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讲《物质的质量和密度》达标检测卷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冰融化成水,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质量 B.密度 C.比热 D.体积2.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大约是:(空气密度约为1.29kg/m3)( )A.3.0kg B.30kg C.300kg D.3000kg3.甲、乙两同学分别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甲在调节天平时指针偏右,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称量结果为10.4克,乙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称量结果为6.3克,则甲、乙两同学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之差(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A.等于4.1克 B.大于4.1克 C.小于4.1克 D.无法确定4.有16颗外形相同、型号一样的钢珠,其中有一颗因质量偏小而不合格。为了找出不合格的钢珠,现用实验室中的托盘天平来测量,那么至少需要称量的次数为( )A.2次 B.3次 C.4次 D.5次5.如图为商店里常用的案秤。对已调节好的案秤,若使用不当,称量结果会出现差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A.若秤盘下粘了一块泥,称量的结果将比实际的小B.若砝码磨损了,称量的结果将比实际的小C.若案杆倾斜放置,称量的结果仍是准确的D.若调零螺母的位置比正确位置向右多旋进了一些,称量的结果将比实际的小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地把食盐放在右托盘里,砝码放在左托盘里,称得食盐的质量为15.5克,如果按正确的称量,食盐的质量应为( )A.15.5克 B.14.5克 C.15.0克 D.14.0克7.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质量相等。现有物体丙分别放在物体甲上和浸没在液体乙中(液体没有溢出),甲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大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若甲、乙和丙的密度分别是ρ甲、ρ乙、ρ丙,则( )A.ρ甲可能等于ρ乙 B.ρ丙一定大于ρ乙 C.ρ丙可能小于ρ甲 D.ρ丙一定小于ρ乙8.分别由不同物质a、b、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a物质的密度是c的两倍C.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9.如图,在秤盘中放一个容积为500毫升、质量为100克的玻璃容器,然后在杆秤的某些刻度处标上密度值,就制成了一杆简单而实用的液体密度秤。只要在玻璃容器中加500毫升的待测液体,就可以直接“称”出该液体的密度。某次测量,杆秤平衡时,秤砣挂在“0.5kg”的B处,已知OA=5厘米,OB=10厘米,则该液体的密度( )21·世纪*教育网A.0.8 克/厘米3 B.1.0 克/厘米3 C.1.8 克/厘米3 D.1.25 克/厘米310.用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装满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甲和乙,甲杯中两种液体的质量各占一半,乙杯中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和ρ2,且ρ1<ρ2.设两种液体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若甲、乙两杯内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则( )A.m甲<m乙 B.m甲=m乙 C.m甲>m乙 D.无法确定11.有一黄铜(铜锌合金)空心塑像,高度约是成人(175厘米左右)的两倍,塑像铜皮的厚度为0.5厘米,请你估计塑像的质量约为( )www.21-cn-jy.comA.80千克 B.250千克 C.800千克 D.2000千克12.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www-2-1-cnjy-comA.1.0×103kg/m3 B.1.16×103kg/m3 C.1.75×103kg/m3 D.1.2×103kg/m313.现有密度分别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且ρ1<ρ2.在甲杯中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质量各占一半;在乙杯中也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假设两种液体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甲、乙两个杯子也完全相同。则( )2-1-c-n-j-yA.甲杯内液体的质量大 B.乙杯内液体的质量大C.两杯内液体的质量一样大 D.无法确定14.厂家现有一批1m×1m×1m的实心水泥块,密度为2.5×103kg/m3,某工地需要100块这样的水泥块,要求厂家运到工地。厂家只有一国内限载量为8t的货车,则需要分几车才能运完( )21*cnjy*comA.31车 B.32车 C.33车 D.34车15.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各一个,已知ρ铁=7.8×103千克/米3,ρ铜=8.9×103千克/米3、ρ铅=11.3×103千克/米3,那么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能铁球是实心的,铜球和铅球是空心的B.可能铜球是实心的,铁球和铅球是空心的C.可能铅球是实心的,铜球和铁球是空心的D.三个球一定都是空心的16.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的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3)用矿泉水瓶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m2;(4)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满煤油的体积V;(5)计算煤油的密度。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 )【来源:21cnj*y.co*m】A.(1) B.(2)或(4) C.(2) D.都不能省去17.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A.0.02千克 B.0.2千克 C.2千克 D.5千克18.现有一台旧天平,虽然其两臂长不等长,但是可以设法将其调节到平衡状态,砝码盒中有各种规格的砝码,其中最小质量的砝码为0.1g.用此天平称质量为4g的药品,先放在左盘中称,再放入右盘中称,记下两次结果,其记录数据可能是下列的哪一组?( )A.3.5g、4.6g B.3.4g、3.6g C.3.3g、3.7g D.3.2g、4.7g19.小明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不小心把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中,将砝码放在左盘中,天平平衡时,左盘中有50g,20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的示数为0.2g,则该物体的质量是( )A.70.2g B.69.8g C.72g D.70g20.如图所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由此可知,三种液体的密度大小为( )A.ρa>ρb>ρc B.ρa>ρc>ρb C.ρb>ρc>ρa D.ρc>ρb>ρa21.如图所示,均质圆柱形固体A和盛有液体的轻质柱形容器B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将固体A沿水平方向切去和容器B中抽出相同的任意高度△h,剩余部分固体对桌面的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A、PB,要使PA与PB的差值始终保持不变。则它们密度的大小关系是( )【版权所有:21教育】A.ρA可能大于ρB B.ρA一定等于ρB C.ρA可能等于ρB D.ρA一定大于ρB22.一只质量为60kg的氧气瓶,刚启用时瓶内氧气密度为ρ,使用半小时,氧气瓶的质量变为35kg,瓶内氧气的密度为;再使用一段时间,氧气瓶的质量变为20kg,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应为( )21cnjy.comA. B. C. D.23.如图所示,材质均匀且质量相等的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h后,剩余部分的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以下正确的是( )A.甲剩余部分质量M甲'等于乙剩余部分质量M乙'B.甲剩余部分质量M甲'大于乙剩余部分质量M乙'C.甲剩余部分质量M甲'小于乙剩余部分质量M乙'D.不能确定2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B高度相等,A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对地面的压力。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则切去部分的质量mA′、mB′的关系是( )A.mA′一定大于mB′ B.mA′可能大于mB′ C.mA′一定小于mB′ D.mA′可能等于mB′25.有两只烧杯分别盛有水和盐水,但没有贴上标签。下面有四组器材,其中不能用来鉴别的是( )A. B. C. D.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26分)26.使用天平前,先要调节天平,使底板 ;使横梁 。在调节横梁时首先要使 对准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然后调节横梁 ,使指针指在 。27.一个实心圆球分为内外两层。内层由甲物质组成,外层有乙物质组成,且内层半径是外层半径的.内层质量是外层质量的.那么,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28.彤彤过生日时,妈妈送给她一个内有“生日快乐”字样的小水晶球。彤彤想知道小水晶球的密度,于是她找来量筒、小玻璃杯和水,用如图所示的步骤测量出小水晶球的密度。由图可知:水晶球的体积是 cm3,水晶球的质量是 g,水晶球的密度是 g/cm3。29.寒假时,小王同学从航坞山带回了一块坚硬的矿石。他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测出了这块矿石的密度,测量过程中,他取g=10N/kg.他可用的器材有:天平(最大称量为200g)、量筒、烧杯、杠杆、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细线、水。21教育网(1)王同学首先进行估测,他感觉矿石比一瓶500ml的矿泉水重些,于是他没有直接用天平(附砝码)来测矿石的质量。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2)王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测量,图中杠杆水平。细线竖直。他正确操作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则该矿石的质量为m= kg。【出处:21教育名师】(3)接着他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出了矿石的体积。他的做法是:A.将矿石放入烧杯,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让矿石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 B.取出矿石; C.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直到 。(4)在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时,他先加了100ml水,接着又取了50ml水,继续往烧杯中加,到达要求后,量筒中剩余的水30ml.则矿石的密度ρ= kg/m3。三.解答题(共3小题,共24分)30.在测量一固体物体的质量时,按操作规程调平后,误将被测物体放在了托盘天平的右盘中。天平平衡时,在左盘中的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示数分别为52克和0.6克。则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是 克。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31.2014金华两会特别节目:关注“五水共治”,其中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洪水、抓节水”。21*cnjy*com(1)下列做法不利于“五水共治”的是 。A.筑防洪坝,并在婺江沿岸植树造林 B.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C.适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D.平时使用完的干电池要进行深埋处理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1)如图甲所示,擦干该物体,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2)如图乙所示,小阳应 ,(填写操作步骤)再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根据所测数据,小阳成功的测出了该物体的密度。32.如图所示,一只烧杯盛满水时,称得其总质量为400克;放入一金属球溢出一部分水后,称得其总质量为900克;取出金属球后,称得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为300克.(忽略金属球沾的水)求:此金属球的密度21·cn·jy·com第一讲《物质的质量和密度》达标检测卷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冰融化成水,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质量 B.密度 C.比热 D.体积【答案】A【解析】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状态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比热容增大。故选:A。2.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大约是:(空气密度约为1.29kg/m3)( )A.3.0kg B.30kg C.300kg D.3000kg【答案】C【解析】一般的教室长9m,宽约为7m,高约为4m,则其体积V=9m×7m×4m=252m3;则由ρ= 可得:m=ρv=1.29kg/m3×252m3=325.08kg;故这间教室空气的质量大约是325.08kg。故选:C。3.甲、乙两同学分别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甲在调节天平时指针偏右,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称量结果为10.4克,乙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称量结果为6.3克,则甲、乙两同学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之差(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A.等于4.1克 B.大于4.1克 C.小于4.1克 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甲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右,就开始称量,说明在未加砝码时,右边已经重了。在称量食盐为10.4g时,左物右码,右盘中加入5、0克砝码,只有左边的食盐质量大于10.4g才能使天平达到平衡,则实际称量的食盐的质量是m甲=10.4g+m′;乙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开始称量,说明在未加砝码时,右边质量小。在称量食盐为6.3gg时,左物右码,右盘中加入6.3g砝码,只有左边的食盐质量小于6.3g才能使天平达到平衡,则实际称量的食盐的质量是m乙=6.3g﹣m″;则甲乙两同学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之差为△m=m甲﹣m乙=10.4g+m′﹣(6.3g﹣m″)=4.1g+(m′+m″),由于m′与m″不为零,略大于0,则△m>4.1g。故选:B。4.有16颗外形相同、型号一样的钢珠,其中有一颗因质量偏小而不合格。为了找出不合格的钢珠,现用实验室中的托盘天平来测量,那么至少需要称量的次数为( )A.2次 B.3次 C.4次 D.5次【答案】B【解析】第一次:把16颗钢珠分成7、7、2三组,称两组7,若质量相等,则要找的在剩余的两个中(这样再称一次可以找到),否则在轻的7个中。第二次:把轻的7个钢珠分成3、3、1,称两组3,若相等,剩下的那个就是,若不等,在轻的三个里。第三次:称3个中任意两个,如果相等,剩下的就是,如果不等,则轻的就是。故选:B。5.如图为商店里常用的案秤。对已调节好的案秤,若使用不当,称量结果会出现差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秤盘下粘了一块泥,称量的结果将比实际的小B.若砝码磨损了,称量的结果将比实际的小C.若案杆倾斜放置,称量的结果仍是准确的D.若调零螺母的位置比正确位置向右多旋进了一些,称量的结果将比实际的小【答案】D【解析】A、若在秤盘下粘了一块泥巴,称量的示数应该等于物体的质量和泥巴质量的和,称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大,故A错误;B、若秤砣磨损了,则称量时游砣需放在刻度偏大的位置,台秤才能平衡,所以称量结果与实际质量相比偏大。 故B错误;C、案秤在称量物体质量时,要平放,若案杆倾斜放置,称量的结果是不准确的。故C错误。D、若调零螺母的位置比正确位置向右多旋进一些,则秤盘中需放一定质量的物体,才能在游砣指零情况下使台秤平衡。然后再把待测货物放入秤盘中,平衡时,货物质量等于称量质量,此时称量质量小于秤盘中两物体质量之和,所以称量结果与实际质量相比偏小。故D正确。故选:D。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地把食盐放在右托盘里,砝码放在左托盘里,称得食盐的质量为15.5克,如果按正确的称量,食盐的质量应为( )A.15.5克 B.14.5克 C.15.0克 D.14.0克【答案】B【解析】(1)某同学虽然把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但是计算时还是按照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计算的,根据砝码的规格,可以判断砝码的质量分别为10g、5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0.5g。(2)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所以砝码的质量等于物体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所以,物体质量为:m=10g+5g﹣0.5g=14.5g。故选:B。7.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质量相等。现有物体丙分别放在物体甲上和浸没在液体乙中(液体没有溢出),甲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大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若甲、乙和丙的密度分别是ρ甲、ρ乙、ρ丙,则( )A.ρ甲可能等于ρ乙 B.ρ丙一定大于ρ乙 C.ρ丙可能小于ρ甲 D.ρ丙一定小于ρ乙【答案】B【解析】(1)如图所示,V甲>V乙,m甲=m乙,由ρ=可知,所以ρ甲<ρ乙,故ρ甲不可能等于ρ乙,A选项错误;(2)物体丙放在甲上面时,增加的压力与丙的重力相等,即F=G丙,增加的压强为p甲===;物体丙浸没在乙液体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与丙的体积相同,由G=mg,ρ=得,容器中增加的液体的重力G乙=ρ乙gV乙=ρ乙gV丙,增加的压强p乙===;又知甲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大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所以:>,即>,从图中可以看出S甲>S乙,所以ρ丙>ρ乙。又因为ρ甲<ρ乙,所以ρ丙>ρ乙>ρ甲。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8.分别由不同物质a、b、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com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a物质的密度是c的两倍C.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答案】C【解析】由图象可知,横轴是质量,纵轴是体积;A、由图象可知,当三种物质的质量都为1kg时,a物质的体积最大,c物质的体积最小,所以a物质的密度最小,c物质的密度最大;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当物质的体积为×10﹣3m3时,a物质的质量是2kg,c物质的质量是0.5kg,根据m=ρV得体积相同密度和质量成正比,由此可知c物质的密度是a物质的4倍;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当b物质的体积为1×10﹣3m3时,b物质的质量是1kg,所以b物质的密度是ρb===1.0×103kg/m3;故C正确;D、同种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当质量增大时,体积也跟着增大,但它们的比值是不变的,所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都无关,故D错误。故选:C。2·1·c·n·j·y9.如图,在秤盘中放一个容积为500毫升、质量为100克的玻璃容器,然后在杆秤的某些刻度处标上密度值,就制成了一杆简单而实用的液体密度秤。只要在玻璃容器中加500毫升的待测液体,就可以直接“称”出该液体的密度。某次测量,杆秤平衡时,秤砣挂在“0.5kg”的B处,已知OA=5厘米,OB=10厘米,则该液体的密度( )2-1-c-n-j-yA.0.8 克/厘米3 B.1.0 克/厘米3 C.1.8 克/厘米3 D.1.25 克/厘米3【答案】A【解析】烧杯放在秤盘内,玻璃容器的质量为100g,所以秤砣在0.1kg处,即密度秤的零刻度。烧杯中倒入500ml的待测液体,秤砣在0.5kg刻度处,液体的质量为:m=0.5kg﹣0.1kg=0.4kg=400g,液体的体积:V=500ml=500cm3,液体的密度为:ρ===0.8g/cm3。故选:A。【来源:21cnj*y.co*m】10.用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装满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甲和乙,甲杯中两种液体的质量各占一半,乙杯中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和ρ2,且ρ1<ρ2.设两种液体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若甲、乙两杯内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则( )A.m甲<m乙 B.m甲=m乙 C.m甲>m乙 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设杯子的容积为V,两液体的密度为ρ1、ρ2,则甲杯:两液体的质量均为m甲,杯子中液体的体积V=+=×,乙杯:两液体的体积均为,m乙=(ρ1+ρ2)=××(ρ1+ρ2)=m甲×=m甲×,∵m乙﹣m甲=m甲×﹣m甲=m甲(﹣1)=m甲×>0,∴m乙>m甲。故选:A。11.有一黄铜(铜锌合金)空心塑像,高度约是成人(175厘米左右)的两倍,塑像铜皮的厚度为0.5厘米,请你估计塑像的质量约为( )A.80千克 B.250千克 C.800千克 D.2000千克【答案】B【解析】由于成年人的身高在175cm左右,而空心塑像高度约是成人(175cm左右)的两倍,则h=175cm×2=350cm,空心塑像站立时的底面方形约为40cm的正方形,所以塑像的表面积S=40cm×4×350cm=5.6×10cm2,则铜的体积V=5.6×104cm2×0.5cm=2.8×104cm3=0.028m3,由ρ=得:铜皮的质量m=ρV=8.9×103kg/m3×0.028m3=249.2kg。与各选项比较可知,只有B比较接近。故选:B。12.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版权所有:21教育】A.1.0×103kg/m3 B.1.16×103kg/m3 C.1.75×103kg/m3 D.1.2×103kg/m3【答案】D【解析】m水=1.5kg﹣0.25kg=1.25kg,V水===1.25×10﹣3m3=V瓶=V液,m液=1.75kg﹣0.25kg=1.5kg, ρ液===1.2×103kg/m3。故选:D。13.现有密度分别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且ρ1<ρ2.在甲杯中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质量各占一半;在乙杯中也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假设两种液体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甲、乙两个杯子也完全相同。则( )A.甲杯内液体的质量大 B.乙杯内液体的质量大C.两杯内液体的质量一样大 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模型1即为甲杯:由于ρ1<ρ2,两种液体的质量且各占一半。可得密度ρ1的液体体积大于密度ρ2的液体,密度ρ1的液体体积用灰标记,密度ρ2的液体体积用蓝色标记。模型2即为乙杯:两种液体体积相等,密度ρ1的液体体积用灰标记,密度ρ2的液体体积用蓝色标记。对照组体现体积相等时之间的分界线。对模型1密度ρ1的液体体积进行处理,切割成和模型2中密度ρ1的液体体积相同,即是容器体积的一半(如图所示).对模型2中密度ρ2的液体体积进行处理,切割成和模型1中密度ρ2的液体体积相同(如图所示),经过处理便可以直接从对比处比较甲、乙两杯内液体质量的大小了,答案很明显是对比处是蓝色的乙杯大。即乙杯内液体的质量大。故选:B。14.厂家现有一批1m×1m×1m的实心水泥块,密度为2.5×103kg/m3,某工地需要100块这样的水泥块,要求厂家运到工地。厂家只有一国内限载量为8t的货车,则需要分几车才能运完( )A.31车 B.32车 C.33车 D.34车【答案】D【解析】一块实心水泥块的体积V=1m×1m×1m=1m3,∵ρ=,∴一块水泥块的质量:m=ρV=2.5×103kg/m3×1m3=2.5×103kg=2.5t,一次运的块数:n==3.2块,一次能运3块;运完的次数:n=≈33.3,需要34次。故选:D。15.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各一个,已知ρ铁=7.8×103千克/米3,ρ铜=8.9×103千克/米3、ρ铅=11.3×103千克/米3,那么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能铁球是实心的,铜球和铅球是空心的B.可能铜球是实心的,铁球和铅球是空心的C.可能铅球是实心的,铜球和铁球是空心的D.三个球一定都是空心的【答案】A【解析】若三球都是实心的,质量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知:铁球体积V铁=,铜球体积V铜=,铅球体积V铅=,∵ρ铁<ρ铜<ρ铅,∴V铁>V铜>V铅,又因为题目告诉三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铁球可能是实心,也可能是空心。故选:A。16.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的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3)用矿泉水瓶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m2;(4)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满煤油的体积V;(5)计算煤油的密度。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 )A.(1) B.(2)或(4) C.(2) D.都不能省去【答案】B【解析】要测量煤油的密度,(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3)用矿泉水瓶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m2;(5)计算煤油的密度。求解:利用(1)(2)可得装满水水的质量,利用V=求水的体积,即装满煤油后煤油的体积,利用(1)(3)求出装满煤油后煤油的质量,最后利用密度公式求煤油的密度;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4)。故选:B。21教育网17.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A.0.02千克 B.0.2千克 C.2千克 D.5千克【答案】B【解析】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00g,即0.2kg;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18.现有一台旧天平,虽然其两臂长不等长,但是可以设法将其调节到平衡状态,砝码盒中有各种规格的砝码,其中最小质量的砝码为0.1g.用此天平称质量为4g的药品,先放在左盘中称,再放入右盘中称,记下两次结果,其记录数据可能是下列的哪一组?( )A.3.5g、4.6g B.3.4g、3.6g C.3.3g、3.7g D.3.2g、4.7g【答案】A【解析】假设该天平左边的力臂的长度是a,右边力臂的长度是b,假设将4g的物体放在左盘中时,右盘砝码质量是m,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有如下关系式:4×a=m×b;假设将4g的物体放在右盘中时,左盘砝码质量是m′,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有如下关系式:m′×a=4×b;联立上述两式可得出:m×m′=16,故分析上述四个选项,只有A选项中的两个数符合题意。故A正确;故选:A。19.小明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不小心把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中,将砝码放在左盘中,天平平衡时,左盘中有50g,20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的示数为0.2g,则该物体的质量是( )A.70.2g B.69.8g C.72g D.70g【答案】B【解析】∵将砝码放在左盘中,天平平衡时,左盘中有50g,20g的砝码各一个;∴左盘中砝码的质量为:50g+20g=70g。∵天平使用时,应该左物右码,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如果被测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了,则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减去游码对应的刻度。又∵游码的示数为0.2g。∴该物体的质量是:70g﹣0.2g=69.8g。故选:B。20.如图所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由此可知,三种液体的密度大小为( )A.ρa>ρb>ρc B.ρa>ρc>ρb C.ρb>ρc>ρa D.ρc>ρb>ρa【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即pa=pb=pc,根据公式P=ρgh可知,液体的压强相等时,液体的深度越高,液体的密度就越小。∵ha>hc>hb,∴ρa<ρc<ρb。故选:C。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1.如图所示,均质圆柱形固体A和盛有液体的轻质柱形容器B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将固体A沿水平方向切去和容器B中抽出相同的任意高度△h,剩余部分固体对桌面的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A、PB,要使PA与PB的差值始终保持不变。则它们密度的大小关系是( )21*cnjy*comA.ρA可能大于ρB B.ρA一定等于ρB C.ρA可能等于ρB D.ρA一定大于ρB【答案】B【解析】因为A为规则固体,B为轻质柱形容器容器,则A对桌面的压强:pA=ρAghA,B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B=ρBghB,因为A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B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而SA<SB,由p=可得,A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于B对容器底的压强;∴ρAghA>ρBghB,∵hA>hB ∴ρA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ρB,∵PA与PB的差值始终保持不变,∴A、B的压强变化量满足△P=△PA﹣△PB=0,即ρAg△h﹣ρBg△h=0,∴ρA=ρB。故选:B。22.一只质量为60kg的氧气瓶,刚启用时瓶内氧气密度为ρ,使用半小时,氧气瓶的质量变为35kg,瓶内氧气的密度为;再使用一段时间,氧气瓶的质量变为20kg,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应为( )A. B. C. D.【答案】C【解析】设氧气瓶的质量为m0,其容积为V,则由ρ=可得,刚启用时瓶内氧气密度:ρ=﹣﹣﹣﹣﹣﹣﹣﹣﹣﹣①使用半小时,氧气瓶的质量变为35kg,此时瓶内氧气的密度:=﹣﹣﹣﹣﹣﹣﹣﹣﹣②21*cnjy*com解得氧气瓶的质量:m0=10kg,总质量为60kg的氧气瓶,瓶内氧气的质量为60kg﹣10kg=50kg时,瓶内氧气密度为ρ,再使用一段时间,氧气瓶内氧气的质量为20kg﹣10kg=10kg,氧气的体积一定,根据ρ=可知,氧气密度和氧气质量成正比,所以,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应为原来的,应为ρ。故选:C。23.如图所示,材质均匀且质量相等的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h后,剩余部分的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以下正确的是( )A.甲剩余部分质量M甲'等于乙剩余部分质量M乙'B.甲剩余部分质量M甲'大于乙剩余部分质量M乙'C.甲剩余部分质量M甲'小于乙剩余部分质量M乙'D.不能确定【答案】B【解析】由图甲和乙都为正方体,h甲>h乙,S甲>S乙,所以V甲>V乙.甲、乙质量相等,由ρ=可得m=ρV,则ρ甲V甲=ρ乙V乙,ρ甲h甲S甲=ρ乙h乙S乙,因为h甲>h乙,所以ρ甲S甲<ρ乙S乙,现沿水平方向切去切去相同的厚度h后,都为△h,切去的质量△m=ρ△V,△m甲=ρ甲△hS甲,△m乙=ρ乙△hS乙,则△m甲<△m乙,剩余部分质量m′=m﹣△m,甲剩余部分质量M甲'=m甲﹣△m甲,乙剩余部分质量M乙'=m乙﹣△m乙,因为△m甲<△m乙,所以m甲′>m乙′.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B高度相等,A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对地面的压力。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则切去部分的质量mA′、mB′的关系是( )A.mA′一定大于mB′ B.mA′可能大于mB′ C.mA′一定小于mB′ D.mA′可能等于mB′【答案】C【解析】设物体A、B原来的高度为h,A的横截面积为SA,B的横截面积为SB;A的密度为ρA,B的密度为ρB;A对地面的压力为FA=GA=mAg=ρASAhg,B对地面的压力为FB=GB=mBg=ρBSBhg;∵FA<FB,即:ρASAhg<ρBSBhg,∴ρASA<ρBSB,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h′,www-2-1-cnjy-commA′=ρASAh′,mB′=ρBSBh′,∵ρASAh′<ρBSBh′,∴mA′<mB′。故选:C。25.有两只烧杯分别盛有水和盐水,但没有贴上标签。下面有四组器材,其中不能用来鉴别的是( )A. B. C. D.【答案】B【解析】A、将橡皮泥固定在铅笔一端,制成一个简易密度计,使其分别漂浮在两杯液体中,浸入越浅,说明液体密度越大,为盐水,故A组器材能用来鉴别;www.21-cn-jy.comB、无法利用相关器材和知识判断两杯液体,故B组器材不能用来鉴别;C、利用天平、量筒可以测出液体的密度,比较密度即可分出盐水和水,故C组器材能用来鉴别;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浸入两杯液体中,使其保持深度相同,观察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大者说明液体的密度大,为盐水,故D组器材能用来鉴别。故选:B。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26分)26.使用天平前,先要调节天平,使底板 ;使横梁 。在调节横梁时首先要使 对准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然后调节横梁 ,使指针指在 。【答案】水平、平衡、游码、上的平衡螺母、分度盘的中央。【解析】(1)天平平衡的标志是: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左右摆动时指针左右偏转的幅度一样。(2)调平的方法是:首先调节底板水平,其次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上,如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左侧,则向右移动平衡螺母;如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右侧,则向左移动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21cnjy.com27.一个实心圆球分为内外两层。内层由甲物质组成,外层有乙物质组成,且内层半径是外层半径的.内层质量是外层质量的.那么,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答案】13:1。【解析】设球的半径为R;则整个球的体积为V总=πR3;内层物质的体积为V内=π( )3=πR3;外层物质的体积为V外=V总﹣V内=πR3﹣πR3=πR3;可得 =;由题意知:=;内外层物质的密度之比:==×=×=。28.彤彤过生日时,妈妈送给她一个内有“生日快乐”字样的小水晶球。彤彤想知道小水晶球的密度,于是她找来量筒、小玻璃杯和水,用如图所示的步骤测量出小水晶球的密度。由图可知:水晶球的体积是 cm3,水晶球的质量是 g,水晶球的密度是 g/cm3。【答案】10;30;3。【解析】(1)量筒读数时视线应平视刻度,所以一图为30ml,二图为60ml,三图为40ml;(2)第二图为水晶球放入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时量筒的示数;水晶球体积 V=40ml﹣30ml=10ml=10cm3;因为漂浮,所以,G=G排,水晶球质量 m====ρ水V排=1.0g/cm3×(60cm3﹣30cm3)=30g,水晶球密度 ρ===3g/cm3。29.寒假时,小王同学从航坞山带回了一块坚硬的矿石。他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测出了这块矿石的密度,测量过程中,他取g=10N/kg.他可用的器材有:天平(最大称量为200g)、量筒、烧杯、杠杆、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细线、水。【来源:21·世纪·教育·网】(1)王同学首先进行估测,他感觉矿石比一瓶500ml的矿泉水重些,于是他没有直接用天平(附砝码)来测矿石的质量。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2)王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测量,图中杠杆水平。细线竖直。他正确操作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则该矿石的质量为m= kg。(3)接着他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出了矿石的体积。他的做法是:A.将矿石放入烧杯,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让矿石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 B.取出矿石; C.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直到 。(4)在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时,他先加了100ml水,接着又取了50ml水,继续往烧杯中加,到达要求后,量筒中剩余的水30ml.则矿石的密度ρ= kg/m3。【答案】(1)矿石的质量超过了天平的量程;(2)0.72;(3)水面到达标记位置;(4)6×103 ;【解析】(1)500mL矿泉水的质量:m=ρv=1g/cm3×500cm3=500g,因为矿石的质量大于500g,而天平的最大称量为200g,因此不使用天平是因为矿石的质量超过了天平的最大称量值;(2)因为L1:L2=3:1,F1=2.4N,并且F1L1=GL2,所以G===7.2N,由G=mg可得,矿石的质量m===0.72kg;(3)A、将矿石放入烧杯,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让矿石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B、取出矿石;C、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到达标记位置。(4)矿石从烧杯中取出前后体积的变化量等于矿石的体积,矿石的体积等于从量筒倒入烧杯标记位置所用水的体积,由图3可知,量筒中液体的凹液面的底部与36mL刻度线相平,当水面到达标记位置,从量筒倒入烧杯中水的体积:100mL+50mL﹣30mL=120mL=120cm3.所以矿石的体积为120cm3。矿石的密度:ρ===6g/cm3=6×103kg/m3。三.解答题(共3小题,共24分)30.在测量一固体物体的质量时,按操作规程调平后,误将被测物体放在了托盘天平的右盘中。天平平衡时,在左盘中的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示数分别为52克和0.6克。则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是 克。【答案】51.4。【解析】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当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示数分别为52克和0.6克,所以物体的质量为:m=52g﹣0.6g=51.4g。31.2014金华两会特别节目:关注“五水共治”,其中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洪水、抓节水”。(1)下列做法不利于“五水共治”的是 。A.筑防洪坝,并在婺江沿岸植树造林 B.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C.适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D.平时使用完的干电池要进行深埋处理(2)小阳与实践小组成员利用假期去清理水面垃圾,发现水面有一形状不规则且不吸水的小固体漂浮物,为研究该物体密度,小组同学找来了弹簧测力计、滑轮、塑料吸盘、细线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出处:21教育名师】(1)如图甲所示,擦干该物体,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2)如图乙所示,小阳应 ,(填写操作步骤)再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根据所测数据,小阳成功的测出了该物体的密度。【答案】(1)D;(2)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静止时。【解析】(1)A.筑防洪坝,并在婺江沿岸植树造林,可以防洪,利于水土保植。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有利于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 C.适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可以尽量减少水体污染,有利于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D.平时使用完的干电池要进行深埋处理,易造成水污染。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2)如图甲,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量出物体的重力;如图乙,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浸没在水中并静止时,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拉力作用,浮力和重力、拉力是平衡力,根据平衡力条件列出等式,求出物体的体积。据此分析,②中应补充的步骤为: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从①②两步用密度的计算公式可测出该物体的密度。21·世纪*教育网32.如图所示,一只烧杯盛满水时,称得其总质量为400克;放入一金属球溢出一部分水后,称得其总质量为900克;取出金属球后,称得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为300克.(忽略金属球沾的水)求:此金属球的密度【答案】6g/cm3【解析】溢出水的质量m溢=m总-m剩=400g-300g=100g,金属球的体积,金属球的质量m=m1-m剩=900g-300g=600g. 金属球第三讲 物质的质量和密度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和单位。会使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知道质量不随形状、状态、空间位置变化而变化。www.21-cn-jy.com2.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并用来鉴别物质。3.会列表和作图象来认识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了解各种物质的密度。 知识点一:质量的测量 1.质量:物体中所含 的多少叫质量,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 、状态、 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21cnjy.com2.单位:质量的国际主单位是 ,此外常用单位还有吨(t)、 、毫克(mg)。实验室里用 测物体的质量。21·世纪*教育网3.天平的使用:①放:天平放在 上,游码放在标尺 处;②调:调节 使天平横梁平衡;③称:左“ ”右“ ”,并移 ,使横梁平衡;④读:m物= 。【出处:21教育名师】4.使用天平注意事项:①被测质量不能超过天平 ;②加减砝码时用 夹取,不能将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物品和化学药品不能 放在天平盘中;③移动位置后,要 调节天平平衡。5.测量质量的特殊方法(1) :测微小物体的质量:m=(m总为n个相同物体的总质量)。(2) :测巨大物体的质量:m=nm样(m样为样品的质量)。(3)不等臂天平测质量:根据杠杆平衡原理:m=(m1、m2已知)。6.天平使用注意:①称量前,横梁不平衡的调节方法:游码移到 处,调节平衡螺母,若指针右偏,则向左调节平衡螺母,反之,向右调。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②称量过程中横梁不平衡的调节方法:更换砝码,调节游码。③读数时以游码 所对刻度线为标准。④添加砝码时 的顺序添加知识点二:物质的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定义公式 2.单位:密度的国际主单位是 ,实验室常用单位是g/cm3,二者的换算关系是1 g/cm3= kg/m3。2·1·c·n·j·y3.理解密度公式(1)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ρ不变,m与V成正比,即;物质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 、 、 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 ,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V成反比,即;(3)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即。4.测体积:不规则较小固体和液体可以用 (或量杯)来测量体积。读数时视线与 相平。21教育网5.测密度:原理: ,工具有天平或秤、量筒或刻度尺等,测固体物质的密度通常是先测物体质量后测体积,测液体的密度通常采用剩余法误差较小。21·cn·jy·com6.密度的可变性:密度在外界因素(如温度、状态、压强等)改变时将会发生改变。如氧气瓶中的氧气在使用过程中,瓶中氧气质量减小,体积不变,密度减小。知识点三: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1.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质遵循“ ”的规律,水在0~4 ℃时反常膨胀。【来源:21cnj*y.co*m】2.密度的应用:①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质量,m=ρV;②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体积,;③由公式求出密度,用来鉴别物质;④应用物质的密度的特性可以作为选择应用材料时的标准。3.典型的密度计算问题:①质量不变,如水结冰,冰化水问题;②体积不变,如瓶子问题;③密度不变,如样品问题。以上三类问题都属于隐含条件问题,分类求解时,先求出这个隐含量,综合求解时,应用已知量和待求量表示这个隐含量,列出物理方程再求解。4.判断金属球是否是空心的有三种计算方法:一是计算此金属球的密度,然后跟此金属密度比较,相同则为实心,较小刚为空心;二是计算相同体积的实心球质量,看与此球是否相同,相同则此球为实心,不同的此球为空心;三是计算相同质量的金属体积应为多大,再与此球体积比较,相同则此球为实心,如较小则为空心,此法不仅可以判断是否空心,还可以求出空心部分的体积.知识点一:质量的测量与天平使用【例1】(2016?东阳市模拟)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铁块的质量,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测量时,右盘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这时铁块的质量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再加入5g的砝码后,指针偏向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 .【答案】大于;用镊子取下5克砝码,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解析】将铁块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指针偏左说明左边的铁块重,铁块的质量大于砝码的质量,加上5g的砝码,指针偏右说明右边的砝码重,应该取出5g的砝码,通过移动游码(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加上更小的砝码),直到天平平衡. 【例2】(2016秋?苍南县校级期末)在日常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学校里的水龙头关闭不严,导致滴水不止.小明决定测量水龙头关闭不严,究竟会流失多少水.(1)他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在标尺左端“0”刻度线,在横梁平衡前指针的指示偏向分度盘左侧,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2)他用质量为50g的烧杯放在关闭不严的水龙头下接水10分钟.将装有水的烧杯放到已调平的天平左盘中,在右盘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这时烧和水的总质量 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通过调节当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时,盘内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这个水龙头1小时漏掉水的质量为 克.【答案】(1)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2)大于;188.4. 【解析】(1)天平要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若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其反方向调节,故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2)将装有水的烧杯放到已调平的天平左盘中,在右盘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说明左侧沉,这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大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10min滴的水和烧杯的总质量是:m=50g+20+10g+1.4g=81.4g;故10min杯中水的质量:m=81.4g-50g=31.4g.则这个水龙头1小时漏掉水的质量m′=6×31.4g=188.4g. 知识点二:密度及其测量【例3】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金19.3×103水银13.6×103钢、铁7.9×103纯水1.0×103冰(0℃)0.9×103植物油0.9×103干松木0.5×103酒精0.8×103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答案】C 【解析】A、水银是液体,但它的密度比铜和铝的密度都大,故A错误;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植物油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根据公式m=ρV可知植物油的质量大,故B错误;C、水和冰属于同一种物质,但密度不同。故C正确;D、冰和植物油不是同一种物质,但密度相等。故D错误。故选C。 【例4】小明同学为了测量“浦楼牌”陈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 ,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横梁平衡.(2)接下来进行以下三项操作: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陈醋的总质量m1;B.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陈醋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陈醋的体积V,C.将待测陈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m2,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3)由图可得陈醋的体积为 cm3,陈醋的密度是kg/m3.【答案】(1)水平桌面上;平衡螺母;(2)CBA;(3)40;1.125×103. 【解析】(1)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直至天平平衡;(2)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m2;将烧杯中陈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陈醋的体积V;再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陈醋的总质量m1,故正确的顺序是:CBA;(3)图中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m2=50g+20g+10g+2.4g=82.4g,图中烧杯和剩余陈醋的总质量m1=20g+10g+5g+2.4g=37.4g,量筒中陈醋的质量m=m2-m1=82.4g-37.4g=45g,图中量筒中陈醋的体积V=40cm3,陈醋的密度.知识点三:密度计算【来源:21·世纪·教育·网】【例5】(2017春?萧山区月考)有一种纪念币,它的质量是16.2克。为了测量它的体积,把它放入一盛满水的量筒中,测得溢出的水质量为1.8克。(1)求制作纪念币的金属密度;(2)盛满水的量筒在放入纪念币的前后分别放在电子天平上去称量,计算示数的变化量。21*cnjy*com【答案】(1)制作纪念币的金属密度为9×103kg/m3;(2)示数的变化量为14.4g.【解析】(1)已知m溢水=1.8g,m物=16.2g由可得溢出水的体积:,由题知,纪念币的体积:V=V溢出=1.8cm3,纪念币的密度:;(2)m溢水=1.8g,△m=m物-m溢水=16.2g-1.8g=14.4g.答:(1)制作纪念币的金属密度为9×103kg/m3;(2)示数的变化量为14.4g.【例6】(2016秋?磐安县期末)快过年了,很多农家开始烧制上好的农家白酒。其过程主要有两步:发酵和蒸馏。粮食发酵后产生酒精,把酒糟中的酒精蒸煮汽化出来。其装置见图,蒸锅实际上是一个汽化池,将其封闭后仅与输气管相通,然后将“酒气”引入冷凝池后再注入储酒罐。白酒的“度数”是指气温在20℃时,100ml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比如50度白酒是指气温在20℃时,100ml白酒中所含酒精为50毫升。21*cnjy*com物质密度(千克/米3)比热(焦/千克?℃)沸点(℃,1标准气压)水1.0×1034.2×103100酒精0.8×1032.4×10378.5试回答:(1)粮食发酵产生酒精属于 变化,在蒸馏过程中,酒精发生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输气管要弯弯曲曲的经过冷凝池的目的 。(2)若产生了“45度”的白酒,则这种白酒的密度是多少千克/米3?(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化学;物理;扩大散热面积,降低温度有利于气态酒精液化;(2)“45度”白酒的密度是0.91×103kg/m3.【解析】(1)①粮食发酵有新物质酒精产生,属于化学变化;在蒸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②输气管弯弯曲曲地经过冷凝池是为了扩大散热面积,降低温度有利于气态酒精的液化;(2)由题意可知,体积为V=100ml=100cm3的45°白酒中,酒精的体积V酒精=45ml=45cm3,白酒中水的体积V水=V-V酒精=100ml-45ml=55ml=55cm3,由可得,白酒中酒精和水的质量分别为:m酒精=ρ酒精V酒精=0.8g/cm3×45cm3=36g,m水=ρ水V水=1.0g/cm3×55cm3=55g,“100ml,45°”的白酒总质量:m=m酒精+m水=36g+55g=91g,这种白酒的密度:.答:(1)化学;物理;扩大散热面积,降低温度有利于气态酒精液化;(2)“45度”白酒的密度是0.91×103kg/m3. 一、调节天平平衡时,易忽略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影响天平测量结果的因素有很多,有时会偏大、有时会偏小: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就停止调节螺母,相当于左边物体质量大了;调节天平平衡时,忘了把游码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相当于左边物体质量大了;使用磨损的砝码,右盘需加较多的砝码;读数时,实验者头部偏向游码右边,会造成视线与游码左侧的标尺不垂直,读数偏小.【例1】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A.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就停止调节螺母B.调节天平平衡时,忘了把游码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线处C.使用磨损的砝码D.读数时,实验者头部偏向游码右边,会造成视线与游码左侧的标尺不垂直【答案】D【解析】A、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说明左边一开始的质量就偏大,这样在右边加砝码时,就要加更多的砝码来与之平衡,因此读数会偏大,符合题意;B、忘了把游码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说明在测量之前就已经使右边有了一定的示数,而我们并没有注意到它,当读数时,再加上游码先前的示数,必然偏大,符合题意;C、使用磨损的砝码,说明砝码不能达到标注的质量,因此只有多增加砝码才能与左侧平衡,而读数时却仍按标注值读取,因此也会偏大,符合题意;D、读数时,视线偏右会使左侧游码对应的值偏小,造成测量的最后结果偏小,因此不合题意.故选D.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二、由ρ=误认为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有关解答类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密度公式的含义,物理公式和数学公式是不一样的,并不能完全像数学公式一样来分析成正比反比,因为物理公式有其特定的物理意义,分析物理公式时要结合具体物理量来进行.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没有关系;密度的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www-2-1-cnjy-com【例2】(2016秋?萧山区月考)对于密度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B.密度与体积成反比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只是在数值上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答案】D【解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不变)的密度相同,与质量、体积大小无关,也与质量、体积不成比例关系,故ABC错误;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其大小等于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故D正确。故选:D。.2-1-c-n-j-y三、密度是物质的特性,误认为在任何情况下,物质的密度都是不变的。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体积、形状无关;②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③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kg/m3,常用单位是g/cm3.【例3】(2014秋?婺城区校级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密度是物质的性质,所以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物质的密度都不会变B.在密度单位中,g/cm3比kg/m3大C.物体里所含物质越多,它的密度一定越大D.体积越小的物体,它的密度一定越大【答案】A【解析】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密度,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故A正确;B、物理量单位之间无大小之分,g/cm3比kg/m3大是指数值大,故B错误;C、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密度,物体里所含物质越多,它的密度不一定越大,故C错误;D、体积越小的物体,因为质量不确定,所以它的密度不一定越大,故D错误.故选:A.【版权所有:21教育】第三讲 物质的质量和密度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和单位。会使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知道质量不随形状、状态、空间位置变化而变化。【来源:21cnj*y.co*m】2.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并用来鉴别物质。3.会列表和作图象来认识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了解各种物质的密度。 知识点一:质量的测量 1.质量: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2.单位:质量的国际主单位是千克(kg),此外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实验室里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3.天平的使用:①放: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②调: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③称:左“物”右“码”,并移游码,使横梁平衡;④读:m物=m砝码+m游码。4.使用天平注意事项:①被测质量不能超过天平量程;②加减砝码时用镊子夹取,不能将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物品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盘中;③移动位置后,要重新调节天平平衡。5.测量质量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测微小物体的质量:m=(m总为n个相同物体的总质量)。(2)取样法:测巨大物体的质量:m=nm样(m样为样品的质量)。(3)不等臂天平测质量:根据杠杆平衡原理:m=(m1、m2已知)。6.天平使用注意:①称量前,横梁不平衡的调节方法: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若指针右偏,则向左调节平衡螺母,反之,向右调。②称量过程中横梁不平衡的调节方法:更换砝码,调节游码。③读数时以游码左边所对刻度线为标准。④添加砝码时从大到小的顺序添加知识点二:物质的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定义公式ρ=。2.单位:密度的国际主单位是kg/m3,实验室常用单位是g/cm3,二者的换算关系是1 g/cm3=103 kg/m3。www.21-cn-jy.com3.理解密度公式(1)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ρ不变,m与V成正比,即;物质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1*cnjy*com(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V成反比,即;(3)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即。4.测体积:不规则较小固体和液体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体积。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底部相平。5.测密度:原理:ρ=,工具有天平或秤、量筒或刻度尺等,测固体物质的密度通常是先测物体质量后测体积,测液体的密度通常采用剩余法误差较小。21*cnjy*com6.密度的可变性:密度在外界因素(如温度、状态、压强等)改变时将会发生改变。如氧气瓶中的氧气在使用过程中,瓶中氧气质量减小,体积不变,密度减小。知识点三: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1.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质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水在0~4 ℃时反常膨胀。2.密度的应用:①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质量,m=ρV;②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体积,;③由公式求出密度,用来鉴别物质;④应用物质的密度的特性可以作为选择应用材料时的标准。【来源:21·世纪·教育·网】3.典型的密度计算问题:①质量不变,如水结冰,冰化水问题;②体积不变,如瓶子问题;③密度不变,如样品问题。以上三类问题都属于隐含条件问题,分类求解时,先求出这个隐含量,综合求解时,应用已知量和待求量表示这个隐含量,列出物理方程再求解。2·1·c·n·j·y4.判断金属球是否是空心的有三种计算方法:一是计算此金属球的密度,然后跟此金属密度比较,相同则为实心,较小刚为空心;二是计算相同体积的实心球质量,看与此球是否相同,相同则此球为实心,不同的此球为空心;三是计算相同质量的金属体积应为多大,再与此球体积比较,相同则此球为实心,如较小则为空心,此法不仅可以判断是否空心,还可以求出空心部分的体积.知识点一:质量的测量与天平使用【例1】(2016?东阳市模拟)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铁块的质量,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测量时,右盘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这时铁块的质量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再加入5g的砝码后,指针偏向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 .【答案】大于;用镊子取下5克砝码,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解析】将铁块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指针偏左说明左边的铁块重,铁块的质量大于砝码的质量,加上5g的砝码,指针偏右说明右边的砝码重,应该取出5g的砝码,通过移动游码(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加上更小的砝码),直到天平平衡. 【例2】(2016秋?苍南县校级期末)在日常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学校里的水龙头关闭不严,导致滴水不止.小明决定测量水龙头关闭不严,究竟会流失多少水.(1)他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在标尺左端“0”刻度线,在横梁平衡前指针的指示偏向分度盘左侧,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2)他用质量为50g的烧杯放在关闭不严的水龙头下接水10分钟.将装有水的烧杯放到已调平的天平左盘中,在右盘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这时烧和水的总质量 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通过调节当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时,盘内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这个水龙头1小时漏掉水的质量为 克.【答案】(1)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2)大于;188.4. 【解析】(1)天平要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若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其反方向调节,故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2)将装有水的烧杯放到已调平的天平左盘中,在右盘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说明左侧沉,这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大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10min滴的水和烧杯的总质量是:m=50g+20+10g+1.4g=81.4g;故10min杯中水的质量:m=81.4g-50g=31.4g.则这个水龙头1小时漏掉水的质量m′=6×31.4g=188.4g. 知识点二:密度及其测量【例3】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金19.3×103水银13.6×103钢、铁7.9×103纯水1.0×103冰(0℃)0.9×103植物油0.9×103干松木0.5×103酒精0.8×103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答案】C 【解析】A、水银是液体,但它的密度比铜和铝的密度都大,故A错误;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植物油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根据公式m=ρV可知植物油的质量大,故B错误;C、水和冰属于同一种物质,但密度不同。故C正确;D、冰和植物油不是同一种物质,但密度相等。故D错误。故选C。 【例4】小明同学为了测量“浦楼牌”陈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 ,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横梁平衡.(2)接下来进行以下三项操作: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陈醋的总质量m1;B.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陈醋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陈醋的体积V,C.将待测陈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m2,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3)由图可得陈醋的体积为 cm3,陈醋的密度是kg/m3.【答案】(1)水平桌面上;平衡螺母;(2)CBA;(3)40;1.125×103. 【解析】(1)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直至天平平衡;(2)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m2;将烧杯中陈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陈醋的体积V;再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陈醋的总质量m1,故正确的顺序是:CBA;(3)图中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m2=50g+20g+10g+2.4g=82.4g,图中烧杯和剩余陈醋的总质量m1=20g+10g+5g+2.4g=37.4g,量筒中陈醋的质量m=m2-m1=82.4g-37.4g=45g,图中量筒中陈醋的体积V=40cm3,陈醋的密度.知识点三:密度计算21·世纪*教育网【例5】(2017春?萧山区月考)有一种纪念币,它的质量是16.2克。为了测量它的体积,把它放入一盛满水的量筒中,测得溢出的水质量为1.8克。(1)求制作纪念币的金属密度;(2)盛满水的量筒在放入纪念币的前后分别放在电子天平上去称量,计算示数的变化量。【出处:21教育名师】【答案】(1)制作纪念币的金属密度为9×103kg/m3;(2)示数的变化量为14.4g.【解析】(1)已知m溢水=1.8g,m物=16.2g由可得溢出水的体积:,由题知,纪念币的体积:V=V溢出=1.8cm3,纪念币的密度:;(2)m溢水=1.8g,△m=m物-m溢水=16.2g-1.8g=14.4g.答:(1)制作纪念币的金属密度为9×103kg/m3;(2)示数的变化量为14.4g.【例6】(2016秋?磐安县期末)快过年了,很多农家开始烧制上好的农家白酒。其过程主要有两步:发酵和蒸馏。粮食发酵后产生酒精,把酒糟中的酒精蒸煮汽化出来。其装置见图,蒸锅实际上是一个汽化池,将其封闭后仅与输气管相通,然后将“酒气”引入冷凝池后再注入储酒罐。白酒的“度数”是指气温在20℃时,100ml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比如50度白酒是指气温在20℃时,100ml白酒中所含酒精为50毫升。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物质密度(千克/米3)比热(焦/千克?℃)沸点(℃,1标准气压)水1.0×1034.2×103100酒精0.8×1032.4×10378.5试回答:(1)粮食发酵产生酒精属于 变化,在蒸馏过程中,酒精发生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输气管要弯弯曲曲的经过冷凝池的目的 。(2)若产生了“45度”的白酒,则这种白酒的密度是多少千克/米3?(写出计算过程)21教育网【答案】(1)化学;物理;扩大散热面积,降低温度有利于气态酒精液化;(2)“45度”白酒的密度是0.91×103kg/m3.21cnjy.com【解析】(1)①粮食发酵有新物质酒精产生,属于化学变化;在蒸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②输气管弯弯曲曲地经过冷凝池是为了扩大散热面积,降低温度有利于气态酒精的液化;(2)由题意可知,体积为V=100ml=100cm3的45°白酒中,酒精的体积V酒精=45ml=45cm3,白酒中水的体积V水=V-V酒精=100ml-45ml=55ml=55cm3,由可得,白酒中酒精和水的质量分别为:m酒精=ρ酒精V酒精=0.8g/cm3×45cm3=36g,m水=ρ水V水=1.0g/cm3×55cm3=55g,“100ml,45°”的白酒总质量:m=m酒精+m水=36g+55g=91g,这种白酒的密度:.答:(1)化学;物理;扩大散热面积,降低温度有利于气态酒精液化;(2)“45度”白酒的密度是0.91×103kg/m3.www-2-1-cnjy-com 一、调节天平平衡时,易忽略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影响天平测量结果的因素有很多,有时会偏大、有时会偏小: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就停止调节螺母,相当于左边物体质量大了;调节天平平衡时,忘了把游码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相当于左边物体质量大了;使用磨损的砝码,右盘需加较多的砝码;读数时,实验者头部偏向游码右边,会造成视线与游码左侧的标尺不垂直,读数偏小.【例1】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A.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就停止调节螺母B.调节天平平衡时,忘了把游码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线处C.使用磨损的砝码D.读数时,实验者头部偏向游码右边,会造成视线与游码左侧的标尺不垂直【答案】D【解析】A、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说明左边一开始的质量就偏大,这样在右边加砝码时,就要加更多的砝码来与之平衡,因此读数会偏大,符合题意;B、忘了把游码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说明在测量之前就已经使右边有了一定的示数,而我们并没有注意到它,当读数时,再加上游码先前的示数,必然偏大,符合题意;C、使用磨损的砝码,说明砝码不能达到标注的质量,因此只有多增加砝码才能与左侧平衡,而读数时却仍按标注值读取,因此也会偏大,符合题意;D、读数时,视线偏右会使左侧游码对应的值偏小,造成测量的最后结果偏小,因此不合题意.故选D.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二、由ρ=误认为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有关解答类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密度公式的含义,物理公式和数学公式是不一样的,并不能完全像数学公式一样来分析成正比反比,因为物理公式有其特定的物理意义,分析物理公式时要结合具体物理量来进行.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没有关系;密度的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2-1-c-n-j-y【例2】(2016秋?萧山区月考)对于密度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B.密度与体积成反比C.密度与质量、体积有关【答案】D【解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不变)的密度相同,与质量、体积大小无关,也与质量、体积不成比例关系,故ABC错误;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其大小等于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故D正确。故选:D。.三、密度是物质的特性,误认为在任何情况下,物质的密度都是不变的。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体积、形状无关;②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③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kg/m3,常用单位是g/cm3.21·cn·jy·com【例3】(2014秋?婺城区校级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密度是物质的性质,所以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物质的密度都不会变B.在密度单位中,g/cm3比kg/m3大C.物体里所含物质越多,它的密度一定越大D.体积越小的物体,它的密度一定越大【答案】A【解析】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密度,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故A正确;B、物理量单位之间无大小之分,g/cm3比kg/m3大是指数值大,故B错误;C、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密度,物体里所含物质越多,它的密度不一定越大,故C错误;D、体积越小的物体,因为质量不确定,所以它的密度不一定越大,故D错误.故选:A.【版权所有:21教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3讲 物质的质量和密度 (学生版).doc 第3讲 物质的质量和密度 (教师版).doc 第3讲 物质的质量和密度(考纲分析+思维导图+重点归纳+难点突破+易错点拨) 学生版.doc 第3讲 物质的质量和密度(考纲分析+思维导图+重点归纳+难点突破+易错点拨) 教师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