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冰、水和水蒸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在自然界中,水可以同时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存在。冰、水和水蒸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对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学生有一定的了解。本课通过“化冰实验”这一核心活动,引领学生进行对比实验,通过定量观察、实验记录和数据对比分析,探究从冰到水再到水蒸气的变化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在变化过程中温度和质量的变化,从中培养学生通过科学实验获得科学结论的研究能力。同时,学生将在本活动中学习用温度计连续测定水的温度变化,初步学习用酒精灯加热物体的方法,比较规范地实验操作,认识冰点、沸点的含义。学情分析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而学生对水的三态变化也是习以为常,但通过化冰实验来观察水的三态变化条件,却是一种新的挑战,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由现象到本质,学生的思维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学习目标探究目标1.能使用工具测量感观不易察觉到的物体某一特性的变化。2.能通过实验探究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3.能用二维图表形象的进行实验记录。4.能从实验数据中分析出吸收或散失热量是物质状态变化的条件。情感目标愿意与其他同学谈论水的状态与温度的关系。知识目标1.温度变化是物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之一。2.能说出水的冰点与沸点的含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观测水的三态变化,感受物质的状态是可以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的。难点:能说出水的冰点与沸点的含义。评价任务1.完成化冰实验,感知水的三态变化。2.知道温度变化是物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之一。教学准备天平、温度计、烧杯、冰块、铁架台、酒精灯、手表、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我们已经知道水是液体状态的,你们知道水还有哪些不同状态的吗?冰和水蒸气是不同状态的水,那么他们之间是怎样变化的呢?二、化冰实验1.师:今天我们要通过化冰比赛来认识一下水在不同状态下的变化过程。甲组同学和乙组同学采用不同的方法让质量相同且温度也相同的冰融化,比一比谁快?甲组的同学把冰放在室温下静置,每两分钟观测一次,记录在冰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记下冰完全化成水的时间,测量水的质量和温度并记录。乙组的同学用酒精灯加热,每两分钟观测一次,记录冰化成水及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停止加热,测量沸水的质量并记录;水沸腾后继续加热,观察水会有哪些变化?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容器的底和壁。(2)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学生分组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记录。3.整理实验数据,根据实验记录表进行分析并汇报交流。4.讨论:A.甲杯和乙杯中冰的状态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B.甲杯与乙杯相比,由固态的冰化成液态水的过程哪一个需要的时间更短些?为什么?C.在什么 条件下液态的水能够沸腾?D.通过分析质量变化记录表,说一说甲杯和乙杯中的冰变化为不同状态时,质量是否发生了变化?自己是怎样知道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5.学生汇报讨论结果。6.教师小结: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如冰、水和水蒸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当温度低于0℃时,水就会结成冰;当温度超过0℃时,冰就会化成水(即水的冰点是0℃);当温度达到 100℃时,水就会变水蒸气(即水的沸点是100℃)。继续加热后水的质量会越来越少,直至消失。21教育网7.讨论:实验中的成功和失败,水的变化及所需条件。8.师:除水之外,很多常见物质也像水一样有三种状态,我们来看一看科学在线吧!教师讲解柱形图的阅读方法,并帮助学生解读数据。三、物质的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变化,这一性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是怎样被利用的?1.你知道有哪些变化利用的是物质的三态变化?2.学生汇报交流。3.教师小结。板书设计7 冰、水和水蒸气冰 水 水蒸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