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年第二学期三区三校八年级期中考试历史与社会• 道德与法治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7学年第二学期三区三校八年级期中考试历史与社会• 道德与法治卷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本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
2
3
4
5
6
???????
???????
???????
???????
???????
???????
7
8
9
10
11
12
???????
???????
???????
???????
???????
???????
13
14
15
16
17
18
???????
???????
???????
???????
???????
???????
19
20
21
22
23
24
???????
???????
???????
???????
???????
???????

2017学年第二学期三区三校八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与社会· 道德与法治卷
总分: 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2018年3月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修正案》( )
A.民法 B. 宪法 C. 教育法 D. 刑法
2.俄罗斯莫斯科当地时间2018年3月18日,现年65岁的______当选俄罗斯总统,赢得第4个任期,将再执政6年至2024年。( )
A. 普京 B. 梅德韦杰夫 C. 日里诺夫斯基 D. 特朗普
3. 恩格斯说:“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这位诗人是( )
A. 彼特拉克 B. 莎士比亚 C. 达·芬奇 D. 但丁
4. 小林在阅读历史资料时看到如下的一段描述:
“……舰队到达了印度。在那里,我发现了许多人口稠密的岛国。我们没有遭遇任何抵抗就获得了他们的财产……当我抵达(古巴)的时候,我沿着海岸线向西行,发现了一片巨大的土地,我想那一定是(中国的)一个省份。”
由此可推断出,这位航海家为( )
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5. 右图是某著作的局部,它反映了( )
A.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
B. 西方宗教在中国的传播
C. 欧洲出现了东学西渐的现象
D. 明末出现西学东渐的现象
6.记课堂笔记是学习历史的好习惯。在小李的某一节笔记中记录了如下几个关键词:荷兰殖民者、围攻赤嵌城、重回祖国怀抱等。由此推断,他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
A.郑和下西洋 B.清朝平定准格尔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改土归流
7.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全国总人口约6000万人,而山西人口已达到400多万人。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及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的投入到当地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这段话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
A.明朝政府从山西移民的原因 B.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
C.山西移民对迁入地经济做出贡献 D.政府的优惠政策调动移民积极性
8.“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 由此可见,清朝当时实行的政策为( )
A.闭关锁国 B.休养生息 C.崇文抑武 D.轻徭薄赋
9.“明修长城清修庙”反映了明清时期的民族政策,下列图片中能反映出明清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的是( )

①四川彝族土司印 ②金瓶 ③锦衣卫印 ④驻藏大臣衙门旧址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0.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神曲》问世 ②《人权宣言》颁布 ③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④《拿破仑法典》颁布
A. ①③②④ B. ①③④② C. ①④②③ D. ①②③④
11.某人为大明子民,他出生那年正值明成祖迁都北京,请你从他的人生剪影中选出不可能是事实的一项( )
A. 听说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B.他的侄子被锦衣卫捉去审问
C.不惑之年被授予左丞相一职 D.清晨起床苦读八股文
12. 右图为《“三角贸易”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三角贸易”经过的四个洲。“三角贸易”其中一个环节的活动被马克思称为“丢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的罪恶。”这个环节的路线应是: ( )
A.①②——③ B.③——④ C.③——① D.④——①②
13.“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主要讽刺批判了 ( )
A.焚书坑儒 B.明朝八股取士 C.独尊儒术 D.清代的文字狱
14.雍正八年(1730年),翰林院庶吉士徐骏在奏章里,将“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字,雍正见后,立即将徐骏革职。后来再派人细查,在徐骏的诗集里找出了如下诗句“清风不识字,何得乱翻书”,据此雍正认为这是心怀不轨,照大不敬律斩立决。雍正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打击汉人 B.压制文人 C.钳制思想 D.维护统治
15.明朝时期丝制品中“云锦”最为名贵,素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如果要想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可以在当时的工艺百科全书中查到,该书是(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D.《徐霞客游记》
16.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表明( )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 B.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法律更加严格
17.近年来,随着房价上涨,党和政府提出一系列措施改善民众的住房条件。可见,国家负有保证公民权利实现的责任,具体体现在( )
A.创造和提供条件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B.废除公民的义务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C.提供积极的法律保护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D.定期发放金钱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18.我国将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号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依法治国,首先依宪治国,严格按照宪法规定办事。这是因为宪法( )
①我国的根本大法 ②规定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③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④我国所有法律的总和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9.下列行为中,属于违宪行为的是( )
①李某因未签订补偿协议而拒绝城建部门的拆迁通知 ②某工厂在厕所装摄像头
③某工厂老板要求员工每天加班4小时,否则开除 ④某初中学生小偷小摸,被开除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0.我们现有包括宪法在内的法律200多部。近几年,我国先后制定食品安全法、物权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一批法律法规。这说明( )
A.我国建立了一套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B.只要制定法律法规,就杜绝侵权行为
C.普通法的制定说明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D.我们中学生须精通法律,保证其有效实施
21.2018年的春天,三十岁的小明终于脱单了,但他面临着女友的一道世纪难题:“如果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河里,两人都不会游泳的情况下,你选择救谁?”从法律角度,小明应该做出的选择是( )
A.救女友,理由:爱情无价 B.救女友,理由:救助女友是法定义务
C.救母亲,理由:母爱无价 D.救母亲,理由:救助父母是法定义务
22.下列属于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①维护国家统一 ②爱护公共财物,遵守社会公德
③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④依法纳税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3.王某在微博上持续公开发布不良信息,有关部门依法关闭了他的账号。这警示我们应( )
A.加强自我约束,放弃言论自由 B.重视网络管理,禁止表达观点
C.正确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 D.彻底远离网络,拒绝不良诱惑
24.邻居冯某养的宠物狗常在夜间吠叫扰乱。小闵与其交涉,冯某理直气壮地说:“我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的。”小闵据理力争。理由是( )
A.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B公民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C.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 D.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利益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从17世纪开始,欧洲及美洲国家相继展开了对现代政治体制的探索。(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权像是一株根枝蔓延的大树,如果只砍树梢,而任其他的分枝和树根不动,它还会再生而恢复新的力量。……当这种王权由一个名叫查理者掌握时,各界人民同声怨其压迫。……于是,你们这些缙绅,在你们集议于国会时,号召穷苦老百姓来援助你们。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寄生在一个人身上的王权推倒了。但是,天啊!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自由的阳光依然照不到穷苦的老百姓的身上。
——《世界近代史资料选集》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次革命?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
(2)材料中的“查理”、“ 缙绅”各指什么?他们最早开始斗争的阵地在哪里?(3分)
材料二:英语被称为当代社会一种全球性的语言,毫无疑问的部分的反映了美国的实力。但是,美国作为一个英语国家当然是大英帝国造成的。
——《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
(3)为什么说“美国作为一个英语国家当然是大英帝国造成的”?保障美国实力迅速增长的政治制度是什么?(4分)
材料三:重大的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往往以思想解放为前提。有学者称“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先开创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而言,18世纪的欧洲无疑是法国之欧洲。”
(4)如何理解“就思想文化而言,18世纪的欧洲无疑是法国之欧洲。”?(3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戎,而明制尤密。 ——《明史》
材料二:辛卯,噶尔丹入犯乌珠穆秦。癸卯,上(康熙)亲征。壬戌,(噶尔丹)登孟纳尔山,望见黄幄网城,大兵云屯,漫无涯际,大惊,弃其庐帐宵遁,……上率轻骑追之,大败噶尔丹于昭莫多,噶尔丹以数骑遁。 ——《清史稿·卷七·本纪七》
材料三: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地甚近,必须速加翦除……边疆各少数民族人民扶老携幼迎接清兵……清政府在边境竖立一座高大的石碑,纪念这次战役的胜利。 ——《清史》
(1)据材料一,说出明朝管理内地与少数民族地区贸易的机构。它有何作用?(3分)
(2)材料二记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最终有何成果?清朝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该地区?(3分)
(3)为了翦除“罗刹”危害,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据材料三,说明清政府取胜的主要原因。(4分)
(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以上措施的共同作用。(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2017—18赛季,CBA季后赛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激烈的比赛,也点燃了球迷的情绪。4月11号,浙江广厦队的部分极端球迷用侮辱性的语言和手势“迎接”客场作战的山东高速的球员们,扰乱公共秩序,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极端球迷侵犯了山东队球员的哪项人身权利?违反什么法律?应承担什么性质的法律责任?(3分)
山东队球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依法维权?(4分)
请从权利和义务关系角度评析极端球迷的行为?(4分)
极端球迷的行为对我们正确行使权利有何启示?(4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玉环县基层干部卓玉宝同志坚守综治调解岗位十多年,解决各类疑难矛盾纠纷超过500件,累计涉及金额6000余万元,深受群众敬重;4月12号,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受贿案一审开庭,检方指控其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他人财物1.7亿余元,孙供认不讳。
材料二:宪法二十七条 新增第三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应当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宪法宣誓。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各项议程进行完毕后,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宪法宣誓仪式,进一步彰显宪法尊严。
结合材料一,谈谈对宪法核心价值追求的理解。(5分)
联系材料二,设立宪法宣誓制度,说明了什么?(4分)
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应该如何积极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4分)

2017学年第二学期三区三校八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4题,共48分)
1.B
2.A
3.D
4.C
5.D
6.C
7.B
8.A
9.B
10.A
11.C
12.D
13.B
14.D
15.C
16.B
17.A
18.C
19.D
20.A
21.D
22.B
23.C
24.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分)1640年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召开议会。(1分)
(2)查理一世;(1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1分)国会(1分)
(3)英国在北美建立了13块殖民地;(2分)民主共和制(2分)
(4)法国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他们高举理性的旗帜,宣扬自由、平等。(1分)18世纪后半期,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顶峰。(2分)
26.
(1)茶马司;(1分) 促进了内地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2分)
(2)平定噶尔丹叛乱;(1分)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准噶尔,统一了天山以北地区;(1分)
伊犁将军(1分)
(3)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2分)人民的拥护与支持。(2分)
(4)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2分)
27.
(1)人格尊严权(1分),民事法律或民法总则(1分),承担民事责任;(1分)
协商、调解、仲裁、诉讼(4分)
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1分)球迷享有文化权利(言论自由权)(1分),支持喜爱球队,但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利(1分),负有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1分)。
1、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2、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力;(两点,4分)
3、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28.1)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2分)。权力是把双刃剑,卓玉宝同志的先进事迹,说明权力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1分);孙政才贪腐案,说明权力滥用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1分)。因此,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1分)。(没结合材料,扣2分)
(2)1、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治国安邦总章程;2、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3、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首先是依宪治国;(两点,4分)
(3)1、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理解宪法内容,领会宪法原则精神,积极宣传宪法
认同宪法:认同宪法价值,增强对宪法的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
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行动上;
维护宪法权威,自觉与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作斗争;
(两点,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