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污染来自哪里》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污染来自哪里》教案

资源简介

污染来自哪里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够根据当地水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调查得出造成污染的原因。
2.能够对对调查获取的一些原始数据进行适当的整理。
情感 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人类环境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2.初步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责任心。
科学知识
1.知道污染的危害。
2.了解造成水污染的几点原因。
科学 技术 社会 环境(STSE)
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体会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正威胁到自身。
教学准备
调查表和统计图表。
第1课时
一.教学导入
1.讨论上节课调查的结果,说说水污染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2.那又是什么造成了当地水域的污染呢?(板书课题)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污染源进行猜想,比如附近的工厂、医院以及生活污染等等。
那么到底是怎样的情形,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和全面?让我们踏上寻找污染源的征程吧!
二.制定调查方案
1.小组制定调查方案。
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调查的内容展开调查。比如:城市孩子可以调查家庭污染物的排放,水域边生活垃圾的倾倒,在多长的距离里有多少污水排放口等等。
2.准备调查用表,小组分工。
调查目的
调查地点
调查方式
人员分工
调查记录
3.交流调查方案,提出建议,适当修改和调整
三.布置作业:
课后分组展开调查,记录相关信息和数据(再次强调室外活动的安全)
分类
污染物
来自哪里
工业污染
第2课时
一.提出整理要求
1. 教师出示表格或示意图(见教材第23页图)要求各组利用表格整理调查数据:
工业污染
农业污染
生活污染
2.学生分组整理。
3.交流污染物有哪些?主要来自哪里?有哪些类别?
二.单项统计
1.统计方法参照教材:可采用统计图表的形式。
2.引导学生对一些调查数据进行放大式的推算,比如,以一个家庭的清洁剂排放量测算出一个小区,一个城市,乃至更大范围的清洁剂的使用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引导学生利用教材第24页统计图,认真组织分析调查数据,试做出相关结论。鼓励学生除了填写教材我们的结论外,更可以将数据进一步整理、分析,写出简要的调查报告,投递当地政府相关部门。21教育网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