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 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课件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 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课件3

资源简介

课件18张PPT。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比较 对比:航海规模哥伦布航海从西班牙出发,经加那利群岛、巴哈马群岛、海地岛等岛屿最远到达哥伦布航海途径的主要地点:美洲 郑和下西洋的知识点1、背景
2、规模时间、次数途径地区船只情况 出航人员船上物品 回航物品福州、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满剌加(今马来西亚)、爪哇、榜葛剌(今孟加拉国和印度孟加拉邦一带)、锡兰(今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天方)、木骨都束。郑和下西洋途径的主要地点: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战船水船粮船座船马船大 宝 船200多艘海船长151.8米,宽61.6米丝织品、瓷器、茶叶、印花布、铁器等出海人数最多时达27800余人最少一次3艘,最多一次17艘长24.5米,宽6米牲畜、农具、种子、粮食最多一次一千多人航海线路对比图归纳总结从两次航海对比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郑和下西洋时间早、规模大、路线长中国当时的航海技术、规模都要远远超过西方当郑和的宝船来到印度洋边某国,该国国王带着官员及迎宾的礼仪用品,骑着马,排着长长的队列欢迎郑和上岸。哥伦布拿着枪,驾着“小渔船”登上某岛,嘴里喊:“兄弟们,找黄金去”,岛上印第安人纷纷逃离,嘴里在喊:“强盗来了”。印度洋沿岸的居民和美洲印第安人对两人的到来各自是什么态度?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态度? 分析:航海动机 观点2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耀兵异域,示中国之富强。” ——《明史郑和传》
2) 炫耀明朝军事强大和国家富强1)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材料表达了郑和下西洋动机有哪些?资料分析 观点1 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当时选郑和做使者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因为途径的许多国家信仰伊斯兰教,而郑和出身回族家庭,船队由郑和率领,可以减少隔阂,表示对当地文化的尊重。材料表达了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有哪些?1) 寻找黄金。2) 获取商业利益,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新的活动场所观点3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便要索取的第一件东西。观点4 哥伦布航海的动力是为了获取商业利益,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新的活动空间。 探究:航海影响 郑和:(积极影响)加强了明朝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使明帝国威震海内外; 资料分析“三保下西洋,费钱银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
———《殊域周咨录》 (消极影响)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有损国家利益.给明朝政府造成巨大的财政经济负担哥伦布:(积极影响)
1、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2、加强了各大洲之间的联系,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3、促进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
4、推动了全球动植物品种的交流
(消极影响)
给拉美人民带来了灾难;
总 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通过对比学习,你得到了哪些历史启示?这些启示对当前中国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以史为鉴要有开放兼容的思想、开拓创新的勇气、自强不息的精神。
2、只有把握历史的机遇, 着眼长远,才能在世界文明发展的主流中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