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教学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启蒙运动教学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15张PPT。启蒙运动何为“启蒙”? “启蒙”( Enlightenment)原意是指给黑暗的地方带来光明,启蒙运动含义是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探寻启蒙运动1.时间: 顶峰:3.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18世纪法国合作探究: 探寻启蒙之源材料2:17—18世纪的法国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社会成员被分成三个等级,教士和贵族属于第一、二等级,是统治阶级,拥有政治经济特权;其他人是第三等级,是被统治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处于被压制地位,他们与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矛盾日益尖锐。材料1: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到17、18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材料3:在人文主义伟大思想光辉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因为人文主义者的启发,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欧洲宗教改革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础。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材料4: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17、18世纪,自然科学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科技:自然科学发展,提供了锐利的武器。政治: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材料一:
“天主教的历史就是反人类的犯罪史,是人类理性的敌人,历史前进的障碍,‘罪恶的根源’。”
伏尔泰坚决反对君主专制,专制政体的本质是专断,国王是暴君,为所欲为,人民没有自由,所以不合理。
在国家政体问题上,在大量考察和比较了欧洲各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之后,认为开明的君主制是最好的政治制度。 从下面的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伏尔泰的哪些主张?1.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倡导君主立宪制。材料二: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项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天然权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2. 宣扬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权利。(天赋人权)伏尔泰在安葬伏尔泰的灵柩车上,人们写着:“他使人类的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启蒙运动时期的沙龙资料 1748年,在法国,一本有关法学的专著一出版就引起了轰动,在两年内发行了22版,被译成了欧洲各国文字。伏尔泰看完这本书后,称它是“理性和自由的法典”。这本书受到法国人民的欢迎,却引起统治者的恐惧与仇恨。耶稣会教士对它进行围攻,巴黎大学和主教会议一致要求把它列为禁书。这部著作就是《论法的精神》,它的作者是孟德斯鸠。这部书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观点?
为什么会引起如此轰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与制衡,
表达了制约王权的思想。请思考:
孟德斯鸠提出此方案的目的?三权分立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基本原则(美国)防止君主专制,
确保公民政治自由。制约

平衡司法权行政权立法权法院 君主议会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伏尔泰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孟德斯鸠也对自由作了解释:“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结合孟德斯鸠的话,你觉得真正的自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吗?伏尔泰追求的是什么自由? 伏尔泰追求的自由主要是思想与言论自由,要把人们从中世纪的蒙昧和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最终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的理想社会。 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有限度、有条件的,自由是做法律许可的事情。1楼 卢梭:《社会契约论》大功告成,自己先顶一下!在社会契约面前,人们遵守同样的制约,享受同样的权利! 天赋人权!主权在民!^o^ 卢梭的BLOG空间 过客留言 2楼 伏尔泰:顶楼主!理性万岁! 3楼 孟德斯鸠: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君主只能保留行政权。 4楼 路易十六:卢梭!你太狠了!
小伏、小孟好歹支持君主立宪,你却要把我逼上绝境!? 5楼 卢梭: 楼上,你既然不能给人民幸福,那人民就可以发挥革命权推翻你!【感受启蒙大师思想—18世纪法国】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说说它的性质? 18世纪,法国出现了一些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他们高举理性的旗帜,号召人们运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宣扬自由、平等。这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启蒙运动。 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性质:启蒙运动对欧洲和北美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何理解? 撼动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影响与东学西渐阅读卡 美国学者卡特指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在文艺复兴初期传入欧洲后,对现代世界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中国文化热,这股热潮被称为“东学西渐”。当时欧洲出版了不少介绍中国的书籍。在法国人看来,中国人推崇古代哲人,强调道德的教化作用,通过科举制选拔人才担任政府官员,皇帝开明、仁慈,国家富裕,农业发达。中国的景象似乎与启蒙思想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有许多一致的地方。伏尔泰在他的工作室里挂了一幅孔子像,撰文论述中国的政治与风俗,还写过一部叫《中国孤儿》的戏剧。在英国和德国,中国热也风行一时。中国对欧洲近代化的影响 14世纪中叶-16世纪 17-19世纪初 意大利法国天主教会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把人们的思想从中世纪的蒙昧中解放出来撼动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科学的发展工商业
发展资本主义
萌芽出现新阶级
诞生成长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