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变化的世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册书围绕“变化”统整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及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内容。本册共设计了“天气”、“物质的状态”、“生长与变化”、“有趣的变化”、“农业与技术”五个单元,为学生在学习“运动着的世界”的基础上,揭开“变化的世界”的序幕,激发学生探索物体(质)变化的兴趣。本课是本册书的起始课,通过引导学生对已有知识及生活经验的分析,帮助学生初步体会自然界是变化的,变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初步的基础。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相关的学习以及生活中的经验,能够找出身边的各种时刻发生变化的事情或事物,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还能够使找到的变化更加丰富。如果说能够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并能够把它们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还有一定的难度。学习目标1.能用各种感官察觉到周围的物体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2.能从察觉到的物体变化的现象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3.愿意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观察到的各种物体变化的现象。4.能举例或用自己的话说明变化的含义,并能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观察到的变化现象进行分类。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初步建立变化的概念系统,并学习记录物体变化的基本方法。难点:建立变化的概念系统。评价任务1.知道身边的世界是变化的。2.会制定标准对变化分类。3.会记录物体的变化。教学准备记录表、图片、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冰块)这是什么呢?对,这是冰块。大家知道冰块是怎么形成的吗? (学生回答)冰是由水冻成的。2.嗯,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水成了冰,其实就是一个变化过程。同学们,在我们身边的变化多不多呢?你还看到过哪些变化?3.小结:起风、下雨、草绿,蝌蚪变青蛙等,他们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二、我知道的变化1.师:你能把自己知道的变化记录下来吗?活动前注意要求:①寻找生活中的变化现象。②描述变化的过程。③用简单的文字记录变化现象。2.学生活动,小组汇报活动结果。3.小组讨论:你喜欢观察身边发生的变化吗?这些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4.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讨论结果。5.师:你能自己制定标准对各种变化现象进行分类吗?6.讨论、汇报。分类标准:(1)按事物的类别分类:动物、植物、人、天气……(2)按变化所需要的时间长短分类:瞬间的、短时间的、长时间的……(3)按变化程度分类:完全变化、不完全变化……(4)……7.师:你能试着解释什么叫变化吗?自然界中有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8.教师小结:变化是事物每时每刻都产生与原来不同的现象;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的事物。三、记录物体的变化1.师:你还记得在科学课上我们使用过的记录表吗?(图片展示)2.师:在观察家里种植的花的生长时,你是怎样记录的?小组讨论后汇报。(3)讲述:在记录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变化时段包括: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的记录。②记录内容包括:时间、变化现象、变化的数量。③记录的方法可以用日记的方法、表格统计的方法、统计图表记录的方法、图画、照片、录像等形象记录的方法。④要根据所观察的不同变化,选择不同的记录方法。4.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种表格,对自己感兴趣的变化进行记录。5.学生设计,教师进行评价。教学反思“给变化分类”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集体讨论的习惯,学会通过比较的方法发现事物间的不同之处,养成提取有用指标进行学习的习惯,加深对科学学习过程的认识。在比较、发现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各种办法,如书写、画表、绘图等。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注意进行积极地评价,对于不太正确的说法,可以通过让同学补充的方法进行改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