锉削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锉削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5张PPT。 锉 削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锉刀的材料、构造、种类、规格及选用原则,能根
据实际情况正确选用锉刀并 正确使用。
●理解在锉削过程中两手用力的变化与控制原理,从而使
操作从模仿逐步向自然协调过渡。
●掌握锉削方法的锉削特点及对锉削平面质量的影响,并
能做合理地分析。一、锉刀的构造 锉刀由锉身和锉柄两部分组成。锉刀面是锉削的主要工作面,一般在锉刀面的前端做成凸弧形,便于锉削工件平面的局部。锉刀边是指锉刀的两侧面,有的其中一边有齿,另一边无齿(称为光边),这样在锉削内直角工件时,可保护另一相邻的面。锉刀舌用来装锉刀柄。 锉刀的齿纹分单齿纹和双齿纹两种。一般锉刀边做成单齿纹,锉刀面做成双齿纹,底齿角为45°,面齿角为65°。二、锉刀的种类 锉刀按用途的不同可分为普通锉刀、整形什锦锉刀和异形特种锉刀。
普通锉刀按其断面形状分为平锉(板锉)、半圆锉、三角锉、方锉和圆锉5种。

异形锉刀用来加工工件特殊表面,有刀口锉、菱形锉、扁三角锉、椭圆锉、圆肚锉等几种。
二、锉刀的种类 整形锉刀又叫什锦锉或组锉,因分组配备各种断面形状的小锉而得名,主要用于修整工件上的细小部分。三、锉刀的规格 主要是指锉刀的大小和粗细。普通锉刀的尺寸规格用锉身的长度表示(方锉用端面边长表示,圆锉用端面直径表示);特种锉刀的尺寸规格用锉刀的长度表示;整形锉刀用每套的支数表示。锉齿的粗细规格,依照国标GB5805—86规定,以锉刀每10 mm轴向长度内的主要锉纹条数来表示,通常也可用1~5号锉齿表示。常用平锉刀的具体规格参数见表:四、锉刀的选用 每种锉刀都有一定的功用,如选择不合理,非但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效能,还将直接影响锉削的质量。选择锉刀主要依据下面两个原则:
根据被锉削工件表面形状选用。 根据工件材料的性质、加工余量的大小、加工精度、表 面
粗糙度要求选择合适的锉刀。五、锉刀的选择和粗锉、半精锉削、精锉削 确定的参考依据 加工余量是指加工前工件表面至加工后正确位置表面之间的距离,通俗地讲就是我们将要锉掉的材料的多少。根据加工余量的多少,我们把加工分为粗锉、半精锉削和精锉削。粗加工是为了较快地把余量去除;精加工是保证达到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半精加工是根据粗加工情况,介于精加工前的过渡加工,有时粗加工质量较好时可以省去半精加工。六、锉刀柄的装、拆 锉刀舌是用来安装锉刀柄的。制造锉刀柄常用木质材料,在锉刀柄的前端有一安装孔,孔的最外围有铁箍。锉刀柄的安装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右手握锉刀,左手五指扶住锉刀柄,在台虎钳后面的砧面上用力向下冲击,利用惯性把锉刀舌部装入柄孔内;第二种方法,左手握住锉刀,先把锉刀轻放入柄孔内,然后右手用榔头敲击锉刀柄,使锉刀舌部装入柄孔内。注意在安装的时候,要保持锉刀的轴线与柄的轴线一致。六、锉刀柄的装、拆 拆锉刀柄时,不能硬拔,否则不但容易出事故,而且不易拔出。通常在台虎钳侧面的上止口,锉刀平放,柄水平方向由远至近地加速冲击,柄运动至台虎钳止口突然停住,而锉刀在惯性的作用下与柄分开,这样做既省力又快。注意拆卸的时候,锉刀运动方向上不能有人,以免受到伤害。
七、锉刀的握法 锉刀的正确握法是保证锉削姿势自然协调的前提。下图所示是250 mm锉刀的基本握法,初学者必须熟练掌握。其方法是:右手紧握锉刀柄,柄端抵住手掌心上,大拇指放在锉刀柄上部,其余手指由下而上地握着锉刀柄;左手的基本握法是拇指自然屈伸,其余四指弯向手心,与手掌共同把持锉刀前端。八、其他锉刀的握法 三角锉握法:右手与250 mm锉刀握法相同,左手大拇指与中指、食指对捏正下压,如下图(a)所示。
200 mm以下锉刀握法:右手与250 mm握法相同,左手中指、食指抵住锉刀前端端面,大拇指下压在锉刀面正上方,如下图(b)所示。九、锉削姿势 正确的锉削姿势能够减轻疲劳,提高锉削质量和效率。锉削姿势与锉刀的大小有关。锉削时站立要自然,左手、锉刀、右手形成的水平直线称为锉削轴线。右脚掌心在锉削轴线上,右脚掌长度方向与轴线成75°;左脚略在台虎钳前左下方,与轴线成30°;两脚跟之间距离因人而异,通常为操作者的肩宽;身体平面与轴线成45°;身体重心大部分落在左脚,左膝呈弯曲状态,并随锉刀往复运动作相应屈伸,右膝伸直。
十、锉削动作十、锉削动作 开始时,身体前倾10°左右,右肘尽量向后收缩示。
锉刀长度推进前1/3行程时,身体前倾15°左右,左膝弯曲
度稍增。
锉刀长度推进中间1/3行程时,身体前倾18°左右,左膝弯
曲度稍增。
锉刀推进最后1/3行程时,右肘继续推进锉刀,同时利用推
进锉刀的反作用力,身体退回到15°左右。
锉刀回程时,将锉刀略微提起退回,同时手和身体恢复到
原来姿势。十一、锉削力和锉削速度(或频率) 要锉出平整的平面,必须保证站姿正确,且使锉刀保持直线运动。锉削时左、右手的用力要随锉刀的前行作动态改变,右手的压力要随锉刀的前行逐步增加,同时左手的压力要逐步减小,当行程达到一半时,两手压力应相等。在锉削过程中锉刀应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回程时不加压力,以减少锉齿的磨损。
锉削速度(或频率)一般为40次/分钟左右,精锉适当放慢,回程时稍快,动作要自然协调,这也是初学者的难点。十二、平面的锉削方法 平面锉削的方法有顺向锉、交叉锉和推锉,具体说明见下表。十二、平面的锉削方法 不论是选用顺向锉还是选用交叉锉,为了保证加工平面的平面度,应尽可能做到锉刀在不同处重复锉削的次数、用力及锉刀的行程保持相同,并且每次的横向移动量均匀、大小适当。
十三、锉削时的注意事项操作时应保持工具、锉刀、量具的摆放有序、取用方便。
锉削练习时,要时刻保持正确的操作姿势。
粗锉时要充分利用锉刀的有效长度,这样可以提高锉削效率,又可以延长锉刀的使用寿命。
锉削时要综合考虑精度要求。
锉刀柄要装牢,无柄、裂柄或没有锉刀柄箍的锉刀不可使用。锉刀不能当作其他工具使用,如锤或棒等。锉刀上不可沾油或水。
不能用嘴吹铁屑,不能用手摸锉削表面。如锉屑嵌入锉刀齿纹内,应及时用锉刀刷或用薄铁片剔除。
测量工件时应先去除毛刺,锐边倒钝。
锉刀应先使用一面,待用钝后再用另一面。
夹持已加工表面时,应衬保护垫片。 检查过程中,在不同的检查位置应当将刀口尺提起后再放下,以免刀口磨损,影响检查精度。十四、平面质量的检测及分析—平面度的检测 常用刀口尺通过透光法检测锉削面的平面度。检查时,刀口尺应垂直放在工件表面,在纵向、横向、对角方向多处逐一进行,其最大直线度误差即为该平面的平面度误差。如果刀口尺与锉削平面间透光强弱均匀,说明该锉削面较平;反之,说明该锉削面不平,其误差值可以用厚薄规(塞尺)塞入检查。提示十四、平面质量的检测及分析—锉削质量的分析 锉削质量的分析见下表。技能训练 一、在φ23×50的A3材料圆柱体的长度方向上练习锉削平面,平面度要求达到0.03 mm,尺寸公差为±0.1,重复3次。技能训练 二、制定工艺,并按工艺操作。工具与量具明细表 二、制定工艺,并按工艺操作。制定工艺,并按工艺操作,具体操作步骤见表 二、制定工艺,并按工艺操作。制定工艺,并按工艺操作,具体操作步骤见表三、评分标准四、项目总结 每次项目完成后你必须总结,才会有所提高,请将你的体会或发现记录下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