面,上面的面叫上面,下面的面叫下面(或叫底面),前面的面叫前面,后面的面叫后面。?【来源:21cnj*y.co*m】
3、长方体有12条棱,这12条棱中有4条长、4条宽和4条高。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4、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因为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5、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或者是长×4+宽×4+高×4??
长方体的宽=棱长总和÷4-长-高???
长方体的长=棱长总和÷4-宽-高??
长方体的高=棱长总和÷4-宽-长??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二、展开与折叠?
正方体展开共11种???
1—4—1?型??6个?
2—3—1?型??3个
2—2—2?型(也称楼梯型)??1个??
3-3?型??1个?

注意:(1)田字型与凹字型的全错。??
(2)正方体展开至少和最多都只剪开7条棱。
三、长方体的表面积??
1、表面积的意义:是指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2、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长方体的表面积(6个面)=长×宽×2 +长×高×2 +宽×高×2???
??????????? (上下面) (前后面)?(左右面)?
S长=(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6个面)=棱长×棱长×6??????
(一个面的面积)??
四、露在外面的面?
1、在观察中,通过不同的观察策略进行观察。
如:一种是看每个纸箱露在外面的面,再加到一起;另一种是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看每个角度都能看到多少个面,再加到一起。?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发现并找出堆放的正方体的个数与露在外面的面的面数的变化规律。????????
3、求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棱长×棱长×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
???????????(一个面的面积)
第三单元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一)
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分数乘整数意义同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计算时,应该先约分再计算。?
二、分数乘法(二)???
1、整数乘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理解打折的含义。例如:九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九。??
现价=原价×折扣????原价=现价÷折扣?????折扣=现价÷原价??
三、分数乘法(三)
1、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结果是最简分数。)?21教育网
2、比较分数相乘的积与每一个乘数的大小:
真分数相乘积小于任何一个乘数;真分数与假分数相乘积大于真分数小于假分数。?
乘数乘以<1的数,积<乘数;?
乘数乘以=1的数,积=乘数;?????????
乘数乘以>1的数,积>乘数。?????????
四、倒数?
1、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版权所有:21教育】
2、当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分别作为长方形的长和宽时,长方形的面积是1。?
3、1的倒数仍是1;0没有倒数。0没有倒数,是因为0不能作除数。?
4、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其中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
第四单元 长方体(二)
一、体积与容积的概念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从外部测量)??????
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物体的容积。(从内部测量)?
注意:
①同一个容器,体积大于容积;当容器壁很薄时,容积近等于体积。如果容器壁忽略不计时,容积等于体积。?
②几个物体拼在一起时,它们的体积不发生改变(它们占空间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二、体积单位
1、认识体积、容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m3)、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
常用的容积单位:升(L)、毫升(mL)、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2、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
①手指头、苹果、火柴盒体积较小,可用立方厘米作单位?
②西瓜、粉笔盒体积稍大,可以用立方分米作单位?
③矿泉水瓶、墨水瓶可以用毫升作单位?
④热水瓶等较大盛液体容器、冰箱可用升作单位?
⑤我们饮用的自来水用“立方米”作单位。?
三、长方体的体积
1、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①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高用h表示,体积用V表示,体积可表示为V=abh?21·cn·jy·com
②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如果棱长用a表示,体积可表示为V=a3=a×a×a?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补充知识点:长方体的体积=横截面面积×长?
2、能利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其他两个条件求出问题。
如:长方体的高=体积÷长÷宽??长=体积÷高÷宽??宽=体积÷高÷长?
注意:计算体积时,单位一定要统一;表面积与体积表示的意义不一样,单位不同,无法比较大小。?
四、体积单位的换算?
1、认识体积、容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cm3)、立方分米(dm3)、立方米(m3)。?
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L)、毫升(mL)?
2、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相邻体积、容积单位间进率为1000????????????
1米3=1000分米3??
1分米3=1000厘米3?? ?
1升=1分米3?
1毫升=1厘米3??????
1升=1000毫升?
3、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由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www-2-1-cnjy-com
五、有趣的测量
1、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一般都是把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成可通过测量计算的水的体积(注意液面是“升高了”还是“升高到”)。21*cnjy*com
注意:在测量体积较小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要先测量出一定数量物体的体积,再算出一个物体的体积。如: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现在液体体积减去原来液体体积。
第五单元 分数除法
一、分数除法(一)
1、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分数除以整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计算方法: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二、分数除法(二)?
1、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21*cnjy*com
2、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比较商与被除数的大小。??????????
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
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三、分数除法(三)
1、列方程“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方法:?
①解方程法:设未知数,这里的单位“1”未知,所以设单位“1”为x,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等量关系式解这个方程。?【出处:21教育名师】
②算术方法:用部分量除以它所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对应量÷对应分率=标准量)?
2、判断单位“1”:?
①一般来说,某个数的几分之几,“某个数”就是单位“1”;?
②谁比谁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比”字后面的数量就是单位“1”;
③谁是谁的几分之几,“是”字后面的数量就是单位“1”。?
四、倒数
1、理解倒数的意义: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2·1·c·n·j·y
2、求倒数的方法: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
3、1的倒数仍是1;0没有倒数。0没有倒数,是因为在分数中,0不能做分母。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
一、确定位置(一)
1、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二、确定位置(二)?
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置(以其中一地为观察点,度量另一地所在方向以及两地的距离)。
1、数对:一般由两个数组成。作用: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2、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3、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例如:在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2)数对(X,5)的行号不变,表示一条横线,(5,Y)的列号不变,表示一条竖线。(有一个数不确定,不能确定一个点)
4、两个数对,前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列上。如:(2,4)和(2,7)都在第2列上。
5、两个数对,后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行上。如:(3,6)和(1,6)都在第6行上。
6、图形平移变化规律:?
(1)图形向左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平移的格数。图形向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加上平移的格数。?
(2)图形向上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加上平移的格数。图形向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减去平移的格数。?
第七单元 用方程解决问题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3χ表示χ的3倍是多少或3个χ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2:1.5χ表示χ的1.5倍是多少或1.5个χ的和的简便运算。?
2、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这叫做积不变性质)。
3、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商不变性质)。?
4、乘法分配律:?。
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简记“”,也可以省略不写。(注意: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字母与数字相乘简写时,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6、a×a可以写作a·a或a2,a2读作a的平方或a的二次方。2a表示a+a。
7、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是一个计算过程。)?
8、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9、解方程的方法:方法一:利用天平平衡原理(即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方法二:利用加、减、乘、除运算数量关系解方程。?
10、加、减、乘、除运算数量关系式:?
加法: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11、常用数量关系式:?
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单产量=总产量÷数量??? 数量=总产量÷单价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12、相遇问题特点:必须是同时的。可根据不同的行程进行分析。???
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速度和=路程÷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路程÷速度和???
速度1=路程÷相遇时间-速度2?
1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解,设)?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找关系)?
(3)、解方程。(列)?
(4)、检验,写出答案。(验)
第八单元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一、复式条形统计图
1、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2、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可以清楚的反映出数据的变化过程。
3、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反映出不同量的变化过程,还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1)写出统计图的标题,标题写在图的正上方,在标题右下方标明日期。
(2)根据几组数据的多少和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3)画出互相垂直的横轴和纵轴,在纵轴上用一定的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将纵轴自下而上截成根据题目确定的相等的小段,每小段分点旁注明数量,起点标0。
(4)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图例表示不同的数量,把图例标在标题的右下方。
(5)先确定直条的高度,高度确定后立刻标上数字,然后画上边框涂上与图例一样的颜色。
二、复试折线统计图
1、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
2、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两组数据数量的多少,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而且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2-1-c-n-j-y
3、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1)画出横轴和纵轴;
(2)确定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
(3)描点;
(4)用线段顺次连接所有点,并标注数据(要用不同的线段分别连接两组数据中的数);
(5)标注好日期和标题。
三、平均数的再认识
1、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具有代表性。
2、平均数的特点:平均数是一个良好的集中量数,反映灵敏,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每个数
据或大或小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
3、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注意:根据题意,有时需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再算平均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