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六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六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5张PPT。大家出主意: 内尔森是16世纪英国伦敦的一个手工作坊主,拥有两台毛纺机,从事毛纺织业。当时规模更大的手工工场已经出现,内尔森也想扩大场地,购买更多的机器开办一所手工工场。但扩大规模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内尔森自己的积累又远远不够。他怎样筹措资金呢?1、民间借贷2、海外淘金(海外拓殖,加入殖民掠夺队伍)民间借贷属于高利贷,还款期限短,利息高,存在巨大风险。如果遇上不景气的年份,可能会破产。 在开辟新航线后,利用技术上的优势(近代枪炮),公开用武力掠夺落后地区国家和人民。如:黑奴贸易;掠夺黄金、宝石和白银等新大陆:美洲他就是英国著名SBK公司的创始人。 你还记得吗?美洲大陆是谁发现的呢? 所有的人都知道,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但最近长安大学档案室主任赵秉中教授在对大量历史资料的考证中得出震惊世人的结论:最早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不是哥伦布,而是中国人郑和。无独有偶,英国皇家海军退役指挥官、业余历史学家、云南大学客座教授暨云南省郑和研究会顾问加文孟席斯在《世界航海图与郑和航海图的发现及其记录》的专题学术演讲中,用新的论据再次证明:中国明朝七下西洋的郑和率领的船队,曾经完成了环球航行,并在西班牙航海家哥伦布之前72年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1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 航海的比较中国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 1405-1433年间,明朝宦官郑和七次代表政府率船队远航西洋。西洋是指南中国海以西的地区,包括南海、印度洋一带。西 洋印度洋明郑和下西洋 (注意比较东西方的远航) 郑和率领的船队,规模宏大(约60艘),人数众多(近三万人),组织严密,备有航海图、罗盘等最先进的设备。重温历史:粮船马船大 宝 船战船水船坐船飞燕阵编队 明成祖时中国经济、科技、军事实力强盛,是当时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大的国家。图片反映了什么?1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比较中国当时的航海技术远超西方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相比:规模更大,时间更早、更长,范围更广,航海技术更先进。1431-1433年郑和船队七次下西洋走遍印度、阿拉伯、非洲等地。印度洋明东南亚印尼印度伊朗阿拉伯非洲下页:目的与局限性?刘家港占城天方郑和下西洋途径的主要地点: 最远到达的地区:福州爪哇锡兰(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榜葛剌占城(越南中部)满剌加(马来西亚)苏门答腊哥伦布航海图哥伦布航海途径的主要地区:
最远到达的地区:西班牙加那利群岛巴哈马群岛海地岛美洲美洲幻想时空 如果明朝郑和的船队和哥伦布的舰队在大洋上相遇,会出现怎样的情形? 请思考: 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目的是什么?又产生了什么影响? 议一议:请你们结合如下材料谈谈各自的航海目的。
“耀兵异域,示中国之富强.”
——《明史·郑和传》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找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目的1.宣扬国威; 2.加强与海外诸国的外交联系; 3.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4.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1.直接目的在于寻找黄金。 2.欧洲对东方贸易的需要。 3.掠夺土地是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郑和哥伦布议一议 与哥伦布航海对世界的影响比较,郑和下西洋产生了什么影响?1.在政治上(积极):扩大了明朝的在海外的影响,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2.在经济上(消极):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最终导致航海壮举悄然而止走出历史迷宫郑和到底有没有发现美洲呢?有没有学以致用1、郑和航海主要侧重于政治目的,而哥伦布等西方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有持续的经济动因
2、从经济结构来看,西方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统治者推行重商政策谋求海外扩张,而明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禁止私人外贸活动
3、从参与者情况来看,郑和下西洋受制于帝王,资金由国库拨出,社会基础狭隘,而西欧航海活动采取国家与冒险者订立契约的形式,航海活动参与者包括贵族、教士、商人、下层民众等,社会基础广泛郑和为什么没有发现美洲呢?以史为鉴 从郑和下西洋对开放的尝试和拒绝,到明清统治者逐步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这是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今,当我们面对中国崛起的良机时,历史可为我们提供什么启示?1、要有危机意识。 2、要有开放兼容的思想、开拓创新的勇气、自强不息的精神。 3、只有把握历史的机遇,着眼长远、吸纳推广,才能在世界文明发展的主流中发挥和平大国的积极作用。 无论是国家、民族、社会还是个人集体,要发展要进步,首先必须具备一种开放的态度,要有一种进取的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